一直指導攝影的三分法則,卻成為構圖障礙,唯有打破才能繼續提升

2020-12-22 光影千千尋

總的來說,在將本觀點應用於光、陰影、形式或顏色的任何其他情況時,我發現比例約為三分之二至三分之一,或者比例為一比二更好、更協調。比精確的一半超出了五分之四,比任何其他比例都好。

這是1797年約翰·託馬斯·史密斯(John Thomas Smith)在他的《鄉村風光的評論》一書中首次提及的觀點,現已成為攝影界最普遍的構圖法則。在他看來,山水畫的效果不是當天空和土地的分量相等時,而是當一個或另一個佔整個畫布三分之一時效果最佳。史密斯(Smith)的理論比照相機的發明早了大約二十年,現如今當我們討論構圖時,我們仍會首先推崇史密斯在幾百年前提出的概念:三分法則

什麼是三分法則

「三分法則」是能夠立即提高您的攝影技能並拍攝出吸引人圖像的最簡單方法之一,它能夠幫助攝影師拍攝高質量且引人入勝的照片。「三分法則」是將您的照片網格化,分別使用水平和垂直兩條相等間隔的線條,將畫面分成9個相等的部分。在此網格中,縱橫線條的交點突出顯示了四個最強的焦點(標記為藍色)。線條則是畫面中的第二強焦點。

「三分法則」是非常受歡迎也非常重要的,如今在許多數位相機(手機)都將網格圖案疊加在取景器或實時取景監視器上,讓「三分法則」的使用更加方便。使用「三分法則」可以幫助您定位照片中的元素,並將最重要的元素進行合理的安置。

「三分法則」的作用

大家經常使用「三分法則」進行創作,因為它的理論已經得到證明。如果拍攝主體在圖像中間,則會給人以靜態和呆板的感覺。您的眼睛在看到它之後,便不知再去看什麼,因為主體與各個方向的距離相等。相反,當您將拍攝主體按照「三分法則」放置時,主體會讓您的眼睛跟隨它並找到它。這樣可以使觀眾在您的圖像上停留的時間更長。這幾乎是交互式的,就像照片和您之間的對話一樣,會使照片更具吸引力。

以向日葵瓶花這張照片為例。它位於圖片的左側三分之一,就像以上所講由於左右兩側距離不同,觀眾的眼睛會在主體和右側背景之間移動;而如果把它置於畫面中間位置,您的眼睛將無處可去,也會會看一眼就作罷。

「三分法則」對構圖的影響

「三分法則」對於構圖的影響,我們先從兩種不同的規則來看,這些規則大致簡化為:

不要將主題放在框架的中心線上不要將拍攝對象放置在離邊緣太近的地方下圖大致表示了這兩個規則建議的「排除」區域。畫面中避免放置對象的區域以紅色表示。

當將兩個規則的排除區域組合在一起時,可以放置物體的區域看起來像是三分法則。

因此,「三分法則」是一個可以使用的規則,特別是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以它為指導原則,可以幫助避免許多構圖錯誤。

如何使用「三分法則」

好多攝影愛好者有時會將拍攝主體置於畫面的正中央。雖然這可以在某些情況下能夠形成強大的構圖,但也會拍攝出缺乏興趣的靜態圖像。即使沒有網格,觀眾也會自然的遵循一個構成元素:視覺平衡。通常,拍攝主體會產生最大的視覺重量,把主體置於大約三分之一的位置,可以留下足夠的負空間來取得平衡。

1、在拍攝人物時,您希望將模特置於畫面中網格線的一條垂直線位置,當然不一定要精確,但越接近越好。除此之外,您還希望模特的眼睛與其中一條水平線大致對齊。如果模特不是往相機方向看而是朝向一側,朝向的一側應該保留更大的空間。

2、拍攝風景時,可使地平線與兩條水平線中的一條對齊,杜絕在視覺上將圖像分成兩半。至於與兩條水平線中的那一條對齊,要看場景的具體情況,比如,天空中雲朵非常美,或者有絢麗的色彩,比地面場景更加吸引人們的目光,這樣就可以著重表現天空,將地平線至於下方的水平線附近。反之,如果地景非常棒,天空空洞無雲,則將地平線置於高位置的水平線附近。

使用後期處理增強「三分法則」

有時我們需要使用「三分法則」,但是由於受拍攝環境等原因的影響,在現場不容易或不可能按照「三分法則」拍攝。例如,如果您正在拍攝昆蟲的微距照片,您會竭盡所能利用「三分法則」構圖,但是由於昆蟲移動速度非常快,可能無法做到這點。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拍攝範圍擴大一些,為後期留出可以調整為「三分法則」的空間。還有在拍攝前確保調整使用RAW格式拍攝,這樣在後期調整裁切時不至於使圖像質量下降。

如果您只是想增強三分法則效果,可以使用調整圖層蒙版(或在Photoshop、Lightroom中使用調整筆刷)添加一些飽和度、增強亮度或進行一些選擇性銳化處理以引起對這些區域的注意。

一定要遵守「三分法則」嗎?

世上沒有絕對的事,實際上,盲目遵循三分法會導致畫面失去平衡,有時甚至使構圖變得糟糕。

比如下面兩張照片。

左邊是原稿。右邊是我更改為符合「三分法則」。通過將櫻桃與「三分法則」線條交叉點對齊,這樣看來右側在視覺上太重,使圖像在視覺上變得不平衡。很明顯這裡使用「三分法則」是不合適的。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正確的使用「三分法則」取得理想的構圖呢?

有一個觀點:

「三分法則」是對初學者非常有用工具嗎,優秀的攝影師將不再依賴它來構圖。建議大家學習「三分法則」,然後此基礎上靈活使用,不再將「三分法則」作為構圖的指導性原則。

在所有關於「三分法則」的爭論中,這是我最同意觀點。我相信,在某種程度上,「三分法則」是攝影愛好者了解構圖的一種簡單方法。可以幫助這些攝影師認識到主體偏離中心時同樣可以拍攝出完美的作品。另一方面,儘管攝影愛好者使用「三分法則」構圖的圖像看起來很漂亮,但是一味這樣做,拍出的作品會千篇一律,而且還會限制作者的創造性,因此,我真的不贊成將「三分法則」神化的觀點,因為場景千變萬化,您需要通盤考慮一些事情。

使用「三分法則」要考慮的一些事情

如果您在以下情況之一下拍攝,則三分法可能不適合用來進行構圖。

1、如果您希望產生大的影響

拍攝名人肖像時。要儘可能的擴大他的影響力,因此主題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儘管一些作品也使用了「三分法則」,但這些作品在突出人像地位的能力上都要減弱。再如,拍攝領導開會講話的鏡頭,您如果使用「三分法則」拍攝,領導肯定會找你談話的。

2、如果您使用過於頻繁

「三分法則」旨在激發創造力,而不是抑制創造力。如果您開始嚴重依賴「三分法則」,並且看到很多作品看起來非常相似,那麼您是時候嘗試一些新東西了。

3、如果您非常在乎鏡頭畸變

如果您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將被攝主體放在三分之一或者更靠外的位置,這會導致扭曲和變形。如果您不想拍出這樣的效果,請不再使用「三分法則」進行構圖。

4、如果您是在拍攝微距

儘管在微距攝影中,部分作品使用「三分法則」也比較成功,但是「三分法則」在微距攝影中使用的比例很低,原因如下:

該主體非常有趣,因此不需要其他構圖技術淺景深可能會限制構圖的選擇主體在其中心時可以拍攝最清晰的圖像快速自動對焦點通常位於自動對焦感應器的中央區域點測光也使用畫面中的中心區域當然使用不使用「三分法則」完全取決於藝術家的視野,而不是任何規則的限制。以上這些情況是您在使用「三分法則」時要考慮的,同時使用「三分法則」也存在一些誤區,讓我們進行往下看。

「三分法則」使用誤區

經常聽人說「規則是用來被打破的」「只有先學會規則,然後才能更好的打破規則。」

規則」一詞的含義好像被定義為否定的。在實際拍攝中對於「三分法則」的使用存在很多誤區。

誤區1:可以產生令人愉悅視覺效果

在開始學習攝影時,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觀點,「三分法則」會產生令人愉悅的視覺效果,

但是,我在欣賞使用「三分法則」進行構圖的作品時,看到主體後,不會先產生愉悅的心情,而是在另外一側,尋求能夠使其視覺平衡的元素。因此,畫面產生愉悅心情是建立在整體平衡的基礎之上,而不是因為使用「三分法則」而產生。

誤區2:專業攝影師都在使用它

這同樣是一個誤區,您可以隨機挑選一位攝影師,看看他們拍攝的照片,有多少是採用「三分法則」的。專業攝影師會使用網格線來幫助進行構圖,用對角線、垂直線和水平線來幫助在圖像中創建節奏和協調等。但是無論是繪畫、攝影還是雕塑,「三分法則」卻不能像「對稱構圖」那樣無論在什麼領域都可以完美的使用。

誤區3:它使視線在主體周圍移動

使用「三分法則」的確可以使視線在主體周圍移動,但是,並不是最主動的一種方式。還有很多中構圖方式和紋理會讓視線在畫面中產生更大的運動。

引導線:它是通過畫面中存在或者隱含的線條,來讓視線移動的最佳方式。讓畫面具有含蓄的效果和突出主體的作用。在不考慮整體的情況下將主題繪製在某個點上將無助於構圖的運動。阿拉伯式花紋:這是一種曲線元素,您可以將應用到藝術作品中,會讓您的視線在作品中來回移動。美術大師在作品中具有廣泛的應用。邊對邊關係:使視線產生運動的另一種技術,它們將多個元素統一起來並可以可以使視線產生左右移動。誤區4:它使主體脫離中心

有一個心理學概念,叫做「對稱律」,它的含義是人類的大腦總是試圖在視覺刺激中尋找平衡。因此,如果我們使用三分法則並將拍攝對象偏離畫面中心,那麼我們將需要一個對應對象來幫助我們平衡圖像。如果找不到這個元素,那麼我們拍攝的畫面就會產生視覺不平衡。

平衡可分為垂直、水平的平衡,我們必須學會控制這些,才能拍攝出適當的平衡構圖。在拍攝時,由於考慮了垂直和水平平衡,讓主要拍攝對象居中,因此可以達到適當的平衡。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能消除三分法對我作品的影響。因為我總是將拍攝對象放在一側,而不考慮整個圖像的平衡。

誤區5:另一側必須有元素與之對應

我們已經介紹過對稱法則,它會自然的顯示圖像的平衡,但是如果我們使用「三分法則」進行構圖,我們通常將主體放在線條交叉點,如果畫面的另一側沒有相對應對象,就會產生的負空間,它也會將觀眾的注意力從主體上移開,從而取得視覺平衡。負空間可以創設孤獨感,攝影愛好者會經常使用。

誤區6:「三分法則」對於初學者特別有用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三分法則」只會自己的攝影走上一條死路。我與更多的攝影愛好者一樣,起初我以為它是指導性的,後來隨著拍攝水平的提高,卻發現自己不會使用正確的構圖了,因為「三分法則」始終在指導著我。

誤區7: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創造了三分法則

「三分法則」最早是在史密斯的書中出現的(大約1797年),如果看一下他的畫作,就會發現他根本不是大師。達·文西(Da Vinci)和其他希臘大師畫家更多的是使用了動態對稱、黃金分割以及其他設計技術,如蔓藤花紋、色域、輻射線、人物與地面的關係等等。

誤區8:人眼被交叉點自然吸引

我真的希望這時正確的,但是非常遺憾,這也是錯誤的。

有一個現象我們稱之為「 邊緣閃爍」。它指的是畫面邊緣附近的高對比度元素,這會極大地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並且也會先於交叉點主體被觀眾看到。

將畫面的對比度拉開層次,減少整體色調的差別,最大程度的將觀眾的視線保持在主體及其周圍。

誤區9:拍攝照片後裁切成三等分是保存圖像的好方法

裁剪會造成構圖和光線差別使圖像將保存失去意義。因此,請儘量不要這樣做,為相機節省儲存空間。學習構圖就是要解決視覺問題並將其正確地放在相機中。請不要為了「三分法則」而浪費時間,同時您的創造力也會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

誤解10:使用「三分法則」會產生張力

到目前為止,據我所知,使用「三分法則」將主體置於交叉點不會產生張力。

如果我們了解一種稱為「臨近定律」的現象,我們就會知道如何才能產生視覺張力。就像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的畫一樣,人物之間的距離顯然很統一,會產生一種視覺張力,但是視覺張力是由他們似碰非碰而造成的,也就是這是衝擊之前的那一刻。視覺張力與「三分法則」並沒有關係。

如何打破「三分法則」

通過以上這些誤區的了解,現在我們知道了「三分法則」,並不是構圖的萬能良藥,有時候還會讓我們誤入歧途。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打破三分法則呢?

1、 使用對稱打破

「對稱」是打破三分法則的最簡單方法。它是通過在畫面的左側和右側之間顯示元素的特定模式或相等平衡來完成的。有時,它也可以位於頂部和底部之間。

如上圖,左右元素之間的平衡使您可以集中注意中間的線條。這是因為眼睛被對稱吸引了。但是在現實拍攝中具有對稱性場景不是非常多見,要打破「三分法則」還有其他方法。

2、使用引導線打破

不採用中心構圖的主要原因是觀眾的眼睛不知道要去哪裡。那麼使用「引導線構圖」可以很好的引導觀眾的視線。當線條在圖像中突出顯示時,它可以將眼睛引導到特定區域。看一下上面的圖片。注意地平線和坡道的線如何在中心收斂。當您看著雲層時,似乎正在形成某種形式的流動,使您也可以向中心移動。這解決了您的眼睛無方向遊蕩的問題。引導線構圖能夠使主體更加突出,畫面也變得相對含蓄,是「三分法則」外經常使用的一種構圖方式。

3、使用框架打破

框架構圖也是一種常用的構圖方式,它是利用建築物或者自然形成的一些框架結構,來約束觀眾的視線,讓其集中到畫面主體之上的一種方式。

如,上圖中主體幾乎位於圖像的中心,但左右兩邊的建築物卻創建了一個框架,該畫面限制了您的視線,並阻礙了您的視線。是打破「三分法則」的另外一種構圖方式。

4、使用暗區打破

黑暗會限制視線的移動。由於您在黑暗中看不到太多東西,因此會將視線專注於明亮的區域。

如,上圖中由於畫面被大部分被非常暗的色調佔據,因此您的眼睛會受到光線的限制,並且不會在畫面中移動。如果顏色是白色或較淺的顏色,您的視線就不會那麼專注。因此,黑暗也是約束視線的一種方式,可以打破傳統的「三分法則」。

5、使用滿構圖打破

畫面中的空白區域可能會引起觀眾的注意,即使它在的照片有四個邊緣。那麼,我們可以靠近拍攝,直至讓拍攝主體充滿整個畫面。這是微距攝影經常採用的拍攝方式。

儘管許多採用滿構圖的圖像,也會採用「三分法則」來定位畫面主體,但是依據畫面情況,也不是必須的,想上圖這幅向日葵的作品,將畫面主體置於右下角,與左側比較長的花瓣形成了視覺平衡,打破了傳統「三分法則」的構圖樣式。

6、使用方形畫幅打破

正方形圖像格式是使用圖像居中的極好方法。正方形具有相等的邊,將主題放置在中心即可。對我來說,我喜歡它,因為對於某些主題,它到各個邊緣的距離可以相等,如下圖所示。

方形格式絕對適用於的這幅睡蓮。

7、使用模糊、抽象打破

幾乎所有攝影師都努力拍攝出清晰的圖像,但是失焦模糊有時也是一種很好的創作方式。

一位出色的攝影師Uta Barth以其失焦攝影而聞名。模糊圖像中的主題可以提供一種新的方式來觀看,可以拍攝出人們可能難以置信的作品。模糊作品因沒有一個清晰的主體可以對焦,因此在構圖上也不用使用「三分法則」。

8、使用傾斜打破

拍攝中的所有元素都應保持水平。如果照片中的地平線略微偏離,可能會使觀眾看到攝影師的拍攝不嚴謹。但是,如果您有意識地打破了這一規則,那就不是拍攝錯誤了。它必須非常簡單。這樣,傾斜的地平線看起來更有創造力和動感。傾斜的地平線不用在放置在畫面中上下兩條線的位置,可以自由的改變角度進行創意構圖。

結論

通過以上的講解我們了解了「三分法則」,有時當可以幫助創建平衡,請使用三分法。在更多的時候我們可以打破「三分法則」。

當您的主體非常有趣時,可以置於中心位置(尤其是當背景中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平衡時)中心構圖可用於顯示孤立將您的主體放在中心可以給人一種穩定感需要強調對稱時始終將主體放在邊緣可以幫助產生緊張感當您的前景或背景更有趣時,不要害怕給它更多的空間有倒影時,居中的地平線看起來很棒能夠創造不同的視覺效果遇到以上這些情況時,要毫不猶豫的打破「三分法則」,使用其他構圖形式會拍攝出更好的效果。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您更好的進行構圖。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或者好的作品,請在討論區分享給大家吧。

相關焦點

  • 人像攝影7個基本構圖
    對於初學攝影的人來說,合理和正確的構圖方式會使作品的展現提升很多,人像攝影構圖更是攝影技術的基礎。三分構圖法:三分構圖法來源於幾何,其實就是將畫面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或者左中右三個部分,因為有人發現用這種比例拍出來的畫面是最美的,這種方法在人物攝影上很受初學者的喜愛。
  • 陳閱_手機攝影九大構圖法則_攝影技巧
    手機攝影構圖你了解幾種?你經常用的構圖是哪幾種?接下來,就讓陳閱攝影課堂來盤點那些為人所熟知的九大構圖法則吧!1、【對稱式構圖】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景物都是對稱的,在拍攝他們的時候.建議採取對稱的構圖方式。
  • 構圖、光影等只是攝影基礎,成為優秀的攝影師,要具備四種技能
    以上是紐約時報雜誌攝影總監Kathy Ryan對於攝影師的論述,相信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攝影師的偉大,成為優秀的攝影師,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的夢想。一直以來大家都想拍攝下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精彩時刻。但是卻很少有人靜下心來研究該如何用相機、採用什麼技巧,讓平庸的你激發出攝影的靈感,拍攝出偉大的作品。讓您從眾多的攝影愛好者中脫穎而出。
  • 怎樣打破攝影規則,獲得出色的拍攝效果!
    如果你已經很好地了解了攝影規則,則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來打破拍攝規則了:1.斜著拿相機攝影的規則之一是保持地平線水平和垂直線垂直。在大多數情況下,值得嚴格遵守此規則(例如,在拍攝風景時,一定要確保地平線水平),但是打破此規則將有助於你獲得戲劇性,活力,動作和樂趣的照片。打破此規則的關鍵在於,必須通過大角度拍攝而不是輕輕地但徹底地打破它,以使觀看者理解該照片是有意拍攝的,並非偶然。
  • 攝影初學者要了解構圖的概念,明確攝影的主題,並加入自己的想法
    對於了解攝影的人來說,構圖這個詞一定不會陌生。構圖,是攝影的靈魂,決定了創作主題、大小、位置、距離、角度等,將攝影師所看到的真實世界通過構圖的來重組,呈現在照片之中。通過構圖能有效地提升作品的美感,下面就來說說關於構圖的一些事兒。
  • 如何使用三分法則來改善您的藝術 中國數字油畫網油畫課
    三分法則是一種重要的構圖技術,可用於改善藝術品的平衡和結構。 這是一種簡單的技術,您可以在所有繪畫中使用它作為一般指導。但是,請不要受限於該技術。如果允許您創建更有趣的繪畫,則打破此「規則」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通常,您將需要遵守此規則。 三分法則是什麼?
  • 給初學攝影的9個基本建議
    攝影本質上是照相機,光線和構圖,並且是記錄回憶和講故事的最佳方法之一。您可能將攝影作為愛好,創造回憶或成為專業攝影師,但是作為一個初學者,看大那麼多按鈕和控制項可能有點不知所措!在這裡,我不會讓您不知所措,因為這篇文章是為那些想了解攝影基礎知識,攝影原理的讀者而設計的。
  • 攝影構圖——三角形法,穩定和諧的構圖法則
    三角形構圖法是建築攝影或街頭攝影中最常用的構圖法之一,使用三角形構圖來填滿畫面、創造平衡感、增添動感。正三角形攝影中正三角中的「正」是指在構圖中,一條邊接近於水平,同時兩個底角都是銳角,包含了數學中所謂正三角的等邊三角形。
  • 攝影構圖:學會使用負空間,讓你的作品充滿詩情畫意
    攝影中的負片空間運用通常也被稱為留白或極簡主義攝影。這個世界是喧囂的,我們的城市是喧囂的,所以我們很多時候拍攝的照片也是用很多物體和色彩填充我們的構圖。充滿著喧囂與浮躁,不是嗎?今天我們來討論負空間攝影,而規則正好相反。
  • 人像攝影拍不好,這些構圖技巧你會幾個?
    每個人,甚至是新手攝影師都聽說過攝影中的構圖,大多數大師都知道如何在風景攝影或戶外攝影中應用三分法則或黃金分割法則,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如何在人像攝影中使用構圖法則。在本文主要討論了肖像攝影中的構圖規則和技術,使用這些規則和技術將有助於拍攝漂亮的照片。如何在何處放置主題?
  • 攝影構圖你了解多少?圖說攝影十大經典構圖法
    來跟大家聊一下攝影中的構圖問題,構圖在攝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有了好的構圖,作品就成功了一半。其實我們攝影和美術是相同的,都是在作畫,只不過美術是用筆來畫,攝影呢是用相機來拍。形式不同,但是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美術在上萬年的發展歷程中,形成非常多的構圖技法。
  • 攝影構圖:井字構圖法詳解,4個點不是隨便亂選,這些事情要了解
    本文為攝影百科構圖篇,接下來為大家帶來井字構圖法的用法與技巧。井字構圖法基於黃金比例而來,在攝影作品創作中,運用井字構圖法很常見,可用於大多數主題創作。而井字構圖是用四條線將畫面分成九個相等的區域,四條線的交點是安置主體的絕佳位置。通過四個點來安排主體,主要是為了打破呆板的局面,避免畫面中有對稱的效果。拍照時應該多找角度,就會看到不一樣的布局,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 攝影構圖:三分法是什麼?了解它與井字法的區別,用法真的不一樣
    本文為攝影百科之構圖篇,為大家介紹三分構圖法。三分法是一種最簡單的構圖方法。在繪畫、攝影、設計等藝術領域中常有它的身影,這種構圖簡單穩定且直觀,可以說,遇到不會拍的風景,用三分法構圖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 攝影構圖:什麼是曲線構圖?構圖注意事項與錯誤示範,這些要明白
    本文為專欄「攝影百科」中的構圖章節,將為大家介紹攝影構圖中的S型構圖,前面有講其他構圖和攝影基礎內容,如有需要,可以訂閱。錯誤一:S型線條出現中斷下面這張照片就使用S型構圖,場景中雖然有S型,但並不是一張合格的好作品,因為沒有體現出S型構圖的縱深和延伸感,照片中的道路是斷斷續續,大體上看像是S型構圖,但中間部位有中斷,影響了連續性,構圖是不合格的,觀眾看到中間位置時就不回再繼續往遠處看,遠處的景就會忽略。
  • 手機攝影教程第三季 構圖的一些基本原則
    當我們在談構圖時,我們在談什麼?  構圖的內涵雖然豐富,但是萬法歸一宗,其基本的大原則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凸顯」主題。如果按照經典攝影教材《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上的話來說,攝影作品的好壞標準有三點:一是作品本身是否具有鮮明的主題;二是作品本身必須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攝主體;三是畫面必須簡潔,而構圖的精要就在「主題」「引導」「簡潔」三點上。「簡潔」是最簡單的原則,我們就先從簡潔講起。
  • 結合實例分析,八種不常見的構圖方法,助你提升攝影技巧
    以往的一些常見構圖方法,對於提升攝影技巧已經不那麼夠用了,那麼這次將介紹到八種不常見的構圖技巧,讓你在理論與實踐攝影中都能提升自身,這些都是針對攝影新手來說,當然有一些方法就算老攝影師也不怎麼常用,快來學習吧第一種叫做框式構圖,如何理解框式構圖
  • 手機攝影:零基初學者如何掌握構圖技巧幫助你輕鬆成為大片大師
    |編譯人男人幫墨亦云|和PM10男人一起長大技能手機攝影[第一階段]在手機時代,每個人都離不開手機,手機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逢節假日外出遊玩,他們都會用手機記錄下一些精彩瞬間,但如何才能讓手機拍出充滿情感、色彩和高層次感的照片呢?
  • 攝影構圖中如何應用負空間?
    對於取景,圖片的前景和背景,拍攝的對象或構圖都有一些規則。另外,攝影業具有「正負空間」的概念。許多著名的照片都基於正確的色彩組合搭配的。什麼是負空間?除了拍攝的主題外,這就是一切:背景,對比細節,取景,前景和背景等等。它們應與畫面的中心一起在色彩,形狀和輪廓上構成和諧的畫面。有些照片僅通過中心和背景之間的差異獲得。
  • 到底該如何理解攝影構圖?影像界為此掀起了一場大討論
    攝影是一門技術,也可以是一門藝術,它和繪畫在圖像構成方面的最大區別就是是否做加減法。攝影就是一門使用現有技術做減法構圖的大眾藝術。作為一門大眾藝術,讓人讀懂你所展現的畫面,至關重要。到底該如何理解構圖?我翻閱了許多關於攝影的書籍,想從那些字跡裡尋找到一個準確的構圖概念,最終我發現,難,真的很難理解構圖。
  • 攝影新手,要掌握5種常用的人像構圖法,避免4個常見失誤
    人像攝影,是攝影新手的第一堂課,很多新手拿起相機拍攝的第一張照片都是從人像攝影開始。一張人像照片,最起碼要符合畫面清晰和構圖合理,才算是合格的人像照片。很多新手容易做到畫面清晰,但是構圖合理就比較難掌握了。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人像攝影怎樣構圖,構圖中要注意哪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