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沿著京張高速蜿蜒曲折、溝壑縱深,北方遙遠的元中都和繁華的張庫大道,還有閃電河畔的戰馬嘶鳴聲勾勒出神秘而古老的「京北第一草原」 帶來的新生機。在這片草原上孕育著華電河北公司新能源發展的粒粒種子,華電集團在河北省第一個風電項目和我國第一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首個達標投產項目在這裡誕生,助力張家口地區風電裝機容量累計突破1000萬千瓦,成為全國第二個風電裝機規模突破千萬千瓦的可再生能源地區的重要項目也在這裡「面世」。
2020年初至今,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對我國風電產業鏈帶來了重大影響。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定,陸上風電2021年1月1日開始,新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這對於衝刺集團公司新能源示範性企業的河北公司來說,亦是極不平凡的一年。為響應集團公司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風光及 「補短板、保電價」的總方略,河北公司在統籌規劃加快推進臥虎石300MW風電、十棚一期50MW風電建設的同時,密集上馬西胡同二期200MW風電項目。3個集團級重點保電價項目的同時推進並確保年底投產發電對於該公司而言,是前所未有巨大的挑戰。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保開工」快字打頭
2020年集團「保電價」項目包括臥虎石、西胡同、十棚一期3個重點項目,總容量55萬千瓦。新年伊始,臥虎石、十棚項目所在的張家口市康保縣先後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4例,這讓項目參建人員本就懸著的心更加緊張。河北公司迅速下發通知,必須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地方政府要求,多措並舉,嚴格部署疫情應急與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保電價」項目攻堅戰。
此時臥虎石、十棚項目升壓站、風機澆築、風機吊裝多個標段已進入建設的關鍵期,西胡同項目開工也已在計劃之中,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三個項目的開工及建設澆了大大的一盆冷水。
河北華電沽源風電有限公司相關部門人員帶領參見單位人員遠程線上學習公司及地方政府下發的《關於疫情防控期間項目工程復工具體規定》。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每天利用「騰訊視頻」與主管領導及時溝通、匯報並制定出復工方案、應急預案。3月中下旬,疫情逐漸平穩,康保縣由高風險地區逐步調整為低風險地區。為了及早復工復產,沽源公司立即出動,對外派遣專人與當地政府對接,緊盯當地政府防疫政策變化,與縣鄉各級政府密切對接、溝通復工復產事宜。對內嚴格核實各標段、參建單位復工復產人員健康狀況、人員駐地疫情風險等級、復工返程交通工具等情況。為確保萬無一失,該公司迅速撥付專款,復工人員除進行常規的核酸檢測外,經請示河北公司將費用較高的抗體檢測也納入保障體系,雙保險確保復工復產的安全穩定。
「1月31日,我和老鄭在封路解除的第一時間就回到康保項目部,並迅速組織復工準備工作」。「我後來又接到通知需趕到沽源縣負責西胡同項目,鄭學平繼續堅守在臥虎石,沒想到那麼一待就是50多天……」當時負責臥虎石項目的馬志強講道。
隨著人員梯次返崗,施工人員陸續進場,為確保防疫與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沽源公司項目部人員長期堅守崗位,促使臥虎石項目升壓站、基礎澆築等各項工作順利投入施工。疫情期間,設備不間斷到貨,一系列有力防疫舉措贏得了上級公司和當地政府的充分肯定,經過一系列的核查、覆審,臥虎石項目部於2月21日就取得地方政府的復工備案,成為康保地區最早復工復產的新能源項目;沽源西胡同項目作為保電價項目快速推進,也成為張家口地區首個復工復產的工程。
疫情是強大阻力,也是很好的「試金石」。在任務重、時間緊、環境複雜的不利局面下,在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沽源公司在河北公司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集團公司關於基建項目復工的各項部署,項目建設不鬆勁,不停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保開工」快字打頭。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 「保進度」搶字當先
面對新能源領域資源日趨緊張、產業補貼政策日趨收緊、河北地區行業日趨飽和的新形勢,補貼政策的收口對於風電為代表的新能行業造成了巨大衝擊。對於新能源行業來說,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搶設備、搶吊裝、搶併網,「搶」字成為今年風電行業的「新常態」。全區域深知資源就是保障,吊裝資源、設備資源、電網接入資源、人力資源……搶到了資源,項目建設才有保障,項目投產才有希望。3個集團級重點保電價項目共計220颱風機,吊裝工期只有短短的8個月,西胡同更是不足6個月,同時推進並確保年底投產發電對於「保電價」項目的所屬單位而言,沽源公司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此時的發展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必須以「一往無前」的凝聚力、「固不可徹」的銳氣、「叩石墾壤」的志氣,方可迎接疫情停工的影響、「搶裝潮」設備、機器資源的緊缺和工期短、項目徵地困難等一系列重大挑戰,按照預定計劃,快馬加鞭跑出了保電價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年初該公司將「搶」資源作為保電價項目主要抓手和工作方向,全天候督導廠家備料、排產、發運等事宜。同時從各部室抽調精幹人手,沽源公司黨組成員擔任組長組成「催交催運小組」,多路出擊,進駐東氣、泰開、大金等主要設備供應廠家。河北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劉德進先後四次到沽源公司協調電網及相關廠家,達成一系列設備供應和政策方面保障協議,河北公司總經理孫志宏更是多次親赴各設備廠家溝通協調,有效確保了主要設備不拖後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搶裝潮」中吊裝資源成了不折不扣的「香餑餑」。在保障設備及時供應的同時搶吊裝資源亦是重中之重。為了解決吊裝資源短缺的問題,沽源公司多方聯繫,與河北公司、區域兄弟單位、已入場吊裝單位密切溝通,在全國範圍內鋪開了一張吊裝資源搜索巨網。除網羅已有吊裝資源外,三一、徐工、中聯重科這些主要的吊機生產廠家的生產線也被納入公司的搜索計劃之中。一旦有產品下線售出,立即派人聯繫採購商,提前鎖定吊裝資源。天道酬勤、力耕不欺,在及時供應的設備和有力吊裝資源的雙重保證下,臥虎石、十棚項目按照預定節點圓滿完成風機吊裝任務,臥虎石項目更是在7月份創下了單月36臺吊裝的集團級風電機組吊裝記錄。這一成績更加堅定了河北公司上下同欲,團結一致的決心,以共同使命和目標,緊緊抓住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期,奮力推進「四個確保」,助力區域實現跨越式新發展。
慎終如始,初心永葆, 「保投產」拼字為要
西胡同項目緊鄰內蒙、承德界,其中13颱風機佔備用耕地,60%的集成線路佔耕地。臥虎石項目總區域面積303.76km2,涉及康保縣多個鄉鎮和村莊。《孫子兵法》講:「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河北公司得知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派專人於沽源公司項目部人員結對,在多個政府與職能部室之間來回奔波,人員少、路途長,工作量翻了三番。由於項目還涉及林業、耕地等諸多問題,工作難度和工作強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西胡同項目從2019年9月23日取得集團公司開工決策的批覆開始,沽源公司就從未停下腳步,全面鋪開項目開工前準備工作。河北公司第一時間制定「大力發展風光電項目」、「全力以赴推進存量項目落地」工作部署,將本項目完成開工決策列入部門年度重點工作並安排專人盯辦。7月25日取得立項批覆後沽源公司加強與上級相關部門的匯報溝通,通過不懈努力,僅用時5個工作日,通過集團公司評審,於核准當年年底取得集團公司開工批覆。
「前期人的日子不是跟媳婦過的,而是跟車一起過的……」
「我從上次出來到現在已經兩個月沒回家了,媳婦負責接送孩子,照顧老人還得上班。不知道為什麼,微信把我刪了,電話把我拉黑了……」
然而每個工程後面無數個「功臣」的「艱辛史」不是最難的,更難的是12月的壩上草原,冰天雪地、滴水成冰,零下30多度的氣溫和凌冽的北風。在這樣天氣裡短暫的戶外運動已靠「毅力」,更何況是戶外施工呢!
壩上草原這種高海拔高寒地區,進入10月下旬已然不具備戶外施工條件,進入極寒狀態的12月份更是「天方夜譚」了。西胡同項目集電線路搶建工作卻依然快馬加鞭向前推進,為了解決極寒天氣影響線路杆塔基礎澆築的問題,施工人員想出了熱水拌和混凝土,基礎搭棚生火養護等一系列超常規的施工方法。與此同時,杆塔架設工作也在同步快速推進。極寒天氣下,在數十米的杆塔上施工,只需一刻鐘,手腳就會凍得麻木僵硬,嚴重影響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現場立即做出調整,在施工現場架起炭火爐,一組人上塔,另一組修整取暖,兩組人員輪換交替,有效保證了工作進度。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距離投產發電僅剩下8天的時間,保電價項目已處於百米衝刺的最後賽程。從施工策劃到安全質量管理,河北區域全面貫徹集團公司「一流」理念,力求每一項細節做到精益求精。組織精品策劃,精心編制工程管理制度、施工組織總設計、精品工程總體策劃及工藝導則,將「一流」理念傳遞給施工、設計、監理等各參建單位,誓保「保電價」項目的如期投產。
正因為堅持打造一流新能源示範企業的初心、不怕犧牲勇於勝利的恆心、豪情壯志腳踏實地的信心、科學發展精益求精的真心及「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才創造了如今這一幅高質量發展的宏偉畫卷。相信河北公司也將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發展信心,鼓足發展幹勁,扛起發展重任,邁出鏗鏘步伐,為奪取高質量發展年的全面勝利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