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Joker
在做所有評述之前想做個說明:
電影音樂的確是為劇情和畫面服務所寫,《神奇女俠1984》這部超級英雄片從拍攝到正片上映,一路上放出的物料和信息就能夠讓我們知道這大概是一部怎樣的超級英雄片。
更何況,神奇女俠這個人物在《超人大戰蝙蝠俠》裡就已經展示過她的魅力和能力,更別提還有那首堪稱DC電影音樂最驚豔的神奇女俠人物主題,讓我們能從音樂氣質和敘事層面,簡單評判這張專輯是否做到了系列電影音樂應該具備的時空統一性。
二來熟悉和常聽電影音樂的朋友應該也知道,電影音樂不僅可以從其旋律、情緒、配器的變化中揣測其所對應的故事情節,還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角度將之與作曲家其它作品或者其它作曲家的作品中做不同比較。
本文即在此基礎上,從個人角度,對電影音樂做個非專業的簡單評述和預判。
12月16日凌晨,華納公司終於完整釋出漢斯·季默所寫的《神奇女俠1984》電影配樂。
不久,網絡音樂平臺也隨之很快上架整張專輯。
在聽完整張專輯後,從整體上看,這是一部極具懷舊感,或者準確的說,非常帶有漢斯·季默80年代作品風格的配樂,它沿襲了寂寞大師一貫擅長的電子合成器與交響史詩有機融合的顯著特徵,而且從合成器帶來的音色效果來看,明顯是為了符合影片時代背景而特地致敬七八十年代現代流行電音的風格。
其次,寂寞大師明顯有意識地克制了他近些年用爛的一些手法(極簡主義的結構,洗腦循環的固定音型和大量的氛圍化創作模式等),再次將電影音樂帶回到那個旋律鮮明的時代,大大地增強了音樂在情緒和色彩上的豐富度和完整性。
總的來說,這是一張非常不錯的作品,儘管很多地方你能聽到寂寞大師自己以前作品的痕跡,甚至還有其他作曲家作品的痕跡,但同他這幾年的作品來比較,真的可以稱之為卓爾不群了。
下面從其中幾首有代表性的作品來分析。
專輯的第一首叫「themyscira」,是神奇女俠黛安娜小時候生活的地方天堂島,它應該也是(或者說包含了)寂寞大師給天堂島寫的主題。
光聽音樂,不難預判影片開頭便應該是天堂島的場景,這個主題始於一陣充滿原始部落感的弦樂前奏,仿佛畫面的淡入一般,引出天堂島這個世外之地的初步印象,然後便是配樂常用的階梯式配法——剛開始的低音部是帶有節奏感的合成器鼓點音色做襯託,然後中音部和高音部逐漸進入弦樂和銅管演奏的部分,這一段應該是體現天堂島從局部到全景的描繪,圓號的溫暖明亮的音色和號角的雄渾熱血似乎在體現天堂島居民的祥和氛圍與戰士之間的操練場景,接下來便是整首音樂的高潮部分——由女聲吶喊式的哼唱,再不斷穿插號角的激昂,將島上不讓鬚眉的巾幗戰士的陽剛之氣渲染到了極致。但是女聲哼唱的部分真的很難不讓人聯想起義大利配樂大師莫裡康內在《戰火浮生》裡的那首on earth as it is in haven的處理方式,只不過把節奏稍稍做了一點變化而已。
如果剛才第一首裡描繪的女戰士之間的練武是全景式地展現,那麼接下來的第二首「games」應該就是對於練武場景的特寫式聚焦,這一點可以從全片更加密集的哼唱和鼓點中可以體會得到,同時時隱時現的類似非洲鼓的音色,也在不斷強化天堂島的異域概念,而從聽感和名字大致可以猜出這一段很可能在進行著某種比賽。
第三首「1984」,這是一首極具威廉士風格的音樂,開頭的那幾個音簡直就像是星球大戰帝國進行曲的開頭再連上反抗軍號角曲的開頭幾個音,而後面的配器也都是清一色的威廉士式銅管風,那種跌宕起伏,但整體又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風格,如果不是因為後半段進入的神奇女俠主題動機,真的是讓人一度以為走到哈利波特的片場了。
第四首「black gold」,雖然並不知道這個具體在描寫什麼,但是從整首音樂曲風來看 ,非常具有辨識度,應該是某個重要道具的主題。
第五首「wish we had more time」,從旋律情緒的悲涼感來猜測,應該是一首描繪分別或者回憶悲傷往事的主題,但這首的線條感以及和聲變化太像是漢斯季默把他給電影《珍珠港》寫的那首描繪田納西州風光的Tennessee挪用改編來一下而已,所以讓人實在有點一言難盡。
第九首「anything you want」,開頭的電子合成器譜寫的跳動音符一下子就把人帶回到80年代的影像世界中,而這種手法在同樣出自八十年的《銀翼殺手》中,也有大量運用,後面的弦樂與鼓點急促纏繞的感覺又給人一種《黑暗騎士》裡的蝙蝠俠主題的感覺。
第十首「open road」可能是整張專輯最高光的時刻,千呼萬喚的《神奇女俠》完整主題總算在這首中出現了,並且顯露出了它應該有的最耀眼的光芒和不可匹敵的氣勢,值得一提的是寂寞大師儘管寫出了也許是整個DC宇宙裡最驚豔的超級英雄主題,而且這個主題是如此地被樂迷影迷所喜愛,但他在全片當中,這個主題卻運用的十分克制。除了在這一軌和「radio waves」一軌中有出現完整的神奇女俠主題以外,其餘的地方幾乎再聽不到完整的主題裡,要麼是幾個音的神奇女俠動機,要麼就是根據這個主題發展出來的各種變奏,總之他沒有因為主題突出而濫用全片,這非常具有大師氣質的做法,只是可能樂迷影迷們會覺得有點不太過癮罷了。
最後值得一說的是第十七首「truth」,從聽感和名字上猜測,應該是一場大戰過後的回望或對某個事件的審視。整首音樂前半段基調比較低沉哀婉,配器以大提琴為主,一陣陣不斷遞進的弦樂仿佛照應著愈來愈深的醒悟,後半段的陣陣銅管和不斷加快的鼓點再次將情緒和氣氛推向最終的高潮,戛然而止的音符綿延出無限的回味與慨嘆。
最後一首「Lost and found」 是一首「bonus track」,從筆者的經驗來猜,應該是一首沒有出現在正片裡的音樂,它要麼出現在片尾字幕出現時,要麼從來沒有出現,只是作為彩蛋收錄到專輯當中,因此不作評價。
一番個人角度的非專業猜想過後,最終的音樂效果還是要放到具體電影中去評判最為客觀,但以寂寞大師的功力,在場景化和氛圍感的拿捏上應該不會差到哪去,因此只要音樂足夠精彩,最終的聽覺效果應該也會很樂觀,所以只管準備好你們的錢包,去電影院享受這樣一場視聽盛宴吧!
p.s.DC宇宙的電影音樂最好還是讓寂寞大師來寫吧,實在不行讓他當音樂總監也行啊,這樣高度統一的敘事性,能甩隔壁漫威十條街啊!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