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飛起!不用代碼,一分鐘體驗二十個開源模型

2020-12-22 百度AI

開源模型效果體驗,廢話不說,先上圖:

看到如此神奇,是不是手癢現在就想體驗?步驟非常簡單!

Step1:

網頁地址 :

https://ai.baidu.com/easyedge/home

進入百度 EasyEdge 端計算模型生成平臺

Strp2: 點擊 「立即使用」進入操作中心後,選擇「體驗開源模型」,點擊想體驗的模型,拿出手機(安卓蘋果皆可)掃碼,自動安裝,等待幾秒鐘,即可打開 APP 實時體驗各類模型的效果。 這就是 EasyEdge 平臺最近升級給開發者提供的「開源模型體驗」功能,一行代碼不用寫,還支持蘋果手機,妥妥的開發者福利啊! 除了上面演示的 OCR 模型,公開的模型還有菜品識別,能識別8416種菜!

螺螄粉也能識別也是沒誰了。 動物識別,能識別7879種動物:

更有一些通用的物體檢測、人臉識別等模型:

什麼都別說,掃碼就對了。

言歸正傳,下面正式介紹一下 EasyEdge。

EasyEdge 是百度推出的端計算模型生成和服務平臺,可基於多種深度學習框架、網絡結構的模型,快捷生成端計算模型及封裝 SDK,並靈活適配多種 AI 晶片與作業系統, 目前 EasyEdge 的全部功能服務已預置在零門檻 AI 開發平臺 EasyDL、全功能 AI 開發平臺 BML 中,與模型訓練環節緊密配合,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的 AI 開發及離線推理服務。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和業務場景在應用人工智慧來提升效率並降低成本。

一方面,現在可以訓練模型的框架非常之多,TensorFlow、PyTorch、飛槳 PaddlePaddle 等等,訓練模型變得越來越容易,對於框架的選擇不同開發者也有各種使用偏好。

而在硬體方面,AI 晶片的種類也越來越多,除了傳統的 CPU、GPU、ARM,各種 AI 的 ASIC 晶片也逐漸被推出,如華為的昇騰、算豐科技的比特大陸 SE、英特爾的 Myraid 計算卡等等。同時大家使用的手機 CPU 中都開始逐漸配備專門的 AI 晶片用於神經網絡計算,如蘋果 A 仿生晶片、海思 NPU、高通 DSP 等等。每一類 AI 晶片都有自己的應用場景與獨特的計算框架,然而不同深度學習框架能適配的晶片往往非常有限,如何將訓練好的模型高效地部署到設備上,最大化利用晶片能力的同時保持精度無損失,是當前很多 AI 開發者遇到的技術難題。

EasyEdge 輸入的是各類深度學習框架訓練好的模型,包括來自零門檻 AI 開發平臺 EasyDL 及全功能 AI 開發平臺 BML 訓練所得的模型,經過轉換、面向設備的兼容和加速、封裝,輸出的是支持各類晶片的端/邊緣計算服務。

EasyEdge 支持目前所有主流的深度學習框架:

PaddlePaddlePyTorchTensorFlowMXNetCaffeDarkNet

同時擁有目前最廣泛的晶片支持:

同時,EasyEdge 支持各類經典的、最新的深度學習網絡,從 ResNet、MobileNet 到 Yolo、FasterRCNN,都可以很好地通過 EasyEdge 部署在不同設備之上。完整的支持列表可以去 EasyEdge 官網查看。 為了能實現多種網絡在不同晶片的高效部署,EasyEdge 後臺提供了非常多的優化,如模型格式轉換、圖優化、晶片優化、模型低精度量化、模型裁剪和壓縮等等。 以模型轉換為例,為適配各類框架和晶片,EasyEdge 會根據需要自動轉換模型格式。

模型轉換

而圖優化中,會完成一些 OP 融合、OP 拆解、常量摺疊、子圖替換等操作。

OP 融合

在模型壓縮過程中,會進行模型的低精度量化、模型通道裁剪等操作,在不降低模型精度的前提下,減少模型的體積,提升模型的運行速度。

模型壓縮

定點量化

完整的 EasyEdge 技術介紹可以去 B 站百度大腦帳號觀看 EasyEdge 的各類講解視頻。 以上能力都是 EasyEdge 後臺根據用戶的選擇自動幫用戶完成的。開發者只需選擇框架,上傳自己本地的模型,或者從 EasyDL 或 BML 中選擇訓練好的模型,選擇需要適配的硬體,即可自動生成適配目標晶片的 SDK 和開發者套件。開發者套件的使用十分簡單便捷,無需關注深度學習、具體硬體等底層邏輯,只需關注輸入圖片和輸出的識別結果即可。 還等什麼!

進入連結點擊「Demo 體驗」,快來試試 EasyEdge 的開源模型吧!

https://ai.baidu.com/easyedge/app/openSource

哈士奇凝視

相關焦點

  • 百度開源2020:二十個技術領域持續開源 飛槳、阿波羅成行業領先者
    一、20個技術領域持續開源  截止2020年底,在GitHub/Gitee百度官方組織下已經圍繞著安全、監控、知識圖譜、網絡與接入、視覺、量子計算、開發框架等20個技術領域開源了86個項目,其中自然語言處理、開發框架與前端領域的開源項目數佔比超過50%。
  • 重磅發布開源框架、生物計算平臺螺旋槳,百度飛槳交了年終成績單
    可見飛槳技術與生態發展的步調越來越快。飛槳是一個開源的平臺,既受益於開源,也反過來促進了開源社區的發展。在談到開源開放的重要性時,百度 CTO 王海峰表示,「開源開放對人類社會過去幾百年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讓我們可以更快追蹤到最新的技術進展,並將改進意見以及創新思想迅速進行反饋,形成一個正循環,進一步推動科技的創新迭代。
  • 幾行代碼搞定ML模型,低代碼機器學習Python庫正式開源
    想提高機器學習實驗的效率,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業務問題而不是寫代碼上?低代碼平臺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最近,機器之心發現了一個開源低代碼機器學習 Python 庫 PyCaret,它支持在「低代碼」環境中訓練和部署有監督以及無監督的機器學習模型。
  • AI戰「疫」:百度開源業界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
    2 月 13 日,百度飛槳宣布開源業界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基於此模型,可以在公共場景檢測大量的人臉同時,把佩戴口罩和未佩戴口罩的人臉標註出來,快速識別各類場景中不重視、不注意防護病毒,甚至存在僥倖心理的人,減少公眾場合下的安全隱患。同時構建更多的防疫公益應用。
  • 十行代碼讓你的單機「影分身」,分布式訓練速度快到飛起 - 飛槳...
    計算機:「哥啊,那我可就說了,我是真的苦啊,現在一個模型動輒好幾億參數,數據集也是大的嚇人,兄弟我內存都快被掏空了,實在訓練不動了呀。」工程師:「前方大路一起走,哪怕是河也一起過…」計算機:「你怎麼還唱啊,兄弟我真的堅持不住了。」
  • 一行代碼調用預訓練模型,上海交大開源視頻理解工具箱AlphaVideo
    與此同時,該團隊將論文代碼與近兩年在視頻理解領域的先進成果開源為視頻理解工具箱 AlphaVideo。開源地址:https://alpha-video.github.io/AlphaVideo 在物體跟蹤任務(MOT)和行為理解(AVA 單模型)上都達到最高準確率,相比 SlowFast [4](AVA 單模型)有 12.6% 的性能提升。
  • 15個產業級算法、35個預訓練模型上線!最強國產開源AI框架再進化
    在近日飛槳官宣的一系列新模型、新能力中: 不僅有對主流模型的能力提升,比如大幅增強YOLOv3——訓練提速40%,推理提速21%,精度提升4.3%; 還納入最新的SOTA模型,比如基於COCO數據集的精度最高開源模型CBNet; 並上線了用於3D點雲分類、
  • 百度ERNIE語義理解開源套件重磅升級 零基礎也能秒變NLP達人
    如此簡潔易用,得益於本次ERNIE語義理解開源開發套件的全新升級。為了兼顧兩種優勢,ERNIE開源套件進行了全新升級,推出了動靜合一的ERNIE語義理解開發套件。動靜合一的ERNIE開源套件新版ERNIE開源套件突顯了模型易取易用性,簡單幾行代碼就可以把ERNIE跑起來。
  • 獨家對話微軟頂級代碼女神潘正磊:Visual Studio 與 VS Code 的...
    談低代碼、無代碼開發:低代碼、無代碼一定要基於現有的平臺,如果脫離了平臺來做低代碼、無代碼,那就非常難做。重磅發布:Visual Studio Online 公開預覽版來了!從開源開放到解放生產力:前幾年我們工作重點更多是開放型的支持,現在相對做得非常不錯了,接下來支持生產力將成為第一優先。談開源:對於整個開源社區來說,如果分流,對誰都不是一個好事情,微軟開源的項目沒有國界。
  • 築造AI抗疫防線,百度開源業內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
    抗擊疫情,眾志成城,人工智慧技術正被應用到疫情防控中來。今天,百度宣布免費開源業內首個口罩人臉檢測及分類模型。該模型可以有效檢測在密集人流區域中佩戴和未佩戴口罩的所有人臉,同時判斷該者是否佩戴口罩。同時,為了最大程度方便開發者應用,百度深度學習平臺飛槳通過簡單易用的預訓練模型管理工具將人臉口罩檢測模型開源出來,只需基本的python編程能力,即可快速上手調用,如果具有一定的移動端APP開發能力,也可以快速將模型部署到移動端上。此外飛槳還將提供海量二次開發的工具組件,以及更多的人臉相關檢測算法,以上所有技術及工具都是開源且免費的。
  • 谷歌又一開源利器Atheris,Python代碼安全掃描工具
    近日谷歌開源了一款Python代碼安全漏洞掃描工具Atheris,希望開發者在漏洞被利用之前能夠用它來發現安全漏洞並修補漏洞。,它支持 Python 代碼的安全掃描,也支持為 CPython 編寫的本機擴展。
  • 飛槳深度學習開源框架2.0搶先看:成熟完備的動態圖開發模式
    △ 圖1 飛槳動靜統一開發模式在飛槳開源框架最新版本上,該模式已經達到很高的成熟完備度。開發者既可體驗到動態圖開發模式帶來的極大的便利性,用動態圖實現深度學習領域最前沿的模型算法;又可享受到經過極致優化的運行效率,並且可以很容易的將動態圖轉換為靜態圖來進行推理和部署。接下來將一一為你揭曉真實體驗效果。
  • 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夯實中國創新基座
    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吳甜受邀出席,發表題為《人工智慧開源開放平臺夯實創新基座》的報告演講。(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吳甜)吳甜表示,軟體代碼的開源助力技術實現了快速的創新突破,而數據、技術與平臺的開放,則進一步深刻改變了生產協作的方式,為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動能。
  • 自然語言模型算法太雜亂?國產統一 AI 開源框架來了!|文末福利
    這些業務的背後,均使用到DELTA作為後臺模型。DELTA的原理是什麼?為何要做這樣一款AI開源項目?對此,本期「AI技術生態論」欄目專訪滴滴AI Labs研究員、DELTA項目負責人,韓堃,來一探究竟。 模型算法很多?為何不統一起來?
  • 完成四大產品線的複合布局,「飛致雲」想要成為開源驅動的企業級...
    除多雲管理平臺FIT2CLOUD外,飛致雲通過收購開源堡壘機JumpServer、自研開源容器平臺KubeOperator,並在近期上線了開源持續測試平臺MeterSphere,形成一系列為企業在多雲環境下構建、運行、管理和保護 IT 基礎設施與應用的關鍵工具。 飛致雲的CEO阮志敏向36氪分享了飛致雲全面轉向開源軟體領域的思考。
  • 百度飛槳PPDE為開源創新者打造絕佳舞臺 97位技術專家獲首批認證
    (圖示:"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PPDE證書頒發儀式)據了解, 百度飛槳PPDE(PaddlePaddle Developers Experts)計劃是今年5月在WAVE SUMMIT 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上正式發布的,是基於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的榮譽認證體系,旨在號召全球AI開發者與百度飛槳一起,攜手共建繁榮開放的深度學習開源社區。
  • CVPR 2020論文開源項目一頁看盡,附代碼論文
    今日GitHub上便出現了一個項目,將本屆CVPR論文開源項目做了個集合。經過0.4天的GPU連續搜索,可以生成多個模型大小和性能不同的神經網絡。這些網絡超過了基準ImageNet數據集上最先進方法產生的網絡。
  • 滴滴開源自然語言理解模型訓練平臺DELTA | ACL 2019
    序列到序列文本生成、語音識別、說話人驗證、語音情感識別等重要算法模型,形成一致的代碼組織架構,整體包裝統一接口。用戶準備好模型訓練數據,並指定好配置 Configuration,模型訓練 pipeline 可以根據配置進行數據處理,並選擇相應的任務和模型,進行模型訓練。在訓練結束之後,自動生成模型文件保存。該模型文件形成統一接口,可以直接上線使用,快速產品化,能讓從研究到生產變得更容易。
  • 一文速覽百度飛槳八大全新發布與升級 | WAVE SUMMIT+2020
    從今年5月飛槳發布全新全景圖,再到螺旋槳這一重磅工具組件的「加盟」,可見,飛槳平臺在不斷迭代拓新,持續提升核心能力同時,進一步夯實了人工智慧開源開放與創新發展的底座。開源框架V2.0RC版峰會上,更讓開發者們驚豔的是飛槳開源框架V2.0RC版的重磅發布。
  • 全面智能售前總監張宏傑:全代碼免費開源,與行業共建RPA新生態
    全面智能售前總監張宏傑在「2020 INNO CHINA中國產業創新大會」RPA+AI開發者論壇上以《全代碼免費開源,與行業共建RPA新生態》為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由RPA中國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進行編輯整理。全面智能售前總監-張宏傑以下為演講內容:各位嘉賓好,我叫張宏傑是全面智能售前以及解決方案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