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鈿官
人物簡介:朱增貴,男,福建福州人,福建精藝書畫院副院長。朱増貴近年來特別喜歡寫福、祿、壽、忍等字,並擅長山水國畫,特別喜歡畫魚,有獨創,還獲得過金獎、銀獎。朱先生愛好奇石,近年《東南快報》《海峽都市報》《福建老年報》等新聞媒體多次宣傳報導。
近年來,中國書畫界充分發揚重韻味、重意境、重格調的民族特性,既從優秀傳統中汲取營養,又從現實生活中捕捉靈感,敢為人先、善於創新,抒寫高雅胸襟,表現高尚情操,使書畫展現出空前的活躍和繁榮。朱先生就是這些書畫界中極具代表性的一位。
記者希望此次採訪能成功地為福建書畫界提供與全國各界有志之士交流的平臺,為福建書畫創作開創中年書畫家新風。希望福建廣大書畫工作者進一步向全國同仁學習,以和諧心態、寬闊胸懷,深刻感悟,熱情謳歌這偉大的時代和火熱的生活,創作出更多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的作品,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増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
人是有嗜好的,古人說:沒有嗜好的人不可交。朱先生的文藝嗜好不僅體現於其對書畫、創作的愛好,還體現對奇石及藝術作品的收藏中。他對奇石及藝術作品的嗜好是出於對自然、對文化的一種藝術鑑賞。這些嗜好體現了他高尚的情操、淡泊的態度,以及認真思考的作風。
天長日久、日積月累,「痴石齋」是他的奇石收藏。藏品千姿百態、造型各異。收藏中包括:古生物化石、木石、天然圖案石等,總計幾百餘方,皆出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無絲毫人工雕琢。
奇石既是特殊的經濟礦產資源,又是地質學與美學結合的一門學科。朱先生說:奇石藏品,源於自然又高於自然,集在純真、藝術、知識、科學、趣味於一體的特性。玩石、愛石、藏石是當今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活動,能使人們的靈魂得到升華,生命得到充實。那些千姿百態的奇石,讓我們更加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饋贈,同時能啟迪我們的心智,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