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了一輩子,到老才發現自己家的破舊房屋是古宅,全都用珍稀木材打造,價值幾個億,這樣的神奇經歷在現實中確實發生了,然而一件事情經過口口相傳,往往會偏離事實,網傳湖北老人擁有的那座8億古宅,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
大約在2017年初的時候,有篇網帖刷爆了網絡,文中介紹,湖北一位楊大爺家中面臨拆遷,他的兒子覺得老木屋應該是古董,便去找專家鑑定,這一看不得了,原來全是古代皇家才能用的金絲楠木打造,價值8個億!
然後楊大爺經過再三考慮,將木屋主動捐給了國家。接著這則消息又演變成「湖北小夥沒錢娶媳婦,才發現家中老屋值8億」等離奇的故事,時至今日仍流傳著各種版本,便有人前去證實了一番,才發現傳言和事實根本不一樣。
楊大爺年逾八旬,一輩子都生活在湖北省恩施市來鳳縣大河鎮的欄馬村,這裡雖風景宜人,但位置也非常偏僻,再怎麼拆遷也拆不到這個地方。他住的老房子是祖輩一直傳下來的,大約120個平方,年久失修很是破舊。
屋主雖是楊大爺,但裡面也住著他的弟、妹和子女,共三戶人家擠在一起,確實比較貧困。一家人不懂上網,基本與世隔絕,所以也根本沒機會了解自家老屋的真實價值,發現這座古宅的其實是一位富商。
當時,恩施夷水侗鄉正在打造景區,投資人陳可忠先生是一位收藏愛好者,他想多收集一些比較稀罕的古董放在景區裡,在芭蕉侗族鄉四處打聽時,恰好碰到一位老鄉介紹說,來鳳縣的深山老林裡有個木屋可以去看看。
為了找到欄馬村,陳可忠開了幾個小時的車,沒路後又下車走了幾個小時的山路,才終於找到了楊大爺一家。因房屋破舊,已無法確認是何種木材,陳可忠又回去請來了專家才搞清楚它的真面貌。
經鑑定,房屋九成以上都用金絲楠木打造,最大年輪已有千年,有30餘根直徑50釐米的楠木柱,總用木料達100餘立方米,在全國範圍都實屬罕見,要知道如今的古建築只有皇宮、王府和少數寺廟才擁有如此規模的金絲楠木。
深山老林裡為何會有這麼珍貴的古宅?後來巴蜀民族民俗博物館副館長張嘉浩介紹道,他查閱了一些當地史料,大致猜測是楊大爺的祖上為明代嘉靖或萬曆年間的大戶人家,逃難到來鳳後發現參天楠木,便請工匠建隱居之所。
至於網傳的價值8億,張嘉浩又解釋,在2012年左右,楠木被炒到天價,1噸就能賣150萬,但後來市場熱度過去,價格逐漸回歸了理性,這棟明代古宅所用的楠木也就100多噸,所以最多只值1億,而且有價無市。
發現珍貴文物應當及時保護,而不是僅考慮其價值,陳可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文物保護的重要性跟楊大爺一家解釋清楚,最終楊大爺點頭同意,在2015年以100萬現金的價格,將古宅友情價賣給了景區,並非網傳的捐贈。
改造翻新了兩年多,如今景區才有了遊客們能欣賞到的「楠木老屋」。一方面能把文物保護起來,並發揮它應有的價值,另一方面讓楊大爺養老無憂,陳可忠表示,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也能讓更多人感受夷水侗鄉景區的文化內涵。如今楊大爺一家已蓋了新房子居住,他們不清楚外界的傳聞,對現下的生活狀態很是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