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沾滿鮮血,為何二戰後德國高級軍官很少被軍事法庭審判

2020-12-18 無敵紫荊

二戰結束以後,盟軍在德國和日本分別設立軍事法庭來對戰犯進行審判,即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

同盟國認定的23名戰犯中,只剩下21人接受審判,其中一個患重病,不能到庭,最後只有20人坐上了被告席,戈林等12名戰犯被判絞刑;魯道夫·沃爾特·理察·赫斯等3人被判終身監禁;4人被判處有期徒刑;3人被判無罪。

相比之下,日本方面的戰犯受到懲處的人就比較多,刑罰也比較重。28名甲級戰犯被送上國際法庭,其中有七名戰犯被執行絞刑,149名乙級戰犯被判處死刑,實際執行145人.日軍戰犯被判執行死刑的人數是德軍戰犯人數的14倍。

同樣發動侵略戰爭,日軍將領還沒有德軍將領人數多,為什麼日本被處罰較重,德軍處罰較輕?

其實紐倫堡審判之前,德國戰犯們是心驚膽戰的。

因為蘇聯和英國都主張從嚴懲處,蘇聯認為所有參戰德軍將領都該被活埋;英國主張不審判就槍斃;美國法官的態度卻跟蘇英大相逕庭。法官說:「如果你們認為在戰勝者未經審判的情況下可以任意處死一個人的話,那麼,法庭和審判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人們將對法律喪失信仰和尊重,因為法庭建立的目的原本就是要讓人服罪。」

美國法官說服了蘇聯和英國,三國決定成立紐倫堡法庭,對戰犯進行公證的審判。

即便如此,在蘇聯的壓力下,有些被西方法官被認為不該殺的人被殺,造成了「冤假錯案」。

比如納粹德國陸軍大將,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局長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在紐倫堡審判中他被判為戰犯,處以絞刑,卻在行刑六年後,被撤銷了在紐倫堡被指控的主要罪行,宣判無罪。

由此可見,對德國戰犯的懲處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可是為什麼受到起訴的德國軍官那麼少?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戰犯的定義和兩國將領在戰爭中的行為。

戰犯的定義是:

參與策劃、準備、發動或進行侵略戰爭,或犯有違反戰爭法規和慣例、違反人道原則等嚴重罪行,被認為是戰爭犯罪。

兩軍將領在戰爭中的作為:

對平民大規模大屠殺

比如南京大屠殺,一次就屠殺30萬;日軍在佔領南京後進行殺人比賽,在掃蕩的時候,日軍將領還縱容部下進行強姦比賽。

再比如,日軍在東南亞也犯下了此類獸行,對那裡的平民實施大規模屠殺,還在平民頭頂澆上汽油點燃。

日軍的這些暴行不是提前制定的計劃,命令也不是日本天皇下達的,是日本將領自己的行為,理所當然應該這些將領來承擔罪責。

而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是希特勒等人制定的計劃,是蓄謀已久的,負責的是幾個計劃制定者和執行者中的少數高級將領,下面的低級將領是執行者,不是始作俑者。

而在歐洲戰場,也發生過對平民的屠殺,但只是零星發生,並沒有形成規模;是極少數士兵的犯罪行為,跟上級指揮官沒有多大關係。

體質不同,戰爭責任不同

德國發動二戰的時候,希特勒是國家元首,是發動戰爭的罪魁。

由於德國的黨國體制,軍隊受執政黨控制,軍人只是命令執行者;所以戰爭責任只能由執政黨和它的領導人們來承擔,中下級軍官不應該為此買單。

日本在二戰時期,軍人控制了軍隊,制定對外政策和戰爭計劃,都是由軍人掌權的內閣來完成的。而且有的軍事行動,比如918事變對中國東北的入侵,是大佐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中佐石原莞兒等中層軍官的力推下完成的,所以有關將領必須為他們的發動戰爭的罪行承擔責任。在東京審判中,這三個罪魁禍首都被判處死刑,石原沒有上絞刑架,但卻死於膀胱癌。

而日軍第六師團團長谷壽夫,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被判處死刑,則是因為他們是南京大屠殺的元兇,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

總之,在戰爭中承擔責任不同,所犯罪行程度不同,是很多日軍將領被嚴懲,德軍將領免於起訴的主要原因。

相關焦點

  • 二戰後的昭和天皇,是如何逃脫遠東軍事法庭審判的?
    二戰結束後,遠東軍事法庭於1946年5月3日開庭,美國的檢察總長助理基南擔任首席檢察官,對戰爭罪行的起訴上溯到滿洲事變。基南在12月發表談話時明確表示:「審判將以公平和正義為尺度,目的是使今天發生的事情在歷史的未來不再重演。這是一次文明的審判。」
  • 紳士外表下的惡魔:二戰德國軍官,居然對猶太人幹出這種事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無情地殺戮,導致超過600萬猶太人喪命。戰後,各地建立起軍事法庭,審判那些曾在二戰期間對猶太人施以殺戮的納粹人員。紐倫堡大審判期間,倖存的猶太人指認了一名曾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擔任長官的原納粹軍官,並將自己的親眼所見公諸於世。
  • 作為德軍的高級將領,二戰後古德裡安為何沒有被盟軍列為戰犯
    古德裡安是二戰時期德國著名將領,有「帝國之鷹」的美譽,讓各國聞風喪膽的「閃電戰」就是他發明的。德國人正是憑藉著閃電戰擊敗了英法等諸強國,席捲了大半個歐洲。可以說,古德裡安對德國的軍事崛起和瘋狂對外侵略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德國發動對外侵略的過程中,作為德軍的重要將領,古德裡安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侵略奧地利和波蘭的戰役中,古德裡安甚至親自打頭陣。
  • 二戰結束後的世界(三):將軍被槍決,德國銷毀6.5萬噸化學毒劑
    二戰是一場巨大的人間災禍,而製造這場災難的人必須為此承擔責任,接受懲罰。戰爭結束後,各戰勝國決定組成國際軍事法庭,對策劃、發動戰爭的軸心國領導人進行審判,以伸張正義、闡明公義、警惕世人、鞏固和平。同時,通過全面的國家改造,徹底粉碎德國和日本的戰爭機器,剝奪其再次發動戰爭的能力。
  • 二戰德國的裝甲兵之父,35天滅了波蘭,戰敗後卻被判無罪釋放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給歐洲和非洲的許多國家帶去了無數的災難,對德國可謂是恨之入骨,但是還是非常的敬佩德國的二戰的打法。其中德國人的裝甲部隊,為這場戰爭貢獻了大量的勝利的喜悅,今天要將的這位,他被稱為是「裝甲兵之父」,閃電戰的創始人,他就是德國一級上將古德裡安。
  • 侵華日軍的首領岡村寧次,為何在日本投降後,沒上軍事法庭
    可是為什麼他明明被列為戰犯,卻還是可以躲過軍事法庭的審判呢?  後來隨著多方人士的提議,以及審判規模的擴大,岡村寧次才成為戰犯,被要求引渡到遠東軍事法庭,不過他還是躲過了東京審判。    侵華日軍有著大量的武器裝備、軍事情報、戰場情報,其中就包括八路軍將士的。事實上,國民政府為了接下來的國共內戰做準備,才留下了岡村寧次,使他不被國際法庭緝拿。  岡村寧次也「知恩圖報」,成為國民政府軍隊的秘密軍事顧問,幫助他們研究如何對付八路軍。後來要求引渡時,國民政府也是百般推脫,導致岡村寧次得以逃脫審判。
  • 蘇聯對德軍戰犯的首次公開審判 沾滿鮮血的三名劊子手被判處絞刑
    1943年12月15日至18日,在烏克蘭城市哈爾科夫蘇聯進行了首次針對德軍戰犯的公開審判。這次受審的德軍戰犯是在哈爾科夫製造血腥屠殺並負有直接責任的三名德國劊子手雷茨拉夫、蘭格菲爾德和裡茲。為了給當地敢於反抗的老百姓一個下馬威,德軍將許多蘇聯軍官殺害後吊在了陽臺上。12月的時候,德軍和哈爾科夫當地的納粹分子又將猶太居民趕到了哈爾科夫市東郊集中起來後,分批押往了德羅比茨基谷地進行集體槍決,連婦女兒童都不放過。在這次屠殺中,為了避免有人能夠死裡逃生,德軍還對遇害者的屍體澆上汽油進行了焚燒。
  • 這名德國納粹軍官,因顏值高而被釋放
    然而,你可能不會相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位德國軍官因為他的高顏值而救了他的命。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德國軍官有多帥,究竟他的顏值有多高?
  • 「裝甲邁爾」在二戰中犯下過哪些戰爭罪?
    關於二戰德國黨衛軍「希特勒青年團師」師長庫爾特·邁爾的資料很多,這些資料中大都把邁爾塑造成一個性格剛毅、作戰勇猛、具有騎士風度善待對手的正直軍人的形象,甚至還有加拿大軍官在邁爾受審時集體替他求情的傳說,事實果真如此嗎?
  • 姜廷玉:同盟國對日本戰犯的正義審判與缺憾
    從1945年12月中旬起,相繼設立保定綏署審判戰犯軍事法庭,東北行轅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國防部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廣州行轅審判戰犯軍事法庭,濟南第2綏靖區司令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武漢行轅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太原綏署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國防部上海審判戰犯軍事法庭,臺灣警備司令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分別審理各地區的戰犯。
  •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為何沒走上軍事法庭?
    二戰末期,盟軍攻克柏林迫使德國宣布投降。隨即,英美蘇三國聯合發布《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可日本死硬到底,無奈之下,美國兩顆原子彈讓日本天皇無奈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各項條件,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 為何有人認為二戰德國元首是「穿越者」?德國黑科技武器確實罕見
    文/紀布話說,在二戰初期的納粹德國,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與此同時,大家也會想到他們的元首,正是因為有他的領導,才促使德國不顧一切地發動了二戰。鑑於德軍在二戰中的各種表現,網上曾有很多朋友對希特勒產生了懷疑,認為他是一個穿越者,為何這麼說?
  • 守舊元帥:二戰德國軍官馮博克
    17歲是大多數軍事院校學生結業的年齡。1897年,馮伯克畢業。畢業後,他擔任副官兩年。兩年後成為正式軍官。畢業後,他擔任副官兩年。兩年後成為正式軍官。希特看上了他這匹千裡馬,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提升為德國陸軍元帥。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德國可以有國防軍,而日本只有自衛隊
    (代表德國納粹籤署投降書的德國將軍) 二戰結束後,作為戰勝國的美、蘇、英三巨頭,確定了對德、日領土的劃分和深刻改造思路。而日本自衛隊,則只是一支在規模、武器、軍事實力上受到嚴格限制的本土自衛武裝力量。 可是德國卻不一樣,在當時,不僅蘇聯佔領的東德,擁有東德人民軍,美英法三國控制的西德,也組建了西德國防軍,就算到了今天,德國仍然保留著17萬的德國軍隊。
  • 德國「閃電戰創始人」古德裡安,二戰後為何被無罪釋放?
    二戰時期,德國大將古德裡安,是閃擊戰的發明者,憑藉閃擊戰的強大威力,德軍的鋼鐵洪流席捲了大半個歐洲,從巴黎打到了莫斯科。作為德國的裝甲兵之父,閃電戰專家,古德裡安在二戰之後,在大審判中,僅僅獲刑三年,最後甚至還被無罪釋放,這是為什麼呢?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現在日本軍事實力強大,而德國默默無聞
    在國際社會中,德國和日本一直是比較受到關注的兩個國家。自二戰戰敗之後,德國和日本都接受了強國的「指導」,各自踏上了新的發展道路。時至今日,日本已經是全世界第二發達的國家,其軍事實力也是穩居世界前列。而反觀德國,除了工業同樣發達之外,似乎並沒有展現出什麼軍事實力。
  • 紀念二戰70周年軍事手遊《紅警Online》今日公測
    原標題:紀念二戰70周年軍事手遊《紅警Online》今日公測   巴頓、蒙哥馬利、麥克阿瑟….百位二戰名將約你今日一戰!國內首款真實還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事手遊大作《紅警Online》6月11日全渠道狂轟公測。化身指揮官掌控全球戰局,百位鐵血名將任你指揮,駕馭鋼鐵雄獅坦克,縱橫四海統一世界。
  • 二戰後最該審判的兩個魔鬼博士,一個潛逃他國,一個回國善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同盟國決定建立一個國際軍事法庭,以審判軸心國的甲級戰爭罪犯,而乙級和丙級戰爭罪犯則由各個國家的軍事法庭審判。紐倫堡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在歐洲,從1945年11月21日到1946年10月1日,在德國紐倫堡的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對納粹德國的22名軍政首領進行審判。
  • 舊日本軍隊是如何培養高級軍官的,又有哪些代表人物?
    舊日本軍隊高級軍官培養,有著一條相當成熟的程序。在明治維新之後,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系統性地將軍隊建設與社會改革結合在了一起。軍隊近代化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近代化,更為重要的是軍隊建設近代化,而軍事人才的培養是其中重要一環。為此日本建立了近代化的軍校系統。
  • 手上沾滿日本人鮮血,離開日本時,日本上下卻視其為再生父母
    有這樣一個人,他手上沾滿了日本人的鮮血,並且以異族的身份統治了日本七年的時間,日本人上下都十分的尊敬他,而在他離開日本時,上百萬日本人依依不捨地送給他。他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道格拉斯·麥克阿瑟被稱為「一代老兵」,畢業於美國陸軍軍官學院(西點軍校),於1964年4月5日,因膽結石去世,享年84歲。二戰時,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立下了赫赫戰功。他憑藉著越島戰術(避開日軍據點,切斷補給線,就是孤立日本的軍隊,使他們在戰場上餓死)打贏了許多勝戰,手上也沾滿了日本人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