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高考並非「一考定終生」,想頂替可沒那麼容易……

2020-12-18 小白留學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考延期到7月份舉行。今年有1071萬考生步入考場,迎來他們人生中的一次「大考」。

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日本高考的那些事兒。日本高考和中國高考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2020年日本高考已於1月18日和1月19日這兩天舉行,不同於中國的「一考」定終生,日本的高考經過是「多次」考試後,最終被大學錄取。

哪國都一樣,日本的高考也很殘酷,東大是那麼容易上的嗎?

坊間傳聞一個高考術語:「四當五落」(よんとうごらく),即如果你每天睡四小時,就能考上你心儀的大學,但是如果你每天睡五個小時就會名落孫山。

日本的高考制度

日本高考分為兩次進行,分別是CENTER考試(センター試験)和二次考試(二次試験)。

日本是超級注重學歷的國家,是否是名校出身極大的影響了之後的社會地位,因此高考對日本的學生來說也是非常的嚴苛。

始於1990年的CENTER考試類似我們國內的高考,該考試是由日本「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所主持的全國統一考試,主要考察考生的高中教育水平,是基礎性知識認定考試。

考試內容為基礎學科(文理分開),考試形式為一般性的答題卷方式。考試時間在每年的1月下旬,原則上所有考生都需要參加。這次考試可以讓各個大學更好的衡量考生的高中教育水平,是通往大學關鍵的第一步。

作為真正的全國統一試卷,考生不受戶籍、是不是少數民族、教師子女……即使是特長生也不會在統考分數上有加分,東京等名校也不會對本地考生有分數上的照顧。

與其說這個考試非常重要,我們倒不如可以把這個考試理解成一個門檻。因為在這之後考生還會迎來「二次考試」——個別學力検査(二次試験)。

這項考試由各個大學自主實施,針對考生的特長與志願,進行專項能力的測試考察。考試形式根據各個學校的不同,會有寫論文,面試,等形式的差異。考試的考試時間在每年的三月,考生可以同時參加多個學校的二次考試。

二次考試類似於中國的大學自主招生。從二月中旬至3月底,不同學校,不同學科,會把兩次考試的成績按照不同的比例(這個比例由學校自主決定,一般來說二次考試所佔的比例會更高)進行換算相加,總分即是最終成績。

也有一些學校,學科不進行二次考試,單純根據「大學入學中心考試」的成績來進行學生的選拔。

所以,哪怕「大學入學中心考試」考得差,還是有機會進入志願的大學。因為很有可能該大學該科目對於「一次考試」的比例定的很低。在這個評判原則下,對於偏科、專才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考生可以選擇國立或私立等多所大學應試,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學生能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二次考試主要分為三大類:「一般入學選拔」、「A0入學」 和「推薦入學」。

「一般入學選拔」以考試成績為側重點,是國立大學錄取新生的主要方式,選拔方式:學力試驗(大學入試中心考試成績+第2次學力試驗成績)與調查書。

「AO入學」(Admission Office)即自薦入學,是由應義塾大學1990年率先實施,這項考試對於學生的學科考試的成績要求較低,多以面試,小論文的形式選拔學生。

同時會比較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報考志願的學生需要提供調查書,活動報告書,學習計劃書,志願理由書等資料供學校方參考選擇。如果接收到了面試的機會,能成功入學的機會會比較大。

「推薦入學」主要是私立大學會採取的一種招生形式,近年來公立大學也擴大了這塊的招生。由學生的在讀學校向大學推薦學生,選拔考核的項目有學習成績、社會實踐能力以及學術、藝術和體育等方面的特殊才能等。

世界知名的東京大學近年也引進了推薦考試方式,為的是吸引「異才」,以期增加大學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相比起國內高考的一考定終生,擁有二次考試的日本的高考有更多的選擇餘地,學生既可以在考試中發揮優勢,也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選擇就讀學校的機會更多一些。

考上東大,迎娶日本白富美

我們拿考東大為例:

報考東京大學的文科生需要考:

國語(必選)

日本史,世界史,地理,公民(包括倫理,政治,經濟) 4選2

數學1 數學2(範圍到簡單的微積分計算)

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學 4選2

英語,德語,法語,中文,韓語 5選1

理科考生需要考:

日本史,世界史,地理,公民(包括倫理,政治,經濟) 4選1

考生在考完 CENTER考試以後將成績提供給東大。然後再參加東大的二次考試,東大再根據兩個成績綜合評價考生,再決定是否錄取。

那些報考人數較多的學校,會根據「倍率」劃定一個分數線,如果 CENTER考試並未能達到該分數線的話,還是沒有資格參加學校的二次考試。

比如東京大學每年都會提前公布招生人數然後再公布倍率,例如東大的理三的招生人數為97人,同時倍率為4倍,也就是說只有CENTER成績在前388名的報名了東大理三的考生有資格參加第二次考試也就是東大的校內考。

同時大學也可以指定報考其大學應該提供哪些科目的CENTER考試成績(是五門還是七門),甚至有些可以以託福和雅思成績代替英語考試等等。

因為有著CENTER考試這個門檻,保障了考生的基礎素質,同時大學自主考試又能夠選拔出與大學調性相符合的考生,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公平與效率。

關於私立大學

在日本,75%以上的大學為私立大學,可別以為私立大學不好,只有公立才行。日本的私立學校制度更加能夠代表著日本教育的現狀。私立大學的錄取方式則更加多元化,考核的基準也與公立大學大不相同。

最大的不同在於,私立大學的學生有許多是通過推薦或者是內部升學的方式考入的,尤其是非常好的私立大學都會設立自己的附屬初高中,只要進入了該私立大學的高中,基本上考入該私立大學的難度不會太大。

亞洲私立大學的驕傲:早稻田,那是中國人最愛

由私立學校獨創的AO入學考試的制度,即根據考生提供的學習成績個人材料以及面試小論文綜合評判擇優錄取。

該制度經面世以來一直飽受批評,反對者認為這種制度大大的減弱了客觀性,有失公平。而支持者認為這種制度可以選出富有個性的被死板的應試教育所不容的不拘一格的人才。

事實上無論支持者還是反對者的意見都得到了證明,通過AO入學考試進入大學的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不如一般考生,但是近年來非常多的創業家們,年輕的設計師等等都是通過AO入學考試考上大學的,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也許AO入學考試確實選拔出一些成績不是很好但是富有想法的年輕人。

日本教育制度的優勢

1. 日本的教育資源分布平均

日本文省部在設置公立大學時,考慮到各地區之間的平衡,確立了每一個府縣應當設置一所國立大學的方針。因此日本每個縣都至少有一所國立大學,這對偏遠的小縣很公平,不會造成教育資源的分布不均等問題。

2. 年滿18歲就能參加高考

在日本,只要在大學入學年度4月1日時年滿18歲的人都有資格參加高考。無論是應屆生、社會考生還是高考復讀生。每個人都有進入大學的機會。

3. 全國統一試卷統一分數線

中心考試是全國統一試卷,統一分數線,參加考試的考生不受戶籍的限制。由於教育資源分配的比較平均,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考試的公平性。

4. 大學能最大限度的自主招生選拔

在遵循總的招生方針的情況下,日本大學的入學考試很大程度是由大學自主決定的。國立大學一般偏重於學術研究,私立大學則更多偏重社會實踐。大學根據學校自身的特色和辦學理念來選拔適合的人才。特長生不會在統考的分數上有加分現象,但大學可以把考生的特長作為錄取的參考。

簡而言之,日本現行的中心考+二次考制度還是較為合理的,值得借鑑。

那些高考失利的浪人們

和中國一樣,參加高考的學生,除了應屆生,其實還有很多復讀,在日本被稱為「浪人(ろうにん)」。

一次高考失利稱「一浪」,二次失利稱「二浪」,三次以上統稱「多浪」,在家自學的被稱為「宅浪」。

還有一種情況是已經升入大學,但由於自己所在的大學不理想,想再考一個好的大學而參加高考的學生,這類學生被稱為「假面浪人」。

▲三浦春馬在電影《殺人偏差值70》中飾演高考多次失利的「浪人」

高考背後巨大的「產業」

由於日本學校沒有補習班,在「剛需」下衍生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塾(じゅく)」。大部分的「塾」都是全國性運營,在各地都有分部。

日本學生雖然一般從小學至高中都上課外補習班,但是應付大學入學試的補習班(日本叫「預備校」)還是最受歡迎的。

一些財雄勢大的預備校與大學教授、出版社及政府部門都有密切關係,不時傳出大學入學試的試題在預備校的練習中出現的事件。(比如日本最有名的代代木教室、河合塾、駿臺預備校等,就以擅長收集各種私立、公立大學的考試資料和信息而著名。)

當然,「復讀」的代價是及其高昂的。除了極其高昂的學費,全科補習班的學費可以達到100萬日元(6萬RMB左右),考生還不得不佔用近乎全部的課餘時間,接受高強度的考題訓練,可以說非常考驗考生的毅力。

▲《墊底辣妹》中,女主沙耶加報名參加的「青峰塾」補習班

「大學」並不是唯一出路

真不是所有的人都要選擇高考這條路,那麼多人考上也不定混得好。

日本還有,短期大學(5%~7%):相當於國內的不入流的沒啥名氣的大學,日本學制兩年,畢業不能直接考大學院,可以以「大三編入學」的形式進入正規大學繼續學習兩年畢業。多是大學入試沒考明白而又不想高中畢業就就職的人。

專門學校(15%):類似國內職專,培養職業技能為主。近年來,不選擇報考大學,直接選擇專門學校的考生越來越多。

隨著社會競爭愈發激烈,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越發突出。以就業為目的的專攻學習越來越受到追捧。

▲日本知名專門學校:TCA專門學校

最後,祝各位考生在今年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加油噠!

有任何問題,可以關注『小白日本留學』公眾號,給我留言,出國留學要用的神奇網站又更新了、馬上 GET 到手;更多留學乾貨,盡在小白日本留學留學。

相關焦點

  • 正方為高考社會總動員也無妨
    正方為高考社會總動員也無妨文/北 風高考歷來是一件國家和社會大事。但看看如今的聲勢,再遙想當年的境況,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如今的高考,猶如一場社會總動員,來自政府和社會的各種力量、各種資源齊聚於此,為高考保駕護航。而媒體也在這幾天連篇累牘,將目光聚焦在高考上,或是報導各種動態,或是為考生及家長出謀劃策。
  • 高考被頂替者苟晶表示壓力來自想平息事件的人,懷疑自己早被選中
    近日,山東濟寧女子苟晶稱,23年前自己疑兩次遭遇上大學被頂替事件。她稱,1997年高考成績遭班主任邱某某女兒頂替。她表示,1997年和1998年兩次高考,自己發揮比較正常,但成績卻近乎「腰斬」。事件曝光後,苟晶稱受到多方壓力,希望調查組能夠公平公正處理。
  • 高考頂替涉及的六宗罪
    知識改變命運,本該是公平公正的考試,但最近被披露的山東諸多高考頂替事件,令人氣憤不止。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洪振律師想再談談這其中的法律問題。
  • 苟晶被頂替事件:當決定命運的高考被做成生意,是誰的悲哀?
    在這個平行世界裡,邱印林女兒頂替苟晶的高考成績,去北京上了大學。而常常在班級名列前茅的苟晶卻遺憾落榜,成績勉強能上個高職。從此,世界上就有了兩個苟晶,人生的分野就是1997年的這場高考!不明就裡的苟晶不相信這個成績是她的實力,一家人也都不信。懂事的二妹可憐苟晶體弱,初中畢業就輟學打工,供姐姐繼續復讀,一家人又開始滿懷期待起來!
  •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康輝:高考差點被頂替!
    可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的心情卻慢慢緊張起來,大家的錄取通知書早就到了,為什麼只有自己依然杳無音信?又經過一段漫長的等待,通知書等是等來了,可是信封上印著的卻是「天津商學院」幾個字——錄取他的是自己後邊隨便填報但壓根沒想到會去的幾個志願之一,天津商學院的酒店管理專業。
  • 韓國高考也瘋狂:應援、拜神、「007」,只為一搏階層躍升
    沒料到,隨著氣溫下降,韓國迎來第三波疫情,光是高考當日的新增病例就高達540例,給本就「壓力山大」的考試帶來更多變數。 在考試成績只佔高校招生標準一小部分的國家,取消或推遲考試給學生帶來的影響相對有限。在「一考定終生」的韓國,要不要二度推遲高考,引發了巨大爭議。
  • 日本高考制度太複雜了
    中國的高考在炎熱的季節,日本的高考卻在最冷的時候。一月二月考試,三月發錄取通知,然後在櫻花盛開的四月初開學。為什麼要考兩個月?因為日本並非「一考定終身」。要考上不錯的大學,至少需要兩次考試。第一次考試叫「中心考試」,跟我們熟悉的高考頗為類似,全國想考大學的學生在統一時間參加這一次考試。
  • 山東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事件:全部真相還遠未揭開!
    北晚新視覺網6月22日報導,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事件的全部真相還遠未揭開,戶籍、檔案、通知書,這些篡改或冒領涉及哪些部門和人員,冠縣相關部門仍未給出調查結論。而頂替者也沒跟陳春秀取得聯繫,甚至一個道歉都沒有。
  • 高考後去日本留學利弊是什麼?
    因為疫情,高考日期不得不延期一個月,下周也即將陸續迎來各個省市的高考成績查分日,考慮到各位學生家長在成績公布之後,一定會為了選院校和專業苦惱,也會有相當大部分的同學會重新考慮其他升學途徑。 今天蔚藍留學老師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高考後去日本留學好不好,值得嗎?
  • 青橙小語種:提高高考日語閱讀水平的方法和技巧
    高考對於所有高中生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雖然一考定終生的說法已經不在了,但是高考的重要性依然是不言而喻的。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考生選擇以高考日語替代英語,高考日語,閱讀依然佔據很大的比例,那麼高考考生如何提升高考日語閱讀水平,有什麼方法和技巧?
  • 高考在即,麼麼御守為備考賦能
    眼下,距離2020年高考只剩下最後幾天,隨著時間的臨近,考生們壓力增大,擔心、焦慮情緒增加。而如何打好這關鍵的「一役」,心態尤為重要。好的心態是什麼,是對自我的認同,是心中有足夠的定力。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戰役」,它是對學子們階段性努力學習的成果檢驗,也是承載著很多美好的祈願,或是夢想追逐,或是命運改變。所以,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一役必將全力迎戰,為人生之路開啟一個好彩頭!在古代,高考即科舉,是「一考定終生」的大事,所以古人對科舉相當重視,在臨考前考生必做三件大事:燒香、算命、拜考神。
  • 「高考」忘寫名字結果會怎樣?一線老師說出實情,和你想的不同
    但高考不同,一分都可能會改變人的一生,高考試卷不寫名,萬一被別人頂替去成績上大學可怎麼辦?要知道在這個社會下,即使你寫了名字,也有可能被人頂替上大學呢,更何況是不寫名字呢。那麼高考不寫名字究竟有多大的影響?
  • 濟寧現一人兩次高考都被她人頂替
    從山東省冠縣幼兒園教師陳春秀因成人高考登錄學信網,查到自己的學籍信息,發現自己16年前被她人頂替上學。緊接著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王麗麗1996年被聊城農業學校錄取而未收到錄取通知書,是因為錄取通知書被她人截獲而頂替其上學。
  • 想當全職COSER賺錢?現實可沒那麼容易
    對於這樣的憧憬我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是如果真的想將愛好變成職業,實際上面對的困難可是不少,說是要付出千辛萬苦也不為過。這還只是沒有名氣的小coser,如果本身是大佬的話,那麼這個金額可能就會很高了,甚至作為嘉賓被邀請去的話,完全就是小藝人的待遇了。那這個咖位如何判斷呢?一般還是從粉絲數、影響力這種比較直觀的地方來決定。其二是作為產品的代言,一般是遊戲的代言,擔任官方的代言人,拍攝廣告宣傳片,同時官方有展出的時候也會像第一條一樣作為嘉賓出場。
  • 普京官邸克裡姆林宮「密室」首次曝光丨山東被頂替上...
    當然,這個條件我是不接受的,我就想見到頂替者,我們受了這麼多年委屈,我必須要知道真相,因為真相比什麼都重要。隨著媒體的介入,頂替者的形象也清晰起來。這個女孩也姓陳,和她同年高考,卻是個文科生,當年只考了303分,比大專分數線差了243分。
  • 「陳春秀」「苟晶」……還有多少個高考被頂替者,事件真相在這兒
    近期,網絡爆出了」 仝卓舞弊」,農家女陳春秀被頂替上大學的事,消息一出,網友們同情,聲討,一片沸騰,批評聲,指責聲,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就在這幾天,苟晶二度被頂替上大學的事,也相繼被爆了出來……究竟有多少個「陳春秀」,還有多少個「仝卓爹」,事件的參與者究竟有多少人?
  • 班主任讓女兒頂替學生上大學,被舉報帶大漢堵門,是求饒還是威脅
    相爺媽|文【全文2557字,12張圖片】兩次高考被頂替?班主任上門來,學生:老師別為難我,只要個真相!又是一起高考被頂替事件,近日關於山東濟寧女子苟晶23年前,疑似兩次上大學被他人頂替,再起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 成功者的定義,並非你想像的那麼容易
    俞總說他來深圳20年了,沒來深圳前在內地老家那也是開皇冠的當地一豪,但當年剛來深圳時,相比深圳的富人,才知道自己在內地不過是小巫一枚。為了拉近與深圳富豪的差距,俞總當年使盡全力,才慢慢積累了自己的百億身家。然而縱觀當年和他一起來深圳的和在那些年認識的夥伴和朋友,到如今,竟然沒有一個擠入他這個圈子的。
  • 經濟學人精讀|高考頂替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陳春秀事件讓高考頂替得到全國關注,今天「高齋外刊雙語精讀」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經濟學人對這一事件的報導,內容有點長,大家耐心看哈,下篇發短的:經濟學人原文:CHEN CHUNXIU was applying to join an adult-education programme
  • 連續兩年高考被頂替者苟晶發視頻回應:老師17年前就已道歉
    近日,網友苟晶在社交平臺上發帖稱,自己曾在1997年和1998年山東高考中連續兩年被冒名頂替。由於自己的父親在彌留之際聽到,頂替女兒的那個人還在教書,所以心裡非常的憤怒。雖然這是一個拼爹的時代,但畢竟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官二代富二代,更沒有那麼多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高考是窮人和富孩子同臺競技的公平公正平臺,窮人家的孩子只要努力,你也可以成為富人。世界上沒有一塵不變的定律,通過努力走出來的窮人孩子,更會活得有尊嚴有底氣有價值!如果你知道農村的升學率和城市升學率的數據,以及它們的絕對數字對比,特別是重點院校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