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顧:《東宮》番外30:裴照被米羅的調戲嚇跑了,小楓除夕守歲在睡覺
「哎……太子妃」。
看著走遠的人永娘嘆口氣!
初五民間所有出嫁婦人要歸寧,而皇室要宴請所有的公主。
晚宴
小楓坐下去後掃視了一圈,永娘彎腰在她身邊介紹,如主桌那位是當今皇帝的姑姑,也就是我的姑奶奶,次桌是幾位長公主,是李承鄞的姑姑。
抬頭看見其中一位長公主向我敬酒示意,永娘說那位是平南公主,裴將軍的母親!
她聽見裴將軍便仔細打量了會發現裴照跟她長得一點也不像,大多是隨他父親吧,小楓心想。
今日公主歸寧,按照皇家的慣例,要吟詩作賦,還好她有準備。
小楓知道今日流程,當時正為此事發愁,就看見李承鄞來了,於是她想著自己人不用白不用,鬧著他幫忙作幾首詩,還被嘲笑了很久。
好在李承鄞夠義氣,最終還是答應了。
剛才她把之前已經背熟的詩詞裝模作樣的讀出來,眾人稱好!
看著席間眾人你來我往,小楓覺得甚是無聊,上京的小姐公主們也就這點樂趣了,這種場合應該很適合趙良娣吧?
她忽然想到!
過了初五的歸寧,小楓就整天盼著上元節那天了。
據說那天十裡燈華,九重城闕,八方煙花,七星寶塔,六坊不禁,五寺鳴鐘,四門高啟,三山同樂,雙往雙歸。
一派太平,講的就是上京的上元節。
離上元節還有好幾天,城中各坊就會忙著張滿彩燈,連十裡朱雀大街也不例外,那些燈可奇巧了,三步一景,五步一換,飛禽走獸,人物山水,從大到小,各色各樣,堆山填海,眼花繚亂,稱得上是巧奪天工。
而且那晚上京不禁焰火,特別是在七星寶塔,因為是磚塔,地勢又高,所以總有最出名的煙火作坊,在七星塔上輪流放煙花,稱為「鬥花」,鬥花的時候,半個上京城裡幾乎都能看見,最是璀璨奪目。
而在這一夜, 居於上六坊的公卿人家也不禁女眷遊冶,那一晚闔城女子幾乎傾城而出,看燈兼看看燈人。
然後五福寺鳴太平鍾,上京城的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城門大啟,不禁出入,便於鄉民入城觀燈。
而三尹山則是求紅線的地方,傳說三尹山上的道觀是姻緣寺,在上元節去求紅線,沒有不靈的。
雙往雙歸則是上京舊俗,已婚的新婦和夫君同時看燈祈福,總之各種熱鬧!
正月十三
李承鄞帶著時恩等一眾人來到承恩殿,侍從站成兩排,每個人手裡都端著東西。
小楓出門看到的就是這個畫面,侍從看到她低頭行禮:「奴才給太子妃請安」。
她一向不喜歡動不動就行跪拜之禮,忙讓他們起來。
這時李承鄞走過來對她說,後天就是上元節了!
小楓:我知道啊,所以這兩天哪都沒去,就是為那天留足精神,好好看燈玩賞。
李承鄞:………
上元節我們要去父皇母后同登朱雀臺,與民同樂。
小楓聽到他說父皇、母后、與民同樂,爽快說:「好啊,可是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李承鄞被她氣笑了:「你我二人要陪同,這是上元節那天的衣服,指了指身後侍從手裡的東西」。
什!麼?!
可是我已經準備好偷溜出宮找米羅明月玩了啊。
說完之後意識到了什麼,趕緊用手捂住自己的嘴,對著他搖搖頭。
看著她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偷溜出宮,永娘乾咳一聲,李承鄞瞪了她一眼抬手將她帶入殿內。
你是要整個東宮都知道堂堂太子妃整日偷跑出宮?
我……我只是。
父皇已經下令讓我們出席,難道你還能抗旨不成?
李承鄞見她不說話只好繼續道:「其實承天門上看煙花可比下面漂亮多了,到時可以俯瞰整個上京城,景色更美。」
小楓反駁:「我只是想賞燈看花喝酒,和父皇母后及文武百官站在那裡,還有什麼樂趣啊?」
不如……
不如什麼?
不如我們明晚溜出去玩吧,既然後天要登朱雀臺,我想著明晚應該也挺熱鬧的,怎麼樣?
小楓一臉期待地詢問李承鄞。
原創不易,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本篇完,想看更多《東宮》番外,關注小編不迷路!番外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