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情景歌舞劇《印象嘉陵江》講述「一條江與一座城」的故事

2020-12-22 瀟湘晨報

嘉陵江濤聲依舊喚醒悠久歷史,見證依江屹立南充城的濃鬱人文情懷和巨大變化……10月15日晚,參加2020南充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的700多名各界人士在南充大劇院觀看了南充原創大型情景歌舞劇《印象嘉陵江》首演,感人的故事情節,演員繪聲繪色的表演,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

從江到城 演繹歷史變遷和城市變化

當晚7時許,《印象嘉陵江》首演在激蕩人心的音樂聲中開始,江水拍岸、唐詩吟誦,悠遠的船夫對孫子講述嘉陵江的歷史開場,充滿歷史的厚重感……

這臺共分四個篇章的大型舞臺劇,緊緊圍繞「江與城」的主題, 站在歷史變遷和城市變化的高度, 從過去的拉縴、打漁、 採桑養蠶到如今的生活巨變,到人文歷史和民俗的傳承,如三國文化、紅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絲綢文化到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雜技、歌舞的演繹等,進而到老城至新城再到「大城崛起」,一幕幕歷史畫面與當前精彩生活交融,讓人看得熱血沸騰,也激發了眾多觀眾深厚的家鄉情結和奮進激情。

演出中,《印象嘉陵江》演繹的一幕幕場景,勾起了觀眾的美好回憶,全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大型舞臺劇 大手筆演繹「南充魅力」

會聚了120名演職人員的《印象嘉陵江》是我市創排的一臺大型舞臺劇, 歷時1年創作,2個月排練, 最終呈現在觀眾眼前。《印象嘉陵江》是一臺全景式展現南充悠久歷史人文和城市快速發展的歌舞劇,該劇主要突出「一條江與一座城」的故事,圍繞被南充人稱為「母親河」的嘉陵江歷史文化、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展現表演,同時也突出了城市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主題。

「《印象嘉陵江》是繼經典劇目《嘉水綢韻》後又一精彩力作,圍繞江、水、人、城,展現了南充人民淳樸高潔的生命境界, 同時再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 尤其是近幾年南充的飛躍發展, 展示南充大城崛起砥礪前行的鏗鏘步伐。」南充市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 著名劇作家彭碧珠在觀演後如此評價《印象嘉陵江》。

不少觀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印象嘉陵江》不僅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同時也是一臺展現南充魅力的優秀劇目,可以成為介紹南充的「一張名片」,通過觀看該劇,相信可以讓更多人深入了解嘉陵江和南充城的歷史。

【來源:南充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一座橋認識一座城,在千廝門大橋,飽覽重慶兩岸一江的絕美夜色
    渝中區是重慶的核心,是嘉陵江和長江在渝中半島天門交匯的地方,在白天,只能看到一條清澈渾濁的兩條河流在這裡匯合,而日落之後,這裡又是一處迷人的景象,江邊燈火通明,新地標萊佛士廣場,遊船靜謐動人,這裡是重慶夜晚的獨特之美。
  • 嘉陵江上最後一個碼頭古鎮-周子古鎮
    古鎮,又名:周子古鎮,與相如故城(今錦屏鎮)隔江而望。有著嘉陵江上最後一個碼頭古鎮因此聞名。百年古街,古鎮長約1000米,隸屬於四川南充市蓬安縣,是南充著名的旅遊勝地,坐落在下河街上,唐宋時興盛的周子古鎮,經過千年的積澱,形成了深厚獨特的碼頭古鎮文化。
  • 重慶崽兒的「江」邊故事,你覺得用哪首歌可以唱出來?
    關於重慶的城市屬性,「山」和「江」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山勾勒出城市的立體輪廓,而江則是這抹輪廓的溫柔色彩。俯瞰整個重慶,長江和嘉陵江環抱著整個重慶城,孕育著一代又一代山城人。
  • 討論:南充是否適合建一座大型遊樂場?
    隨著華僑城文旅項目選址的曝光,引來了網友熱議,有網友說華僑城這是要修個兒童公園,也有網友希望建一個大型遊樂場,還有網友表示附近房價又要升值了。
  • 為非遺插上創意之翼 一份文創禮物講述一座城的故事
    為非遺插上創意之翼一份文創禮物講述一座城的故事一件件非遺文創禮物,娓娓道來一座城承載的故事。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林蘭銅藝融入現代技術,專業設計和生產各類銅、銀工藝美術品,大型銅雕、銅浮雕、銅版畫、商務禮品、旅遊商品等十一大類產品,涵蓋高中低端市場。「林蘭銅藝」設計生產的非遺和特色文化產品,多次獲得全國大獎,深受各地消費者的喜愛。鄧世賢說,「這次套盒裡選用了林蘭銅藝的銅盤,銅盤上雕刻著兩個小男孩在點爆竹,寓意竹報平安,祝福大家事事如意,平平安安。」
  • 慢新聞·人物|嘉陵江上老水手:輪渡也曾有臥鋪 聽聲看水大半輩子護...
    12月15日,他在自己守護的躉船上,向記者分享了他在嘉陵江上的那些故事。▲輪渡86號躉船停泊的躉船,也需要時刻守護從嘉濱路望向嘉陵江,江邊,寫有「輪渡86躉」的躉船,就是陳建工作的地方。記者上到躉船採訪時發現,躉船上一共3人,這當中,就包括陳建和24歲的年輕小夥雷詩強。
  • 重讀「釣魚城」 一座小山城何以改寫亞歐大歷史
    700多年後,在重慶合川嘉陵江畔的釣魚山上,一條攻城地道、幾段禦敵城牆、數十枚鐵火雷殘片,尤其是一座完整的宋代衙署遺址的發現,使這裡躋身「2018年度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在考古工作者的發掘研究下,一段塵封的歷史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這座曾改寫亞歐歷史的傳奇城堡逐漸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開局2021· 走進重大項目建設現場③|激戰嘉陵江 鋼鐵巨龍加速成形
    位於富利鎮的漢巴南鐵路嘉陵江特大橋建設現場,數個工點連點成線,橫跨過數百米的江面,形成一座大橋的雛形。漢巴南鐵路深入南充、巴中腹地,將帶動川東北、川陝革命老區融入全國高鐵網,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作為控制性工程的嘉陵江特大橋建設正快馬加鞭,計劃今年年內完成線下工程建設,為全線如期建成通車奠定基礎。
  • 大型畫冊《印象瀋陽》首發向全世界講述瀋陽故事
    中國網5月15日訊"講好瀋陽故事打造印象瀋陽品牌"論壇暨《印象瀋陽》首發贈書儀式14日下午在瀋陽市檔案館(市文史研究館)舉辦。 在《印象瀋陽》圖冊發布的同時,《印象瀋陽》電子書、《印象瀋陽》視聽指南也正式上線。
  • 湖北民族大學召開大型民族歌舞劇《深山老兵》(暫定名)劇情介紹會
    1月4日上午,由湖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與中央民族歌舞團聯合打造的大型民族歌舞劇《深山老兵》(暫定名)劇情介紹會在行政樓三號會議室舉行。他指出,張富清老人的先進事跡既是恩施人民的驕傲,也是恩施地區民族團結的體現,是我們進行價值觀教育、紅色文化教育的典範,希望合作雙方能通力合作,將歌舞劇推向全國,讓恩施紅色故事家喻戶曉,讓紅色精神代代相傳。張法德對張富清老人的先進事跡進行了介紹,並對《深山老兵》(暫定名)的劇情創作進行了詳細說明。
  • 一座山、一條河,成就了一座中國絕無僅有的城,一座神奇的城市
    在北緯45.6°,有一座神奇的城市,一座以石油命名的城市,它就是新疆的克拉瑪依。克拉瑪依別名油城,全境大部分為戈壁荒漠,主要礦產資源是石油和天然氣。這裡有新中國成立後勘探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也是中國西部第一個原油產量上千萬噸的大油田。
  • 《神話之城》一個神話故事、一段歷史、講述一座城的前世今生
    我們從古至今都願意去聽神話故事,因為這些東西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國家起源、民族的開始、文化的源頭。表達了祖先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對於神話,接觸比較多的還是中國的神話,女媧造人、盤古開天闢地等等,中國神話裡面的人物具有崇高的個人品行和德性修養,強調集體主義和犧牲精神。
  • 以湖南十八洞村為原型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今日官宣!
    由谷智鑫、何炅、張凱麗、萬茜領銜主演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終於官宣啦!! 據了解,這部從去年10月開始創作,以十八洞村為原型,將扶貧路上湧現出的真實人物和典型事例進行藝術創作,以湘西之事講湖南、以湖南之事講全國,從多個維度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總時長約2個小時,登臺演職人員300餘人。
  • 重慶最擁堵的一座隧道:修好僅僅5年,如今已經淪為了大型停車場
    重慶作為一座山水相依的城市,交通極度依賴於隧道和橋梁。近年來,重慶一直在開山劈石,打通更多的隧道。但是由於私家車的增長速度太快,其修建的速度完全趕不上車輛的增長速度,許多隧道往往是修好僅僅幾年,就會陷入常態化的擁堵。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雙碑隧道,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初心印記① 一條「活魚」溫暖一座城
    「封城」期間,雖然國家相關部門及地方政府全力保障居民生活基本供應,但蔬菜和肉類品種難免不如以往豐富。但在這持續堅守中,有一句話卻如春風旭日,溫暖了大家的心。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著武漢人民。3月10日,赴武漢考察當天,他專門來到東湖新城社區生活物資集中配送點,詳細詢問米麵糧油和新鮮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的採購和供應情況。
  • 【厲害】南充95歲老船長自製模型船 續夢嘉陵江
    如今已95歲的劉芝義說,行駛在嘉陵江上的船隻是他畢生的情結。近12年來,他憑藉自己的記憶和自學的電力知識,把自己年輕時駕駛過的船隻,以模型方式重現眼前。每逢天氣晴朗,劉芝義就會來到嘉陵江邊,遙控模型船縱橫馳騁嘉陵江。
  • 谷智鑫出演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男主角龍隊長 塑造出吃得苦...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志偉 攝 長沙晚報9月8日訊(全媒體記者 尹瑋)7日晚,以全面反映湖南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在長沙舉行了首次帶妝聯排。劇中男主角十八洞村扶貧工作隊龍隊長的扮演者谷智鑫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谷智鑫告訴記者:「我對湖南人最大的理解是吃得苦、霸得蠻。龍隊長就是這樣。」
  • 大型系列紀錄片《藍海中國·大連篇》開機 講述大連與藍色海洋的故事
    本文轉自【央視網】;7月22日,央視網大型系列紀錄片《藍海中國·大連篇》開機儀式在大連啟動。大連市委副書記、宣傳部部長徐少達,大連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金雙,央視網相關負責人出席開機儀式。該記錄片作為國內首支海洋城市題材紀錄片,是央視網致力於開發海洋文化資源,打造專屬藍色名片,講述人與海、海與城血脈聯繫的嶄新嘗試。第一季拍攝從我國大陸55個沿海城市中選取10座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由北向南分別是大連、青島、寧波、福州、廈門、深圳、珠海、北海、海口、三亞。
  • 主城還有一堆大橋在建,告別「堵城」有望
    紅巖村嘉陵江大橋位於嘉華大橋和石門大橋之間,南橋頭位於渝中區紅巖村附近、北橋頭在江北區大石壩附近,全長720米,上層6車道為快速通道,下層中間是雙向軌道,用於軌道交通5號線,軌道兩邊各建一條車道,為慢速交通系統。
  • 在咖啡館 我走進一座城
    老者正饒有興致地講述他小時候生活在老道外的故事,講到興奮處,做著各種手勢,眉飛色舞,活脫一個老頑童。「澡堂子」的故事很精彩。一間大筒子屋,中間擺開一溜長條桌,上面鋪著乾淨的毛巾,兩側是堂客喝茶聊天的房間。長條桌的一端,大都有一個小爐子,燒著煤球或蜂窩煤,而且是常年不熄火,上面的鋁壺或錫壺裡總是冒著蒸氣。不是為了取暖,而是燒開水蒸毛巾消毒或及時能供堂客提壺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