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作為一名從業二十多年的聽力師,和太多的聽損朋友有著亦師亦友的關係,初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內心十分感慨,事實勝於雄辯,我先給您講一個真實的例子。
多年前的盛夏雨天,小芳在男朋友阿傑的陪同下來到了我們的驗配中心,作為一名醫院的收款人員,雙耳60分貝左右的聽損給她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經常因聽不清病人家屬的訴求,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麻煩。她在做了充分了解後找到了我們的聽力中心,經過專業的驗配,她佩戴上的助聽器完全解決了工作中的困擾,也因此與我們結緣,成為了經常見面的好朋友。
我們為她欣喜的同時,也為她找到了一位真正愛自己的男友而慶幸,從驗配助聽器開始的男朋友到現在的丈夫,這麼多年,阿傑都一直陪伴在她的身旁,也從未抱怨過小芳不戴助聽器時會聽不清他的講話,為了照顧小芳,阿傑每次與她講話時都會刻意放慢語速,在她耳邊輕聲喃語,這樣細小的習慣時時刻刻都透露出他們深厚的感情,外人看來這大概就是最好的愛情模樣!
喜你如疾,藥石無醫,真正的愛是無所訴求的付出和包容,是可以接受對方的全部,為了你的不便而改變自身的習慣,為了你的方便而放慢語速與你輕聲呢喃,世事無常如雲煙,芳華稍縱即逝,若你深愛,請好好珍惜與對待,若你仍然心有芥蒂,那請您早點提出並作出自己的選擇,不要對你的女友造成傷害!
我也曾遇到另一位女孩,小玲,二十出頭的上班白領,她在驗配助聽器的時候還是單身,雙耳50分貝左右的聽損使她在辦公室裡參與不了同事們的聊天,與人的交流減少了許多,也讓她感覺自己有別於正常聽力者,時常會心情沮喪。佩戴助聽器後雖然解決了這樣的困擾,但還是影響了戀愛中的小玲,她曾經因為自己的聽力問題感到自卑,覺得自己不正常。但男朋友長青卻從來未介意過,還一直鼓勵她要自信,經常跟她分享一些有關聽力和助聽器方面的知識,慢慢的小玲發現原來聽力下降和近視一樣普遍,只是自己因為對聽力健康了解不全面,存在誤區,才會導致過度介意和自卑,現在回想起來,她自嘲過去的自己很搞笑。如今小玲的家庭很幸福,生活也美滿,馬上11月底又要迎來他們的第二個寶寶了。
其實,聽力下降是一個很普遍的情況,但大部分人卻對此有一定的誤解。聽力下降與世人口中的「耳聾」是完全兩個概念,大部分人所說的「耳聾」多數是指全聾,也就是基本聽不見聲音,而聽力下降跟近視的情況類似,只是我們的聽力弱了一些而已,雖然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些困擾,但通過佩戴上助聽器都是可以解決和改善這些困擾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數據:全球大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超過全世界人口的5%,11億年輕人(年齡在12歲至35歲之間)由於暴露於娛樂環境中的噪音而面臨聽力損失的風險。據世衛組織估計,若不採取行動,到 2050年,這個數字將會上升到 9 億人以上(每 10 人中就有 1 人)。而在國內,聽力損失者的數量在2008-2018年的十年裡一直在穩步增加,從 7400 萬增加到了 9600 萬。
聽力受損確實會影響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如果處理不妥當還會出現語言辨識障礙,更嚴重者還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容易產生孤獨、自卑和沮喪感,降低生活的幸福感,但是通過佩戴助聽器等輔具,通過家人、朋友的支持幫助,自己的努力適應,一樣可以享受美好的生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著名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在喪失聽覺的情況下,依然憑藉自我的努力創作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偉大著作;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雖然失聰,卻也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了高峰,國內歌手張靚穎右耳「間歇性失聰」多年,依然繼續歌唱事業,粉絲無數,您的女朋友通過佩戴助聽器和自己的努力,依然可以享受生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如果您擔心的是遺傳方面的問題,可能確實需要在婚後準備生育的時候去做一個耳聾基因的檢測篩查,做好心理的準備。但還請想一想為什麼先天視損會被接受,而先天聽損不能被接受?說到底其實還是觀念的問題。願最後的你們可以執子之手共進退,白首一生守真心!
我是聽力師張豔豔,在聽力康復指導和助聽器驗配領域有20多年的從業經驗,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聽力知識,哪裡有靠譜的聽力機構和驗配師,歡迎留言或私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