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了半個世紀、高達七億枚的「袁大頭」,袁世凱的一大貢獻

2020-12-24 後知後覺吳

清末的落後和腐敗,不可盡書,其中之一便是幣制。

古時候用錢很麻煩,小額花費可以用銅錢,大額花費需要用銀兩。

銅錢好辦,銀兩的使用卻很不方便,還要隨時準備稱銀子的專用小稱。

清末,各地使用的銀兩種類,高達100種以上。且含銀量各不相同,異地很難通用。

即便是通用,也要進行複雜的換算。

民國初年,當時的中國銀行調查發現,全國有170種「兩」,頗為驚人。

幣制嚴重影響經濟的現實,鴉片戰爭時,林則徐就曾建議朝廷學習西方,進行幣值改革。

清政府只有一句話:「銀兩用了幾千年,不能壞了祖宗的規矩。」

清廷不肯改,有人幫著改。西洋的銀元適應形勢,大量湧入中國。

最有名的有三種:鷹洋(墨西哥銀圓)、西班牙本洋、英國站洋。

銀元的優勢:含銀量統一、重量統一。銀元和銅錢結合,商品交易非常容易。

不再需要反覆稱重甚至切割銀兩,更不需要考慮銀兩的成色。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外國銀圓作為商業貨幣,在中華大地興起。

這就嚴重影響清政府的統治根基了,清政府終於出手了。1889年,清廷授權由張之洞負責,鑄造光緒元寶,俗稱「龍洋」。

龍洋,說白了,就是山寨版的外國銀元。

清廷的東施效顰,效果奇差。允許各地皆可鑄造,結果各層官吏為了撈取利潤,隨意更改標準,造出了各式各樣的所謂「龍洋」。

有了龍洋,貨幣市場還是亂——各省都拒絕別省的龍洋流入。

清廷實在無法,又大肆發行形同廢紙的紙幣,貨幣市場徹底廢了。

貨幣市場廢了,經濟基礎都沒了,上層建築的清廷也被民國取代了。

1915年,「袁大頭」成為法定國幣。這是袁世凱的一件大功勞。

「袁大頭」是在袁世凱的統治下,安排鑄造的,全名叫「袁世凱像背嘉禾壹圓銀幣」。

袁大頭吸取了龍洋的慘痛教訓,堅持重量、成色統一,所有鑄幣廠都必須按照統一的標準。

根據《國幣條例》,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

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市場開始流通一元面值的銀元,因為銀元上刻著袁世凱的大頭像,「袁大頭」因此得名。

袁大頭很快就取代了亂七八糟的龍洋和外國銀元,成為了當時中國的主要貨幣。

袁世凱1916年就死了,但袁大頭卻一直在鑄造,一共造了約7.5億枚。

1928年,北伐成功,國民政府進行幣制改革,用法幣淘汰了袁大頭。

但隨著中原大戰等戰爭的爆發,法幣迅速貶值,袁大頭又成了民間的主要貨幣。

到了1949年,國民政府到臺前,民間幾乎只認黃金和銀元。

袁大頭直到60年代初,依然在部分邊緣和荒涼的地區適用。

本文由後知後覺吳原創,歡迎關注和評論。

袁大頭
袁大頭正反面
光緒元寶

相關焦點

  • 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為啥「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說到袁世凱,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大軍閥」,還是個河南人。辛亥革命期間,他成功逼迫末代皇帝溥儀退位,自己則被推舉為「大總統」。然而後來他卻妄圖稱帝,僅僅只做了83天的皇帝便取消了帝制。既然袁世凱「在位」時間非常短,那麼為什麼貨幣「袁大頭」卻一直在中國流通使用了37年呢?
  • 袁世凱只做了83天皇帝,為啥貨幣「袁大頭」卻使用了37年?
    然而「奇怪」的是,在袁世凱死後,印有他頭像的貨幣「袁大頭」卻仍然在發行,並使用了37年之久,並累計發行7.5億枚,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袁大頭」,是對印有袁世凱頭像硬幣的口語俗稱,其實它的全稱為「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當年清朝滅亡以後,袁世凱很快便當上了大總統,而他當上總統以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統一貨幣。
  • 袁世凱稱帝被萬人唾罵,可他其實是一個對中國發展有巨大貢獻的人
    可是,他確實因為這件事,讓自己從當初一直被萬人唾罵,曾經的功勞被全然忽視,可他真的是一事無成,對中國毫無貢獻?民國初年軍閥眾多,而袁世凱從這些人中脫穎而出卻是最直接地證明了他的實力。封建社會中,皇帝要什麼有什麼,誰都想當皇帝,袁世凱長大在那種環境中,突然手握大權,被權力和利益衝昏了頭腦,想要稱帝,這無疑是必然的事。
  • 袁世凱僅僅做了80多天皇帝,為何在中國卻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
    這個野心家袁世凱後來又經不住誘惑, 在1916年1月悍然登上了皇帝寶座。 由於貨幣大多是銀幣,在民間很快就廣為使用,成為了使用最多的貨幣,也就是我們先前提到的袁大頭。
  • 精品銀幣袁大頭民國三年推薦
    袁大頭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銀元是舶來品,它初入中國,大約是在明朝,但大量流入,則在清乾隆年間以後。市面上有像三帆銀幣、竹子銀幣、甘肅造袁大頭等一些發行較少的銀元。
  • 袁大頭價值百萬是真的嗎?袁大頭真實價格是多少?看了防騙
    袁大頭是人們對民國時期袁世凱像銀元的俗稱,它的發行量非常的大,所以大部分人家裡都會有一兩枚這樣的銀元。經常上網的朋友就能在網上看到各種說袁大頭價值百萬的消息,那麼這樣的消息是真的嗎?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袁大頭最真實的價格是多少?
  • 袁大頭銀元哪個年份的價值更高
    袁大頭之四大年份版別這裡我們所說的袁大頭銀元都是指當年流通一元主幣,不講銀角子和中圓。袁大頭按照製造年份來講共有四個年份版別,即中華民國三年、八年、九年和十年。鑄造最早、結束最晚之三年袁大頭先說說民國三年袁大頭,清末到民國初年中國幣制比較亂,各種銀元在中國混用,北洋政府於民國三年(1914年)頒布《國幣條例》,整頓銀元發行,統一幣制。開始鑄造「袁大頭」銀幣,首先鑄造的就是民國三年袁大頭,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半身像,上方有「中華民國三年」字樣。
  • 袁世凱只做了80多天的皇帝,為何在全國發行了7億多枚袁大頭?
    袁世凱早年便是成名在朝鮮地區,在從朝鮮回國之後便負責訓練士兵,在清朝推動近代化的變革中,其更是扮演重要角色。其主張訓練新軍,以備國家不時之需。在光緒的支持下,袁世凱便展開了其軍隊近代化的道路,向西方德國學習,制定一系列招兵制度,同時也非常注重武器的使用,派人對武器研發加大力度,這樣一來其訓練的軍隊便是初具規模。
  • 具有深刻歷史價值意義的銀元——袁大頭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 袁大頭銀元鑑定費用是多少袁大頭鑑定方法一覽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因此不乏眾多造假者為追逐利益偽造或仿造「袁大頭」,不少收藏者不小心就為了「袁大頭」而稀裡糊塗成了「冤大頭」。那麼,袁大頭銀元鑑定費用是多少呢?
  • 袁大頭銀元的簡介,有多少人知道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袁大頭銀元的簡介,希望各位老鐵能夠喜歡。中華民國三年袁世凱銀元又名袁大頭,是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為了鞏固政局、發展經濟、在全國統一幣制時發行的貨幣、在天津造幣廠,武昌、廣州、南京等按規格、重量等鑄造袁世凱頭像的銀幣,俗稱袁大頭。
  • 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壹圓銀幣
    辛亥革命以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之職,後又成為正式大總統。當時,為了鞏固國內政局穩定,發展民族經濟,也為"制憲"和"稱帝"作準備,於是發布《國幣條例》,毅然決定在全國"統一幣制"。同時,"袁大頭"由於鑄地多、鑄量大,也出現了許多版別。
  • 一元的袁大頭銀元值多少錢?
    袁大頭銀元近幾年價格漲得得飛快,尤其是特別版本的袁大頭,價格遠超百萬。但是袁大頭銀元的收藏意義也是很重要的,袁大頭的出現結束了當時混亂的流通局面,並迅速成為了民國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由於它是實物貨幣,介於人們對貴金屬的認可,以及對歷史文化強烈的認同感,因此收藏的人不在少數。「袁大頭」的變現能力比較強,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錢」景一片看好。
  • 《錢幣精品推薦》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試鑄幣)
    中華民國所鑄袁世凱像背嘉禾壹圓銀幣,俗稱「袁大頭」,在正式開鑄銀幣前,同樣有用銅衝壓試機這一過程,其試機結果稱為試機樣幣。「初始試鑄幣」—是指任何一款機制幣,一切鑄幣工作已臻妥善,奉批開始鑄幣「後」所產出。
  • 民國三年袁大頭試鑄幣真的存在,存世量非常稀少
    1912年4月,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北洋政府考慮到當時流通的貨幣種類繁多、規格不一、換匯繁瑣、流通不暢等弊端,同時藉助貨幣改革來解決軍費問題,決定鑄行國幣,並將袁世凱頭像鑄在幣面。民國三年(1914年2月7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的形式公布了《國幣條例》、《國幣條例施行細則》,主要內容是「規定鑄幣權歸民國政府所有,國幣袁大頭,原各官署所鑄、發行的壹圓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改鑄,在一段時期內,承認其等值於國幣壹圓的價值」。
  • 真正的袁大頭市場價值有多少?除極個別外,說幾百萬的都是胡扯
    除極個別外,說幾百萬的都是胡扯大家都知道,"袁大頭"是我國民國時期最為主要的貨幣之一,因為在銀元上面刻印了袁世凱的頭像,所以也就被稱之為"袁大頭","袁大頭"自1914年進行首次發行,一直延續到了1929年,發行的總量達到了7.5枚。
  • 【精品推薦】袁大頭三年
    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藉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趁機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由此而來.
  • 民國三年甘肅版袁大頭壹圓
    甘肅版「袁大頭」壹圓銀幣的存世量本來就比一般「袁大頭」版別少,而「甘肅袁大頭加字版」又是甘肅版「袁大頭」中的名譽品,存世量就更少,所以其價格就自然比一般版別的「袁大頭」高出很多。此枚錢幣為中華民國三年甘肅版袁大頭壹圓。正面鐫大總統袁世凱五分側面像,肖像上端環鐫發行年號「中華民國三年」,左右兩側鐫「甘肅」兩字。
  • 建國後鑄造的袁大頭?後鑄幣了解一下
    提到袁大頭,資深的泉友可能一下子就會說出民國3年、8年、9年、10年這四種版本,據文瀚樂拍所知除了民間私鑄的銀元以外,民國結束,全國解放以後,仍在鑄造袁大頭,新的國家鑄造前朝的錢幣,這些銀元有個一個更加貼切的名字:後鑄幣。
  • 民國十年袁大頭、大日本明治三十年龍洋幣
    藏品信息藏品名稱:民國十年袁大頭、大日本明治三十年龍洋幣類別:錢幣年代:民國、清晚期規格:直徑:3.91cm、重:27.0g           直徑:3.81cm、重:26.8g相關信息民國十年袁大頭,銀幣的正面圖案,中間為袁世凱(均為光頭)戎裝左側面像,上方為「中華民國十年造」;背面圖案均是兩株交叉的稻穗,中央為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