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噴酒精… 防病毒口罩不能用這些方法循環使用

2020-12-22 網易新聞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隨著疫情持續發展,市場上N95(KN95)、醫用外科等防病毒口罩依舊緊俏,不少家庭中的口罩庫存即將見底。於是,網絡上開始流傳將使用過的口罩放到鍋裡蒸,放進水裡煮,放在紫外燈下烤,噴上酒精消毒再晾乾等重複利用的「妙方」。

乍一看,這些方法與新型冠狀病毒怕高溫、怕酒精、怕紫外線的弱點完全相符,確實能將口罩上的病毒殺得「一乾二淨」。但是貼著「一次性」標籤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夠走上使用、消毒、再利用的「無限循環」之路嗎?

科技日報記者就此專門採訪了教育部產業用紡織品工程中心副主任、東華大學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系靳向煜教授,他曾主持完成針對「非典」疫情的「抗SARS病毒防護紡織品研製」項目。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56℃ 30分鐘」可有效滅活病毒,是否可通過「清蒸、水煮」的方式實現口罩再利用呢?

靳向煜:不能。無論是N95還是醫用外科口罩,它們實現「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過濾層」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顆粒(氣溶膠),而過濾層主要由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構成。

根據設計要求,口罩要在實現較好阻隔效果的同時保證令人舒適的通氣性,其對醫用口罩的吸氣阻力一般不能超過343.2帕斯卡(Pa),日常防護型口罩吸氣阻力小於135帕斯卡(Pa)。

因此,口罩過濾材料往往要經過「駐極處理」,使其攜帶微量的電荷,從而在比較蓬鬆的情況下仍能有效吸附空氣中的各種微粒。

毫無疑問,無論是「清蒸」還是「水煮」,水的進入會使過濾層中的電荷迅速消失,導致過濾效果大幅下降。同時,聚丙烯熔噴材料纖維非常細,要比頭髮絲細十幾倍,平均只有兩個微米左右,不耐高溫,溫度大於80℃時就會收縮變形,導致結構破壞,防護效果降低。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滅活病毒,能否將用過的口罩噴上酒精消毒,再晾乾重複使用呢?

靳向煜:不能。一方面,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N95口罩外表面都經過「拒水處理」,酒精、水、血液、唾液等都很難滲入,目的是加強對醫生的保護,防止在與患者接觸中出現液體噴射造成交叉感染。

因此,表面塗抹、噴上酒精很難起到對醫用口罩內部的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也會破壞口罩外層防水結構,原因是酒精的表面張力和水有很大不同,用酒精處理過的口罩材料對水(血液、唾液)的吸收會增強,這會加速口罩過濾層失效。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病毒對紫外線敏感,是否可以使用紫外燈、紫外消毒櫃等對口罩消毒,實現再利用呢?

靳向煜:不能。聚丙烯熔噴材料是一種熱塑性高分子材料,耐老化性差對紫外線非常敏感。接受紫外線照射後,結構會發生破壞即氧化降解,使過濾性能大幅下降。

課題組曾經做過實驗,如果對N95級別的口罩進行水蒸、水洗、紫外燈消毒,它的過濾效率將由95%快速降低到60%以下,和普通的紗布口罩、棉布口罩差不多。

那麼究竟有沒有方法實現口罩的消毒再利用呢?

靳向煜:對普通人來說,沒有。口罩生產過程中採取的消毒方式是環氧乙烷氣體消毒,普通家庭無法實現。況且口罩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吸收人體呼出的水蒸氣,逐漸造成過濾層的電荷流失、吸附能力下降,即使進行消毒、晾乾也無法恢復,再使用起不到很好的防護效果。在當前的疫情條件下,不應提倡對一次性防病毒口罩的消毒再利用。

雖然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N95口罩都是「一次性」的,但從設計者的角度看,除非是去醫院、大型超市或接觸疑似病人等高危場所,普通人並不需要用一次防護口罩就扔掉,完全可以使用兩三次,從而減少口罩資源的消耗。

擴展閱讀

為什麼醫用口罩大多為藍色?

醫用外科口罩外層之所以是藍色的,一方面是為了緩解醫生工作中的視力疲勞。白大褂+白口罩在燈光照射下會比較「耀眼」,不利於醫生長時間工作。另一方面藍色表面是經過拒水處理的,不同顏色也是在提醒使用者,此面向外。

醫用外科口罩和N95(KN95)有啥差別?從外形上看,普通醫用外科口罩是平面口罩,而N95口罩往往是拱形設計的,與臉部的貼合度更好。但二者的過濾層採用的都是聚丙烯熔噴材料,只是厚度不同。一般情況下,普通醫用外科口罩過濾層的面密度大約是20克到30克每平方米,而N95口罩過濾層面密度要達到55克到60克每平方米左右。

相關焦點

  • 科技日報:一次性口罩不可用水煮、噴酒精等方法循環使用
    乍一看,這些方法與新型冠狀病毒怕高溫、怕酒精、怕紫外線的弱點完全相符,確實能將口罩上的病毒殺得「一乾二淨」。但是貼著「一次性」標籤的防病毒口罩真的能夠走上使用、消毒、再利用的「無限循環」之路嗎?靳向煜:不能。無論是N95還是醫用外科口罩,它們實現「防病毒」的手段都是依靠「過濾層」吸附、阻隔病毒等微顆粒(氣溶膠),而過濾層主要由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構成。
  • 口罩買不到怎麼辦?家庭口罩消毒重用好方法!電飯鍋消毒重用N95口罩等
    科技日報記者就此口罩問題專門採訪了教育部產業用紡織品工程中心副主任、東華大學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系靳向煜教授,他曾主持完成針對「非典」疫情的「抗SARS病毒防護紡織品研製」項目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75%的乙醇能有效滅活病毒,能否將用過的口罩噴上酒精消毒,再晾乾重複使用呢?
  • 酒精使用不當會爆炸?如何正確使用酒精和消毒液?
    疫情關注 消化社區之前,有專家指出75%的酒精(乙醇)可有效滅活病毒,於是線上線下各種消毒水、酒精等物品供不應求,但是在採購酒精自行滅活病毒的同時,小夥伴們也要注意酒精屬於易燃易爆物,大量儲存、使用時要謹防火災隱患。
  • 一次性防塵口罩和醫用口罩的區別 防塵口罩能防病毒嗎
    一次性防塵口罩和醫用口罩的區別 防塵口罩能防病毒嗎 2020-02-17 14:44:35 來源:全球紡織網 一次性防塵口罩和醫用口罩的區別,防塵口罩能防病毒嗎
  • 買不到口罩怎麼辦?關於口罩你最關心的9個問題
    只買到了一次性或普通外科口罩,到底能不能防病毒?中國醫用口罩的防護能力由高至低依次是:醫用防護口罩(標準高於KN95/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普通醫用口罩。它們對預防病毒感染,幾乎沒有保護作用。也就是說,冬天保暖用的口罩、明星同款PITTA黑色口罩在抵禦新冠病毒是毫無用處的。
  • 自製口罩靠譜嗎?如何延長「口罩壽命」?疾控專家告訴你!
    對於重複用的口罩,為了延長口罩壽命,一些人想了不少「妙招」那麼,這些所謂的「妙招」是否可行呢?我們來看看☟☟1.把一次性口罩放鍋裡蒸,用水煮(洗)、噴酒精後晾乾再用? 不建議!一次性醫用標準防護口罩,通常都起碼具備三層,口罩外層為阻水層,如果用大量酒精噴灑,會導外層材料變性,對水(血液、唾液)的阻擋能力下降,口罩的過濾功能會大大降低,因此也不建議用酒精噴灑消毒口罩。另外,棉布、紗布等織物口罩不屬於一次性口罩,這些口罩則應當清洗消毒,而且要勤洗勤換。2.用紫外線燈照射後再用?
  • 開水燙、定點燒、剪碎扔、酒精噴……廢棄口罩咋處理?小編為您敲黑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為了避免二次回收和傳染疾病,網友們想出了很多招兒,例如開水燙、定點燒、剪碎扔、酒精噴等。圖片來源:上海疾控這些方法是否有效?《問藥師》創始人冀連梅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意處理口罩有可能帶來二次感染,或者交叉感染的風險。口罩要這樣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網上針對如何處理廢棄口罩可謂攻略繁多。然而,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則指出,這些方式均不建議。
  • N95口罩可以反覆使用幾次?口罩不夠用,怎麼延長使用時間?
    口罩不夠用,應該怎麼辦?現在全國對口罩的整體消耗量比較大,生產出的新口罩會先提供給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和醫院,普通人比較難買到口罩。應對口罩不夠用的難題,我們要只能節省點用口罩。如何節省口罩的使用呢?首先,口罩需要及時更換,但也沒有必要用一次就換新的,部分口罩可以重複使用,比如N95口罩。
  • 好不容易買來的N95口罩,這麼做就廢了!!!(N95可重複利用方法)
    口罩可重複利用的秘訣在醫院等病毒密集的地方,KN95口罩是一次性使用,因為口罩密布病毒,重複使用極其不安全,脫下來就必須立刻銷毀。但是普通人接觸的病毒密度很少,沒必要這麼警惕,完全可以重複利用這寶貴的口罩。如果你一天只出門1小時,一個口罩頂一個多個星期是沒啥問題的。正常情況下我們都是一次一用,但目前是特殊時期呀,能節約儘量節約。
  • 84消毒液不能和醫用酒精同時使用!兩者混搭,有劇毒!
    杭州高級中學化學教師韓萍說,84消毒液能夠殺菌消毒,原理是因為分子式中的次氯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能把細菌和病毒氧化,使病毒的蛋白質氧化變性,而氯離子也能顯著改變細菌和病毒體的滲透壓,使之死亡。陸主任特別強調,84消毒液對人的皮膚也具有腐蝕性,直接接觸後手上會有種滑爽感,這就是皮膚被腐蝕了,所以用它的時候要戴上手套和口罩,並且根據使用說明進行稀釋後再用。
  • 號稱「隨身空氣淨化器」的電動口罩也能防病毒嗎?
    但是眼看下周就要回到工作崗位,雖說一個口罩用兩三天沒問題,但很多小夥伴仍然口罩緊缺,打起了電動口罩的主意,諮詢電動口罩能不能防病毒,收到諮詢的知電工程師馬上開始了研究。我們都知道電動口罩是霧霾天氣的產物,目前所售的電動口罩都是防霾等級的認證,所有電動口罩的廠家也沒有宣稱電動口罩可以達到醫療級的防護,那麼怎麼來判斷電動口罩是不是真的能防禦病毒呢?
  • 返工後口罩、手套不夠,慎防這些所謂的「神器」!
    「返工後,口罩、手套不夠?日本含氯『消毒卡』,抵禦身邊活病毒!」「三價銀離子,病毒天敵,長久抑菌抗病毒!」「精油小分子穿透病毒包膜殺死病毒」……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一批號稱可以抵禦病毒、預防新冠肺炎的商品在網絡和實體店熱賣,有的打著「高科技」旗號,有的則是人們熟悉的「老面孔」。這些防疫「神器」靠譜嗎?「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 熔噴布如何噴,口罩如何產!【附各國口罩標準解析】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尺寸很小,在100納米(0.1微米)左右,但是病毒無法獨立存在,其傳播途徑主要有分泌物和打噴嚏時的飛沫,飛沫的大小在5微米左右,這是其一,第二,熔噴布本質上是一種纖維過濾器,含有病毒的飛沫靠近熔噴布後,也會被靜電吸附在表面,無法透過。
  • 布口罩能否防病毒?日本專家:普通人用布的就可以
    圖源/東方IC【海外網4月9日|戰疫全時區】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持續擴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前宣布,要給日本每戶家庭分發2個布口罩。因一次性口罩不夠,有人也開始用紗布等自製口罩。但布質口罩究竟有沒有預防感染的效果,許多日本人對此表示擔憂和質疑。
  • 專業研究告訴你N95口罩是否可以消毒後重複使用?哪種消毒方式最好?
    患者在咳嗽、打噴嚏甚至是說話、呼吸時,都會將攜帶病毒的微米級氣溶膠擴散到空氣中。許多細小的氣溶膠在空氣中長期存在會給人們帶來感染風險。因此,佩戴口罩成為防控新冠病毒傳播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口罩消毒後的重複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日,史丹福大學和美國4C Air公司對N95口罩的核心過濾材料熔噴非織造布進行了不同消毒方法的評估。
  • 一次性口罩的正確使用方法,用不對也致病
    隨著我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續好轉,在這個過程中,口罩是很重要的防疫物資,好轉後一次性口罩成為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因為一次口罩成本低,生產工藝相對簡單,佩戴舒適度相對較高,而且防病毒效果足以應付日常所需,由此看來一次性口罩在我們日常防疫中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就這樣一款性價比高的口罩,那麼我們清楚一次性口罩的正確使用方法嗎?
  • 防新型冠狀病毒,戴口罩可能沒啥用?
    防新型冠狀病毒,戴口罩可能沒啥用?呼吸道病毒感染是空氣傳播,患者咳嗽或打噴嚏,呼吸道裡面的病毒就被噴出來,化為飛沫,健康人把飛沫吸進去,到了呼吸道,就形成新的感染,於是病毒就這樣在人群中傳播著。但是,能夠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很多種,其中大部分並非以這種傳播方式為主,而是通過手來傳播的。
  • N100口罩能不能防病毒?疫情期間它也可以保護你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距離2021年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但疫情仍然在各國蔓延。國內在三四月份整體上控制住了疫情,各行各業復產復工也已經開展了大半年,但仍然需要嚴格防範新冠病毒,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工廠要做好個人防護。
  • 口罩戴錯了,防不了病毒!關於口罩的4大誤區,務必避開
    呼吸道飛沫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如今疫情尚未緩解,外出時仍應做好口罩防護,以抵禦病毒的侵害。儘管人們知道戴口罩的重要性,但在使用口罩上,仍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知,導致錯誤使用。那麼使用口罩的誤區主要有哪些呢?該如何避免?
  • 比口罩還緊缺的東西原來是它!口罩沒它防不了病毒
    比口罩還緊缺的東西原來是它!口罩沒它防不了病毒 2020-03-06 12:58: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彭婧如 | 字號:A+ | A- 「我有熔噴布,誰有口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