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場館這幾年在很多地方都迅速發展起來,在泳池裡遊上兩圈,確實無比愜意。然而,令我們更擔心的是,環境、水質安全衛生問題。
呼和浩特,咦,泳池飄大便!7歲小孩泳池拉完了岸邊接著拉
近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家遊泳館內疚發生了一起「泳池水飄大便」引發的矛盾糾紛事件。話說,這事想想都噁心,事件發生後,對遊泳館聲譽自然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遊泳館經理史先生表示:前臺有十幾個會員投訴,說泳池不為什麼,有小孩拉大便的情況,並有不少會員要求退卡。
「剛辦的卡就出現這種事,必須退款!」會員群裡一名家長開始激發輿論,轟動影響,接下來七嘴八舌開始了,還拿「疫情」說事,「我們不能再遊下去了。」不僅如此,還「要求政府給予我們幫助」,「孩子太小,抵抗力太小!」
發生這樣的事情,史先生很意外也很震驚,從前臺簡單了解核實情況後,趕緊到泳池,一看,確實泳池確實有粑粑。史先生竟敢去調店裡的監控。監控中發現,確實有一個小會員在泳池裡公然排便,之後又上了岸,蹲在公眾目光下繼續拉粑粑。
泳池拉便便的小孩,正是帶頭退款家長之子,雙方各有說法
更奇葩的是,通過監控核實後發現,在泳池拉大便的小孩,竟然正是帶頭鬧事退款的那位家長的孩子。而且事後還自己建了一個「維權群」,自己是群主,發動「退款群眾」。
不過,這位家長瞬間尷尬了,態度發生了180度大轉彎。其媽媽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排便的是自己的孩子,當時只是覺得自己作為消費者在這種環境裡遊泳不能接受,於是便帶頭去退錢。
這位母親還說,孩子現在可慘了,有很多人罵孩子,孩子嚇得直哭,「現在他都不敢去遊泳了。」對於在泳池排便,這位媽媽說,孩子還小,天氣太涼,完全是因為「鬧肚子忍不住,是生理現象」。
遊泳館史經理說,他們當時就放空了泳池進行消毒,並停業整頓。泳池400立方,需水400噸,遊泳行業當地水價40元/噸,光水就得16000元,再加上停業整頓期間損失和會員退費,損失共計約3萬元。經理說,考慮到雙方都有責任,讓對方賠償15000元即可。
家長認為,「換個水哪有這麼多錢!」稱遊泳館有很大的責任,當時教練員去哪兒了?為什麼沒有及時制止或採取措施?只願意賠償2000元,而自己辦的會員卡也不準備再用了,相當於4千。
目前,雙方仍未達成一致,很有可能會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家長的雙標,引網友熱議:不像是拉稀
不知道怎麼回事的時候,便「不能接受」,結果自己兒子是「始作俑者」,就改變態度,我們是無辜的,孩子還小,天氣很涼,遊泳館也有責任。這種明顯的雙標,讓很多網友「不能接受」,在未知真相之前,任何人都不應該造聲勢發動群眾,激發輿論。了解真相後再發表觀點可好?這不,尷尬了是不?
另外,不少眼睛雪亮的網友發現,從泳池飄的「粑粑」看,不像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拉稀」行為。,而且孩子在岸上還慢悠悠脫褲子,更不想一個拉肚子的動作。再說,一個7歲的孩子,都蓋上小學了,怎麼會沒有生理控制能力,又怎麼會在公眾場合公然大便?
自己孩子不敢去遊泳了,話說,別人的孩子和家長,看到泳池裡的便便又會怎樣的感觸和心理、對遊泳館運營者的生意影響,也有很多不確定性。雙方都有責任,各自承擔一半,也是應該是大家應該接受的處理方案。
就事論事說,遊泳館自然也有部分責任,但在泳池拉便便的孩子和監護人的責任,相關責任人也應該勇於承擔。會員家長對服務不滿退卡退款退出會員也可以理解,自己退款也就算了,但不應該以此在造聲勢,發動輿論。
更重要的是,一個七歲的孩子還隨地大小便,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成長教育的缺失,這才是最重要的。文明社會,源於每個文明家庭,文明家庭,當從娃娃的教育和培養做起。而不是在孩子犯錯後,為孩子辯解,並盡力排除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