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看過一部以農業生產為題材的動畫作品,名為《銀之匙》。其中有夢想、有羈絆,更有很多與農業相關的知識,可以說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但是從播放的次數來看,《銀之匙》顯然是遭遇了「水土不服」,相比同時期的其他動畫作品,它的成績實在是有些慘澹。我們不否認它的優秀,卻也要直面它不受歡迎的事實,而造成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文化差異。
距離我們的生活較遠,大多數人無法產生興趣
《銀之匙》是作者荒川弘結合了大量親身經歷創作出來的。荒川弘出身於北海道乳畜業家庭,他本人也是農業高中的畢業生。創作出這樣的一部紀實型的作品,光憑想像力顯然很難做到。這部動漫裡充斥著各種各樣畜牧業知識,從雞馬牛羊到耕種栽植,都是從非常專業的角度向我們展示。
我曾接觸過很多與農業相關的事物,耕種、養殖和製作農副產品,都有著比較詳細的了解。可《銀之匙》對於我來說還是充滿了新鮮感,裡面的種植與養殖都更加偏向於工業化,如果說我在農村所做的事情是生活,那麼《銀之匙》裡的人們所耕耘的則是事業。
在這種差異之下,大多數人其實很難真正理解它給我們帶來的精神內核。換句話說,《銀之匙》離我們的生活太遠了。我雖然不贊同動畫是專門給小朋友看的這種說法,但也無法否認小朋友才是看動畫的主力軍。在農業離我們越來越遠的今天,想要讓他們對這樣的一部作品產生興趣,基本上是不大可能做到的事情。
僅憑想像力創造不出《銀之匙》,僅憑想像力也難以理解《銀之匙》。農業高中是我們身邊所沒有的學校,它與平常的校園生活有著很大的區別,本來這種未知、充滿新鮮感的東西,應該能夠讓觀眾產生興趣,可事實卻是,即便是對這部作品有興趣的人也不會有要把它一口氣追完的想法。
並不是說這樣的文化我們完全無法接受,只是在興趣上而言,大多數人對於這種農業文化並不感興趣。拿播放量接近200億的《鬥羅大陸》來說,它是由同名小說改編而來,在此之前它的原著已經具備了不俗的影響力,讀者數量數以千萬。改編成動畫以後,得以快速的佔領市場,原著粉的力量功不可沒。對於鬥羅大陸這種在已有原著基礎上改編的作品,完全不必考慮受眾的問題,因為它內容的本身早已是被大家所接受的東西。
在題材上缺乏競爭力
當下最熱門的動畫無一不是充滿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或許有人會問,這種類型的作品不是已經徹底和生活沒有關係了嗎?那麼為什麼還要說《銀之匙》與我們的生活太過遙遠呢?前文提到過,《銀之匙》是一部紀實類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想要引發觀眾內心的共鳴,就需要讓人理解其背後的文化內涵。而通過想像創作出來的作品,就可以通過想像去理解。
在題材上,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銀之匙》顯然比不過市場上流行的熱血番與戀愛番。在嗶哩嗶哩彈幕網上,《銀之匙》前後兩部22集加起來只有一千萬的播放量,這個數據比起《輝夜大小姐》第二季第一集的播放量還要差一些。當然,這兩部作品播出的時間跨度比較大,這樣的比較似乎不是很有說服力。與《銀之匙》第二季同時期的《中二病也要談戀愛》第二季同一平臺的播放量為6361萬,是兩部《銀之匙》加起來的六倍,從這裡大概就能夠看出銀之匙流量慘澹的原因了。
再一次觀看《銀之匙》,從彈幕上的信息可以看出,近年來的一些觀眾都是從作者的另一部作品《鋼之鍊金術師》過來的。《銀之匙》對於作者荒川弘來說應該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部作品,作者或許是想通過它來紀念自己在農業高中度過的歲月,也可能是想講述農業高中的故事,來讓社會上更多的人注意到農業高中。
在《銀之匙》發布以後,作為劇中蝦夷農高原型的帶廣農業酪農科學科的預定錄取人數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去該學校參觀的人數也是以前的幾倍,很顯然《銀之匙》在這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銀之匙》在我們這裡確實是遭遇了「水土不服」,文化的差異以及題材上缺乏競爭力,都是造成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但它的優秀依然是不可否認的,若是帶著一種學習的心態去觀看《銀之匙》,它也能成為大家的良師益友。文化差異難以消除,卻不影響我們去學習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