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中東局勢更加變幻莫測,隨著美伊關係急劇惡化,世界各國都在屏息凝神觀望事態發展,但繼伊朗核科學家遇害事件後,伊朗可謂是禍不單行,密集的爆炸聲突然充斥伊朗一大港口,現場滾滾濃煙,在港口周邊停靠的大批貨輪瞬間被炸得面目全非,伊朗民眾還深陷為核科學家法赫裡扎德復仇的情緒當中,卻再次遭遇爆炸事故的打擊,中東局勢想要短時間內趨於緩和的可能性並不大。
眾所周知,伊朗對以色列和美國的強烈譴責還在國際社會鬧得沸沸揚揚,中東局勢新一輪的變故還沒有得到有效緩解,與此同時,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也在不斷加重,甚至還派遣多架B-52轟炸機前往中東地區,這一招戰略威懾讓中東局勢愈發劍拔弩張,但就在衝突一觸即發之際,伊朗境內再次發生爆炸事件,這無疑是在火上澆油。
據了解,日前伊朗科納拉克港口正在像往常一樣運作之際,卻突然遭遇不明攻擊,發生了大規模的爆炸事件,大量停靠在港口附近的漁船和貨輪都未能倖免於難,受到爆炸波及後燃起熊熊大火。但無獨有偶的是,就在這一爆炸事件發生之前,位於沙特的吉達港口也同樣發生了一起爆炸事件,這讓外界很難不猜想,這兩者會不會有某種聯繫。
據悉,伊朗爆炸事件發生之前,一艘新加坡籍的油輪正在將所載油料卸裝,卻突然被附近出現的艦船攻擊,在受到外力攻擊之後這艘油輪立馬燃起大火。沙特當地相關部門也迅速出動,採取措施將大火撲滅,幸運的是沒有造成油輪上任何人的傷亡,所有油料卸載設備也沒有被破壞,但這卻是該國一個月以來第四次遭受類似攻擊事件。白宮匿名人士也表示,這次襲擊事件將會對荷姆茲和馬六甲海峽影響極大。與此同時,爆炸事件發生後,大批軍艦也緊急奔赴馬六甲海峽。
外界認為,在伊朗核科學家遇刺身亡後,美國和以色列這兩大國家就成為伊朗眼中的「頭號嫌疑人」,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最忠實的盟友,近些年對伊朗的打擊不在少數,伊朗駐敘利亞的軍事基地更是時常受到以色列戰機的突襲。伊朗與美以之間的矛盾在一次次衝突中愈發激化。
現如今有了伊朗核科學家遇害的導火索後,伊朗作為「反美急先鋒」,忍氣吞聲的可能性極低。但同時對付這兩個國家,對於伊朗而言難度並不小,但是將矛頭對準沙特難度就降低很多。不過目前為止,不論是引發伊朗還是沙特爆炸事件的製造者,都沒有證據十足的懷疑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伊朗港口慘遭攻擊的時間恰逢拜登即將上任之際,有分析觀點認為,其中不乏有向拜登陣營警告的意味,外界對於這兩國的關係相當關注,現如今伊朗慘遭攻擊無疑是向拜登設置了棘手難題。目前伊朗接連遭遇兩次重擊,會不會選擇正面對「最大嫌疑人」出手,目前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