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聞網訊 近年,由我市長安籍編劇紅紅參與編寫和創作的電視劇《歲歲年年柿柿紅》《月是故鄉明》,先後在央視播出,引起熱烈反響,劇中真實的生活場景、濃鬱的農村氣息打動了大量觀眾。11月28日,由陝西省柳青文學研究會主辦的編劇紅紅作品賞析會在長安區聚豐園舉行,著名文化學者雷濤,作家李希仲、周養俊、楊廣虎,以及多位長安當地學者,對紅紅的創作進行品評,編劇紅紅則介紹了自己創作的心路歷程。
賞析會上,陝西省柳青文學研究會執行會長董穎夫首先對紅紅的創作進行了介紹。紅紅本名王茜紅,是知名演員王茜華的妹妹,長安區王莽人,業餘作者。近年來,紅紅在姐姐王茜華的鼓勵下開始電視劇創作,雖然在此之前她從未編寫過電視劇,但由於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和深厚的生活積澱,熟悉農村生活,她大膽嘗試、虛心求教、苦心鑽研,一次次深入鄉村體驗生活,從生活中尋找創作的靈感,敏銳把握時代發展脈絡,捕捉社會價值取向,發掘農村新人新事,弘揚社會正氣。她是《歲歲年年柿柿紅》的文學編輯,也是《月是故鄉明》的編劇之一,這兩部劇一個表現了當代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找到自信和尊嚴的主題,一個展現了新時代企業家反哺家鄉、造福百姓的心路歷程,都由王茜華領銜主演,在央視熱播後,又在全國多家衛視播出,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
作為一名業餘作者,一出手就是大劇,在創作上有什麼訣竅?紅紅說,她只寫自己最熟悉的題材,最能駕馭的故事,並對這樣的故事進行深入挖掘。通過長期的積累、大量的走訪,構建故事情節、反映鄉村矛盾、塑造人物形象,在她的筆下,劇中的許多人物在生活中都有原型,他們性格各異,語言鮮活,這樣作品才有生活、有內涵、接地氣。賞析會上,紅紅的妹妹王春妮在發言中幾度哽咽,難抑淚水,她說姐姐40歲開始創作,對每部作品都全情投入,廢寢忘食,《歲歲年年柿柿紅》中就有她們母親和父親的影子,因此非常真實和感人。
當天,多位作家、編劇圍繞紅紅作品在賞析會上進行交流發言。著名文化學者雷濤對紅紅的創作給以高度評價,他說,《歲歲年年柿柿紅》《月是故鄉明》是兩部優秀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展現了新時代農村婦女的真實風貌,「對於當下的創作如何貼近時代、貼近群眾這一問題,紅紅作出了很好的回答。希望紅紅繼續深入生活底層,創作出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的作品。」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孫歡 主辦方供圖
【來源:西安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