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在1944年寫過一本小說,叫做《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主佟振保是一個世人眼中的好好男人,工作好、性格好、長相好,他有一個家世清白的妻子,談不上多喜歡,只是適合當妻子。他內心真正喜歡的是那朵熱情妖豔的紅玫瑰,老友王世洪的妻子,甚至一度成為她的情人。
《琉璃》中,玲瓏和鍾敏言,一個是對方的紅玫瑰,一個是對方的白玫瑰,而就如張愛玲的小說一樣,內心深處藏著無法割捨的"另一人",只能放在心中折磨、糾結,最終變成溝渠裡的水草,見不得人,卻生機勃勃。
《琉璃》現在有多火?在雲合數據上顯示,網劇《琉璃》以2.92%市場佔有率打敗了上星劇《以家人之名》,奪得第一。為什麼會這麼火?我想的是裡面的CP線不老套,可看性強,光是主線CP的十生十世,每一世不一樣的人物背景,都足夠各位看官熱火朝天的討論了。
小說中,玲瓏屬於前期"女主",在作者十四郎的筆觸下,一個肆意灑脫、熱情如火的玲瓏躍然紙上。這樣的女生,天生吸引周圍人的眼光,其中就有鍾敏言。
鍾敏言就是玲瓏的白月光,他細心體貼,事事圍著玲瓏,即使玲瓏有的時候無理取鬧,他都無條件包容她,因為她是他的紅玫瑰。作為少陽派的一名普通弟子,家世普通,甚至可以說低到塵埃裡,能夠得到萬眾矚目的掌門女兒青睞,人生可以少奮鬥多少年?玲瓏對鍾敏言的愛,既讓他感動又讓他無法失去。
而玲瓏為什麼會喜歡鍾敏言,個人認為更多的是日久生情。在這樣與世隔絕的修仙門派,有一個事事遷就自己的英俊男子,朝氣蓬勃,被人喜歡的喜悅感,很難阻擋。原著中,烏童對玲瓏一開始並不喜歡,如果喜歡,便不會嫌她囉嗦就暗箭傷人,差點把玲瓏殺死。
烏童深知人性的本質是利用,他的人生沒有亮光,只有虛與委蛇。玲瓏直白的厭惡既讓他心生厭惡卻又不自覺地吸引了他。而玲瓏為什麼會喜歡烏童,我個人覺得是斯德哥摩爾。
原著中,玲瓏說:"白天我的腦子裡只有小六子(鍾敏言),晚上做夢卻只想到烏童,原來我是一個壞女人。"烏童囚禁了玲瓏,怎麼玲瓏反而會愛上他?現實生活中,這種事不是沒有。
1973年8月23日,兩名罪犯挾持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一家銀行的四位銀行職員,在與警方鬥智鬥勇的6天內,其中一名被挾持的銀行職員愛上了其中一名劫匪,並且在該劫匪入獄後,與其訂婚。研究學家稱為"斯德哥爾摩症",當性命被人完全掌控後,只要對方流露出一點好意,便不勝感激。
玲瓏被烏童挾持,在這種沒有自由的環境下,被烏童調戲,明知對方是一個壞到骨子裡的人卻會對他流露的一絲好意而感到心動。從小就是天之嬌女的玲瓏,習慣了事事被人順從,突然有個人既不順從她,又似乎喜歡她,在半推半就中,心就動了,而且這種感情無法抑制,越不想越會想,導致她最後夢裡都是烏童。
玲瓏覺得自己是個壞女人,是因為她覺得鍾敏言這麼喜歡他,她卻把一顆心分給了兩個人,對鍾敏言不公平。但是誰知道呢?鍾敏言並不只愛她一個,他希望左手抱璇璣,右手擁玲瓏,這一切在他的夢裡都得到了驗證。如果不夠清楚,那反派對他的誘惑之物是讓他同時得到兩個女人,鍾敏言這個人物表現的複雜不言而喻了。
張愛玲的小說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是因為她的作品總是最真實的展現了人性的複雜,具有現實主義。而《琉璃》這部小說,最讓我糾結的不是男女主的愛情,更多的是玲瓏和鍾敏言在理智與情感下的掙扎,我想,這才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