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服務業開復工「負面清單」調整
棋牌室、遊藝廳、網吧、KTV歌廳、酒吧、公共浴池等人員聚集場所暫緩開復工,其他達到防控要求的可自行復業
28日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九場新聞發布會。省商務廳副廳長王顯華、省衛健委副主任葛洪、省醫保局二級巡視員張冰琦介紹相關情況,並針對媒體和公眾關注的問題給予作答。
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王顯華就負面清單有哪些變化進行介紹。
據介紹,為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推動我省商貿服務行業儘快有序復工復產,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又一次動態調整了商貿服務業開復工負面清單。除棋牌室、遊藝廳、網吧、KTV歌廳、酒吧、公共浴池等空間相對密閉、人員相對聚集的經營性場所暫緩開復工外,其他達到疫情防控要求的,可自行恢復運營;列入其他服務行業目錄的一般性行業,包括大型商場、餐飲、住宿、理髮、洗染、藥品流通、電子商務、汽車銷售4S店,家政服務、家電維修、人像攝影等,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取消備案、承諾制,可以直接開復工。藥店恢復店內櫃檯式或開架式銷售。
「七個加強」解決大醫院患者聚集問題
在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就醫質量和診療安全的前提下,我省將按照「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要求,重點做到「七個加強」,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醫療安全。28日下午舉行的第三十九場新聞發布會上,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葛洪就我省推進分級診療,避免醫療機構人員聚集的措施回答了記者提問。
葛洪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下,經過全省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廣大黨員幹部、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疫情防控的總體要求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葛洪說,3月25日,全省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三級,且全省的所有縣區均為低風險等級。因此,為滿足城鄉居民正常醫療服務需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正在全面恢復醫療服務秩序。
葛洪介紹,目前,一些大醫院出現就醫人群聚集的現象,產生這種現象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疫情嚴防嚴控期間被抑制的診療需求迅速釋放。第二是為了避免醫院感染傳播,醫療機構按規定採取預檢分診制度,相對延長了患者進入診室的時間。第三個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全省大量患者集中湧向城市大醫院就醫,沒有按照分級診療的規律,做到「小病常見病在基層診治,大病在縣級醫院治療,重病轉診到大醫院」;同時,還有很多患者沒有按照分時段預約掛號的時間就診,而是提前來到醫院,造成大醫院人員聚集。
為有效解決這種現象,在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就醫質量和診療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要求,我省要重點做到「七個加強」,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醫療安全。
一是加強分級診療病種管理。我省組織相關專家制定了256種縣級醫院分級診療病種和49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級診療病種,要求各縣(市)結合本地實際,本級醫療機構能診療的病種原則上不得外轉;對確需上轉的患者,由轉出醫療機構出具轉診單和患者知情同意書,優先轉診到醫聯體上級醫療機構。
二是加強就診轉診制度落實。除危急重症患者外,凡符合分級診療病種診斷的患者,原則上在居住地或發病時所在地附近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接受首次診治。醫療機構應按照醫生建議、患者自願、雙向轉診的原則辦理轉診手續,一般遵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縣級醫院、市級和(或)省級醫院的順序轉診,上級醫院接診的患者病情穩定或進入恢復期後應及時向下轉診。
三是加強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要建立上級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和對口支援關係,帶動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穩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要將多點執業醫師以及支援醫師相關服務信息在顯著位置公示,引導群眾基層首診。
四是加強雙向轉診機制規範落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之間要密切協作,依託醫療聯合體、對口支援等形式,形成雙向轉診渠道。省、市級醫院應當為基層轉診患者預留就醫空間。
五是加強基層慢性病診療服務。強化慢性病規範化診療和健康管理,明確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職責定位,加強協作配合,實行分級服務、分級管理,落實基層慢性病聯合門診和慢性病長處方制度,開展線上藥品配送。
六是加強信息化技術建設應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全部實施網上預約掛號、預約檢查、遠程醫療,引導患者就近就醫、分時段就醫。建立雙向轉診信息平臺和遠程醫療服務網絡,二、三級醫療機構要通過網際網路向基層醫療機構提供遠程會診、遠程病理診斷、遠程影像診斷、遠程心電圖診斷、遠程培訓等服務,推進實施「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模式。
七是加強分級診療管理。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均應明確轉診服務部門,實行轉診負責制。根據接診醫生建議,負責上下轉診的接洽聯繫,主動為患者提供連續診療和轉診服務。加強科學就醫和分級診療病種範圍的宣傳,增強患者基層首診、分級診療的自覺性,結合抓好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推動分級診療制度有效落實。
醫療保障部門調整政策
用醫保支付槓桿助力分級診療
隨著各級醫療機構全面恢復診療秩序,這段時間群眾的醫療需求得到集中釋放,患者到大醫院集中就診。為減少患者在少數醫院聚集而帶來的感染風險,進一步促進疫情防控期間分級診療工作。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省醫保局二級巡視員張冰琦對我省疫情期間調整醫保政策助推分級診療,引導群眾合理就醫的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
張冰琦介紹,在醫療保障方面,主要是充分發揮醫保支付的槓桿作用,引導患者在基層首診,實現上下轉診、良性互動。具體來說,一是拉開各級醫療機構間的報銷比例,相鄰級別間的差距要不低於15個百分點。比如,規定統籌區內基層醫療機構,也就是鄉鎮衛生院、社區醫院和一級醫院,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為90%,那麼二級醫療機構報銷比例就不能超過75%,三級醫院就不能超過60%。不符合規定的要進行調整。二是在緊密型醫聯體內轉診轉院的,上轉患者補差計算起付線,下轉患者不再重複計算起付線。
分級診療制度建立的初衷,是為了使醫療衛生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歸根結底就是服務老百姓,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張冰琦說,我們經常看到,大醫院人滿為患、一號難求,而基層醫療機構和一些小醫院卻門可羅雀。可以說,小病到三級醫院看,也是對醫療資源的一種佔用和浪費,會使一些重症患者不能得到及時的救治。為此,醫療保障部門在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之初,在對參保人員的待遇設定上,就體現了適應分級診療的需要,這次更進一步明確了相鄰級別醫療機構間的報銷比例,差距要在15%以上。
「此次衛健部門要求各縣(市)要確定縣級醫院分級診療病種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分級診療病種,這就使我們的醫保政策能夠更好地與衛健部門的分級診療制度更好地結合起來。」張冰琦說,同時,對不按照分級診療規定、不履行轉診手續越級就醫的,急診、危重症患者除外,規定其在屬地現有報銷比例基礎上降低50%報銷。這樣,可以進一步推動分級診療制度的更好落實,讓群眾更加合理就醫。
156家限上百貨商場全復業
2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王顯華就復工復業情況、商貿企業復工復產後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進行了介紹。
據介紹,疫情期間,大型超市、商貿物流、農產品批發、電子商務、藥品、加油站等生活必需品和必要物資的市場保供行業保持較高的開復工率。截至3月27日,加油站、大型超市、商貿物流、藥品流通、電子商務、農產品批發限上企業開復工率分別為99.36%、100%、100%、100%、100%、99.02%。百貨商場、汽車銷售、住宿、餐飲等商貿服務行業正在加緊復工營業,截至3月27日,全省156家限上百貨商場已實現全面復工營業,復工率達100%;汽車銷售行業接近全面復工營業,全省311家限上汽車銷售4S店分別復工營業304家,開復工率97.75%;住宿、餐飲行業復工營業逐步加快,全省限上住宿、餐飲企業開復工率分別為85.57%和90.91%。
王顯華介紹,我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疫情反彈風險依然存在,特別是國際疫情蔓延帶來的輸入性風險增加。因此,企業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各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要做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要落實好「口罩+測溫+掃健康碼」防疫」三寶」,做好返崗人員健康管理工作,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要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並嚴格執行;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相關防控宣傳工作,對員工廣泛普及科學防護知識,引導員工提高疫情防護的意識和技能;倡導文明健康消費理念,批發、零售、餐飲、住宿、配送等行業要推廣節約、環保、放心、健康理念,杜絕非法售賣、烹飪、食用野生動物行為,發起分餐和使用公勺公筷雙筷倡議;要從人員管控、經營場所管理、服務流程、物資儲備等方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規範運營。(作者:付宇 蔣平 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