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香港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九成受訪者表示曾於過去一年受網絡假新聞所困擾,約七成受訪者認為香港的網絡假新聞情況十分嚴重。有香港立法會議員到特區政府總部外請願,促請特區政府以立法形式防止虛假信息散播。可以說,炮製虛假新聞散播仇恨,扭曲事實真相撕裂社會,煽暴派、攬炒派的常用套路正在為越來越多人所警惕。
香港社會苦假新聞久矣。去年修例風波期間,從惡意造謠的「太子站打死人」事件,到無中生有的「新屋嶺性侵」風波,網絡和社交媒體充斥大量假新聞和謠言,抹黑警隊,煽動市民對警方和香港特區政府的仇恨。今年疫情暴發以來,一些「毒媒」聲稱普及社區檢測會「流鼻血」,核酸檢測DNA將被「送中」,處心積慮離間內地與香港攜手抗疫大局,把市民的生命健康置之度外。針對香港被謠言和假新聞「淹沒」的情況,就連美國彭博社也說了句大實話:「假新聞和謠言正煽動香港暴力與憤怒」。
身處網際網路時代,信息唾手可得卻也真假難辨。一張假圖片、一個假消息、一則假新聞,侵蝕的是人的認知,撕裂的是社會共識。尤其是在煽暴派、攬炒派有組織、有預謀的運作下,真相被扭曲,輿論被操弄,情緒被煽動,市民被裹挾,其目的就是要刺激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的神經,蠱惑他們「殉道送死」,方便自己趁機渾水摸魚。還記得,在香港警方例行記者會上,有自稱「記者」的人士突然大聲叫嚷,手持電筒向警方照射強光,令記者會被迫暫停;還記得,在止暴制亂的街頭,有人「身穿反光衣是記者,除下反光衣是暴徒」,將鏡頭「懟」到警察臉上阻擋執法行動,為暴徒通風報信。由此不難理解,為何魯迅先生把造謠言視作「殺人不見血的武器」,為什麼特區政府反覆強調希望市民「保持冷靜、看清事實」。
說起香港傳媒界撒謊成性、造假上癮的慣犯,又怎麼能少了臭名昭著的《蘋果日報》?這可是它的拿手好戲。香港修例風波以來,這枚「毒蘋果」口口聲聲「追蹤真相,守護公義」,幹的卻是反中亂港的勾當,打著新聞自由的旗號胡編亂造。凡是香港特區政府和警方採取的行動,它一律攻擊、抹黑;凡是與內地有關的事情,它一律污衊、中傷。在今年5月,《蘋果日報》竟公然號召讀者請求美國制裁香港,一副不折不扣的漢奸模樣。曾幾何時,這家以大肆製造「煽色腥」內容起家的無良媒體,因為一起假新聞事件在頭版公開道歉:「《蘋果日報》為做好新聞,求勝心切,造成譁眾取寵之後果,犯此大錯,實在罪過。《蘋果日報》承諾今後必定吸取此次事件之教訓,不斷改進。」這番說辭在今天聽來,更覺諷刺。
真相不是一塊橡皮泥,可以隨意揉捏;事實不是一張空白紙,可以自由裁剪。奉勸那些反對派的「政治傳單」、亂港勢力的「文宣機器」,多一些實事求是,少一些張口就來,把香港市民的知情權完完整整還回來。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