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與大魚
在《聖經》中有一個這樣的故事,說的是一個名叫約拿的人在觸怒耶和華後,被耶和華安排的一隻大魚吞了。後來,約拿在大魚腹中虔誠地懺悔了3天3夜,終於獲得寬恕。於是耶和華吩咐大魚把約拿吐在了旱地上,約拿遂撿回了一條命。
神話歸神話,但在1891年8月22日,英國媒體報導了這樣一則新聞——一名潛水員在被鯨魚吞食了18個小時後,竟然活著被解救了。一時間,整個英國一片譁然,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約拿與大魚」啊!
據報導稱,這個神奇的潛水員名叫詹姆斯·巴特利。當時,他作為捕鯨遠徵隊的一員與同事們一起前往福克蘭群島捕鯨。過程中,他們的船隻被鯨魚襲擊,而巴特利也不幸被一隻巨大的鯨魚吞食了。然而,他的同事們卻並不知情。
18個小時後,當他的同事們意外地在一條被捕殺的鯨魚腹中找到巴特利時,他居然還活著,只是暫時陷入了昏迷。
不過,由於鯨魚胃液的腐蝕,巴特利失去了雙眼。此外,他的皮膚也被胃液大面積「漂白」。
三個星期後,巴特利完全恢復了意識。當談到被鯨魚吞食後的奇遇時,他回憶道——我記得我沿著一條既滑又黑暗的通道滑了進去,當時我仍能夠呼吸,不過熱得實在難受,然後我就昏過去了。
18年後,巴特利去世了。他的墓碑上寫著「詹姆斯·巴特利——現代的約拿」。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詹姆斯·巴特利的故事很有可能並不存在。比如, 歷史學家們發現,雖然在事發當時的確曾有船隻在福克蘭群島附近出沒,但那艘船並非捕鯨船,而且在船員名單中也不存在「詹姆斯·巴特利」這個名字。
此外,學者們還找到了當時一直在船上的船長太太,她表示,從始至終都沒有人掉入大海,而「巴特利與鯨魚」的新聞也純屬一派胡言。
當然,斯人已逝,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也難以追究,但是,巴特利卻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和猜想——鯨魚究竟有沒有吞食人類的可能?如果真的不幸被吞了,我們是否還能死裡逃生?
鯨魚不都是大胃王
在開始探索這些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來認識一下鯨魚這種動物。
對大多數人來說,對鯨魚的認識可能就停留在影視作品裡一種體型巨大的哺乳動物的水準。其實,鯨魚的品種很多,僅在我國的海域就有30多種,而放眼全球,鯨魚的品種更是多達80餘種。
通常,人們根據鯨魚攝食方式的區別將鯨大致分為鬚鯨和齒鯨兩大類。所以,要想研究鯨魚到底有沒有吞食人類的可能,首先就得把鬚鯨和齒鯨區分清楚。
鬚鯨體型巨大,平均長度約為15~20米(最小的品種體長也大於6米),只有鯨鬚,沒有牙齒。
在取食過程中,鬚鯨首先會張開大口,隨之吞入大量海水,其中就有其賴以生存的浮遊生物、磷蝦和小魚。待吞入後,鬚鯨嘴巴半閉,將舌頭頂向上顎,這時口中的海水會被壓出口腔,而浮遊生物等小型「食材」則會留在鯨鬚或口腔內,最後只要抬起頭,鬚鯨就可以將剩下的食物吞掉了。
這種攝食方式決定了它們的食物主要以小型魚蝦為主,也正因如此,鬚鯨的食道通常都很窄——基本也就是從幾釐米到十幾釐米左右,因此,鬚鯨不可能把人類吞了——既沒法嚼又咽不下去。
藍鯨是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0米以上,但它也屬於鬚鯨科,所以,在大海中即便遇到超級巨無霸藍鯨,也不要驚慌失措。
唯一的可能性——抹香鯨
與鬚鯨不同,齒鯨的體形區別較大,最小的種類體長僅1米左右,而最大的在20米以上。
齒鯨有牙齒,但不同種類的牙齒形狀、數目相差很大,最少的僅有1枚獨齒,最多的則有數十枚。
鼎鼎有名、能與大白鯊抗衡的「海上霸王」虎鯨(也稱殺人鯨)就屬於這一類別——它們的上、下頜均有10~12枚鋒利的牙齒,性情兇猛,善於進攻,而且,它們食肉!
這麼說來,虎鯨有可能吞食人類嗎?
別怕,雖然虎鯨擁有一張大嘴,但其構造卻又細又長,所以即使虎鯨盡力把嘴咧開張到最大的程度,充其量也只能吞下一個人的頭,而剩下的身體部位會被完全卡住。
除此之外,相比嘴巴張開的尺寸,虎鯨的喉嚨就更加「袖珍」了。如果非要類比的話,基本也就相當於一個瘦子一隻大腿圍的直徑,所以,虎鯨不可能吞食人類,就好像你不可能一口氣將整個西瓜吞下去一樣的道理。
當然,這並不代表虎鯨不會殺人。雖然人肉不在它們的食譜範圍內,但它們完全有可能因為驚慌、害怕或者宣示「主權」等原因,用鋒利的牙齒把你撕成碎片。所以,如果在大海中偶遇虎鯨,還是趕緊逃命吧。
虎鯨的假設告訴我們,要想來一場被鯨魚吞食的歷險,至少首先得找到一些大嘴巴、大喉嚨、牙齒還不鋒利的「傢伙」。那麼,我們不妨直接來看看現存體積最大的齒鯨「抹香鯨」吧。
橫豎比較,抹香鯨的確是最符合這些條件、也唯一有可能吞食人類的品種了——頭大、嘴巴大、喉嚨大、牙齒少(只有下顎有牙),以大型烏賊、章魚為食,而且更妙的是,其牙齒的用途不是咀嚼食物而是捕捉獵物。
所以,如果我們在大海遨遊時,不慎被抹香鯨當成大型章魚誤吞了,該怎麼辦呢?
魚肚歷險記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條暗無天日的漫漫長路。
首先,我們需要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喉嚨。雖然抹香鯨的喉嚨很大,但其喉部的肌肉也十分發達。就像人類在吞咽時會對食物產生擠壓一樣,抹香鯨在把你吞下去的過程中,喉部肌肉的力量也有可能把你和其他食物一起壓扁。
當然,如果運氣夠好或者你「骨骼特別清奇」的話,活著通過喉嚨還是有可能的。
接下來,你要面對的是一條滑膩而狹長的食道。在這裡,狹小的空間會令你全身都無法舒展。手和腳蜷成一團,想匍匐前進也很艱難。如果你是攀巖高手,這時可能會產生往上爬回去的念頭,但是,攀爬食道和登山卻完全是兩回事。
在這裡,你完全找不到著力點——想像一下一個貼身、潮溼、布滿滑膩泡沫的狹長睡袋,要徒手向上攀爬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且,除了空間狹小、幽閉之外,掉進魚肚裡更可怕的一點是——鯨魚體內沒有任何氣體。即使有,也可能只是甲烷等對人類毫無用處的氣體。但是,如果你非常幸運地剛好背了氧氣裝置,那麼恭喜,這一關你也有可能順利通過。
之後,等待你的將是抹香鯨的胃。和奶牛一樣,抹香鯨有四個胃,但牛會反芻(將胃內食物倒流回口腔再次咀嚼),而抹香鯨則不會。所以,你也就別妄想「搭便車」再從胃裡重回口腔了。
首先,你將抵達第一個胃,這裡是食物暫時存儲的「倉庫」,也是抹香鯨四個胃中體積最大的一個,所以,相對來說,這裡的環境要比食道舒服不少。
雖然第一個胃不分泌胃酸,但是,鯨魚會不停地蠕動這裡以粉碎食物,所以,在變成「肉餅」之前你得抓緊時間趕去第二、第三個胃。
但是,即使到了那裡,情況也並不樂觀,因為等待你的將是高濃度的消化液和各種分解酵素——詹姆斯·巴特利的故事如果是真的話,他的皮膚和眼睛應該就是在這裡被燒壞的。
如果你剛好穿戴了功能強大的防腐蝕裝備,又或者你有金剛不壞之身,那麼你很有可能命大得活著通過第四個胃。
之後呢?如果順利經過這裡的話,恭喜,你將進入魚肚之旅的最後一站——腸子。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你可以作為大型「糞便」從腸道被抹香鯨整個排出體外呢?
別高興得太早了!抹香鯨的腸道有百餘米,即使進來了,也會跟迷宮似的繞不出去,而且最關鍵的是,研究表明,抹香鯨的排洩物是液態的,它們無法排出固體糞便——這也就意味著,進了腸道你就完了!
難道要自帶利器,把鯨魚的肚子刺破嗎?基本上,能把你活吞的鯨魚,其脂肪厚度都是按米計算的,所以,在體力衰竭、被累死之前還是放棄這個念頭吧。
逃出生天
既回不去也下不來,又無法停在原地刺破魚肚子,難道只能困在黑乎乎的肚子裡等死嗎?
別急,在胃裡待著的時候,其實我們有一線生機可以抓住。雖然抹香鯨不會自發反芻,但你可以「勇往直前」地主動折騰,讓它反胃從而「被迫」嘔吐。
所以,在胃裡待著的時候,抓緊時間用盡一切辦法刺激鯨魚的胃壁吧。如果運氣好的話,經過一番折騰,說不定抹香鯨一「噁心」就把你完整地吐出來了。
雖然機會渺茫,但這也是唯一的生機了。
其實,經過這一番假設和推理,詹姆斯·巴特利「單槍匹馬」闖魚肚的真偽,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