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印度北部,警察突擊搜查了一家香料製造的廠房,發現大量的假香料,配料讓人不敢相信,驢糞,乾草,非食用色素都成了配料的一部分,專家稱這種香料長期食用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雖說植物性動物的糞便在乾燥後有作為藥用的價值,不過這也是經過一系列殺菌處理後才能少量使用。
無獨有偶,在10月份印度哈裡亞納邦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們正在研發一種由牛提供的5種物質組成的藥物,包括牛糞、牛尿、牛奶、凝乳、酥油。並聲稱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另外他們還會在排燈節中製作大量的牛糞燈來支持國產製造抵制外來產品。
另外早些時候,印度官方組織-全國牛糞委員會主席宣稱日前推出一款由牛糞製成的」晶片「,可以保護人免受手機輻射,還可以讓人免受疾病的侵害,並希望像全國推廣,以後推廣到全世界。而晶片的價格只在50到100盧比。也就是人民幣9元左右。
由於印度大部分人口信仰印度教,而牛又是印度教中的神物,因此他們會對牛由敬仰和崇拜之情,對牛糞的利用多是象徵性的信仰而已,另外他們也會在新能源汽車中使用牛糞,在牙膏,化妝品等加入研磨的牛糞,此舉可能是一種信仰也可能是一種迷信。不過對糞真正喜愛而且能夠充分利用的當屬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此前科學家一直發現大熊貓喜歡在它們的脖子和臉上塗擦馬糞甚至在馬糞裡滾來滾去讓馬糞覆蓋全身,但始終不知道熊貓這個行為的背後原因,一般認為生物嗅自己同類的糞便是為了尋找配偶和警惕領地,嗅其它生物的糞便是為了尋找獵物。但大熊貓的舉動卻讓人不得其解。
但最近科學家發現了這一舉動背後的秘密,研究人員分析了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保護區的紅外攝像機拍攝的38起熊貓在糞便中打滾的視頻。發現熊貓一般在10天之內的新鮮馬糞裡翻滾。這些糞便中含有名為β-石竹烯(BCP)和β-石竹烯氧化物(BCPO)的天然化合物, 研究小組隨後在北京動物園將這種化合物添加到大熊貓的乾草中,發現熊貓把乾草往身上擦。更重要的是,熊貓在寒冷的天氣裡往往會在馬糞中翻滾,溫度介於–5°C到15°C. β-石竹烯(BCP)和β-石竹烯氧化物(BCPO)能幫助大熊貓保暖嗎?
由於大熊貓是國寶,對這些受保護的動物進行研究是有嚴格限制的,所以研究小組把目光轉向了老鼠。用稀釋的β-石竹烯(BCP)和β-石竹烯氧化物(BCPO)溶液覆蓋小鼠全身提高了動物的耐寒能力,這些老鼠更容易在寒冷的表面行走,不會在寒冷的溫度下擠在一起,這種物質可能在細胞層面阻斷了熊貓感覺寒冷的受體,就像人類吃辣椒而辣椒中的辣椒素,激活了一種受體,使人感到溫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在吃辛辣食物時出汗的原因。在冬天保持溫暖對熊貓來說是一項挑戰,因為它們不冬眠,而且它們低熱量的竹子飲食使它們很難儲存多餘的脂肪來保溫。這可能是熊貓幾千年來一直用馬糞的原因
但格拉斯哥大學自然史教授馬爾科姆·甘迺迪(Malcolm Kennedy)對此並不信服。他說,熊貓會在它們的身體上塗上「它們發現的任何不尋常或有趣的東西」,而這些熊貓可能只是被馬糞的強烈氣味所吸引。雖然阻斷感受器理論上可以幫助動物不感到寒冷,但它們的身體仍然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在較低的溫度下工作。如果只是限制動物對寒冷的敏感性,而不是通過尋找食物提供能量來抵禦嚴寒,這是不符合生物生存本能的。
不管如何大熊貓對馬糞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