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是一門藝術,其宗旨就是,運用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從普通的樹形裡挖掘出最高的藝術境界,最大限度的提升觀賞價值。所以必須是「因樹造型」、「因材施藝」。沒有做不了的樹,只有不會做的人,
1:造型種類:大致可以做以下幾種:懸崖;斜幹;曲幹:合種:臨水:大樹:國風,雙杆等。在造型過程中,必須根據樹形,根的走向來確定怎麼造型,這個就是因樹造型。
2:造型工具:修枝剪,剪刀,鋸子,破杆剪,老虎鉗,鋁絲,膠布,麻繩等等,自己認為用的著的工具都可以用。
3:造型常用的手法有剪、捆、壓、吊,據,破,旋轉等。
一,剪,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把不要的枝條剪掉,造型結束後在適當的修剪。
二,捆,一般只要做樹形,都要扎一下,一般選一個枝條,按照45度角,從底部往頂部捆。
三,壓,壓法造型主要是通過將枝條壓彎、傾斜的一種方法,捆完後就是壓,捆跟壓是密不可分的,用鋁絲捆完後,可以按照樹形,根的走向,或者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壓枝條,使樹體在斜面上呈現出一種與直立層面完全不同的藝術,
四,吊,這個一般適用與大型景觀樹,因枝條比較粗,可以通過此方法,在比較粗的分支上面吊,比如吊石頭,吊裝滿水的水桶的,中小大盆景一般不用這個方法。
五,據,這個相對來說比較 簡單,比如,這個枝條比較粗,又要彎下來,有怕斷,這個時候,可以用橘子,在主杆與分支的交叉那裡,在分支的下方據幾刀,越靠近主杆據口越深越長,讓後用膠布纏,通過這個方法,可以達到粗分支往下彎的目的。
六,破,這個方法跟據大同小異,不過位置不同,比如一個長分支,向右又向後,這個時候可以用破杆鉗在要拿彎的地方開口,在通過旋轉來達到向後的目的。
在以上過程中,按枝條的粗細來選用不同型號的鋁絲。
四:其他,中國盆景,造型樣子五花八門,很多樹不一定可以造出臨水,大樹,懸崖的樣子,只要好看漂亮就行了,傳統就是用來打破的,比如主杆脫節很高,上面部分枝葉茂盛,這種情況可以做高杆跌枝,甚至兩次跌枝,
如圖這樣做成高位跌枝。
羅漢松造型基本大致就這樣,(本人只會這些)希望有技術好的朋友,多多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