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無雙》之後,對於最後的反轉很吃驚,電影的反轉埋伏的很好,讓人出乎意料。電影講述的一個造假集團製造假鈔,卻終被警方找到,李問被抓,警方詢問幕後人,李問卻製造一個虛幻的人物「吳復生」一個畫家,最終在秀清的幫助下成功逃出監獄。
電影中對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郭富城演的李問,一個落魄的畫家,一個喜歡造假的人,當他看到樓上鄰居一個叫阮文(張靜初演)的女畫家時,李問的眼中充滿了欲望,對於李問來說,他嚮往著接近阮文,地位、權利是他所嚮往的。李問所虛幻的人物「吳復生」無疑是他的第二重人格,諧音是我復生。
李問是一個畫家,他有著文藝、溫柔的一面,也有些冷酷、狠的一面,即是畫家也是殺手。弗蘭克·阿巴內爾曾說過:「一個人的另一個自我,往往是他對自我最欣賞的一面。」我覺得吳復生無疑是他所欣賞的另一個自己,有些自己成功的事業,有權利、有錢,然而李問在追求自己夢想的路上卻慢慢的走失了。
李問被欲望帶入了犯罪的漩渦,在面對鑫叔(廖啟智演)違反行規利用假美鈔買了一個鐘錶時,他毫不留情的將鑫叔殺死。李問似乎很享受自己作為製造假鈔的過程,大概對於他來說那是一種他尋求快樂的途徑,電影的開頭一個小時都在講述吳復生團夥製造假鈔的精細過程,從中也一睹周潤發雙手拿槍手仞殺父仇人的英雄形象的一面。
阮文(張靜初演)一個文藝的女畫家,在李問的眼中,她遙不可及,她的生活很安靜,有名也有利,同樣是畫家,李問卻只能靠造假來維持生活,「世界上只能有一個梵谷。」李問覺得他存在的價值只能造假。李問的出場很落魄,他是蹲在一個骯髒的角落,去撿老外扔在地上的「打賞錢」的落魄畫家。
沒有人看到他的才華,就連他自己都認為他的價值就在於造假,此時的他很窘迫,他很鬱郁不得志,沒有人欣賞他。直到「吳復生」的出現,在進入造假集團之後,他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為了一桶油墨,他可以殺人,不斷的殺人,途中遇到了查假鈔專家的秀清(馮文娟演),第二次見面是李問在與一個黑幫頭目火拼之時。
他將滿身是火的秀清救了出來。李問一直對阮文念念不忘,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他甚至不顧秀清的意願將秀清的臉整容成阮文的臉,秀清只不過是一個替代品,李問在電影中說道:「有時候假的比真的好。」假亦是真。我所理解的無雙是:第一個無雙李問即是畫家、吳復生,第二個無雙阮文即是秀清。
秀清因為不滿自己是阮文的替代品,在她將李問救了出來之後,她選擇了和李問同歸於盡,他們永遠的在一起了。而電影的結尾,切換入那個令人唏噓的結尾,真正的阮文告訴女警,她曾經和李問不過是只見過面的鄰居關係,甚至沒說過話,而在劇情的不斷翻轉裡,我們才得以窺見真相。
李問無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可憐人,他在自己野心膨脹之中漸漸的走入了滅亡,他對秀清的愛只不過是自己的欲望在作怪而已,畫家是李問高尚文雅的一面人格,陪在他身邊的是秀清,而秀清卻不懂李問的愛。我一路微笑朝你走來,不必看到我曾踏過泥濘,傷痕累累,但請你張開雙臂抱抱我。
告訴我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是值得。當秀清問李問值得嗎?李問說值得,在真正阮文被綁架時,秀清想要殺了阮文,李問卻阻止,秀清的心無疑是絕望的,誰是誰的畫家?誰又是誰的阮文?當李問最後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之時,他的心裡無疑是失落的,那些根本就不是他所想要的,他本可以成為「梵谷」。
成就自己的價值,而他選擇了放棄自己,進入了墮落的迷途。秀清選擇了和李問結束了生命,她覺得這樣才不會痛苦,這樣她才會和李問永遠的在一起,真真假假,「如夢如幻,如霧亦如電。」或許最簡單的愛就是「我不需要你給我一個未來,如果真要給我點什麼,就請你給我一隻手,陪我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