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電影《瑞士軍刀男》。
片名 Swiss Army Man (2016),別名救你命3000(港) / 屍控奇幻旅程(臺) / 瑞士軍人 / 瑞士軍刀人。
提到瑞士軍刀大家腦海中肯定會浮現出一把多功能摺疊小刀。不大的小刀上集成了大量功能,什麼原子筆、牙籤、剪刀、平口刀、開罐器、螺絲刀、鑷子等,常用工具應有盡有。
《瑞士軍刀男》預告片
而這部《瑞士軍刀男》電影的主人公曼尼正是如此。在曼尼身上集合了噴氣皮艇、指南針、飲水機、點火、砍樹、投石……只要你能發揮想像力,曼尼就有辦法幫你實現。更有趣也是更關鍵的一點,曼尼是一具屍體。
《瑞士軍刀男》是一部很難用一種類型來歸類的電影。
表面看起來荒誕不經,形式上是一部詼諧喜劇,骨子裡又對孤獨和自我認同進行探討。嚴肅正經的內核外包裹著無釐頭外殼。
不論從哪個角度解讀,都可以找到一個挺不錯的解讀方式。
影片一開場,男主角漢克絕望無助地出現在觀眾們面前。他被困孤島數日,既沒有單獨生存下去的意願,也沒有回歸文明社會的希望,眼看著就要懸梁自盡。
就在漢克上吊的關鍵時刻,一具男屍被衝上孤島。漢克給男屍起名曼尼,還發掘了曼尼的各種用途。
在曼尼的幫助下,漢克不僅重回人類世界,更完成了對自己人生價值的肯定。整個人宛如脫胎換骨一般。
從曼尼的行為舉止來看,這就是一部無釐頭喜劇。
曼尼體內分解生成的廢氣成了源源不斷的屁源,不僅能夠勝任皮划艇工作,還可以點火燒飯。他關鍵部位可以充當特殊指南針,指引漢克找到回家的路。
不僅於此,曼尼對於愛的理解更是簡單直白,看似荒誕卻直擊要害。
觀眾們可以認為曼尼是實際存在的一具屍體,也可以認為曼尼是漢克臆想出來的角色。曼尼就是漢克。
人在極端情況下,大腦受到極大壓力,肯定會胡思亂想。或許幻想出一具多功能屍體作為人生最後的瘋狂,也是一件趣事。
漢克自幼是一名普通人士,放在人群裡就找不到的那種。他害怕表達自己,更害怕表白,遇到喜歡的女孩子畏首畏尾,哪怕腦海裡連孩子名字都想好了,也不敢上前半步。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哪怕孤獨地死在孤島,也不會有人知道。
當漢克將自己的意識投射到曼尼身上時,很多事情用最原始最本能的方式去解釋,反而會有返璞歸真的感覺。
曼尼對於愛的理解讓漢克醍醐灌頂,漢克從來沒有從這個新奇角度思考過。愛別人的前提是能夠愛自己,如果連自己都不愛,還有什麼能力去愛別人呢。
預期幻想不著邊際的未來,倒不如著眼當下,過好現在的每一天,珍惜身邊的每個人。永遠不要自怨自艾,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未來哪個先到。
曼尼從一具面色慘白的男屍漸漸變成能夠說話、思考的屍體,甚至到最後可以反過來背著漢克。兩位角色的換位讓影片更增添一份魔幻色彩。
每個人只會陪伴你走過一段路程,最終都將分開。能夠陪伴你走完人生的就是你自己。所以就想漢克和曼尼一樣,愛自己,哪怕是一堆腐爛發臭的屍體,只要挖掘探索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用途。相伴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曼尼從身體到精神上,都是漢克人生的特殊指南針。
當影片最後漢克抱著曼尼痛哭流涕時,積蓄壓抑已久的孤獨感在此刻集中爆發。人生遇一知己很難,遇到一具奇特多功能屍體更是難上加難。孤獨得太久,終於能夠找到人放下戒備,痛痛快快地傾訴一場,感覺真是太爽了。
曼尼對於漢克的意義是,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不用害怕孤獨,一個人愛自己也可以過得很好。
《瑞士軍刀男》對於觀眾來說,就像給孤獨者的情話,孤獨的人會懂。希望你不孤獨,也不要懂。
劫難後大徹大悟,
孤獨者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