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一天,廣東省東莞市金旺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金旺食品公司」)生產車間,王全明正在檢查食品包裝情況。廠裡有100多號工人都是王全明老鄉,看著大夥在崗位上認真忙碌的身影,他甚是欣慰。
王全明是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峨港村村民,2002年外出務工,憑藉踏實肯幹與吃苦耐勞,他從最基層的普通職工一路做到公司包裝部主管。過上好日子的王全明沒忘本,主動幫助鄉親,帶領大家共同走上致富路。截至目前,他已帶領300多名老鄉赴粵打工。不少村民掙了錢後,回鄉蓋起樓房,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王全明。本人供圖
借錢買票,夫妻倆踏上外出打工路
王全明自小家境貧寒,初中畢業後便一直在家務農,收入低微,娶妻生子後,日子過得更是捉襟見肘。
「那時種的莊稼收入少,連孩子上學的費用都交不起。」2002年9月,時年34歲的王全明與妻子合計後,決定外出務工,「打工每個月都有收入,比待在家裡強」。
王全明四處打聽,在得知一位朋友的妹妹在廣東務工後,他趕緊與對方取得聯繫。「人家很熱情,非常樂意給我介紹那邊的工作。」王全明沒有猶豫,拿著和親戚借來的500元錢,買了兩張車票,與妻子前往廣東。
「要讓孩子上得起學,不再受沒有文化的苦。」帶著心中的信念,王全明和妻子毅然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踏上了外出打工路。
初到廣東,王全明夫妻二人幾經波折,終於在金旺食品公司找到工作。雖然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但王全明夫妻倆不怕吃苦,願意從最基層的普通工人做起。很快,二人便適應了快節奏的工作狀態。
踏實肯幹,從不埋怨,王全明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贏得了老闆賞識。2006年,王全明從一名普通的生產線工人晉升為包裝部主管,月薪也從最初的400多元漲到了6000多元。
靠著一雙勤勞的雙手,王全明闖出了一片天地,掙到錢後回鄉蓋起樓房,一家人生活過得幸福美滿。
回饋家鄉,帶領一批又一批鄉親打工掙錢
「沒有朋友妹妹的熱心相助,我很難有機會去到廣東;同樣,沒有親戚幫忙,我連去廣東的車票都買不起。」王全明通過打工實現了致富,懂得感恩的他也萌生了一個想法,「帶收入微薄的鄉親到廣東打工」。
2005年春節,外出打工3年後,王全明夫婦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村子變化不大,好多人還是靠著一畝三分地維持生計,生活十分困難。」過慣苦日子的王全明深知村民的不易,他主動出擊,要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
王全明開始走村入戶,跟村民們分享自己的打工經歷,並毫無保留地公開收入,見村民們起了興趣,王全明趁熱打鐵,一對一了解村民的務工需求,並積極與廣東那邊的企業對接,為村民們外出打工做好牽線搭橋。
多年來,王全明已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他用自己的好信譽給村民們做擔保,先後帶領峨港村、峨溝村、保平村等多個村莊村民前往廣東務工。
截至目前, 王全明已帶領300餘名老鄉外出打工,其中有百餘名老鄉進入金旺食品公司,其餘老鄉則在電子廠、製衣廠、紙箱廠等工廠打工。
王全明的一片熱心沒有白費,跟他出去的村民都特別爭氣,在各自崗位上幹得有模有樣。有的村民掙到錢後,也回鄉蓋起了樓房,這讓王全明打心裡高興。
工作中的王全明。本人供圖
熱心助人,給老鄉墊付醫療費、幫籌錢蓋房
「帶他們出來,就要對他們負責。」王全明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8年7月的一天,跟隨王全明在同一個廠子裡幹活的老鄉王柳臺突然肚子絞痛,手腳發軟,站立不穩。王全明得知後,第一時間把王柳臺送到醫院檢查。原來,王柳臺患了急性闌尾炎,醫生建議做手術,可王柳臺拒絕了,她覺得問題不大。王全明十分擔心,他叮囑王柳臺,有什麼需要,第一時間聯繫他。
第二天凌晨6時,王全明接到老鄉電話說,王柳臺身體不舒服,需要去醫院治療,他連忙趕到醫院探望,並幫王柳臺墊付1萬元醫藥費。
「老王為人十分熱情!」王柳臺的丈夫張定江也是通過王全明到東莞務工了三年,掙到錢後回鄉發展種植產業,他說,每年村子裡都有許多人找王全明幫忙找工作。
前幾年,跟隨王全明到廣東打工的吳祥彩家裡因蓋房子缺錢,王全明二話沒說借了8000元,「鄉裡鄉親的,能幫就幫」。
還有峨港村村民張義通,2005年便跟隨王全明前往東莞務工,經過十餘年的奮鬥,被提拔為金旺食品公司倉庫主管。之後,在倉庫工作中,不幸受傷,出院後無法幹過重體力活。王全明得知這個情況後,想方設法把張義通安排到生產車間擔任組長,減輕他幹體力活給身體造成的負擔。
昌江就業部門安「家」廣東,他是暖心 「大哥」
不遺餘力帶領鄉親們外出務工的王全明無疑是昌江赴粵務工人員的「主心骨」。
2017年11月,按照瓊粵兩地籤訂的勞務輸出合作框架協議,昌江在深圳成立了廣東務工服務站,成為海南第一個在廣東設立務工服務站的市縣。服務站成立至今,已先後幫助2201名農村富餘勞動力赴粵務工,其中貧困勞動力332人,為昌江跨省勞務輸出打開嶄新局面。
王全明因主動帶動村民外出務工,被昌江就業部門任命為廣東務工服務站副站長,主要負責對接有工作需求、前來廣東尋找崗位的務工人員。
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漂泊在外的務工人員來說,昌江廣東務工服務站是他們的「家」,王全明則是他們的「大哥」。每到中秋、端午,王全明都會帶著昌江就業局的「娘家人」,給赴粵務工的昌江父老送去節日的禮物和問候,讓大家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李紹遠 姚傳偉)
2020年「感動昌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昌江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縮影之一,該縣以此為契機,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弘揚全縣湧現出的愛崗敬業、奮發進取,崇德向善、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勇於擔當的感人典型,以凡人善舉的身邊正能量引導廣大市民樹立向上向善、見賢思齊、崇尚美德的價值導向。為此,在繼2017年「感動昌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取得較好社會反響的基礎上,昌江決定今年繼續開展「感動昌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
與往年相比,2020年「感動昌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範圍更廣、標準更具體,包括「抗疫英雄」「文明創建」「脫貧攻堅」「助力自貿」「鄉村振興」「孝老愛親」「凡人善舉」等7大方面。凡是在昌江工作、學習、生活,遵守公民道德規範、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市民,並在上述7個方面表現突出,得到群眾認可且有榜樣示範作用的個人或團隊,皆可參加此次評選。「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評選活動,能更好地挖掘、弘揚昌江湧現出來的先進模範典型,為昌江打造『山海黎鄉大花園』凝心聚力。」中共昌江黎族自治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文豔說。【詳情】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
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