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明:曾經借錢買票赴粵打工的窮家漢 如今帶300多名老鄉外出...

2020-12-18 南海網

11月的一天,廣東省東莞市金旺食品有限公司(下稱「金旺食品公司」)生產車間,王全明正在檢查食品包裝情況。廠裡有100多號工人都是王全明老鄉,看著大夥在崗位上認真忙碌的身影,他甚是欣慰。

王全明是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峨港村村民,2002年外出務工,憑藉踏實肯幹與吃苦耐勞,他從最基層的普通職工一路做到公司包裝部主管。過上好日子的王全明沒忘本,主動幫助鄉親,帶領大家共同走上致富路。截至目前,他已帶領300多名老鄉赴粵打工。不少村民掙了錢後,回鄉蓋起樓房,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王全明。本人供圖

借錢買票,夫妻倆踏上外出打工路

王全明自小家境貧寒,初中畢業後便一直在家務農,收入低微,娶妻生子後,日子過得更是捉襟見肘。

「那時種的莊稼收入少,連孩子上學的費用都交不起。」2002年9月,時年34歲的王全明與妻子合計後,決定外出務工,「打工每個月都有收入,比待在家裡強」。

王全明四處打聽,在得知一位朋友的妹妹在廣東務工後,他趕緊與對方取得聯繫。「人家很熱情,非常樂意給我介紹那邊的工作。」王全明沒有猶豫,拿著和親戚借來的500元錢,買了兩張車票,與妻子前往廣東。

「要讓孩子上得起學,不再受沒有文化的苦。」帶著心中的信念,王全明和妻子毅然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踏上了外出打工路。

初到廣東,王全明夫妻二人幾經波折,終於在金旺食品公司找到工作。雖然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任何工作經驗,但王全明夫妻倆不怕吃苦,願意從最基層的普通工人做起。很快,二人便適應了快節奏的工作狀態。

踏實肯幹,從不埋怨,王全明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贏得了老闆賞識。2006年,王全明從一名普通的生產線工人晉升為包裝部主管,月薪也從最初的400多元漲到了6000多元。

靠著一雙勤勞的雙手,王全明闖出了一片天地,掙到錢後回鄉蓋起樓房,一家人生活過得幸福美滿。

回饋家鄉,帶領一批又一批鄉親打工掙錢

「沒有朋友妹妹的熱心相助,我很難有機會去到廣東;同樣,沒有親戚幫忙,我連去廣東的車票都買不起。」王全明通過打工實現了致富,懂得感恩的他也萌生了一個想法,「帶收入微薄的鄉親到廣東打工」。

2005年春節,外出打工3年後,王全明夫婦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村子變化不大,好多人還是靠著一畝三分地維持生計,生活十分困難。」過慣苦日子的王全明深知村民的不易,他主動出擊,要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

王全明開始走村入戶,跟村民們分享自己的打工經歷,並毫無保留地公開收入,見村民們起了興趣,王全明趁熱打鐵,一對一了解村民的務工需求,並積極與廣東那邊的企業對接,為村民們外出打工做好牽線搭橋。

多年來,王全明已積累了豐富的人脈資源,他用自己的好信譽給村民們做擔保,先後帶領峨港村、峨溝村、保平村等多個村莊村民前往廣東務工。

截至目前, 王全明已帶領300餘名老鄉外出打工,其中有百餘名老鄉進入金旺食品公司,其餘老鄉則在電子廠、製衣廠、紙箱廠等工廠打工。

王全明的一片熱心沒有白費,跟他出去的村民都特別爭氣,在各自崗位上幹得有模有樣。有的村民掙到錢後,也回鄉蓋起了樓房,這讓王全明打心裡高興。

工作中的王全明。本人供圖

熱心助人,給老鄉墊付醫療費、幫籌錢蓋房

「帶他們出來,就要對他們負責。」王全明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8年7月的一天,跟隨王全明在同一個廠子裡幹活的老鄉王柳臺突然肚子絞痛,手腳發軟,站立不穩。王全明得知後,第一時間把王柳臺送到醫院檢查。原來,王柳臺患了急性闌尾炎,醫生建議做手術,可王柳臺拒絕了,她覺得問題不大。王全明十分擔心,他叮囑王柳臺,有什麼需要,第一時間聯繫他。

第二天凌晨6時,王全明接到老鄉電話說,王柳臺身體不舒服,需要去醫院治療,他連忙趕到醫院探望,並幫王柳臺墊付1萬元醫藥費。

「老王為人十分熱情!」王柳臺的丈夫張定江也是通過王全明到東莞務工了三年,掙到錢後回鄉發展種植產業,他說,每年村子裡都有許多人找王全明幫忙找工作。

前幾年,跟隨王全明到廣東打工的吳祥彩家裡因蓋房子缺錢,王全明二話沒說借了8000元,「鄉裡鄉親的,能幫就幫」。

還有峨港村村民張義通,2005年便跟隨王全明前往東莞務工,經過十餘年的奮鬥,被提拔為金旺食品公司倉庫主管。之後,在倉庫工作中,不幸受傷,出院後無法幹過重體力活。王全明得知這個情況後,想方設法把張義通安排到生產車間擔任組長,減輕他幹體力活給身體造成的負擔。

昌江就業部門安「家」廣東,他是暖心 「大哥」

不遺餘力帶領鄉親們外出務工的王全明無疑是昌江赴粵務工人員的「主心骨」。

2017年11月,按照瓊粵兩地籤訂的勞務輸出合作框架協議,昌江在深圳成立了廣東務工服務站,成為海南第一個在廣東設立務工服務站的市縣。服務站成立至今,已先後幫助2201名農村富餘勞動力赴粵務工,其中貧困勞動力332人,為昌江跨省勞務輸出打開嶄新局面。

王全明因主動帶動村民外出務工,被昌江就業部門任命為廣東務工服務站副站長,主要負責對接有工作需求、前來廣東尋找崗位的務工人員。

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漂泊在外的務工人員來說,昌江廣東務工服務站是他們的「家」,王全明則是他們的「大哥」。每到中秋、端午,王全明都會帶著昌江就業局的「娘家人」,給赴粵務工的昌江父老送去節日的禮物和問候,讓大家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李紹遠 姚傳偉)

  2020年「感動昌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正式啟動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昌江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縮影之一,該縣以此為契機,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弘揚全縣湧現出的愛崗敬業、奮發進取,崇德向善、無私奉獻,自強不息、勇於擔當的感人典型,以凡人善舉的身邊正能量引導廣大市民樹立向上向善、見賢思齊、崇尚美德的價值導向。為此,在繼2017年「感動昌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取得較好社會反響的基礎上,昌江決定今年繼續開展「感動昌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

  與往年相比,2020年「感動昌江」十大年度人物評選活動的範圍更廣、標準更具體,包括「抗疫英雄」「文明創建」「脫貧攻堅」「助力自貿」「鄉村振興」「孝老愛親」「凡人善舉」等7大方面。凡是在昌江工作、學習、生活,遵守公民道德規範、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市民,並在上述7個方面表現突出,得到群眾認可且有榜樣示範作用的個人或團隊,皆可參加此次評選。「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評選活動,能更好地挖掘、弘揚昌江湧現出來的先進模範典型,為昌江打造『山海黎鄉大花園』凝心聚力。」中共昌江黎族自治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文豔說。【詳情】

南海網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

南海網

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楊子薇

相關焦點

  • 「外出打工賺了大錢!」
    「外出打工賺了大錢!」「裡掌坐在窮山腳,田又少來災又多;雨後田地全被衝,沒有米吃到處說。」曾經流傳著的這句順口溜,說的就是梁河縣芒東鎮裡掌村。「小夥子們外出打工賺了大錢!」這個消息讓裡掌村炸開了鍋。看到別人靠外出打工建了新房,購買了小汽車,越來越多的村民意識到這是一件靠譜的事兒。黨支部結合幾名黨員「吃螃蟹」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頭作用,幫助村民外出務工拔窮根。
  • 親戚難做:去親戚家打工,幹得多賺錢少,「殺熟」?老闆也有委屈
    很多農民已經習慣了這種奔波的日子,只想著外出打工能多掙錢,但是你可曾想過,在外面掙錢掙再多,每年甚於一年的思鄉之情讓人總是借酒消愁。掙錢再多,打工的城市也不是家,成了萬千外出務工者的心聲。大家心想回鄉創業,不過家門口雖然離家近,但掙錢的機會卻少,讓不少農民心中矛盾。創業並非容易事,找對項目很關鍵,並且這和自己的努力也大有關聯。
  • 13歲女孩家裡太窮外出打工,不料被下藥在宿舍遭4人輪番侵害
    據《印度斯坦時報》12月21日報導,印度一名家住貧民窟的13歲女孩外出打工,不料在宿舍被人下藥,慘遭4人輪番侵害。目前,警方已經將4名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受害者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 富人越借錢越富 窮人越借錢越窮
    關於基於享受、攀比、虛榮消費及其後果的例子和故事恐怕各位身邊都有很多,我們不多說。大家都知道一個流行的觀點,「富人越借錢越富,而窮人越存錢越窮」。今天我想跟大家講的觀點是,「富人越借錢越富,而窮人越借錢越窮」!
  • 越南打工仔忽悠「老鄉」組黑工團來中國打工-搜狐新聞
    拍案  南都訊 記者陳宇 在中國打工嘗到甜頭後,3名越南男子向老鄉們進行了宣傳,並在收取了每人500萬越南盾的費用後,組織了一批老鄉到中國打工。而這些一心想在中國掙錢的越南人因沒有合法的勞務證明,最終難逃被遣返的命運。
  • 江邊村有個單身漢「隔離區」,面對3000萬潛在單身漢該怎麼辦?
    在湖南省社科院國家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何紹輝看來,如江邊村這樣讓單身漢聚居起來、變相建立某種隔離區的情況雖不多見,但在農村,單身漢的確處於弱勢,「被動的單身生活是孤寂而悽涼的」。單身漢的方便麵和性苦悶2012年的農曆小年夜,趁著外出打工的單身漢回鄉,彭大松又一次來到江邊村調研。
  • 農民工一天賺兩三百,為什麼「年年打工年年窮」?錢都去哪了?
    根據我們的數據統計,現在全國有3億農民在外面打工。之所以他們外出打工,是因為農村種地收入水平比較低,農民在家裡掙不到錢。很多農民外出打工之後,每天可能拿到200~300塊錢的工資,算起來並不是很低。但是在我們的印象中,農民工很窮。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工資並不低,但實際上年年打工年年窮的局面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動物餐廳怎麼外出打工 外出打工攻略
    動物餐廳怎麼外出打工?動物餐廳外出打工方法。       動物餐廳外出打工方法 動物餐廳手遊中,玩家想要外出打工需要收到別人發來的打工邀請,然後點擊邀請連結就能外出打工獲得盤子。
  • 在農村,為什麼有些人很窮,卻不願外出打工?有兩個原因!
    就是收入來源基本靠打工,以前是農忙時在家,農閒時外出打工,現在變成了全年在外面打工,家裡的地或者是承包出去,或者是農閒時讓家裡老人或者媳婦找收割機給收了,非常方便。於是,很多人就產生了一種觀點,那就是打工才是出路,如果有人生活不好,而且還不外出打工,那這個人就是不務正業,甚至是看到不打工的人就煩,說這類人就懶。
  • 別再亂叫兄弟,小夥破產後向玩得最好的兄弟借錢,個個都裝窮鬼!
    張成第一個撥通的是周才的電話,因為他經營著幾家日用品商鋪,經濟狀況還算不錯,去年才給丈母娘在市區買了房子,自己以前也曾借過錢給他周轉,問他借錢應該不難。電話接通後,張成略帶羞愧的說,「兄弟,哪個我的事你也聽說了,老哥現在實在是難的不行,老婆兒子現在沒個地方安頓,想找你借哥四萬塊錢,哥明年就還你。」
  • 16歲外出打工,28年後回家成乞丐,爸媽說:回來就好!
    李強(化名),今年44歲了,16歲去廣東打工,今年44歲回來了。在外打工28年一般人都會認為肯定賺了很多錢,即使不是百萬富翁,最少幾十萬是有的,但我要說的這位剛剛相反,他16歲出去打了28年的工卻身無分文,在這28年中他沒有給家人寄過一分錢,也沒有回過一次家,他剛出去打工的時候因為通訊不方便偶爾會寫封信回來,慢慢地連信都沒有了,他的把媽媽,也是我的伯伯和嬸嬸都以為他出事了,因為他們沒有出過遠門和沒什麼文化,所以只是委託別人幫忙找一下,找了2年都沒有他的消息,後來就沒在找了
  • 男方家裡越窮,要的彩禮越多,很現實
    不過有一種物價年年都在上漲,也給很多農村家庭造成了極重的負擔,那就是結婚的彩禮,就算在偏遠的山區,彩禮也一點都不比城裡少,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光靠打工是很難負擔的。 如今在農村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你家兄弟越多,家裡越窮,女方索要的彩禮也就越高。
  • 他是河南窮小夥去日本打工,頂著壓力娶走日本市長愛女,如今怎樣
    曾經就有一個河南的窮小夥去到日本打工,後來這個小夥子頂著巨大的壓力,將日本市長最疼愛的女兒娶回了中國,那麼,現在的他怎麼樣了呢?一起來看看吧。一、去到日本打工這個娶了日本市長女兒的河南小夥名叫胡文兵,胡文兵學歷不高,在高中畢業之後,就跟著老鄉一起去到了日本打工。
  • 外出打寒暑假工的學生們,請擦亮你們的雙眼
    一和朋友們聊天,很多都去了外地打工,想找個人玩都難。她不禁在心中感嘆,今年暑假怎麼也不能再回家了,也要和朋友們一樣,出去工作,體驗生活。說做就做,一放暑假,玲玲就給家裡打了電話,說自己暑假要出去打工,爸爸媽媽都覺得女兒長大了,懂事了,但外面的世界對一個女孩子來說太危險了,家裡也不需要她賺什麼錢,放假回家就好了。
  • 農村單身漢多,是現今重要的社會問題,找不到對象的原因是什麼
    導讀:農村單身漢問題是現今重要的社會問題 由於中國的傳統觀念——重男輕女的影響,男女比例失調,男性比女性多,在農村的單身漢因為種種原因娶不了妻子,加之女性更多的傾向於設施齊全,生活條件好的城市,農村單身漢相對於城市的單身漢少了很多競爭條件。
  • 有人在大衣哥家後院上吊,原因是向朱之文借錢200萬沒借到尋短見
    可是自從大衣哥成名有錢後,他的家裡就開始熱鬧起來了,村民們天天往他家裡跑,這還真應了那句話: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一些村民去他家裡是去借錢的,更多人是去拍視頻的。因為大衣哥是名人,把大衣哥的日常生活拍下來,發到網上去就能賺到錢,因此村民們把大衣哥當成了搖錢樹!
  • 「新春走基層」挪窮窩斷窮根 搬出「山卡卡」開啟新生活
    「爸,我們搬新家了,住在8樓,有空您過來看看。」搬家那天,已結婚13年的劉正堂鼓起勇氣給遠在四川的嶽父打了個電話,邀請從未來過他家的嶽父過來走走。電話那頭,他的嶽父連連答應。劉正堂所說的新家,在雲南省昭通市靖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
  • 家裡再窮,這三樣「東西」一定要拋棄,不然會害了自己
    近年來,改革開放的大潮也衝擊到了農村,很多農民外出打工,一些農民在大城市生活久了,生活習慣有了一些改變,很多人的身上已經有了城裡人的特點。在過去,農民們都以種地為主,基本上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每家貧富的差距也不是很大。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古漢口:「九省通衢」東方最大茶港;漢正街:竭力...
    「漢口港從漢江邊的龍王廟到丹水池長達15公裡,依次有老官廟、楊家口、武神廟、沈家廟、接駕嘴、四官殿、柯家碼頭、龍王廟八大碼頭。」萬學工說:「當年,漢口港沿岸停泊滿載茶葉等各種貨物的商船。曾經有人估算,每天停泊的商船可達2.5萬艘之多,每天在碼頭上忙活的工人和運輸茶葉的船工多達10萬之眾。」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漢口開埠,成為南北物資和商品最大的集散地。
  • 春節之後,外出打工要注意3件事!一戶一田對農民有哪些好處?
    今天老道要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春節之後咱們農民外出打工可能面臨到的3大難題!同時針對一戶一田、土地歸併方面的消息,老道要為大家做一個具體的解讀!2021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關於外出打工和土地歸併、一戶一田的相關話題咱們一起說一說!老道說:現在春節還有不到1個月就要開始了,對於咱們外出務工的農民兄弟來講,辛苦一年最期盼的就是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