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騙貸背後:南粵銀行兩個月損失超600萬元 分期平臺「內鬼」與...

2020-12-18 同花順財經

醫美貸款又稱醫美分期或美容貸,是為借款人做醫療美容或整形提供的一種融資方式。然而,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卻夥同醫美機構,與借款人籤訂未實際消費的整形美容協議,從中獲取高額利潤,給借款人、銀行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則刑事判決書顯示,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間,原武漢理工大學學生輔導員袁某、即科金融信息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即科金融)客戶經理呂某、客戶專員李某1,夥同明星醫療美容門診部(下稱明星門診部)院長彭某、股東李某2編造未實際消費的整形美容套餐,與客戶籤訂虛假協議,以美容消費為名騙取廣東南粵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粵銀行)貸款共計623.3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騙貸人通過即科金融的即分期平臺,聯合明星門診部騙取南粵銀行發放了183名客戶的貸款。但是,其中有部分客戶卻表示從未向銀行申請過美容消費貸款,也有客戶稱沒有獲得過明星門診部的服務或者商品,只是拿了返還的部分現金。隨著調查的不斷推進,醫美騙貸背後的真相也將揭開帷幕。

騙貸人與美容院長相互勾結

南粵銀行兩個月被騙超600萬

2015年12月21日,即科金融與南粵銀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由南粵銀行提供資金,即科金融提供客戶數據,雙方共同開展和運行銀行相關貸款業務。

明星門診部是即科金融的合作商戶之一,雙方就個人美容消費貸款達成協議。借款人的消費貸款審批通過後,資金提供方接受借款人的委託將貸款金額直接發放到明星門診部的對公帳戶,明星門診部即可向客戶提供商品或服務。

2016年年底,在袁某擔任即科金融客戶經理期間,他邀約呂某、李某1與明星門診部的彭某、李某2合謀,以即科金融的名義與明星門診部籤訂虛假的《個人消費金融業務合作協議》。其中,彭某、李某2以明星門診部作為辦公場所、提供加蓋明星門診部公章的空白《醫療美容手術同意書》及整形美容價格表。袁某、呂某、李某1聯繫客戶,編造未實際消費的整形美容套餐,與客戶籤訂虛假同意書,以美容消費為名騙取南粵銀行貸款。

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騙貸人以上述方式,通過即科金融公司的即分期平臺,騙取南粵銀行發放了183名客戶的貸款,貸款總額共計623.33萬元。

南粵銀行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損失超過620萬元,涉及在案的貸款客戶高達183人,那麼,這些客戶是為了美容手術而貸款嗎?

明星門診部股東李某2對此供訴稱,到門診部的客戶都是需要錢的,不會貸款做美容手術,接待客戶時,明星門診部的員工會叮囑他們不要在外亂說話,為了防止檢查,也會給客戶做部分美容項目並留檔備查。

明星門診部的會計對此表示,南粵銀行轉來的六百多萬元,其實是即分期金融平臺和門診部合作的美容貸項目發放的貸款,而當時的南粵銀行還不知道袁某等人與門診部聯合騙貸的事實。在此期間,呂某會把客戶帶到明星門診部,協助客戶在手機上辦理分期貸款業務,成功獲得貸款後,有些客戶會在明星門診部做面部護理,之後便離開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客戶沒有按照手術同意書做手術,往往都是以美容貸的名義借錢。

客戶貸款逾期頻頻發生

分期平臺「內鬼」終遭曝光

當即分期平臺審核通過借款人的貸款項目後,明星門診部會收到南粵銀行下發的貸款。此後,明星門診部會自留其中25%的貸款,並將剩餘的75%劃轉至呂某的個人銀行卡。收到明星門診部轉來的貸款後,袁某和呂某會留用5%,另將70%轉交給下遊中介人員,下遊中介人員在扣除10%的中介費用後,最後將剩餘的60%貸款金額轉交到借款人手中。

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間,騙貸人共收到南粵銀行下發的623.33萬元貸款,其中,袁某、呂某、李某1佔用貸款人民幣31.17元,彭某、李某2佔用貸款人民幣155.83萬元。

徐某是此次案件的貸款客戶之一,在談及整個貸款過程時,他回憶稱,自己當時是因為做生意需要周轉資金,才選擇在明星門診部辦理美容消費貸款。期間,中介確定過他的支付寶信息,表示只能貸款五萬元,同時表示門診部和中介也要從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因為急需用錢,徐某答應了中介的要求。在即分期後臺審核成功的3天後,徐某收到了銀行卡轉來的2.7萬元。

雖然大部分客戶都像徐某一樣成功借到了錢,但是,通過上述方式獲取的貸款利息卻高的令人瞠目結舌。徐某表示,明星門診部給自己辦理的是額度為5萬元的貸款,貸款分24期償還,每期需歸還2583.33元。也就是說,徐某需要償還明星門診部及其同夥至少6萬元以上的貸款。

騙貸人利用借款人迫切需要資金的心理,一步步騙取其信任以便繼續實施詐騙。而大部分借款人缺乏法律防範意識,被騙貸人當做誘餌籤下違法貸款協議,不僅個人利益受到侵犯,也給銀行及相關平臺帶來重大經濟損失。

2017年8月,即科金融發現涉及明星門診部的大量貸款客戶產生逾期,到期未還本金逾270萬元,而且有客戶反饋稱從未向銀行申請過美容消費貸款,還有部分客戶稱從來沒有獲得過明星門診部的服務或者商品,只是拿到了該門診部返還的部分現金。隨後,即科金融便對貸款客戶進行了調查,認為明星門診部涉嫌騙取貸款,遂向公安機關緊急報案。

2018年10月,彭某、李某2和呂某到公安機關投案,袁某、李某1被公安民警抓獲歸案。

此後,彭某、李某2共退還160萬元至即科金融,袁某、李某1退還10萬元至即科金融。

最終,法院審理認為,袁某等人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貸款,情節嚴重,其行為均已構成騙取貸款罪。袁某、呂某、李某1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一年三個月不等,並處罰金,彭某、李某2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

來源: 新浪財經

相關焦點

  • 一場醫美騙貸大案:分期平臺與美容院長勾結,兩個月騙600萬
    從上遊的分期平臺、醫美機構到下遊的中介、借款人,醫美騙貸產業鏈成功繞過助貸機構和銀行的風控,一聲不響地將消費分期資金套現並轉移。據相關刑事判決書,分期平臺即科金融的員工呂某等人,利用授信審核之便,與武漢市武昌區明星醫療美容門診部院長彭某等人勾結,製造虛假的醫療美容服務套餐,尋找意向客戶並籤訂醫美分期協議。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騙貸人通過即科金融的即分期平臺騙取南粵銀行貸款總額共計623.33萬元,其中涉案的虛擬醫美客戶達183人。
  • 分期平臺員工與醫美門診部院長相互勾結 兩個月騙走南粵銀行貸款...
    每經記者:肖樂 每經編輯:廖丹183人在兩個月時間裡從廣東南粵銀行騙取了623萬元的貸款,如何做到的?日前,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了一則裁判文書,揭開了醫美騙貸的操作手法和利益鏈條。據裁判文書信息,在南粵銀行與即科金融的合作中,即科金融根據南粵銀行的授信要求推送符合條件的個人客戶數據,由客戶向南粵銀行申請個人貸款,南粵銀行對符合條件的客戶發放貸款。武漢市武昌區明星醫療美容門診部(下稱「明星門診部」)是即科金融的合作商戶之一,明星門診部院長彭某、明星門診部股東李某融便是這起醫美騙貸案的重要參與者。
  • 數十個醫美分期詐騙團夥被端,美團、新氧、平安消金逆勢殺入
    從醫美分期場景模式來看,主要有兩種:貸款平臺與線下醫美機構合作,通過線下機構獲客,為用戶提供貸款;一些網際網路流量平臺與放貸機構、醫美機構合作,在平臺內完成分期產品和醫美服務的閉環。在醫美場景中,獲客難、管理成本高、騙貸風險是壓垮眾多參與者的重要原因。
  • 瘋狂的醫美「黑戶分期」:醫美平臺兜底,撬動十倍槓桿血賺200%
    蓬勃發展的醫美整形產業背後,醫美分期迎來了2015年以後的「第二春」。本來經過幾年的廝殺,在一些從業人士眼中,醫美分期已經走過巔峰時期,早已進入紅海市場。再者,有度小滿、捷信等頭部玩家盤踞其中,其他玩家似乎很難有發揮空間。事實未必如此。
  • 江蘇申特鋼鐵騙貸案落地 逾10家銀行損失貸款超34億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淮礦物流夥同騙貸的公司一共有19家,而僅申特鋼鐵在其中的騙貸規模就達到了44.68億元,給10多家銀行帶來的損失則超過了34億元。4月23日,安徽省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則二審刑事判決書,對申特鋼鐵及公司原資金部部長顧世英騙貸案進行了判決。
  • 微眾銀行全面殺入外部場景:切入家裝分期,模式有點特別 - 專注金融...
    據其介紹,「微裝貸」是土巴兔與微眾銀行共同合作推出,針對土巴兔裝修網用戶提供的裝修專用消費貸款產品。不過,此款「微裝貸」和土巴兔平臺其他銀行的裝修分期模式略有不同。土巴兔先託管資金,避免騙貸家裝分期作為典型的場景分期業務,早年便有各類金融機構進行探索。
  • 醫美分期復工記:效果好於預期,有平臺日成交量達千萬元
    醫美場景復工好於預期,已有平臺日單量達千萬「三月中下旬,我們合作對接的機構都全面復工了,而且醫院的業務也在持續恢復中。」某醫美平臺從業者舒暢向新流財經表示,這個季節本身就是醫美行業的旺季,儘管受疫情影響,但女性對美追求的天然屬性並不會受到根本影響,市場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衰減趨勢已經弱化不少。
  • 福建海峽銀行八年被騙貸21次涉案金額超1.7億 年內被罰186萬
    內控方面,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中國裁判文書網在2015年至2020年11月6日期間披露了19起關於福建海峽銀行的騙貸案件,揭露了2011年至2018年期間福建海峽銀行被騙貸21次,騙貸金額合計超1.7億元。
  • 醫美分期需求正熱,產品設計如何去做
    為了降低經營成本,我們需要在消費者、醫美機構、醫美分期金融機構三者之間建立期牢固的合作關係,一方面是幫助醫美機構降低獲客成本;另一方面,通過為醫療美容機構提供行之有效的資金和客戶支持,從而直接在商業上實現流量變現,賦能行業的發展。1.3 競品分析在「顏值經濟」的時代下,醫美分期平臺順利成為消費金融風口的勢頭兇猛的主角之一。
  • 中整協與即科集團聯合倡導:打擊醫美套路貸 助力行業規範化
    近年來,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下,醫美行業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遊之後的新消費熱點。但醫美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黑醫美」、「醫美套路貸」也在橫行,成為行業欣欣向榮景象背後的隱患,行業自律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作為國內領先的場景金融科技平臺,即科集團在堅持合規開展醫美消費分期業務的同時,始終通過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努力「兼濟」整個醫美行業,與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以下簡稱「中整協」)聯合倡導,打擊「工作貸」(也叫「高薪貸」)、 「學生貸」等醫美套路貸 ,以科技助力行業的規範化發展。
  • 中原銀行被12人團夥以虛假結婚證、房產證等騙貸千萬元
    :澎湃新聞 近年來,銀行業騙貸行為時有發生,「團夥騙貸」更值得警惕。
  • 【野馬特稿】銀行董事長當街被砍,420億騙貸案背後的血腥與罪惡
    在這堪稱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銀行騙貸案背後,到底是怎樣一雙無形之手在左右局面? 砍殺李耀清 事情要追溯至2014年5月的一天。 柳州銀行董事長李耀清和司機陳科夫準備去打羽毛球,因覺得運動鞋硌腳,李耀清提出先去曙光東路一家乾洗店取舊球鞋。不巧的是,鞋子還沒洗好,兩人於是一邊閒聊一邊往回走。
  • 123人涉「美容貸」詐騙被抓 疫後醫美套路為何死灰復燃?
    8月21日,聯合麗格醫療美容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濱在其新作《中國醫療美容機構經營院長》新書發布及籤售會上透露,儘管疫情加速了醫美行業的洗牌,但渠道醫美、騙貸等亂象又死灰復燃。自我淨化和階段突擊難以杜絕亂象,制度完善和立法進步是行業治理的重中之重。寒冬中兩類機構難存活 供需兩端均「缺錢」一場大「疫」,讓不少醫美機構踉踉蹌蹌。
  • 申特鋼鐵等百億騙貸案浮出水面 十多家銀行陷入其中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申特鋼鐵等百億騙貸案浮出水面 十多家銀行陷入其中記者 朱丹丹 單美琪 近日,安徽省淮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則二審刑事判決書。自此,案發至今長達6年之久的一樁涉及十餘家銀行近百億的騙貸案件終於塵埃落地。
  • 上線半年,籤約400餘家診所、自掏腰包培養人才,美牙分期要做齒科...
    據了解,美牙分期一方面為診所提供購買耗材、設備的金融解決方案,緩解支付壓力、幫助診所升級;另一方面針對C端患者提供消費分期,減少支付壓力,進而提升診所客單價及轉化率。「簡單理解就是齒科版的京東白條,為消費端到供應鏈端劉提供解決方案。」劉明宇告訴創業邦(微信:ichuangyebang),希望通過金融服務緩解資金的壓力,進而可以採取更靈活的銷售及服務方式。
  • 租房、整容、上課都分期:動輒貸款,誰來買單?
    12月4日,不斷遭到蛋殼租戶投訴的微眾銀行發布了租金貸用戶貸款結清方案:租戶與蛋殼公寓解約後,蛋殼欠租戶的預付租金抵償租戶欠銀行的貸款,租戶貸款結清。微眾銀行對租戶的債權轉移到蛋殼公寓身上,後者當前資金鍊斷裂,償付能力成謎。近年來,教育分期、醫美分期、新車/二手車分期糾紛不斷,不少金融機構因此利潤、品牌雙雙摺損。作為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的重要抓手,場景金融正面臨考驗。
  • 山西臨汾浮山農村商業銀行騙貸何時休?
    到了浮山縣農商行後,見到了樊慧鵬、吉建波、還有擔保人及銀行工作人員葛福平,葛福平不停的催促讓楊世林,趕緊籤相關資料的字並說過了下午5點錢錢就放不出來了,摁手指印。辦完手續後,楊世林才打開一張轉款憑證,當楊世林回到家一看轉帳憑證傻眼了,貸款490萬元。於是打電話給樊慧鵬,要不了這麼多,只需要一半。樊慧鵬說跟吉建波他們商量一下,此後關於貸款的事就再無音訊了。
  • 又一家銀行「倒閉」,被騙貸1.7萬筆,共26億元,銀行還靠譜嗎?
    又一家銀行「倒閉」,被騙貸1.7萬筆,共26億元,銀行還靠譜嗎?提到銀行,人們第一印象就是有錢。在大家眼中銀行是永遠不可能倒閉的,如果銀行都能倒閉的話,那沒有什麼公司能夠經營下去。而大家最為滿意的工作,應該就是銀行的業務人員,認為這類人員就是拿到了金飯碗,絕對不可能失業。其實早些年銀行的發展確實是非常好。中國銀行業迎來了發展高峰期,銀行規模和利潤也不斷提高。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是數字時代,人們採用行動支付方式進行支付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所以現在很少有人去銀行取現金之類的,很多銀行都受到了相關影響。
  • 後疫情時代的醫美分期:次級客群成香餑餑
    有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底,醫美分期平臺縮減至30餘家,而原本市場上玩家曾達到上千家。 但是,醫美分期市場並未就此回歸寧靜。 從去年開始,隨著一些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和頭部玩家的陸續退出,大量的市場被再次釋放。
  • 華融湘江銀行1.09億元騙貸案內幕公開:銀行信貸員及授信審批人未盡職
    要參君 在貸前調查中本應起關鍵作用的信貸經理及審批經理,卻未盡職盡責,為非法信貸「開綠燈」,最終導致銀行出現重大資金損失。 近期,裁判文書網進一步披露了華融湘江銀行邵陽分行1.09億元騙貸案的箇中細節,除了借款人套用五戶聯保的方式順利詐騙銀行貸款外,該行營業部信貸部客戶經理及授信部門審批人也在這件騙貸案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