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寫字,大家都知道「字如其人」——它是人的第二張臉。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令人賞心悅目、神清氣爽,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讓孩子擁有一手好字,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可現實生活中,不少孩子儘管有書寫訓練,可往往效果不佳,怎樣才能讓孩子「有效」練字,達到書寫美觀的要求呢?
一、從低年級抓起:書寫是一種習慣,「少小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最好從小學一年級入學就開始練字,因為此時小學生剛開始學習漢字,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這個階段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使之「先入為主」,就避免了不良習慣的出現及矯正,由此就會奠下一個良好的根基。
二、宜慢不宜快:孩子在練字時,應先從一些基礎抓起,如培養孩子正確的「雙姿」(即坐姿和握筆姿勢),基本筆畫如何書寫,偏旁部首的寫法如何把握?只有這些基本技能掌握了,才能循序漸進。在這個過程中,宜慢不宜快,慢一點兒可以把基礎打得更牢固一些,才能漸漸領悟到漢字書寫之美,從而激起學習的興趣。如果一開始就搞「高大上」,孩子接受不了,只會扼殺書寫的興趣,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三、引導孩子總結規律:書法是中國漢字所特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具有整體形態美、點畫結構美和墨色組合美等審美因素,小學生初學練字,我們應把引導孩子感受「點畫結構美」作為重點。
漢字的部首組合方式,有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圍式、半包圍式等幾種,在結構上強調筆畫和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穩、比例適當、字形端正、合乎規範,其中就包含著黃金分割比。
我們要從審美的角度引導孩子分析思考: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字的寬窄比例規律和高低變化規律是什麼?上下和上中下結構字的組合規律有哪些?每個字中怎樣具體體現主筆優先的規律?只有引導孩子在具體的書寫實踐中發現這些審美規律,才能點燃孩子心靈中「美的火花」,在練字過程中舉一反三,儘快熟悉領悟漢字的點畫結構美,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持之以恆: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歲月的積澱和過程的磨練,只有心無旁騖地練習和滴水穿石地堅持之後,才會出現「美麗的彩虹」。我們應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在孩子練字的過程中,注意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使之樹立「寫好字、我能行」的信心,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段認真練習半小時,這樣堅持兩三個月下來,就會有明顯的效果。
五、家長懂一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書寫練習應得到家長的支持與幫助,如果父母能自學點兒書法知識(哪怕僅僅是理論上的,畢竟這比學習鋼琴容易得多了),在孩子練字時能給予隨時隨地的指導,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見,不僅能使孩子在書寫上獲益匪淺,還能增強自身的文化修養,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嗎?
快快行動起來!讓孩子從小練就一手好字,不僅能培養他們良好的書寫習慣,更有利於書寫今後的美麗人生,您還猶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