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碩主打輕量級電競的產品系列,TUF Gaming近幾年深耕主流級顯卡領域,推出了眾多具有高性價比的顯卡產品。對於那些信賴華碩品質,但預算又不允許他們入手ROG Strix系列顯卡的玩家來說,TUF Gaming系列顯卡就成了他們的首選。隨著RTX 30系列顯卡上市,TUF Gaming顯卡系列將產品覆蓋範圍延伸至高端市場,推出眾多面向高端玩家的顯卡產品,MC此前為大家分享的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就是其中之一。今天,MC要給大家分享的是TUF Gaming系列目前為止定位最高的顯卡產品,它就是TUF-RTX 3090-24G-GAMING。
外觀升級:更簡潔、更有型
在上一代TUF Gaming系列顯卡上,眾多數碼迷彩條紋賦予它們濃厚的軍武風格,同時也具有很高的辨識度。如今,隸屬TUF Gaming家族的RTX 30系列顯卡採用了全新的外觀設計。相比上一代TUF Gaming系列顯卡,TUF Gaming RTX 30系列顯卡的外觀設計更加簡潔、有型。細看之下,我們可以發現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正面裝甲上採用了大量平行四邊形的設計元素。
例如,其頂部和底部的鏤空,貫穿中間散熱風扇的寬條紋,以及正面裝甲和左右兩側散熱風扇上的眾多暗紋都採用的是這種平行四邊形的設計元素。事實上,這種設計元素都源自全新TUF Gaming系列的Logo。在沿襲上一代Logo神韻的同時,全新TUF Gaming系列的Logo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簡化。由多個平行四邊形組合而成的全新TUF Gaming Logo顯得更加乾淨利落,同時也體現了TUF GAMING系列產品穩定性和耐用性的形象。
除了左右散熱風扇中間的全新TUF Gaming Logo,其頂部的Logo也同樣非常惹眼,因為這個Logo下隱藏了RGB LED燈組。玩家可以通過Armoury Crate 軟體讓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頂部的RGB LED燈組實現靜態、呼吸、彩虹、彗星等多種燈效模式,同時這款顯卡也可以與其他華碩組件進行燈效同步聯動,從而打造更加惹眼的整機燈效。
▲這款顯卡頂部的Logo下隱藏了RGB LED燈組,並可與其他華碩組件進行燈效同步聯動。
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一體式金屬背板也大有學問。它不僅印有和全新TUF Gaming系列 Logo呼應的暗紋,同時還採用了寬廣的背板通風格柵設計。這種通風格柵允許氣流直接貫穿散熱鰭片,並將氣流引導至機箱風扇,而非在顯卡的周圍持續循環。當然,這塊一體式金屬背板還起到保護PCB板和提升顯卡強度的重要作用。
▲這款顯卡的一體式背板上印有和全新TUF Gaming系列 Logo呼應的暗紋,同時還採用了寬廣的背板通風格柵設計。
▲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背板上還設計了一個雙BIOS切換開關,玩家無需軟體就能讓它在性能和靜謐模式之間自由切換。
▲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採用雙8Pin供電設計,並且這兩個供電接口還配備可檢測電壓的LED燈,當供電不足時,LED燈會及時給玩家報警。
▲這款顯卡的視頻輸出面板上配備3個DP接口和兩個HDMI接口
規格參數
核心架構:NVIDIA Ampere架構
核心代號:GA102-300-A1
CUDA處理器數量:10496個
基礎頻率:1395MHz~1695MHz
顯存容量:24GB GDDR6X
顯存帶寬:936GB/s
顯存頻率:19.5Gbps
顯存位寬:384bit
供電接口:8+8Pin
輸出接口:DP 1.4a×3+HDMI 2.1×2
TDP:350W
參考價格:11999元
「冷」:提供全方位高效散熱
「全」「超」「冷」是華碩顯卡近兩年廣為人知的宣傳語,其中的「冷」就代表華碩顯卡高效的散熱設計,這一點在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上也得到充分體現。首先,這款顯卡配備3個軸流風扇,這種風扇在普通散熱風扇的基礎上配以密封環,它可以提高吹向顯卡內部的風壓。所以相比普通散熱風扇,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搭載軸流風扇可以在相同轉速下提供更強大的風壓,從而提升其散熱效率。另外,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這3個散熱風扇還配備雙滾珠軸承,它不僅運行安靜、高效,並且具備出色的穩定性,而且比含油軸承設計的風扇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中央散熱風扇反轉(即中央散熱風扇的旋轉方向與兩側風扇的旋轉方向相反)也是這款顯卡一個非常實用的散熱設計,這種設計可以減少散熱風扇之間的擾流,並將氣流分別從顯卡的頂部和底部快速排出。加入風扇智能停轉模式是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一個非常貼心的設計,當這款顯卡的GPU溫度低於55℃時,其散熱風扇可自動停轉,從而給玩家提供更加安靜的遊戲環境。
▲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軸流風扇配備雙滾珠軸承,並且還支持中央風扇反轉和智能停轉模式。
散熱風扇是一款顯卡散熱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內部的散熱設計也同樣影響到它的實際散熱性能。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散熱底座採用MAXCONTACT鏡面直觸技術,更高的平滑度可讓散熱底座的表面更緊密地接觸GPU,以提升熱傳遞的效率。此外,這款顯卡還配備了6根導熱管和大量散熱鰭片,並且顯存部分還配備獨立的散熱片和導熱管進行降溫處理。在評測TUF-RTX3080-10G-GAMING時,其優秀的散熱性能令我們印象深刻,而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散熱設計要比前者更紮實,所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款來自TUF Gaming系列的RTX 3090顯卡將會在散熱性能測試中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散熱底座MAXCONTACT鏡面直觸技術,6根導熱管連接大量散熱鰭片,同時顯存部分還配備獨立的散熱片和導熱管進行降溫處理。
「全」「超」:用品質提升穩定性
「全」指的是全自動化製造工藝。簡而言之,在全自動化製程生產工藝下能夠確保每一片顯卡PCB的質量都得到最好的控制,從而提升顯卡PCB的成品率與質量上的穩定性。在非常精準的全機器自動化工藝控制下,能夠比人工手動工藝實現更精準的製造規範要求和流程工藝上的美觀性。
▲這款顯卡的PCB板採用全自動化製造工藝,並搭載20相超合金供電設計。
「超」指的就是超合金供電電路設計,像本文為大家分享的這款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就採用20相超合金供電設計,功耗低、發熱小是這種供電設計的兩大特點,同時超合金供電設計還賦予這款顯卡更穩定的超頻性能。順便我們再來看看這款顯卡的GPU和顯存。這款顯卡的GPU型號為GA102-300-A1,其頻率為1395MHz~1695MHz,顯存則來自美光,總容量高達24GB。
▲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GPU型號為GA102-300-A1,其基礎頻率為1395MHz,Boost頻率為1695MHz。
▲這款顯卡的顯存顆粒來自美光,總容量高達24GB。
▲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GPU-Z截圖
性能測試
TUF-RTX 3090-24G-GAMING同時面向內容創作者和追求8K遊戲體驗的極客玩家,所以在性能測試部分,我們認為需要將它的測試項目區別於傳統的圖形顯卡。於是我們將分別從內容創作的效率和8K解析度下的遊戲性能來考察這款顯卡的實際表現。為了讓大家對這款顯卡的性能有一個更加清楚的定位,我們決定將NVIDIA TITAN RTX和RTX 3080 FE納入參測顯卡的行列中,並將它們的測試成績與TUF-RTX 3090-24G-GAMING進行對比。
測試平臺一覽
顯卡:TUF-RTX 3090-24G-GAMING
NVIDIA TITAN RTX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E
顯示器:戴爾UP3218K(原生8K解析度)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i9-10900K
主板:ROG STRIX Z490-A GAMING
內存:芝奇幻光戟DDR4 3600 8GB×2
硬碟:英特爾750p 1.2TB SSD
電源:ROG-THOR-1200P
搭載GA102-300核心和24GB GDDR6X顯存的TUF-RTX 3090-24G-GAMING在理論上擁有不俗的內容創作性能,所以我們也首先測試這款非公版RTX 3090顯卡在這個測試環節中的表現。
Blackmagic Design DaVinci Resolve
DaVinci Resolve是世界上唯一結合了8K Redcode RAW源視頻生產和編輯創作解決方案的創作軟體工具。在本次測試中,我們使用了最新版的DaVinci Resolve 16,並選擇了5段不同碼率的4K R3D源視頻進行從4K RAW視頻轉為1080p網絡視頻格式的編碼輸出測試。同時我們還選擇了一段帶有動態渲染效果的視頻進行解碼回放,以此測試TUF-RTX 3090-24G-GAMING和RTX 3080 FE在視頻編輯處理性能上的差異。而在一段8K視頻的動態模糊解碼渲染回放的測試中,RTX 3080 FE由於顯存容量的局限無法運行,而TUF-RTX 3090-24G-GAMING則可以順利完成回放,所以這部分的測試成績我們就不放上來了。
從我們的測試成績來看,TUF-RTX 3090-24G-GAMING在這部分測試的綜合性能領先RTX 3080 FE約25%。其中,在輸出名為「50% Retime」的源視頻時,RTX 3080 FE耗時71秒完成任務,而TUF-RTX 3090-24G-GAMING僅耗時36秒就完成輸出任務。
OctaneRender
OctaneRender是全球最先內置支持硬體RTX光線追蹤的GPU加速渲染引擎,也是目前在設計師群體中使用比較普遍的渲染引擎。在本次測試中,我們使用了傳統的哈瓦那、上帝之光和植被的渲染來測試TUF-RTX 3090-24G-GAMING和RTX 3080在一般情況下的渲染性能對比。與此同時,我們還特別加入了名為「Multi_Head_Scene」的超大超精細渲染場景對比測試,這一場景對顯存的要求非常高,RTX 3080將不得不在開啟OOC(Out of Core,核心外)渲染模式下才能正常進行。
得益於24GB顯存容量的優勢,TUF-RTX 3090-24G-GAMING在渲染上述場景時,僅需30秒就順利完成,而RTX 3080 FE則多耗時約5分鐘才完成渲染任務,所以TUF-RTX 3090-24G-GAMING在這個渲染場景測試中的內存容量優勢盡顯。
Blender
作為當下非常非常火熱且受設計師們歡迎的創作軟體,Blender在行業內的使用頻率已經越來越高。作為一款3D渲染器,Blender自然也加入了對RTX GPU提供加速的支持。在Blender的測試中,我們使用了一組4K CG渲染模型進行測試。首先在Blender中測試開啟運動模糊渲染與關閉運動模糊渲染在畫質表現的差距,同時加入RTX 3080作為對比,來測試TUF-RTX 3090-24G-GAMING在創作性能上的表現。其次,我們也使用了Blender官網提供的Benchmark——Blender Open Data在不同模型場景下測試了RTX 3080、TUF-RTX 3090-24G-GAMING的渲染性能表現。
在大顯存工作優勢的測試方面,我們選擇的是名為「Junkshop」的場景渲染,該場景將消耗超過10GB的顯存,以此測試TUF-RTX 3090-24G-GAMING和RTX 3080在該類應用場景下的表現。
我們的測試成績顯示,TUF-RTX 3090-24G-GAMING渲染Blender Open Data的總耗時約為2分33秒,RTX 3080 FE多耗時15秒完成渲染任務,而TITAN RTX完成相同渲染任務的耗時則達到4分43秒,比TUF-RTX 3090-24G-GAMING多了近一倍。
D5渲染器
作為一款國產3D設計渲染器,D5渲染器是一款使用最新的NVIDIA RTX GPU核心技術的,從頭開始研發而來的可視化架構設計軟體。D5渲染器中使用了大量RTX GPU的核心創作加速技術,包括RTX實時光線追蹤、RTX 全局光照以及NVIDIA DLSS等。通過這些RTX GPU的特色技術,在D5 渲染器中設計師們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設計的實時交互感、提升設計效率以及真實感。通過RT Core和Tensor Core的加持,D5 Render能夠為設計師們提供極富交互性的結果預覽和精美的最終渲染效果的可視化過程,非常貼心。也正是如此,D5 Render在設計行業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設計師的關注與使用。
在測試中我們使用了一個大小約為3GB,時長約50秒左右的CG模型包。這個模型包中包含了豐富的實時光線追蹤渲染效果,通過它,我們可以體驗到實時光線追蹤在設計中為設計師們帶來的卓越體驗,並且通過D5 渲染器所支持的DLSS功能,也能準確地測試出DLSS對設計創作行業效率、效果的巨大提升。
我們最後用一段長約6秒的CG動畫模型做了渲染輸出性能對比測試,分別在1080p/最高質量和2K/最高質量下輸出了兩段CG動畫。
從我們的測試成績可以看到,TUF-RTX 3090-24G-GAMING在輸出這兩款CG動畫的耗時均比RTX 3080 FE更快,前者的實際性能領先12%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DLSS開啟之後,TUF-RTX 3090-24G-GAMING和RTX 3080 FE的渲染耗時均至少縮減一半,可見DLSS在D5渲染器中的確能夠大幅提升渲染輸出性能。
其他NVIDIA Studio性能測試
除了在上述幾款軟體,我們還在Indigo bench、Luxmark 4.0等軟體中考察TUF-RTX 3090-24G-GAMING的性能表現。從結果來看,這款顯卡在這些軟體中同樣可以大幅領先RTX 3080 FE,並且相比TITAN RTX的領先幅度更大。例如在Indigo bench中,TUF-RTX 3090-24G-GAMING完成渲染測試成績為56MSamples/s,領先TITAN RTX約33%。
3DMark顯卡理論性能測試
由於3DMark Fire Strike Ultra和3DMark Time Spy Extreme考察的是顯卡在4K解析度下的理論性能,這兩個測試場景下對顯存容量的需求較高,所以顯存容量高達24GB的TUF-RTX 3090-24G-GAMING在上述兩個測試場景中的測試總分領先RTX 3080 FE約9%~10%。不僅如此,在考察顯卡光線追蹤性能的3DMark Port Royal場景中,TUF-RTX 3090-24G-GAMING的測試總分也能領先RTX 3080 FE約11%。而在其他3個測試場景中,相比RTX 3080 FE,TUF-RTX 3090-24G-GAMING的性能也在不同程度上領先RTX 3080。不過在3DMark的這些測試場景並不能充分發揮TUF-RTX 3090-24G-GAMING高達24GB GDDR6X顯存的優勢,所以我們決定在8K解析度下考察這款顯卡的性能表現。
8K遊戲性能測試
考慮到RTX 3090對位的上一代顯卡是TITAN RTX顯卡,所以在遊戲性能測試部分,我們還將TITAN RTX與TUF-RTX 3090-24G-GAMING的部分成績進行對比。從結果來看,TUF-RTX 3090-24G-GAMING在8K解析度下的遊戲性能不僅完勝RTX 3080 FE,而且還輕鬆碾壓TITAN RTX。例如在8K解析度和最高畫質下運行《控制》時(開啟光線追蹤,DLSS設為最高性能),TUF-RTX 3090-24G-GAMING的平均幀率為57fps,而RTX 3080 FE和TITAN RTX的平均幀率分別為51fps和42fps。
在以8K解析度運行《堡壘之夜》時,TUF-RTX 3090-24G-GAMING將24GB顯存的優勢更加明顯。它能在開啟光線追蹤和將DLSS設為性能模式後,以18fps的幀率運行這款遊戲。而RTX 3080 FE在上述設定下運行《堡壘之夜》的遊戲畫面非常卡頓,整個測試過程和仿佛在看幻燈片。此外,在開啟光線追蹤和DLSS之後,TUF-RTX 3090-24G-GAMING在8K解析度下運行《我的世界》RTX版的平均幀率達到52fps,而RTX 3080 FE在相同設定下運行這款遊戲的平均幀率僅為27fps,落後前者達93%。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死亡擱淺》《德軍總部:新血脈》《控制》這3款遊戲還支持DLSS 2.1技術,即DLSS加入Ultra Performance模式。我們在測試中也發現,開啟Ultra Performance模式的確能夠大幅提升遊戲幀率。例如相比性能模式,DLSS設為Ultra Performance模式後,《德軍總部:新血脈》的平均幀率提升高達43%,並且《死亡擱淺》的平均幀率也提升了25%左右。
散熱性能及功耗測試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採用了非常優秀的散熱設計,我們也認為它在散熱性能測試中能交出一份「高分答卷」。實際測試結果證明,它的確沒有令我們失望。在使用Furmark(1080p解析度,關閉抗鋸齒)烤機半個小時之後,TUF-RTX 3090-24G-GAMING顯卡的核心溫度僅為64℃。要知道它可搭載的是擁有10496個CUDA核心數的GA102-300-A1核心,能將其溫度控制在64℃實屬難能可貴,同時也證明這款顯卡的散熱設計的確非常優秀。
這款顯卡在滿載狀態下的噪聲也很小,在距離散熱風扇約20mm的位置,噪聲測試儀顯示的測試結果在46分貝左右(環境噪聲約為40分貝),並且在距離顯卡約50cm的位置也幾乎聽不到散熱風扇的噪聲。功耗方面,TUF-RTX 3090-24G-GAMING在滿載狀態下的測試平臺總功耗約為450W,比RTX 3080 FE在滿載狀態下的測試平臺總功耗高了不足30W,所以我們認為TUF-RTX 3090-24G-GAMING的供電需求不算太高,同時推薦入手這款顯卡的玩家為它搭配額定功率為1000W的電源。
創作、遊戲它都是頂尖
得益於24GB GDDR6X顯存帶來的優勢,TUF-RTX 3090-24G-GAMING在內容創作上的性能表現的確值得點讚。在我們關於NVIDIA Studio部分的測試中,它的綜合性能遠超RTX 3080 FE和TITAN RTX,而且還在不少測試中完成了RTX 3080 FE無法完成的任務。而在8K解析度的遊戲性能上,TUF-RTX 3090-24G-GAMING都能輕鬆碾壓RTX 3080 FE和TITAN RTX。
從我們的測試成績來看,包含TUF-RTX 3090-24G-GAMING已經具備在8K解析度+最高畫質+開啟光線追蹤和DLSS的設定下,流暢運行多款遊戲大作的能力。同時在DLSS 2.1的加持下,TUF-RTX 3090-24G-GAMING的遊戲幀率還能有非常可觀的提升。因此我們認為,TUF-RTX 3090-24G-GAMING非常適合那些需要大容量顯存,並且不TITAN和Quadro顯卡上的其他專業軟體優化的內容創作者,同時也能讓極客玩家在8K解析度下獲得逼真、流暢的遊戲體驗。還有一點值得點讚,對於擁有強勁性能的TUF-RTX 3090-24G-GAMING來說,能將滿載狀態下的核心溫度控制在64℃實屬難得,同時也是它擁有高效散熱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