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對於廣告並不陌生,路過大街小巷,各種各樣的廣告幾乎隨處可見。
對於一個企業或者品牌來說,若想迅速的進入大家視野,為人熟知,一般也會通過打廣告以及「明星效應」等來實現。
比如完美日記曾邀請朱正廷、周迅等明星代言;小米曾邀請過王源、吳亦凡等,而華為邀請過的明星代言人則更是「數不勝數」,更有人表示,華為的代言人幾乎遍布了半個娛樂圈。
當然,一家企業若只注重所謂的「明星效應」,而忽略自身產品的質量,也很難走的長遠,像華為、小米等企業,之所以能獲得而今的成就,與其產品過硬的品質是分不開的,像打廣告之類的營銷手段,一般只是「輔助品」,其中,有一家特立獨行的企業便恰如其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這家企業年收入超過1000億,卻從未請過明星代言,很多網友不禁將其稱為史上最「摳」的公司,而它便是迪卡儂。
1976年,迪卡儂成立於法國,最初時,其只是一家專門經營體育休閒用品的小超市,在2003年的時候,它才入駐中國市場,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迪卡儂的規模不斷擴大,而今已遍布全球69個國家與地區。
早在2018年時,迪卡儂就登上了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在2019年時,迪卡儂在全球的銷售額更是達到了1015億美元,從此足以看出迪卡儂擁有的實力之強。
不過,很多人依舊將迪卡儂稱為最「摳門」的企業,這是為什麼呢?
迪卡儂為了降低成本,不僅從未請過明星為之代言,在選址層面,它也是頗為「挑剔」的,一般情況下,其選址通常會較為偏僻,選擇一些交通便利的郊區。
除此之外,迪卡儂與一些經常用華麗包裝等吸引顧客的品牌不同,在包裝方面,迪卡儂幾乎是能省就省,無論是顧客購買了運動類的還是其他品類的商品,其包裝往往只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購物袋,買鞋子時甚至都可能沒有鞋盒。
看到此處,很多人可能會難以理解,如此「摳門」的企業,為何還可以獲得年營收超千億的成就呢?其實,這與迪卡儂更加重視用戶的體驗以及產品的品質有關。
迪卡儂在運動用品領域可以稱得上「佼佼者」之一,其產品的品類繁多且覆蓋面頗為廣泛,顧客到其商場時,自己所需要的多種物品往往都能在迪卡儂見到;其次,迪卡儂的諸多商品「物美價廉」,就好比十幾塊的沙灘鞋、幾十塊的速乾衣等,這些商品的價格不但便宜,其質檢的標準還是根據歐盟的標準來執行的。
此外,迪卡儂的很多員工除了為顧客推薦產品之外,培訓以及陪玩等更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在培訓與陪玩中,將其產品的特性更好地為顧客所了解,從而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體驗。
與此同時,迪卡儂還採用了員工持股的這種方式,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了自身的收入,以及公司更好的發展,員工也會努力的奮鬥,力爭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如此看來,在打廣告以及華麗的包裝等層面,迪卡儂雖然比較「摳門」,但其卻在顧客的體驗與產品質量方面頗為大方。
正如人們常說「用戶體驗和產品質量才是王道」,與其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各種華而不實的地方,不如將錢用在刀刃上,大家對此怎麼看?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