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持續低迷 LV罕見削減海港城的店鋪面積

2021-01-11 聯商網linkshop

香港零售業仍然低迷,奢侈品更是首當其衝,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LVMH.PA)旗下主要品牌LOUIS VUITTON(以下簡稱LV)罕見削減尖沙咀海港城的店鋪的面積,而該店鋪是近年來內地自由行旅客購買LV手袋的最主要店鋪。

據最新消息,LV決定放棄租用海港城港威商場3樓770平方米的超大面積店鋪,已結束營業。原先租用的2樓也減少租用其中的222平方米,騰出來的位置已落實由皮具品牌MCM進駐。該店裝修重新開業後,已削減了20%的店鋪面積。 

LV海港城旗艦店,曾是僅次於法國巴黎香榭麗舍大道LV總店的全球第二大LV店,在2008年由兩層擴充至三層,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LV更在2015年底,在海港城港威商場3樓內開設男士專賣店,也是全香港唯一一間男士專賣店舖,不過海港城發言人重申,此男士專賣店為臨時性質,並非長期租用店鋪。 

連同旗艦店,在內地自由行高峰期LV曾租用九龍倉(00004.HK)旗下尖沙嘴海港城約4800平方米的店鋪。但由於自由行效應減退,LV的排隊人龍已大不如前。

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LV母公司LVMH集團在去年第三季度業績開始復甦,但就香港以及中國大陸的門店布局情況而言,仍面臨市場挑戰。LVMH集團董事長兼CEO Bernard Arnault 也坦承對未來並不感到樂觀,他表示:「每個十年總有八年好日子和兩年不太好的日子,眼看這個十年周期就要見底了,今年下半年會特別艱難」 。

在內地,LV也在持續的關閉不盈利的店鋪,最新關閉的店鋪位於南寧,這意味著LV撤離了廣西市場。早前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鑑於目前的中國奢侈品市場惡化,20%的中國LV門店將在今年年中以前關閉,按這個速率,平均每個月會關閉一家門店。

近一年來據不完全統計,LV先後關閉廣州、哈爾濱、烏魯木齊、太原4家門店。截止目前,LV在上海的門店也縮減至3家。LVMH集團的一位高管曾明確表示,在中國市場,集團已開始嚴格控制LV開店和擴張的步伐。

而在香港市場,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停止了擴張。類似於LV、Gucci、Chanel和Dior等奢侈品牌在該城市的曝光率極高,僅LV在香港就擁有8家門店。

值得關注的是,LV並不是第一個在香港縮減店鋪規模的奢侈時尚品牌。

2017年1月  

義大利奢侈品牌Prada撤出位於香港半島酒店的門店,該店鋪面積超過3000平方尺。 Prada一早已經有意放棄租用,據悉,撤出後Prada每月可以節省240萬港元租金。

2016年12月  

美國奢侈品牌Ralph Lauren上周悄然關閉了其位於香港2萬平方英尺的旗艦店

2016年11月  

經以性感裸男為主打的美國服裝品牌Abercrombie & Fitch提前解除香港中環畢打街旗艦店租約,將向業主賠償1600萬美元約1.25億港元,預計今年撤出中環。

2016年11月  

每月租金1400萬 ,Forever 21 扛不下去了將關閉香港旗艦店。消息人士指,由於香港現在服飾生意難做,該店的月租暴跌了一半至700萬港元。

2016年1月  

Burberry已經與香港太古地產達成協議,削減品牌位於太古廣場旗艦店的面積,關閉旗艦店的第二層。

有香港零售業界人士分析表示,中國內地到香港旅遊的遊客人數銳減,這導致香港的零售商遭遇重創,原因是這些零售商原本是圍繞著內地遊客的龐大需求而建立自身業務運營的,但目前出現了劇烈的變化。

自2015年底以來,Prada, Burberry,Chanel等奢侈品牌罕見地在香港店鋪最低五折出售貨品,這是自2003年開放大陸遊客自由行籤證以來推行的最大幅度優惠,更凸顯了香港時尚零售業節節衰退的趨勢,連愛馬仕也坐不住,不再私密舉行所謂VIP特賣會,2016年首次面對公眾對推出5折貨品出售。

據時尚頭條網數據,截止到今年1月,香港零售業已連續23個月下滑,按零售商主要類別分析,1月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下跌3.9%;服裝銷貨價值下跌5.2%。有業界人士分析認為,雖然香港的旅客數目增加,但他們在港的平均消費下跌,以往內地在港消費的豪客不會再回來,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不能回復以往逾10%的增長。

時尚零售的低迷也在拖累香港高端商場的表現。

根據九倉本周公布的截至去年底止業績報告,海港城去年租戶零售額跌約10% ,海港城整體收入增加5%至89.6億元,營業利潤增長5%至78.47億元,商場收入增長4%至62.07億元。但由於葉壹堂因調整策略撤出香港,出租率降至96%。

銅鑼灣時代廣場收入增加6%至28.38億元,營業利潤增長8%至25.33億元。商場收入增加6%至21.37億元。出租率維持在99%,租戶的銷售額下跌11%至81億元。

2015年香港海港城租戶零售額10年來首次下跌,而重災區是奢侈品珠寶鐘錶。有分析人士指出,海港城作為內地遊客在香港購買奢侈品購物的地標,十年來零售額首次下跌意味著香港正在失去亞洲奢侈品中心的地位。

周大福財務總監Hamilton Cheng曾表示,港元相比美元的強勢繼續為市場業績增加壓力。香港作為購物目的地而言,對中國大陸消費者的吸引力持續減弱。作為曾經的購物天堂,香港光輝不再。

去年第四季度,另外一家高端商場運營集團太古地產旗下的太古廣場、太古廣城中心及東薈城名店倉的零售銷售額則分別下跌12.8%、3.7%及8%。這已是這三間商場的連續5個季度的下滑。早前時尚頭條網報導,香港零售銷售額持續下降令高端零售品牌態度更為保守,太古地產行政總裁白德利曾表示,為了配市場消費傾向,已將太古廣場的美食店鋪租戶數量提高到50%,以刺激人流。

有消息透露,奢侈品牌如Gucci、LV等都公開要求業主減租,否則關閉店鋪。OC&C Strategy公司預計香港地區的關店浪潮將持續兩年時間,直到市場恢復正常狀態,不過很多租戶為避免賠償高昂的毀約金,正在等待租賃合約期滿才撤店。 

歐睿信息諮詢公司研究分析師Jocelyn Cheung表示,由於現在越來越多赴港遊客的消費觀念變得越來越謹慎,因此她預測未來香港會有更多的奢侈品牌店選擇關店。 Jocelyn Cheung透露,隨著租賃率下跌、消費者消費力減弱以及遊客數量的下降,曾經被奢侈品牌佔據的主要購物區現在都被大眾品牌取代。

由於零售環境不景氣,去年香港的租金是過去幾年的一半左右。在2013年至2014年的巔峰時期,香港銅鑼灣羅素街商鋪每平方英尺的租金在2000港元至3000港元的範圍內,但現在該區域的租金跌至每平方英尺1000港元至800港元。 

第一太平戴維斯房地產公司表示,街道商鋪租金從巔峰期暴跌到現在的50%至70%。據該公司近期一份報告顯示,租戶市場近20年來,「街鋪」首次出現讓租戶發愁的情況,目前主要街道商鋪租金已下調30%至40%,而非主要街道不少商鋪出現了空缺情況,而且空缺的商鋪數目正在逐漸增加。

香港零售業已正式步入衰退期,但不知道底部在哪裡,這也許就是奢侈品牌不斷在香港縮減規模的原因。

(來源:時尚頭條網 文/陳舒)

相關焦點

  • 奢侈品牌LV削減香港海港城店鋪面積 在港共有8家門店
    香港零售業仍然低迷,奢侈品更是首當其衝,法國奢侈品巨頭LV(需求面積:1000-2000平方米)MH(LVMH.PA)旗下主要品牌LOUIS VUITTON(以下簡稱LV)罕見削減尖沙咀海港城的店鋪的面積,而該店鋪是近年來內地自由行旅客購買LV手袋的最主要店鋪。   據最新消息,LV決定放棄租用海港城港威商場3樓770平方米的超大面積店鋪,已結束營業。
  • 香港零售業仍然艱難,海港城租金或將大幅下調超過20%
    香港零售業的復甦仍然艱難,充滿不確定性,作為內地遊客在香港購買奢侈品購物的地標海港城租金面臨巨大壓力,有分析指海港城未來5年租金將下滑23%,較早前更預計高達30%的跌幅,顯然,香港時尚零售的持續低迷正在拖累海港城九龍倉(00004.HK)的業績。
  • 愛馬仕香港海港城店重裝開業,消費者排隊購買
    愛馬仕被證明是疫情期間最穩定抗跌的奢侈品牌作者 | Lexi Wang 香港零售受疫情打擊持續低迷 據時尚商業快訊,愛馬仕在香港海港城的門店已完成翻新,並於12月7日正式開業。該店此前裝修約一年時間,重裝後的門店面積是翻新前的兩倍,佔地面積約為610平方米。  除手袋、成衣、鞋履和配飾以及絲綢、家居、香水香氛產品外,該店還會發售品牌於今年初推出的口紅系列。愛馬仕還特別為VIP客人設置了專門的試衣間,以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 海港城去年租金收入90億港元 銷售350億佔香港零售7.1%
    (贏商網記者報導)如果說成功商業地產項目帶來的租金回報和物業增值,那麼香港海港城與時代廣場是最好的例子。   九龍倉發布的2014年業績報告顯示,香港海港城收入增加14%至89.96億港元,其中商場部分收入56.74億港元。在零售市況下行的情況下,海港城商場的銷售額上升3.4%至350億港元,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擴大至7.1%。
  • 香港海港城,終於肯減租了?
    消息顯示,海港城2月12日向租戶發電郵,指新型冠狀肺炎為香港及零售市場帶來史無前例的挑戰,商場明白情況困難,會與租戶共渡難關,正實施一系列措施對抗疫情,以保障客戶及租戶,決定2月減租50%。 01/ 暴亂+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19年,持續了大半年的香港暴亂帶來的衝擊尚未消化,2020年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對香港局勢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 香港海港城業態組合數據揭秘背後的商業秘密
    項目優勢:總商業面積穩居香港最大(超過19萬平方米且持續擴建),單層商業面積巨大(主要區域最高樓層僅4樓,單層平均面積近4萬平方米,在香港僅次於圓方),管理團隊經營能力強,集團品牌資源廣,針對海外遊客特供各類優惠,服務措施軟體體貼到位,率先推出新科技互動禮賓服務站,全年不斷的各類營銷活動更是頻頻獲得各類大獎。
  • 香港奢侈品購物天堂星光不再,又一大牌旗艦店撤離海港城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牙韓翔如今,香港海港城的Valentino店鋪被封上了黑色的圍板,金色的招牌已被火速拆下。這是該品牌在香港最大的旗艦店,上下3層共佔面積超9600平方尺(約891平方米),在2015年開門營業時,曾請來劉嘉玲、範冰冰和韓國的少女時代成員Tiffany等明星參加開幕禮。一天之前,4月6日,義大利奢侈品牌Valentino宣布,其位於香港海港城的旗艦店,由於租約期滿而結束營運。
  • 圖片直擊|從沒見過如此冷清的香港海港城
    而現實,這個黃金假期周,香港卻冷清得讓人難以置信。甚至連海港城都是關門、關門、關門,GUCCCI都停業...... 我從未見過如此蕭條的香港,也從未見過如此冷清的海港城。 雖然海港城整個商場10月5日還在對外營業,然而實際上整個商場開門的店鋪卻只有30%左右。  負一樓的Dior、Whoo等化妝品裝櫃都大門緊閉,有兩三個顧客在Dior店門口張望。
  • 揭秘亞洲最賺錢購物中心香港海港城 市值驚人
    聯商網消息:據搜鋪網報導,若想解讀香港商業地產近五十年發展歷史,那海港城必然不能錯過。作為目前堪稱中國業績表現最佳、香港最大的購物中心以及九龍倉集團旗下標杆項目,香港海港城讓所有內地項目望塵莫及。2012年,海港城(不包括酒店),營業額為62.43億元,按年升14%,營業盈利則是上升13%至53.67億元。2012租戶零售銷售總額達310億元,按年升13%。
  • 歷史上第一次,香港海港城為奢侈品牌等減租
    海港城佔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擁有逾450間商店,是最多中國內地遊客觀光購物的香港高端商場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日前透露,2020年農曆新年是香港零售業最糟糕的時期,在1月24日至2月2日期間,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品類已收窄至30%和40%的跌幅重新擴大至60%至80%,她預計該態勢將會延續至夏季。2019年第四季度,香港零售銷貨量同比大跌24.1%,為有記錄以來表現最差的季度。
  • 法媒:香港商鋪租金太貴 LV和Burberry都吃不消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導 法媒稱,國際名牌商店包括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和巴寶莉(Burberry)等揚言,如果香港房東在目前零售業不景的此際拒絕減租,他們將不惜關門停業。報導說,由於大陸經濟持續疲弱,自由行旅客購物豪氣不再,加上陸客數目減少,零售業一片低迷。
  • 【獨家】亞洲最賺錢購物中心香港海港城 市值1600億!
    並且,在零售市場不行的情況下,海港城商場的銷售額上升3.4%至350億港元,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擴大至7.1%。此外,在2014年年底,海港城的市值已為1600億港元,較2013年上升16%,佔九龍倉集團營業資產的38%。而Uniqlo位於九龍區面積最大的旗艦店、面積達37000平方尺的Page One全概念店和佔地三層的Versace全概念店也已陸續開幕。
  • 愛馬仕不擔心客流,新一波疫情間重開的香港海港城門店前再現長隊
    記者 | 陳奇銳編輯 | 周卓然1在零售陰霾覆蓋下,愛馬仕成為香港奢侈購物中心海港城近期少有的亮點。早前於疫情期間進行擴張裝修的海港城愛馬仕於12月7日正式重新開業,新店佔地面積610平方米,約為原先店鋪的兩倍,銷售成衣、包袋、香水彩妝以及腕錶等多品類產品。遵循香港疫情管制的規定,海港城愛馬仕會為每位顧客測溫,並將店內控制在20至30人之間,並在7日當天讓不同顧客分批進店。
  • 香港海港城、成都IFS不增加餐飲娛樂業態背後的秘密
    成都IFS的業態比例,大約80%是零售,15%是餐飲,5%是娛樂。其中連卡佛百貨租賃面積近8000平方米,Great超市超過4000平方米,UA影院也達3000多平方米,冰悅滑冰場1900多平方米。   與海港城一樣,成都IFS有20%是頂尖的奢侈品牌,50%都是中高端品牌,剩下30%是潮流時尚品牌和餐飲、娛樂。   成都IFS租金最高的店鋪是1800元/平方米/月。
  • 香港:海港城銷售首次出現下跌 10年風光不再
    香港最大購物商場海港城無時尚中文網2015年8月20日報導:曾經是大陸豪客訪港必逛之地的Canton Road 廣東道如今風光不再,而位於該地段的全港最大購物中心Harbour City 海港城自然受損不小,截止6月底海港城零售銷售額下跌7.1%至156億港幣,而母公司九龍倉(0040.HK)旗下另一知名購物中心時代廣場受
  • 香港海港城憑藉什麼讓內地所有項目望塵莫及,趙旭州為你揭曉謎底
    購物中心行業作為全球範圍內最重要的零售經營方式之一,它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消費、休閒方式。除此之外,它對一個城市的商業環境改善、投資結構的優化以及對經濟繁榮的貢獻等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的重要性是無可厚非的。購物中心的地位如此重要,那麼它在國內的發展現狀如何?香港海港城又是憑藉什麼讓內地所有項目望塵莫及?商業地產策劃大師趙旭州先生將為你揭曉謎底。
  • 香港甲級寫字樓寒潮已至 義大利奢侈品牌撤離海港城
    在此期間,中資機構在香港甲級寫字樓租用總面積增加210萬方呎,與上一個3年的120萬方呎比較,增速明顯加快。其中,中資金融機構貢獻了近60%的租用面積增長。同時,共享工作空間亦成為香港寫字樓需求的其中一個主力軍。一直以來,港島核心地段(寫字樓)的空置率長期處於 2%左右,租金持續高企,吸引了多家共享空間平臺進入香港市場。
  • 香港海港城母公司套現亞馬遜及Facebook股票
    > 香港市場環境持續低迷,港資企業如何應對成一道難題。 據時尚商業快訊,香港海港城母公司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今日發布公告,披露其出售亞馬遜及Facebook股份事項,總涉資約73.86億港元,共賺投資盈餘逾19億港元。
  • 前所未有,香港海港城為商戶減免一半租金
    2月12日,多家香港媒體報導稱,海港城給租戶的一封內部郵件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商場客流量驟減,多個品牌商家業績受到嚴重影響。為減緩商戶壓力,海港城決定將2月租金減半。由於涉及與租戶間的保密條款,海港城未透露更加具體的洽談內容和合約安排。
  • 海外首間分店『SHIBUYA109』(香港-海港城店)12月10日隆重開幕
    香港2015年11月17日電 /美通社/ -- 一向被日本時尚界視為「東京潮流指標」的人氣大型商場「SHIBUYA109」,其位於海港城的分店(株式會社 Tokyo Malls Development 的100%子公司東急商業發展(香港)有限公司旗下)將於12月10日(星期四)正式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