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很專業,教學設計有創意,課堂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為中心。」12月4日,資陽雁江區第八小學校長李敏在成都鹽道街小學觀摩了一節心理健康課,她忍不住讚嘆,與鹽道街小學結對共建以來,雁江八小緊跟名校步伐,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不僅僅是雁江八小,與電子科技大學附小結對的德陽廬山路小學,常常組織學生到成都動物園、成都博物館等地進行研學。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教育局獲悉,2020年截至目前,成都有60所學校與德陽、眉山、資陽的學校結對共建,互享優質資源,並舉辦了豐富的跨城研學活動。
鹽小與雁江八小結對 線下深入課堂 線上資源共享
12月4日上午,資陽雁江八小校長李敏走進了鹽道街小學的心理健康課堂。任課老師與學生充分互動,分享自己生活和學習中犯過的「小馬虎」。李敏表示:「教師很專業,教學設計有創意,課堂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為中心。」
這並不是李敏校長第一次來到鹽道街小學。自去年7月鹽道街小學與資陽雁江八小結對以來,各項線上線下的觀摩、交流活動都開展得有聲有色。「鹽小幫我們申請了四川『雲教』平臺的帳號,八小的老師同學能遠程觀看鹽小的課堂直播。」李敏說,通過線上平臺,方便了校與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八小也更能緊跟名校步伐。
成都鹽道街小學校長助理楊琳表示,鹽小與雁江八小以「成德眉資同城化」為契機開展教育結對活動,對雙方來說都是互相學習的機會。
成都博物館、杜甫草堂……
成德眉資跨城研學豐富多彩
上周六,德陽廬山路小學的12名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在學校組織下乘坐動車到成都,參觀成都博物館「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特展,這是廬山路小學美育研學「冬的珍藏」中的特色課程。
「德陽要展出莫奈的真跡,可能是不太現實的,如果沒有同城化的平臺,孩子們是享受不了這種教育資源的。」廬山路小學校長助理曹桂彬介紹,依託成德眉資四市的資源,學校在一年四季都會開展針對不同年級的研學活動。「比如,一、二年級的研學去成都動物園;三年級以上的去成都博物館;四年級語文課講到杜甫的詩,學校會組織學生去杜甫草堂……」
曹桂彬表示,通過研學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學習到知識,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也讓他們意識到,「成都離我們不是那麼遠」、「眉山離我們也不是那麼遠」。
今年10月底,廬山路小學與電子科技大學附小成功結對。曹桂彬稱,下一步也將和電子科技大學附小加強交流合作,比如聯合舉辦美育成果展示,組織兩校的藝術團、樂團匯演,讓兩校學生能互享美育教育資源。
記者從成都市教育局獲悉,截至目前,今年有60所成都的學校分別與德陽、眉山、資陽三市各20所學校結對,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實習記者 肖皓月
【來源:愛看頭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