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三餐有肉是尋常

2021-01-08 人民網

河南省光山縣南向店鄉蔡中村順和合作社社員正捕魚供應市場,一派人歡魚躍的豐收景象。謝萬柏 攝

水草豐美的藏北牧場。資料圖

紅燒肉、清蒸魚、西紅柿牛腩,今天這樣一頓家常飯,70年前我國老百姓想都不敢想。別說吃肉,那時候,填飽肚皮都是奢望,雞蛋要用糧票換,豬肉專挑肥的買,市場上少有魚和蝦;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肉類供應逐漸充足,海鮮仍很少見,幾塊錢一斤的蝦不是普通人家說買就能買的;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品種漸漸豐富,肉、禽、蛋、水產擺上了貨架,要是家裡來客人,桌子上雞鴨魚肉都少不了;

進入新時代,豬肉要有機的,雞蛋要富硒的,魚蝦要深海的,只有想不到,沒有吃不到……

從「吃肉等過節」到「豬糧安天下」。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畜牧業、漁業發展突飛猛進,從家庭副業成長為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肉蛋奶供應從嚴重匱乏到供應充足,人民群眾從沒肉吃到有肉吃,從吃得安全到特色多樣,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跨過「不夠吃」這道坎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底子薄弱,物資短缺,供不應求,生活必需品都是統購統銷、按人頭分配。「吃飯要糧票,買肉要肉票,這些票在計劃經濟時期是一種購物憑證,想要買東西,錢和票缺一不可。」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的農民收藏家石吉祥家裡有大大小小很多本冊子,裡面收藏了從1956年—1988年各個時期的糧票、油票、肉票、雞蛋票等。他介紹,「當時每人每月分到的糧票是27斤,油的話只有二三兩,肉票更少,一人一年吃不到一斤肉,所以有了肉票也不捨得用,就攢著過年打打牙祭。」

「現在生活好了,想吃啥吃啥,這在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石吉祥感慨道。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畜禽水產品供應總體不足。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原畜牧水產局局長王富林回憶,1949年到1955年,在黨中央工作組的帶領下,博野縣確定了「以牧促農,農牧結合」和「豬多、肥多、糧多」的發展道路,牲畜開始自繁、自養,但主要用於農業生產。「1950到1965年,漁業的生產、加工、科研等得到較快恢復和發展。隨著『四大家魚』人工繁育技術的突破,水產養殖業開始起步,成為重要的漁業生產方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唐啟升介紹說,儘管這一階段漁業開始起步,產量大幅提高,但受多種因素影響,還沒有從根本上發生質的飛躍。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全面深化和市場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大牲畜、生豬等傳統養殖業發展迅猛,畜禽規模養殖場開始出現,扭轉了畜產品短缺的局面;而隨著落實水面使用權、全國主要漁區掀起了水域灘涂確權發證熱潮,群眾發展水產養殖業的積極性日益高漲。綜合發力下,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全國主要畜產品、水產品總產量持續穩居世界第一,城鄉居民「吃肉難」「吃魚難」問題得到解決。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養殖成為發展方向,規模養殖取代傳統的小農戶分散養殖佔據主導地位,成為肉類生產供應的主體。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飲食營養方面的變遷,我想到了一句話:吃肉多了,吃糧少了。」中國營養學會原副理事長趙法伋曾在20世紀80年代進行了「上海居民的膳食結構變遷及其與健康和疾病的關係」的研究。結果發現,上海居民的膳食結構在上世紀50年代-80年代中期的大約35年間發生了明顯變化,變化特點是「糧食消費逐年下降,動物性食物成倍增長」。趙法伋介紹,膳食結構的變遷給居民健康帶來了很多好處,主要表現在膳食質量的改善,特別是膳食蛋白質質量的改善。這對降低營養缺乏病,促進居民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統計,1952年全國豬牛羊肉總產量僅有339萬噸,1990年我國肉類產量達到2857萬噸,躍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我國豬牛羊肉總產量增加到6523萬噸,比1952年增長18.3倍,年均增長4.6%;

禽蛋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18年全國禽蛋產量達3128萬噸,比1982年增長10.1倍,年均增長6.9%;

2018年全國牛奶產量3075萬噸,比1980年增長25.9倍,年均增長9.1%;

1949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僅44.8萬噸;到1989年,我國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332.6萬噸,躍居世界第一;2018年,全國水產品產量6458萬噸,是1949年總產量的144倍,年均增長7.5%;

全國人均肉、蛋、奶佔有量達到62.11公斤、22.2公斤和26.4公斤,肉類人均佔有量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禽蛋人均佔有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肉、蛋、禽、奶、海鮮早已不再是奢侈品,進入了普通百姓家。

滿足「吃得好」新需求

「以前想著是怎麼多產蛋,現在是想著怎麼產好蛋。」2006年,北京市平谷區大興莊鎮韓屯村村民張陽成立了北京綠都峪口興合養殖有限公司和綠都興瑞養殖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 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目前帶動農戶20多戶,共計存欄蛋雞20餘萬隻,年產雞蛋4000噸。所有農戶遵循合作社的技術規範和技術體系,完全按照標準化生產流程進行養殖生產,蛋品統一由合作社利用自有渠道和品牌進行銷售。

張陽還和北京市家禽團隊專家對接,引進快速檢測相關技術,完善檢測與追溯體系,建立了合作社全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體系,順利通過了GAP(良好農業生產規範)認證,並獲批北京市全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示範基地。改變了農民飼養中隨意用藥的陋習。合作社農戶既明確了生產主體責任意識,也提高了安全生產技術能力,很少出現質量不合格現象。張陽告訴記者,由於嚴把產品質量關,合作社引來了日本、韓國公司的高端定製生產。

在新的歷史時期,畜牧業圍繞「優供給、強安全、保生態」目標,堅持質量興牧、綠色興牧,加快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實現養殖業綠色發展,讓廣大消費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發布了《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和《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實施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中藥類除外)退出行動,促進養殖過程「用好藥、少用藥」,維護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最終實現飼料「禁抗」、養殖「減抗」、產品「無抗」。

而在水產品方面,近年來,各地為了守好「質量安全」這道門,在創新監管手段上不斷探索。在廣東惠州,監管與溯源平臺的上線,實現了對「從塘頭到餐桌」全鏈條的把關,消費者在購買水產品時只要掃描商戶「二維碼」,即可知道水產品來源和流通等信息;而在江蘇,率先建立的漁業官方獸醫制度,讓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工作變得更高效、更得力,從源頭上確保水產養殖的生產安全和消費終端「舌尖上的安全」;質量安全不僅是管出來的,更是「產出來」的,浙江以治水為抓手,深入推進「漁業治水促轉型」行動,倒逼養殖一線的一大批漁場向「綠色養殖」轉型升級。

「吃飽」問題解決後,「吃好」成為新需求,消費者對安全、優質、品牌的畜禽水產更加青睞,消費升級不斷推動產業升級。

國家提出了調整優化生產布局、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態優先、養捕結合、以養為主的發展方針,我國畜牧業、漁業從粗放養殖、注重數量、保障供給安全,到精細養殖、規模化、標準化、保障食品安全,進入綠色發展期。

立體工廠化養殖、草食畜牧業產業鏈建設、生態種養循環農業、海洋牧場、大水面生態漁業、「跑道魚」等健康養殖模式,都成為我國現代畜牧業、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利器」。

全國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到58%,畜牧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佔比超過47%;

奶牛平均單產從1噸多提高到7.5噸,規模牧場100%實現機械化擠奶,質量安全控制更加可控;

「瘦肉精」整治、「三魚兩藥」整治、生鮮乳質量安全監測、獸用抗菌藥綜合治理、《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修訂、飼料禁用抗生素……通過「產」「管」結合、綜合施策,畜禽水產質量安全總體實現了穩定向好的基本目標,消費者基本實現「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向著「多樣化」再邁進

家住山西太原的82歲老人郭華,如今每周都要和老伴兒至少吃上一頓魚。每當回憶起第一次吃魚的經歷,老人不禁自嘲。「80年代以來,家裡的餐桌開始豐富起來,但在內陸省份,魚還是稀罕物。有一次親戚送來幾條魚,我當時使勁推辭,說家裡有,其實是因為自己根本不知道怎麼做。」當時那是幾條鯉魚,現在品種豐富多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費觀念的改變,以及冷鏈技術的發展,我國鮮肉消費呈現從冷凍肉到熱鮮肉,再到冷鮮肉的發展趨勢;同時,肉類消費結構越來越多樣化,肉類生產趨於功能化,肉類加工品也呈現多樣化。

肉類消費結構已由原來以肉蛋為主轉向包括魚、蝦等更加多元化和豐富的食品結構,牛羊肉、禽肉、魚肉等的消費量正在不斷增長,增加對營養價值較高的白肉消費,而減少脂肪含量高的紅肉消費。

數據顯示,1991年到2017年,牛、羊肉的消費比例分別增加7.12%和2.76%。2013年到2016年,我國人均禽類產品消費量由7.2千克上升為9.1千克,年均增加8.1%,人均水產品的每年消費量由10.4千克增加到11.4千克。

江蘇軍曼農業科技公司是火雞全產業鏈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火雞擁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三大特性。根據這一特性,公司總經理魯曼決定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聯合國內知名科研院所首創火雞瘦身系列產品「火雞姑娘」肉酥粒,即將進入健康產業市場,之後會陸續推出其他產品。

當下,人們對肉品的要求不再是單純提供營養物質,而是更加關注調節身體機能、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功能性食品風潮正起,各種研究和應用層出不窮。雞蛋有葉酸雞蛋、富硒雞蛋、維生素強化雞蛋等;肉類有低脂肉製品、添加鐵、鋅、鈣強化劑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肉製品,添加具有抗疲勞、防止肥胖等功能的低聚糖肉製品等。

同時,肉類加工品呈現多樣化。伴隨著人口流動、旅遊業的興旺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安全、營養、方便、快捷為主的肉製品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各種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卻肉、小包裝肉、半成品肉、熟肉製品消費比例逐漸上升。由粗變精、由生變熟,大包裝改小包裝的高質量肉食品成為消費熱門。

我國肉製品年產量由上世紀90年代初期的50多萬噸發展到2018年的1700多萬噸,增長了30多倍,多樣化的肉製品豐富了廣大消費者的餐桌。

吃好肉才算過上好日子,國民70年吃肉史,折射了我國畜牧業、漁業70年發展史,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蒸蒸日上的發展史。

相關焦點

  • 魯寧監獄舉辦「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詠頌會
    魯寧監獄舉辦「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詠頌會 2019-09-30 2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聯通世界鄉土新
    網紅「海爸」的珠農淳樸本色依舊,一邊掐著手指告訴記者,自己今年虛歲五十七了,屬兔的,一邊坦言養蚌、開蚌大半輩子,完全沒想到賣個珍珠也能足不出戶上網直播,更沒想到自己因此還會「老來紅」……「搖把子」傳遞的看世界思變渴望佇立在新中國壯麗七十年的歲月之門前,1984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中點,也是農家子弟何志校的人生起跳點。
  • 奮進新時代 爭做追夢人
    ——信陽市成功舉辦第27屆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周刊訊(記者查少勝 通訊員 張奇)2020年6月23日上午,由中共信陽市委宣傳部、共青團信陽市委、市教育體育局、以「奮進新時代 爭做追夢人」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引領廣大青少年深入了解新中國成立70年的輝煌成就,引導廣大青少年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爭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清鎮舉行「奮進新時代 聚力強軍夢」演講比賽
    12月9日,由市委宣傳部、市人武部、職教城管委會等主辦的「奮進新時代 聚力強軍夢」主題演講比賽開賽,來自貴州(清鎮)職教城、各鄉(鎮)、市直部門的18名選手參加比賽。演講中,選手們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和工作學習感悟,深情地講述革命先烈和英雄模範為國犧牲的壯麗人生;講述自己攜筆從戎、獻身國防的精彩軍旅;講述身邊同事舍小家為大家的感人故事。他們從不同角度、多個層面闡釋自己對國防和軍隊的認識理解,抒發新時代青年的家國情懷,彰顯永遠跟黨走的理想追求和為國為民奮鬥終生的堅定信念。
  • 冷水江市《奮進新時代》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舉行
    1月18日晚,湖南省婁底冷水江市《奮進新時代》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在冷水江市六中體育館舉行,為全市人民奉上了一場異彩紛呈的春節視聽文化盛宴。中共冷水江市委書記向乾勇發表了新春致辭。今年春晚由中共冷水江市委、冷水江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冷水江市市委宣傳部組織、市融媒中心承辦,整臺晚會共有16個節目,出演的演職人員有1200人,以「奮進新時代」為主題,分為與祖國同行、為銻都喝彩和向夢想出發三個篇章,包含舞蹈、歌曲、器樂、小品等多種節目形式,精彩節目輪番亮相,精彩紛呈,節目大多來源於本土,貼近百姓生活,吸引了數千名觀眾到場觀看。
  • 張掖市民間藝術家協會舉行「奮進新時代歡度小康年」2020年年會暨...
    市民間藝術家協會舉行「奮進新時代歡度小康年」2020年年會暨慶元旦聯誼會 每日甘肅網12月28日訊據張掖日報報導(記者祁曉蓓)12月26日,張掖市民間藝術家協會舉行「奮進新時代歡度小康年」2020年年會暨慶元旦聯誼會,六縣區文聯、市屬各文藝家協會主席,民協藝術顧問、會員以及社會各界民間文藝工作者歡聚一堂
  • 「開啟新徵程 奮進新時代」文藝演出精彩上演
    12月17日下午,在鹽湖區黨群服務中心,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主辦,市群藝館承辦的「開啟新徵程 奮進新時代」宣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文藝演出精彩上演。百餘名群眾在歡歌熱舞中領會全會精神。整場演出由市群藝館文化志願小分隊擔綱。
  • ...年•奮鬥新時代】南皮職教中心:砥礪奮進新時代,牢記使命育新人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南皮職教中心:砥礪奮進新時代,牢記使命育新人 2019-09-29 2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構築奮進新時代的精神豐碑
    奮進熱土,多彩貴州。崇德向善的徐徐清風正輕撫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土地,無數戰天鬥地的榜樣故事與德行兼備的良行善舉正被銘記。  在脫貧攻堅主戰場,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貴州湧現出一大批熱愛祖國、奉獻人民的道德模範,自強不息、砥礪前行的榜樣力量,積極進取、崇德向善的文明家庭。
  • 「最暖心」春晚 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展現奮進新時代精氣神
    另有560多家海外媒體轉播和報導了春晚。其中通過優兔、臉譜等觀看春晚直播的觸達人次超過2462萬。鼠年春晚以守正創新為特色。聚焦老百姓紅紅火火、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打造「中國年」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開場舞《春潮頌》讓演員與觀眾近距離接觸,打破了臺上臺下界限,增強了現場互動性。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70年要案縱覽:馬加爵...
    本文原標題:《【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70年要案縱覽:馬加爵故意殺人案》☝ 點擊上方「雲南高院」關注我們圖為馬加爵在庭審中。圖片提供張浩林案情簡介2004年2月上旬,雲南大學學生馬加爵與同學唐某、邵某、楊某、龔某4人在打牌過程中發生言語衝突,產生了殺害4人的念頭。
  • 奮進新時代逐夢新徵程
    原標題:奮進新時代逐夢新徵程   日前,由團市委、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團委主辦的「團企共建」啟動儀式暨聯合主題團日活動在東旭錦江國際酒店舉行。
  • 奮進新時代 開啟新徵程——新年寄語
    同時,立足本職崗位,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以過硬本領展現擔當作為,繼續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在新時代的長徵路上儘自己的一份力。記者陳曦整理初心不改踐行「四力」董慧,青海日報社記者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20年註定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隔開了人們的距離,卻讓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 【回首2019 奮進2020】第四看守所:新時代—我們的使命;再出發...
    【回首2019 奮進2020】第四看守所:新時代—我們的使命;再出發—我們的奮鬥 2020-01-12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時代|大遼姐姐「雲宣講」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
    巾幗心向黨 奮進新時代|大遼姐姐「雲宣講」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 2020-07-30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進新時代同舟共濟40年」優秀書畫攝影作品展播(第八期)
    慶祝政協耒陽市委員會成立40周年——「奮進新時代·同舟共濟40年」優秀書畫攝影作品第八期展播優秀作品13幅,其中書法作品7幅、美術作品2幅、攝影作品4幅。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七十載芳華正勁 徵程路奮進不止——國管局建局70周年有關工作綜述
    今年以來,全局圍繞「總結、表彰、傳承、奮進」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學習、教育、文化活動,努力營造弘揚傳承優良局風的濃厚氛圍,激發全體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凝聚起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的強大力量。總結:回首不忘來時路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腳步,國管局走過了70年的歷程。
  • 「報導」聶辰席、慎海雄出席「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第十六...
    △聶辰席、慎海雄同志了解總臺「5G+4K+AI」發展情況本屆展會以「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為主題,展出面積達2.2萬平方米,設置了展臺93個,有304家機構參展,包括來自約5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展商,以及國內一些省級衛視與一線影視製作機構、網絡視頻平臺。
  • 聊城 奮進新時代 邁步新徵程
    五年櫛風沐雨,五年砥礪奮進。    聊城市將砥礪奮進再出發,推動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邁向高質量——  動能轉換初見成效 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聊城市堅持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做優做強九大產業集群,實現創新發展、持續發展、跨越發展,高標準建設魯西新舊動能轉換試驗區、轉型發展新高地。
  • 「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 詩歌朗誦會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歌頌黨的豐功偉績,引導廣大黨員、居民群眾立足本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近日,麒麟區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寥廓街道西北社區、曲靖婦女兒童中心舉行「奮進新時代,開啟新徵程」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