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秦時明月,羅網曾刺殺嬴政,為什麼嬴政統一天下後不滅了它?

2020-08-25 偉哥說動漫

導讀

要說最近十年來國漫裡哪一部動漫最具知名度無疑是被粉絲們稱為國漫老大哥的《秦時明月》了,這部動漫以歷史為根基,動漫講述的是秦國統一天下後由於對原六國百姓過於苛刻所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其中最讓粉絲們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就是嬴政剛即位成為秦王時曾經被羅網組織追殺過,當時嬴政逃到韓國在韓非等人的幫助下才逃過一劫,之後嬴政完全掌握了秦國的大權甚至統一了天下,按理說以嬴政的狠辣手段在他完全掌握大權後應該會剷除這個曾經差點殺他性命的殺手組織,嬴政大權在握後非但沒有剷除羅網組織反而讓羅網組織藉助秦國的勢力變得更強了,我認為嬴政之所以不剷除羅網有以下兩個原因,請看筆者詳細道來。

嬴政

嬴政根本無法徹底剷除羅網,因為比羅網弱十倍的墨家都難於消滅

我們都知道,羅網組織等級森嚴勢力更是遍布天下,要消滅這樣一個勢力龐大且個個武藝高強的殺手組織是非常難的,他們個個以一當十甚至以一敵百,羅網組織的殺手成千上萬,毫不誇張的說他們完全有能力真刀真槍的和嬴政和秦國正面對抗。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秦時明月》中墨家這個門派吧,他們全員上下也就數百人,能上得了臺面的高手也就墨家巨子和高漸離這兩個高手,當時秦國並沒有能夠把他們消滅,因為墨家雖然無法和軍隊正面對抗但是他們個個身懷絕技軍隊也難以抓住他們甚至消滅,他們四散開來更加讓軍隊頭疼,因為他們都是江湖中人個個都能夠飛簷走壁,軍隊顯然不是他們的對手。

羅網組織的整體實力是要遠超墨家十倍以上的,他們的超級高手就擁有起碼十位以上,每人都能夠以一敵百,如果嬴政派出軍隊消滅羅網非但無法成功還會傷亡慘重,更有可能的是恐怕嬴政的軍隊還沒有開始出發嬴政本人就先人頭落地了,因為羅網在秦國中安插了許多的奸細,甚至有可能嬴政身邊就有羅網的人。

羅網六劍奴

在嬴政還沒有成為皇帝之前以及剛成為皇帝之後的數年時間裡羅網和秦國的相國呂不韋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當時秦國幾乎就是呂不韋說了算的,為了能更加的鞏固自己的權力他必然在朝中甚至宮中都安插了自己的奸細,而最適合的奸細莫過於羅網的殺手了,因為殺手擅於隱藏,而羅網又與呂不韋達成了某種協議,那麼呂不韋勢必會派羅網的殺手監視嬴政,後來雖然呂不韋被嬴政鬥倒了但是羅網卻存了下來,因為嬴政根本不知道自己身邊到底有多少羅網的人。

羅網殺手黑白玄翦

《秦時明月之君臨天下》中嬴政就曾經被羅網的人刺殺過,當時嬴政正在祭天羅網殺手突然從天而降讓嬴政措手不及,鹹陽宮守衛森嚴光天化日之下他們能夠不驚動守衛來到嬴政身前刺殺足以說明宮裡甚至嬴政身邊就有他們的人,嬴政正是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才一直沒有去動羅網。

羅網勢力龐大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完全漏出他們的底牌,作為一個存在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老組織(秦時明月中有提到過羅網在春秋戰國時期前就已存在),即便是一個國家的力量也不是說滅就能滅得了的,況且這個組織的勢力幾乎可以和國家對抗,一旦嬴政貿然出擊搞不好還會讓他們狗急跳牆,一旦老巢被摧毀這些亡命之徒勢必會滿腔怒火的做出一些對國家對嬴政不利的事情,比如今天去刺殺某位大臣明天去刺殺嬴政等等,與其做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不如大大方方的放過他們,這樣對秦國來對嬴政說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個時候嬴政已經統一了天下,集所有權力於一身,只要嬴政不去找他們的麻煩他們就不會對嬴政構成威脅,前期之所以追殺嬴政是嬴政秦國的權力不在嬴政手上,他們是替呂不韋賣命,而如今嬴政奪回了權力羅網在秦國中也只能轉身投靠嬴政了,如果嬴政不接納他們還要消滅他們會逼得他們狗急跳牆的,嬴政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才沒有殺動手剷除羅網,因為這是無法完成還會兩敗俱傷的事情。

嬴政

羅網是一把利刃,誰拿到誰就可以使用

羅網是一個利益至上的殺手組織,他們背靠秦國,誰在秦國中權力最大他們就投靠誰,在嬴政沒有成為皇帝以前,秦國中權力最大的人就是相國呂不韋,所以為了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下他們就成為呂不韋手中的利刃,當時嬴政即位後就想著從呂不韋手中奪過權力。嬴政的野心引起了呂不韋的猜疑和不滿所以他就趁嬴政微服私訪時派出了羅網的殺手八玲瓏一路追殺嬴政到韓國,後來在流沙組織韓非等人的幫助以及蒙恬的誓死保護下才得以安全的回到秦國。

羅網之首趙高

回到秦國數年後嬴政扳倒了呂不韋成為了一位手握實權的君王,他也明白了羅網為什麼要追殺他的原因,奪回權力的嬴政並不打算找羅網秋後算帳,因為羅網本身就是一把利刃,誰擁有足夠的權力就可以去握它,目前秦國的權力集中在嬴政的身上,那麼他也可以讓羅網為自己辦事,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消滅他們呢?畢竟用他們遠比消滅他們更加划算。

嬴政急於統一六國羅網說不定能成為擊敗六國的一大助力,之前呂不韋就曾讓羅網殺手黑白玄翦殺死了六國的許多將領,所以嬴政是不是也可以效仿呂不韋的做法呢?這就是為什麼他不消滅羅網的原因,因為羅網就是一把利刃,在《秦時明月》中他們替秦國消滅了許多六國的殘餘勢力,他們的存在對於那些企圖想顛覆秦國的諸子百家各派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畢竟《秦時明月》中想要顛覆秦國的民間幫派組織非常多,而出動軍隊去剿滅這些幫派也不便,這時候羅網組織就起到很大的作用了,他們的勢力遍布天下,哪個幫派有個風吹草動他們立馬知道,由他們來對付諸子百家最適合不過了,所以我們也看到《秦時明月》中羅網組織就專門對付諸子百家。

羅網殺手驚鯢

總結

嬴政之所以不剷除羅網其一是因為羅網勢力龐大無法徹底剷除乾淨,一旦激怒他們得不償失。

其二是因為羅網是一把利刃,刺殺嬴政並非他們的本意,因為他們此時正在被呂不韋握著並被使用,而現在這把利刃是被嬴政握著,嬴政認為使用他們比毀了他們更加划算,所以羅網組織非但沒有被嬴政消滅還藉助了秦國的實力增強了不少。

相關焦點

  • 千古帝王嬴政,祖龍平天下
    嬴政在滅掉趙國後就一鼓作氣直接到燕國的大門口了,嚇得燕太子丹魂不守舍,想了一個昏招,實施了一個著名的刺殺事件:荊軻刺秦王。滅了魏國後,嬴政感覺統一中國的偉業就在眼前了,大手一揮,秦軍就進攻楚國了,經過多次的戰爭,終於在公元前223年滅掉了楚國,楚王被嬴政給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國大將項燕在國亡之後率領殘部擁立昌平君為新楚王,可實力不允許,最後還是被滅了,項燕也跟著自殺了,數年說一句,項燕是項羽的爺爺,項羽滅秦也算是給老爺子出了一口而去。
  • 秦時明月:趙高有何底氣敢與秦始皇博弈?只因嬴政有兩大死穴
    羅網如今的行為意圖很明顯了,它的目的就是要扶植胡亥成為下一任秦皇,好得到更高的權力。作為嬴政身邊多年的近臣,趙高對這位始皇帝的脾氣秉性了解得非常清楚,對嬴政的想法揣測得非常明白。從海月小築刺殺扶蘇到春祭陷害扶蘇等一系列的事情來看,帝國內部出現了矛盾。
  • 嬴政,趙姬,呂不韋已經夠亂了,《秦時明月》還讓麗姬,荊軻亂下去?!
    再有更多的,好像便不知道了。這不怪後人,只因為荊軻死的早,再有便是歷史中對於荊軻的記載實在太少,荊軻刺秦王一戰成名,而後後人才將他的祖籍家鄉查出來傳頌一番,但是卻連最基本的生辰八字都沒有搞清楚。也正是因為此,《秦時明月》和盤託出一個大戲。荊軻死於公元前227年,這時距離秦國統一六國還有六年的光景。荊軻本衛國人,此去刺秦王乃奉了燕國太子之命,一責成全了知己義氣,二來報滅國之仇。
  • 天行九歌:蓋聶誓死保護嬴政,為何後來背叛嬴政?嬴政:分道揚鑣
    衛莊的師哥蓋聶則選擇了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蓋聶擔任嬴政的第一侍衛以及秦國首席劍術教師,後來嬴政和他的秦國吞併了其餘六國,嬴政成為了始皇帝,不過這期間蓋聶的作用似乎並沒有體現出來,充其量他也只是個武藝高超的護衛而已,後人們只知道王翦和蒙恬這樣的名將。——蓋聶誓死保護嬴政,為何後來卻背叛他?
  • 秦時明月:緣何蓋聶選擇了嬴政
    天行九歌和秦時明月是姐妹篇(或者說父子篇更形象一點),天行九歌可以看作是秦時明月的前塵篇,他們的故事應該是可以串成一條線的,現在我們就從天行九歌和秦時明月兩部動漫中探討一下為何蓋聶選擇了嬴政。嬴政怎麼會不知道後世會怎樣評說他,但,為了後世的穩定與繁榮,背負千古罵名又如何!
  • 《秦時明月》第六部:沒有人比蓋聶更懂嬴政,他和衛莊對嬴政的評價...
    《滄海橫流》是《秦時明月》的重要篇章,在這一篇章中帝國與諸子百家的力量對比將發生轉折,而這一轉折的起點就是嬴政的隕落。衛莊曾向蓋聶詢問嬴政是一個怎樣的人,蓋聶表示嬴政是一個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人。蓋聶認為嬴政是一個自古不曾出現過,未來也可能不會再出現的人。
  • 為什麼嬴政能統一中國,建立中央集權,而不是別的國家或君主?
    在這七個國家並立的情況下,為什麼最後由秦國滅掉六國,統一天下,而不是其它六國之一?為什麼偏偏是嬴政實現了統一,而不是秦國其它君主?我們分析一下這裡面的原因。關東各諸侯國之間也曾在蘇秦、戰國四公子等的積極努力下,形成過合縱之勢。然而,當他們與秦為戰至函谷關的時候,秦人開關延敵,但各國軍隊卻都不敢進。可見,地形對秦國是多麼地有利。六國各懷鬼胎六國都是庸主、昏主輩出,不知任賢使能,任由人才外流,有很多人才還外流到秦國,比如商鞅、範雎、李斯等。
  • 秦時明月 蒼龍七宿秘密即將揭開?它的真相無外乎只有三種可能
    相傳蒼龍七宿的名字由來是七個國家,七個星辰,七個傳人,誰能揭開它就能擁有統一天下的力量,《秦時明月》目前已經來到了第六季,蒼龍七宿作為《秦時明月》中最大的秘密,也即將揭開這個謎底。,所以他的消息來源也最為廣泛,即便是如日中天的秦國也同樣依賴於羅網的消息網,對於蒼龍七宿這個秘密的消息收集,羅網肯定比其他人要靈通得多。
  • 《秦時明月》第六部:沒人比蓋聶更懂嬴政,縱橫對嬴政評價很高
    《滄海橫流》是《秦時明月》的重要篇章,在這一篇章中帝國與諸子百家的力量對比將發生轉折,而這一轉折的起點就是嬴政的隕落。衛莊曾向蓋聶詢問嬴政是一個怎樣的人,蓋聶表示嬴政是一個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人。蓋聶認為嬴政是一個自古不曾出現過,未來也可能不會再出現的人。
  • 國產動漫秦時明月,羅網首領趙高的目標,推倒嬴政扶他上位!
    我作為秦時明月十二年粉絲之一,分析過墨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多年來小編一直費解羅網首領趙高的最終目標是什麼?終於在今天來了許多靈感,馬不停蹄碼上字,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吧。秦時明月羅網的背景是在趙高統治下的殺手組織,由六劍奴掩日驚鯢黑白玄翦等天字一等殺手組成。
  • 秦時明月:比劍聖蓋聶更可怕的稱號,令天聞風喪膽,嬴政都曾恐懼
    秦時明月中還出現了無數的巔峰強者,他們的稱號比劍聖更有震懾力,哪怕是嬴政都曾恐懼。焱妃曾暗中給六指黑俠施下了六魂恐咒,但後面不知道什麼原因被陰陽家囚禁在蜃樓之中。秦國將星蒙恬曾說過,只要李牧的鎮嶽出鞘,那麼秦國的鐵騎就無法踏入趙國半步,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趙高最終還是被秦國攻破,而李牧就變成了傳說。
  • 天行九歌:蓋聶將離嬴政而去,原因都在《秦時明月》裡
    蓋聶成為嬴政的貼身侍衛,而衛莊成為流沙的重要戰力。蓋聶一直奮力守護嬴政,為嬴政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局,因為他相信只有嬴政才能結束數百年的亂局。但最終蓋聶還是離嬴政而去,其實這其中的原因在《秦時明月》中都有所揭示,或許之後的《天行九歌》也將涉及。
  • 天行九歌:蓋聶將離嬴政而去,原因都在《秦時明月》裡
    蓋聶成為嬴政的貼身侍衛,而衛莊成為流沙的重要戰力。蓋聶一直奮力守護嬴政,為嬴政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局,因為他相信只有嬴政才能結束數百年的亂局。但最終蓋聶還是離嬴政而去,其實這其中的原因在《秦時明月》中都有所揭示,或許之後的《天行九歌》也將涉及。
  • 《天行九歌》王齮為何突然滅殺接應嬴政的隨行斥候,對嬴政到底是善...
    王齮滅殺斥候隊,也從另一個方面解釋了他對嬴政的怠慢問題。王齮當嬴政到來後,可是有好幾次怠慢。第一次,知道嬴政來後,沒有主動前來覲見,而是叫嬴政來找他。第二次,嬴政到達他的帳外,他也只是喊到「你們來了,快進快進。」可謂是無禮之極了。王齮將軍殺死武侯看起來是為保嬴政安全,避免行蹤被羅網掌握。
  • 商鞅變法強秦,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誰對秦國統一天下的貢獻最大
    ,無論是出於習慣的力量還是效忠的觀念,統一所有諸侯國都是中國歷史上最難的一次統一天下之戰,沒有之一,而這次最難的統一之戰是秦始皇嬴政完成的。秦國歷史上從秦孝公開始,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最後到秦始皇嬴政,經歷了七代人不懈的努力,才最終在秦始皇嬴政手中統一天下,可見統一天下有多難,雖然最終在秦始皇手中統一,但是,若不是秦始皇的英明領導、正確的戰略戰術、合理的政治謀略,秦國能在十年內統一天下嗎?
  • 秦時明月:全面解讀蒼龍七宿,七個銅盒的秘密,羅網肯定知道
    在秦時明月的世界裡,蒼龍七宿就是立於東方的龍形星象,而龍正是古代皇權的象徵。因此我們可以推測,誰掌握了蒼龍七宿,誰就掌握了天下,劇情中也是這樣解釋的,蒼龍七宿隱藏了一個能統一天下的秘密,但是沒有人真正接近過這個秘密,因為接近的人都死了。
  • 秦時明月蓋聶:年少時面對整個羅網都不怕,現在羅網就行了?
    自從秦時明月第六季更新以來,羅網這個殺手組織可謂是令人眼前一亮,第五季圍繞驚鯢的身份各種描寫,在第五季的結尾處終於揭曉了驚鯢的身份。不過到了第六季又來了個掩日,現在小編覺得秦時明月可以改一個名字了,就叫"羅網之猜猜我是誰"好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吐槽歸吐槽,羅網的強大也算是有目共睹了。
  • 秦時明月:麗姬為什麼給天明半塊玉佩?可能真是讓他與嬴政相認的
    《秦時明月》作為國漫巔峰之作相信大家都看過,從開播到現在已經經過了整整十一年的時間。如今,已經基本上成為了大家都認可的國產第一動漫。不過呢,秦時明月有這麼一個特點卻是被大家廣為吐槽,那就是主角天明在整部動漫的劇情佔比太低了。
  • 秦時明月:天明身上有什麼秘密?嬴政一定要殺他,蓋聶拼命保護他
    隨著《秦時明月》最新季更新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我們來深挖一下之前的劇情中,讓觀眾最疑問的地方。熟悉《秦時明月》劇情的都知道,整部劇情都圍繞主角天明,以及和其關係密切的諸子百家,與秦國嬴政所有鷹犬之間的鬥爭。可是,年幼的天明身上究竟攜帶著什麼秘密,才會讓嬴政對其殺之而後快呢?
  • 秦時明月:全面解讀蒼龍七宿,七個銅盒的秘密,羅網肯定知道
    因此我們可以推測,誰掌握了蒼龍七宿,誰就掌握了天下,劇情中也是這樣解釋的,蒼龍七宿隱藏了一個能統一天下的秘密,但是沒有人真正接近過這個秘密,因為接近的人都死了。一個組織當然是羅網,最新劇情說明,羅網來源極大,在沒有記載的時候就存在呢,如果羅網是真實存在並且傳承到秦朝的,那羅網很有可能源起於黃帝時期,因為目前為止的很多故事,都是來源於部落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