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隱秘的角落》看家庭教育:有多少朱朝陽被「愛」成了心理孤兒

2020-12-14 米粒家的教育觀

熱播劇《隱秘的角落》,看得讓人揪心。我想它之所以會備受關注,是因為他窺探到了,當下家庭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視的「角落」。

成長在單親家庭的朱朝陽是一個聰明、懂事、孤僻、渴望被愛,渴望被理解,又不得不壓抑著自己的需求的孩子。他以為父母離婚是因為他不夠好,不夠懂事,他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考全校第一,做懂事的孩子,只是為了讓父親看到他,讓母親放心。

朱朝陽的爸爸媽媽其實都是愛他的,他們用自以為正確的愛,「努力」給孩子打造了一座孤城。一個擁有著大好年華的少年,被父母「愛」成了心理孤兒。

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很懂孩子,總認為自己是為孩子好。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朱朝陽」,被父母愛成了心理孤兒?

01我們是怎樣把孩子「愛」成心理孤兒的

周春紅式窒息的愛。

周春紅對兒子的愛是全心全意的,離異的她把兒子當作了自己的全部,為兒子拒絕開始新生活,努力平衡著自己和兒子的生活。她要的是一個聽話懂事、成績優異的兒子。

朱永平式假裝的愛。

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對兒子愛得那麼牽強,那麼「假裝」。不知道兒子考了全校第一,看不到兒子穿舊的衣衫和穿破的鞋,甚至不清楚兒子的鞋碼,不記得和兒子去過的遊樂場,吃過的甜品。他一直認為自己是愛兒子的,從未意識到自己的失職。他只是習慣性地忽略了兒子。忽略到他甚至不明白兒子為什麼不喜歡坐在車頭了。

「不平衡」的愛

朱永平是一個偏心的父親,把全部的陪伴都給了二婚的小女兒。明明說好了陪兒子買鞋,卻在小女兒出現後將兒子拋在腦後。以請兒子吃飯的名義,調查兒子是否與女兒的死有關,還悄悄錄了音。在兒子被小舅子擄走虐待後,為了替小舅子開脫,竟開口求兒子不要對警察講實話。雖然他「愛」兒子,但他習慣了「犧牲」兒子。

這三種愛的方式,無論哪一種,我們都沒有看到父母對孩子內心的關注,劇中我們從沒聽到父母問過孩子一句「兒子,你今天過得開心嗎?」「有沒有什麼高興的事兒要分享一下呢?」

現實生活中,也有那麼多周春紅式的「以愛為名」,朱永平式的「假裝的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迫不得已」,卻沒有人看看孩子的內心,問問孩子想要的是什麼?

歸根結底,是父母的家庭教育責任感的缺失,父母的強勢造成家庭教育中的不平等,父母缺少對孩子內心的關愛,使得孩子長期處於孤單、寂寞、失望的境地,讓孩子形成了這種「孤獨心理」,這樣的孩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孤兒」。

02為什麼心理孤兒更容易被忽視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物質的基礎,更需要精神的養分。物質基礎是有形的存在我們看得見摸得著,而精神的養分是我們無法做到有質觸摸的無形的存在。而往往越是無形的東西越是容易被忽視。

我們培養孩子,很多時候更在意看得見的成績,那些實實在在的數字。看著孩子謙遜懂事,彬彬有禮,我們便覺得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多麼成功。然而很多時候,謙遜懂事的背後,孩子的內心也許早已經成了一片孤島,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隱隱作痛。

心理孤兒最大的特點就是孤僻、隱忍,話不多,不愛與人交流,獨來獨往,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正因為如此,朱朝陽在學校被同學們認為是「假正經」。但他們通常會讓人看起來很懂事,有禮貌,也正因如此才更容易被忽視。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保持沉默的孩子,會讓別人習慣性地認為他沒有需求,從而不自覺地忽略了他們。

03如何避免把孩子養成心理孤兒

做溫柔的父母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

他們用鐵絲和絨布分別做成猴媽媽的樣子,和一隻剛出生的小猴放進一個隔離的籠子中。

鐵絲媽媽胸前有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裝置,可以24小時為小猴提供奶水。而另一個絨布做的猴媽媽是柔軟溫暖、有著無限耐心的「母親」。

剛開始,小猴喜歡待在鐵絲媽媽身邊,但沒過幾天,實驗者們就發現:小猴只在飢餓時,才會到鐵絲媽媽那裡喝幾口奶水,更多的時候小猴都是與絨布媽媽待在一起。實驗者把一隻木製的大蜘蛛放到籠子裡,受到驚嚇的小猴會迅速跑到絨布媽媽身邊並緊緊抱住她。

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恆河猴實驗」。雖然絨布媽媽不能為小猴提供奶水,但她帶給小猴的是溫暖的安全感。而鐵絲媽媽除了可以讓小猴填飽肚子外,就只剩下冰冷和僵硬,讓小猴無法獲得安全感,從而選擇了遠離。

溫柔的父母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冰冷和僵硬的父母只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我們養育孩子,除了為他們提供物質資源外,更多的是要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而面對溫柔的父母孩子才更願意袒露心聲。

用朋友的相處模式回應孩子的需求電視劇《小歡喜》中英子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的媽媽和一個看起來並不那麼靠譜的爸爸。他們都非常愛孩子,但愛的方式卻大相逕庭。媽媽喜歡站在家長的角度,為孩子規劃一切。她只需要孩子按照既定路線走下去就好。而爸爸相對來說卻是更理解女兒,背著媽媽帶女兒吃火鍋、玩樂高、甚至為了讓女兒緩解壓力幫助她逃課。因為他理解孩子的辛苦,站在朋友的角度想給孩子解解壓,他更希望孩子快樂。在爸爸和媽媽之間,英子更樂於向爸爸傾訴。因為她的傾訴在爸爸這裡更容易被理解,更容易得到回應。

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模式,決定了孩子是否願意向父母打開心扉。朋友的相處模式更容易獲得孩子的認同,只有願意放下姿態與孩子平等交流的父母才能讓孩子放下顧慮敞開心扉。

鼓勵孩子多與同齡人交往記得我們小時候,除了農忙要幫著父母幹活外,很少有孩子會在不用寫作業的時候待在家裡。不是在同學家院子裡過家家,踢毽子,摔四角,就是在田地裡跑著放風箏,捉蝴蝶。那時候的孩子和同齡人待在一起的機會更多,也更加快樂。

現在的孩子比小時候的我們更累,學習的壓力也更大。課餘的時間裡都是奔波在各個興趣班、輔導班,能夠和同齡人肆意玩耍的時間少之又少。僅有的空餘時間再被父母「想要休息」的需求壓榨一部分,能和同齡人交流的時間真的太有限了。

教育家劉紹禹先生曾說過:「兒童應與年齡相同的兒童生活,才能學得與人相處之道。」他認為:「兒童若長時間與成年人在一起,會產生依賴式的自卑心理,這是很難改變的,對孩子將來進入社會也會帶來很大的困難。」

兒童就應該在兒童的世界裡,去觸碰,去探索這個世界。脫離大人給的保護圈,才能有機會更快更好地成長。而同齡的朋友也是孩子最好的傾訴對象,越是愛交朋友的孩子,離「心理孤兒」也越遠。

結語

讓我們放下自己的「以愛為名」,蹲下身子,望著孩子的眼睛,真誠地問一句:「孩子你快樂嗎?」讓我們以朋友的心態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個真正愛孩子的合格的家長。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細小的人在龐大的國抽搐|隱秘的角落|嚴良|朱朝陽|...
    看完《隱秘的角落》後,再看到鋪天蓋地的細節分析,應該很多人都是這個感覺。感謝網友的不辭辛勞,帶我們挖掘出了這麼多細節,看到《隱秘的角落》中的隱秘的角落。(以下內容有劇透,請謹慎瀏覽)比如朱晶晶掉出窗後其實在外面的樹上掛了一會兒,是朱朝陽見死不救,最終朱晶晶墜樓而亡。窗外樹上掛著的白色衣料可以佐證這一點。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解讀:連朱朝陽也已經「死」了
    《隱秘的角落》已經爆了。   時逢端午假期,又迎來一個追劇高峰。   會員大結局當天微博上掛了一堆與劇情有關的微博,#章子怡評隱秘的角落#一度還躍居第一。   眾所周知的是,《隱秘的角落》有兩個結局,一個童話版本,一個是殘酷真相。   在童話版本裡,很多人都活下來了,但在隱秘的版本裡,劇集接續的是小說的結局——主要人物皆掛,朱朝陽成了倖存者和最大贏家。
  • 隱秘的角落在哪裡看 隱秘的角落劇情介紹一共多少集每周更新幾集
    《隱秘的角落》哪裡播?《隱秘的角落》網劇在哪看?《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最近很火!劇中很多話題引起大家的討論,比如,《隱秘的角落》在哪拍的,取景地是在廣東嗎?除了角色外,話題很高的還有劇中的配樂。改編《小白船》的歌曲一出,必出事!尤其是《隱秘的角落》裡徐靜溺死那鏡頭,讓「小白船」一下子成了恐怖童謠!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爸爸怎麼死的 朱朝陽爸爸是被誰殺死的
    《隱秘的角落》其實殺死張爸爸的罪魁禍首卻是朱朝陽。朱朝陽的爸爸已經另外有了家庭和孩子,對於第二個孩子,爸爸對她的寵愛,大大超過兒子。朱朝陽自小就缺少父愛的關懷,更是對朱晶晶懷著一種憎恨的心理。  在朱晶晶墜樓時,大隊長更傾向於,朱朝陽原本是有機會抓住朱晶晶的,但他冷眼看著見死不救了。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是怎麼樣的一個人《隱秘的角落》是近期比較火的一部電視劇,主要有秦昊、王景春領銜主演,講述的是三個孩子暑假時去景區遊玩,無意中拍下張東升的犯罪記錄,然後由此上演了三個孩子和數學老師的一場愛恨糾葛的暑期懸疑大作戰
  • 《隱秘的角落》結局:父母教育缺失,讓朱朝陽從學霸變成壞小孩
    最近刷屏的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大結局了,看完這部劇的小夥伴應該能感覺到,終極大Boss不是張東升,而是朱朝陽。或者說,張東升和朱朝陽是很相似的兩個人。但實際上,他們內心都有一塊別人看不見的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是如何從一個只關心學習的優等生變成壞小孩的呢?原生家庭的教育和環境這一原因不容忽視。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和葉馳敏,對照組不同的光影,暗示不同的路
    因為本來計劃做的是張東升和朱朝陽東一起寫,後來寫著寫著發現這樣做結局篇會很孤立,不方便用文字闡述。所以拆分成張東升篇和朱朝陽+結局篇了,但是有些細節會在這期補上。因為朝陽東升兩個角色是呼應的。開頭我們相同的來講訴一個人物的第一次出場,出場是導演為他奠定的基調。
  • 《隱秘的角落》裡,朱朝陽為什麼黑化?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壞小孩
    《隱秘的角落》是由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改變的,這是一部很多觀眾和原著黨認為改編比較成功的一部網該劇。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是劇名的改變,《隱秘的角落》這個劇名更能貼切的形容整部劇映射的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隱秘的角落,而我們今天要談論的是這部劇中一個14歲少年的心底隱秘的角落,是什麼導致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黑化了呢?在成人的眼裡,孩子是純真的,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曾經是善良的,但是原生家庭以及所處的環境和父母,就可能讓這個善良的天使變成一個惡魔。
  • 朱朝陽原型是紫金陳什麼情況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原型是誰
    自《隱秘的角落》開播後,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分,可以說是國產劇之光了。劇中的朱朝陽、嚴良、普普,特別是朱朝陽的形象氣質,很契合原著——一個因為父母離婚而極度敏感又壓抑的小孩,聰明絕頂,心思縝密無人能及。那麼,你知道朱朝陽的原型是誰嗎?
  • 《隱秘的角落》原作者是浙大學霸!紫金陳:我就是朱朝陽
    《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推理小說《壞小孩》,作者紫金陳,是浙大畢業的理工學霸,被很多推理迷奉為「大神」,甚至有「中國版東野圭吾」的稱號。他創作的「推理之王」系列,除了《壞小孩》,還有《無證之罪》《長夜難明》。2017年,改編自《無證之罪》的同名網劇就火爆一時,如今《隱秘的角落》又成「神作」,也讓小說《壞小孩》火起來,全網斷貨,加印都來不及,預售都排到了下個月中旬。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為何會黑化?一張原生家庭圖探尋其中的秘密
    而《隱秘的角落》一上映,讓許多觀眾心中涼涼的,越看越覺著這個朱朝陽不簡單。影視劇圈裡有個行話,叫做角色黑化。那麼一個看起來那麼優秀的中學學生,為什麼最後黑化了呢?不要把鍋甩到作者或者編劇身上,他們在用藝術的形式反映了一個現實。這個現實是什麼呢?
  • 《隱秘的角落》:你有自己「隱秘的角落」嗎?你知道這些秘密嗎?
    國產劇《隱秘的角落》扭轉了以往國產神劇負面口碑的局面,豆瓣上獲得9.1的評分。劇裡出現難得一見的溫馨畫面:張東升從王立手裡救下了朱朝陽,拿回了被孩子們敲詐的30萬又頂著高利貸逼債將錢還給了孩子們,並收留了無家可歸的嚴良和普普。
  • 深挖《隱秘的角落》朱朝陽扮演者,小演員榮梓杉,他的家庭不一般
    《隱秘的角落》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勞得歸功於原著《壞小孩》精彩的劇情創作,原著非常值得大家一讀。說回到劇中主角朱朝陽的扮演者榮梓杉。首先想說一下《隱秘的角落》選中榮梓杉出演朱朝陽的一些小故事。
  • 隱秘的角落丨家庭教育缺陷:比張東升更可怕的是教出這樣的孩子
    最近熱播劇《隱秘的角落》剛播出兩集,豆瓣就打出了9.0分的高分,劇情、表演、製作全部炸裂,連片頭和片尾都讓人慾罷不能,越看越上頭。該劇主要講述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由此展開冒險的故事。演員的演技紮實又令人驚豔,懸疑劇情引人入勝,令人深思。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犯罪型人格」
    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朱朝陽」的「犯罪型人格」的養成(內含劇透)朱朝陽,男,初中生,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虛擬的影視人物。朱朝陽這個人物首登場系作家紫金陳所著的推理小說《壞小孩》。父母的離異讓幼小的朱朝陽本能的將自己封閉起來,又因為長期缺乏家人正確的疏導和陪伴,導致朱朝陽在內心深處一點點的累積著陰暗面。事實上,母親周春紅是非常愛朱朝陽的。在她心裡,朱朝陽一直都是她品學兼優的驕傲。但為什麼,周春紅和朱朝陽的相處卻總是給人一種疏離感呢?
  •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角落,在社會的每個地方,在每個人的心中
    愛奇藝的「迷霧劇場」推出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名字取得好!好在「隱秘」,好在「角落」。「隱秘的角落」,不被人注意,而又常被人忽略。社會上的每個地方,都有可能成為「隱秘的角落」,陽光照耀不到,被人忽略;或者說,美好溫暖的陽光還沒照耀到的地方。在懸疑劇中,常常會暴露這些「隱秘的角落」。
  • 藏在終極boss朱朝陽背後的還有誰?讀《隱秘的角落》原著有感
    #隱秘的角落#花了兩個半小時看完時下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的原著壞小孩,我打個7分。這個分沾了高智商boss朱朝陽的光。小說文筆一般般,但,這本書的重要價值不在文學上,而正如電視劇的標題,在於它反映了社會隱秘的角落:1兒童身心健康的忽視。劇中每個罪犯都是家庭和社會的受害者,都是被家人逼上的梁山。普普和丁浩,父母是殺人犯,在孤兒院被大人小孩欺負。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以愛之名,將「愛」變「害」
    文 大河健康報記者 王嘉譯 12集的網劇《隱秘的角落》一經播出,引發了社會各界的討論。目前豆瓣評分高達8.9分,更有不少觀眾預測此劇為「2020年度最佳」。
  • 《隱秘的角落》深度人物解析之一朱朝陽
    由秦昊主演的《隱秘的角落》更新完結,從上線開始就深受觀眾喜愛。終於有一部國產電視劇可以媲美美劇,電視劇高級配置,劇情、演員、造型、細節,都堪稱完美,甚至連每一個配角演員的戲都很精彩。看似「全員存活」的完美結局,可能只有朱朝陽「全身而退」。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原型曝光:我是第一名,我不是殺人犯
    《隱秘的角落》中的朱朝陽,雖然名叫「朝陽」,卻是一個活在陰影中的孩子,性格內斂,沉默寡言。他兒時的夥伴嚴良說:「你變化挺大的,我記得你以前特別愛說話。」原生家庭的創傷讓朱朝陽在從孩童成長為少年的時光裡,慢慢變成了內向孤獨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