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 AG宣布與阿里巴巴成立合資公司,尋求發展中國市場的免稅零售業務,雙方將分別持有合資公司49%和51%的股份。同時,DUFRY計劃增發2500萬股份,預計融資規模達7億瑞士法朗,阿里巴巴則將以不超過2.5億瑞士法郎的價格持有其中不超過9.99%的股份。DUFRY負責為合資公司提供旅遊零售領域的供應鏈和經營技術支持,而阿里巴巴則負責提供中國內地市場的網絡及數位化能力。
DUFRY總部位於瑞士,業務範圍涉及65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在全球擁有近3.6萬名員工。受新冠疫情影響,DUFRY 2020年上半年度的銷售額暴跌至15.87億瑞士法郎(約17.34億美元),同比降幅達到62%,全球排名滑至第二位。DUFRY主營全球主要機場的免稅店業務,目前佔據全球機場免稅零售市場約四分之一的份額,其最大的市場是歐洲和非洲市場,佔44%份額,北美市場排名第二,佔22%份額,亞洲等市場約佔14%。DUFRY自2008年開始在中國經營免稅業務,在上海機場、成都機場,以及香港和澳門均有零售網點。
由於受各個國家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結果影響,絕大多數免稅零售巨頭們都在近一年時間裡遇到了業績表現急劇下滑的經營危機,韓國樂天、拉加代爾、DFS等免稅集團均因為海外機場旅客吞吐量大規模下降而面臨沉重打擊。但在疫情獲得了有效控制的中國市場,由於一系列免稅政策的推動,免稅零售銷售規模快速增長。自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落地後的三個月內,截至9月30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達到86.1億元,同比增長227.5%,日均消費超1.3億元,累計消費人數超83萬人次。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和業務發展需要,中國本土免稅巨頭中國國旅甚至將證券簡稱由「中國國旅」變更為「中國中免」,以突兀免稅主業特徵。今年6月的數據顯示,中國中免的流通市值已超過2500億元人民幣。據穆迪報告預計,中國中免在2020年將有可能取代DUFRY,成為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此前,中免集團2020年的上半年業績已經超越Dufry、Lotte,榮登全球旅遊零售商第一。此前,DUFRY連續6年佔據全球免稅零售商銷售額第一名的位置。
目前,中國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尚較為有限,主要由中免、日上免稅行(已被中免收購)、海免(已併入中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王府井等八家企業構成。不過,據相關國家政策規定,不具備免稅牌照的企業可以參股免稅店,只要免稅店由具有免稅品經營資質的企業以超過50%的持股比例絕對控股即可。這意味著未來免稅零售行業的發展仍舊具備較大的想像空間。除了過去以機場為主要銷售渠道的旅遊零售業務以外,市內免稅也將成為一大新的增長點。
據波士頓諮詢發布的最新預測顯示,中國或將成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唯一一個獲得增長的市場。美國及歐洲的奢侈品市場需求預計將整體萎縮45%,而中國的需求增長則可能達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