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荀冬玲聊育兒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太恐怖了,突然一下子就開始大喊大叫起來!」
「總是說不要!不行!」
「無理取鬧的時候特別的多,什麼東西都想要摸一下,我都不知道要怎麼管他了!」
朋友又開始向我抱怨了,她的孩子已經快到兩歲了,而這個時候的孩子變得莫名其妙起來,讓她吃不好睡不好,她甚至覺得孩子很可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的階段都極為重要,而這個階段,我們會把它稱為「可怕的兩歲」。
一、什麼是可怕的兩歲?
兩歲的孩子在這時期自主意識開始萌發,整個人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自主探索階段。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運轉,孩子的天性與需求都有了很多的變化,在吃飯、睡覺、打鬧、如廁、分享等等問題上有非常明顯的情緒產生,讓人覺得很混亂。
可是,這些問題的解決十分的重要,平穩地度過了這個時期,孩子的好性格、好習慣就會產生了。所以經常說,真正的育兒從兩歲開始。它的「可怕」在於孩子的表現,也在於這個階段的重要。
二、為什麼會出現「可怕的兩歲」
1.生長發育的正常階段
孩子的大腦功能在這個階段不斷增強,記憶力越來越好,同時他也開始學習說話了。因此,孩子在認知世界的方面便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他對世界的認識越多,他的看法也就會產生得越多。
2.孩子探索欲望的增強
當孩子學會說話時,他同時也在學會表達,既然要表達,他就必須得思考,他會思考什麼呢?思考他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東西,因此他對外界的好奇也就更加強烈了。此時,兩個方面碰撞在一起,孩子的探索欲望就會增強。
3.自我意識在萌發
由於大腦功能的逐漸增強,再加上孩子對外界的探索欲望增強,因此也同步促進了他的自我意識萌發。當自我意識產生的時候,他就會逐漸地想要為自己做主,此時孩子會胡鬧,不聽爸爸媽媽的話,他有著自己的想法。所以,「可怕的兩歲」也被稱為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4.認知水平超過了身體發育
因為自我意識的萌發、對世界探索欲望的增強、記憶力的增強,孩子大部分時候能夠想到很多東西。但這時,我們會覺得這只是個兩歲的小娃娃,不知道他其實明白的東西很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孩子的認知水平超過了身體發育.
而他並不清楚正確表達的方式。這時他就會出現各種的胡鬧,想要得到你的關注,想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爸爸媽媽對他進行引導了。
還記得,朋友還說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她照舊給孩子做好了飯,當她剛把孩子放到用餐椅上的時候,孩子就開始劇烈地掙扎,還一腳把放在用餐椅上的小碗踢翻了,粥潑得滿地都是。然後,孩子掙脫了媽媽的手,一下子摔在地上,隨即趴在地上大哭起來.
當時朋友都嚇壞了,她也不知道怎麼辦,趕緊把孩子抱起來,拍拍後背安慰了她。後來,她才發現,因為這個椅子上有一根小小的刺,不知道從哪裡飄過來的,這讓孩子坐得很不舒服,所以孩子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情緒,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那麼,「可怕的兩歲」還會有什麼表現呢?
三、「可怕的兩歲」都有什麼表現?
1、經常反悔
生活當中很多兩歲的寶寶會有些陰晴不定,上一秒想到小風車,下一秒就想要一顆糖,這個時候媽媽就會很迷茫。
2、很叛逆
剛才說過了孩子兩歲的時期,就是叛逆的第一階段,他會變得很鬧騰,像個小惡魔一樣,一點點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就容易大哭大鬧,這個時候家長講道理,他會不接受,但打罵孩子會鬧得更兇。
3、脾氣很差
這時的孩子會用大喊大叫、砸摔東西、哭泣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爸爸媽媽不能理解孩子時,就會覺得孩子莫名其妙。
四、家長可以怎麼做呢?
1、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的行為變得令人難以忍受的時候,特別是他的情緒根本控制不下來時,不要和孩子再繼續當下的活動了,可以帶著他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2、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儘量培養孩子處在一種積極的氛圍當中,當孩子處在負面消極情緒久了之後,他會有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會很難擺脫,所以當孩子陷入暴躁叛逆的環境時,通過暫停停止你和孩子的爭端,先擺脫負面環境。
3、提供選擇
因為這時的孩子已經產生了自主意識,即使是很小的選擇權,他也能夠得到滿足,而得到滿足之後,他會覺得很舒服,我會樂意向爸爸和媽媽表達我的意願,因為他們會尊重我,會給我選擇。而不是什麼都幫孩子下決定。
這時也要注意,不要打斷孩子的表達,否則孩子可能會羞於表達或者說是反方向的變化,更加逆反,會進一步用暴烈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很不利。
總結:
總而言之,這個階段的家長們應該意識到孩子正身處自我意識形成的敏感期,我們需要小心翼翼地構建孩子的心理,在這個成長的重要階段,幫助他學會控制,避免過多的衝突,給孩子足夠的權利,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
那麼,他才能正常、健康地尋求獨立,孩子內心的那個自我才會強大起來,他的性格、人格才能得到健全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