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茫茫公號中
你是不是經常錯過娘家的大門
點擊左上方藍字「北京女性」↓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加上星標 ★
我們馬上向你發送愛的光波
今天是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
雷鋒精神代代傳承。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巾幗志願者將雷鋒精神繼承發揚,用一件件小事傳遞大愛,用每一天的堅守護衛家園。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小編就帶你走近巾幗志願者。
一件小事
從「非志願者」到「志願者」的轉變,往往只需要一件小事。
也許是居家生活中,把一次衝動的想法變成了行動。
延慶教師郎劍超覺得自己除了社區執勤,或許還應該做點什麼,於是錄製《「郎小牛」的居家鍛鍊系列》視頻,教大家居家鍛鍊。
也許是將自己對疫情的關心、對防疫人員的崇敬,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達出來。
西城區德勝街道的學生們畫戰「疫」,致敬心中崇敬的人、畫出自己想說的話。
今春北京多雪,東城區左安浦園社區巾幗志願者冒雪為社區一線防疫工作者送去了50份薑糖水。
這些事不難,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力所能及的付出背後是不求回報的利他之心。雖是小事,但踐行的是大愛。
一種習慣
志願服務會「上癮」。
慢慢地,它從一件小事,變成了一種習慣。
你總是能把別人的困難看進眼裡,把別人的需求裝進心裡。然後,志願服務就變成了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當疫情襲來,社區值守、排查、巡邏、宣傳,這些就成了義不容辭的行動。
大峪街道是門頭溝區人口最多的街道,志願者們紛紛走上聯防聯控的一線崗位。
密雲區巾幗志願者們值守社區,做好「守門員」。
通州區未返校的女大學生,志願當起了「宣傳員」,利用廣播系統及時傳遞官方消息與科學防護知識。
懷柔區巾幗志願者在大雪中堅守。
一個身份
於是,你就又多了一個身份——巾幗志願者。
這是崔靖一小朋友眼中的媽媽高巍。她是海澱區中關村東升科技園的一名員工,是黨員、志願者。疫情發生後,她第一時間主動請纓,是社區值守中有名的「女漢子」。
巾幗志願者,是她,也是他。
疫情期間,在不能出門的日子裡,「石頭哥哥」陪伴在小朋友們身邊,講述成語故事,傳遞傳統美德。
一個家庭
巾幗志願者,成為身上一個光榮的標籤,激勵著自己,感染著他人。
於是,志願者變成了志願家庭。
夫妻、母女、全家總動員,志願家庭在抗擊疫情的戰線上,各展所長。
石景山區的陳阿姨和她的愛人都參與到了社區防疫志願服務中。她說,「我是一名黨員,這就是我應該做的。」在社區門口為居民測量體溫,做好外地返京人員登記、發放出入證……自防疫阻擊戰打響以來,防疫工作接踵而至,夫妻倆在各自的崗位上守護著社區安全。
通州區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志願家庭們在大雪中留下一張特別的合影。
一支隊伍
哪裡有困難,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巾幗志願者。她們組成一支支強有力的隊伍,守衛在京華大地上。
她們是「京北麗人」。
昌平區北七家鎮楓樹家園社區於2020年1月29日成立了「媽媽聯盟」楓樹家園疫情防控巾幗志願小分隊,她們是媽媽,也是志願者,共同守衛熱愛的家園。
她們是「平谷金玫瑰」。
二月二龍抬頭,平谷金玫瑰志願服務隊開展義務理髮活動,為大家解決「頭等大事」。
她們是「五彩志願服務隊」。
豐臺區東鐵匠營街道劉家窯第三社區五彩志願服務隊志願者們忙碌在社區防疫一線。
她們是所有戰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巾幗志願者們。
這支隊伍裡有退休的阿姨也有90後、00後的小姑娘,有全職媽媽也有職業女性。她們不是超人,但各自「身懷絕技」,春風化雨、志願暖心,她們傳遞著志願奉獻的雷鋒精神。
一種精神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服務更是一種精神。它閃耀在每一位巾幗志願者的身上。
這種精神,在你手中的出門條上。
房山區巾幗志願者趕製小區出門條。
這種精神,在樓道裡不停歇的腳步聲中。
順義區巾幗志願者為隔離人員取送快遞。
這種精神,在防疫一線「奇思妙想」的貼心服務裡。
這種精神,讓志願者成為防疫中「社區領袖」。
富祿珍是一位普通的退休大姐,但她做的事情一點也不普通。從大年三十開始,她就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身為小關北裡社區黨總支書記,她動員院內88個樓門長開展夜間巡查工作,宣傳倡導、守衛家園。
2月5日,一場大雪降落北京,在巡查時,她看見保安們在凜冽寒風中站崗。於是,她在居民群裡發出號召,大家紛紛回應,為社區保安捐出了11件大衣。
從一件小事開始
巾幗志願者成為一個新的身份
成為家庭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
成為基層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成為傳承雷鋒精神的新時代華章!
巾幗抗疫建新功
志願服務暖人心
向廣大巾幗志願者致敬!
來 源
市婦聯社會工作部
關注公號後,姐妹們可發送 維權 | 活動 | 熱點 等關鍵詞,北京市婦聯近期活動、女性維權常識、近期熱點消息,通通告訴你!
原標題:《巾幗抗疫先頭兵,志願服務在身邊 | 學雷鋒紀念日,帶你走近巾幗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