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我本天地間一頑石,受日月精華孕育,破而為猴。後受菩提祖師悉心教導,習得神通,得名「孫悟空」。續而擾龍宮、闖地府、大鬧天宮,得封「齊天大聖」,威名震三界,風頭一時無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1964年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有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就是選取了孫悟空這個非常經典的神話人物和在其身上發生的故事進行的創作。這部電影當時在國際上影響很深,也獲得過不少獎項。也正是這部動畫電影,第一次讓孫悟空這個人物給人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如今提起孫悟空,可能第一時間會想起央視版的《西遊記》,因為每個寒暑假這部劇都會如期而至。六老師飾演的孫悟空可以說是非常經典的,也成功的影響了幾代人。也讓大家都熟知了似乎無所不能的孫大聖,護著唐僧一路降妖除魔、取經西去的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在隔海相望的另外一個國度,也有一部主角名為「孫悟空」的熱銷長篇漫畫故事。在這一刻悟空不僅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足可見西遊記和悟空對世界文化的影響之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悟空,初始我把《大話西遊》當成一部喜劇;待大一些後,我發現它其實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至尊寶戴上金箍,是他被動接受了命運安排的無奈,也是他主動選擇人生道路的決心。但是戴上金箍,救了愛人,卻失去了愛情。於是我開始考慮至尊寶如果執意不戴上金箍,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故事發生。記得當年有一本《悟空傳》(作者:今何在),這本書把孫悟空定位成了一個悲劇英雄,全書描寫了悟空和唐僧等人和命運抗爭的一些內容,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或許能體會到一些不一樣的感悟。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2015年上映的《大聖歸來》,號稱是國漫崛起邁出的堅實第一步。不可否認國內動畫製作水準以及各方面技術能力都有極高的提升和進步,但大聖題材確實也為這部電影提前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大聖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神話人物,哪怕做了改變和新的刻寫,但他依然是大聖!承載著所有人的回憶,甚至可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聖就是我們民族的記憶。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三個月前,一段13分鐘的《黑神話:悟空》遊戲演示一經公布,就立刻燃遍了全網。這款遊戲也選了悟空為主角,對其身份淵源做了全新的改編,遊戲裡真實細膩的場景、特效,以及暢快淋漓的戰鬥畫面,讓很多國外玩家都為之著迷,驚呼不可思議!除開深層次的技術內容不說,這款遊戲把悟空作為主角的設定是很容易獲得國人認可的,也是一次中國文化的對外輸出,倘若是開放式的情節走向,大膽猜測可能會有不同的善惡劇情走向,正所謂是:一念為魔,一念成佛。
前文所有內容其實都是我在看到ZOMO這款大聖鍵帽後想到的,也是我毫不猶豫買下這兩顆鍵帽的主要原因。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大部分人來說,悟空就是童年的回憶。在那個不知道Cos為何物的時代,很多小孩子Cos的第一個角色也許就是孫大聖,只需要擰起一根木棒就可以大喝一聲:「妖怪,往哪裡逃!」
在懵懂的少年時代,感受過至尊寶的故事後,我們開始試著想像屬於自己轟轟烈烈的愛情,踏著七彩祥雲去迎娶屬於自己的紫霞;也開始試著思考人生,也許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可抗拒,太多比愛情更加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去做,或許只有戴上金箍後才擁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ZOMO以金箍為靈感素材,也是個很不錯的思路,甭管玩不玩外設和個性鍵帽,至少孫猴子是大家都知道並且喜歡的角色。這兩顆個性鍵帽是同款二色,名字分別是「悟空」(黑)和「大聖」(紅),我覺得應該是有「黑化」和「光明」的含義吧。即使是我過分解讀也好,至少我很喜歡「一念為魔,一念成佛」這句話,正如猴子在戴上金箍之前的猶豫和抉擇。
孫猴子是一個不安分的角色,敢上九天大鬧天宮,敢下地府划去生死簿,這樣的角色其實正是我們內心裡的最後一絲幻想。從某些角度上來說,我更喜歡護送唐僧西行前的孫猴子多一點,那時的猴子沒有金箍的束縛,無法無天、優哉遊哉。
插播廣告:(~帽依然是由CNC精雕成型,採用二次陽極上色的工藝製成,字符透光,目前只有ESC款式。~)
經歷了數百年逍遙後的孫猴子,甘心情願戴上金箍,自此陪同唐僧一路西行遠去的過程,無比像我們離開父母、離開學校隻身踏入社會的這個過程。從這個角度來解讀,金箍也許不僅只是一個約束,更象徵著一份責任和一份義務。
悟空取經回來後被封為「鬥戰勝佛」,再次開啟了那依然自由,卻又多了很多準則約束的神仙生活。其實這已經是很多人為之奮鬥一生的終極目標了,也許包括正在看帖的你在內。
順便說一下,鍵帽內壁沒有加柔光板,透出的光線不是特別柔和,透光效果比較一般。
一念為魔,一念成佛。猴子他做了選擇,戴上了金箍。而你要怎麼選?前路漫漫,且以餘生相伴,未來可期,但終需奮鬥不息。且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