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加琳瑋編輯 | 周卓然1
隨著歐洲新冠肺炎疫情狀況加重、物資緊缺,當地企業開始臨時「轉行」。
Louis Vuitton、Dior等奢侈品牌母公司法國LVMH集團3月15日宣布,為旗下品牌Dior、嬌蘭和紀梵希生產香水和化妝品的三大工廠將轉做用於手部消毒的水醇凝膠,並免費提供給法國衛生部門和醫院使用。
LVMH預計,施行這一計劃的第一周內可以生產出12噸水醇凝膠。
該集團在一份聲明中稱,「通過這一舉措,LVMH將幫助解決法國缺乏產品的風險,並使更多的人能夠繼續採取正確的行動來保護自己免受病毒的傳播」。並表示,之後只要有必要,會繼續履行這一承諾。
英國《衛報》日前曾報導,和許多歐美國家一樣,法國的消毒劑庫存已然十分緊俏,相關產品瘋狂漲價。
在3月初,法國就政府就下令對消毒用水醇凝膠商品設定價格上限,50毫升消毒洗手液最高價為2歐元(約合人民幣16元),100毫升的最高價為3歐元(約合人民幣23元)。對於當地趁機高價售賣水醇凝膠的藥店,一經發現,法國政府將對其進行7500歐元(約合人民幣5.8萬元)的罰款。如果再次違規,罰款翻倍。
同時,水純凝膠、呼吸防護口罩和防噴濺口罩都被禁止在法國亞馬遜上出售。且所有防護口罩在5月31日之前都會被政府徵用。
歐洲疫情愈發嚴重的情況下,當地企業陷入了減產、停工危機,時尚業也是如此。
界面時尚此前報導過,從3月初開始,歐洲奢侈品牌的產量便逐漸減少,尤其是在歐洲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Gucci和Louis Vuitton在內的奢侈品牌都縮減了給當地供應商的訂單。
3月12日,義大利宣布暫停全國所有非必要的商業活動,雜貨店和藥店除外。次日,Gucci便決定在3月20日之前,暫時關閉義大利全部6家工廠。
總部位於斯堪地那維亞的生產商Almax為10個品牌生產手袋,包括開雲集團旗下的Saint Laurent、Gucci和巴黎世家,以及LVMH集團的部分品牌。該生產商的擁有者Massimiliano Guerrini稱,此前中國疫情嚴重時,訂單量也下降了幾個百分點。
不過LVMH集團日前表示,會盡最大努力保證全部工廠運營。
奢侈品集團轉做洗手液的情況並不意外,此前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深圳影兒集團、報喜鳥、三槍、紅豆等許多服裝企業也響應政府需求,轉做防護服、口罩等抗疫物資,暫時擱置了自己的主營業務。
報喜鳥曾在藍鯨財經的採訪中表示,了解到政府的需求後,在兩天時間內便將服裝生產線改造成非醫用一次性隔離衣生產線,並迅速集結了首批60位工人到崗,預計日產量3000餘套。
紅豆股份也曾預計,為抗疫製作的醫用防護服銷售收入每月可達1200萬元。雖然和主營業務比起來,收入佔比很小,但這類措施主要是為履行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並不以取得盈利為主要目的。
而對於LVMH集團來說,它在法國上市公司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對其社會責任做出了要求。該集團以約2000億歐元的市值穩坐全球第一大奢侈品集團的位子,其創始人兼董事長Bernard Arnault早已躋身全球富豪前三、歐洲富豪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