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古代神話豐富多彩,博大精深。在各種傳說和典籍中,既有各種各樣的神仙妖魔,也有形態各異的上古異獸。今天咱們就用這篇文章來重點聊一聊「上古異獸」。神話傳說中有成千上萬種異獸,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我們的圖騰——龍。在古代神話典籍中記載:「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
也就是說,龍是「萬獸之祖」,而應龍更是上古龍祖。那麼筆者想問一句,在古代神話中,龍的體型有多大呢?10米?20米?還是30米?另外,在古代神話中龍的體型可不是最大的。說起體型巨大的上古異獸,很多讀者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都是「其翼若垂天之雲」的「鯤鵬」,但其實鯤鵬也不是體型最大的。下面咱們就進入正題:古代神話中體型最大的五隻異獸,第3隻身長千裡,鯤鵬屈居第二。
5、赤龍
有赤龍長千餘尺,電目血舌,朱鱗火鬣,項掣金鎖,鎖牽玉柱,千雷萬霆,激繞其身——《淮南子》
龍在古代神話中的體型不算大的,但龍的體型是可以隨心變化的,就跟孫悟空的金箍棒是一個道理,能長能短,能粗能細。古代神話典籍中有關於龍體型的描述:「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能變大也能變小,那它最大能變多大呢?筆者翻遍古代神話典籍,體型最大的龍不是應龍,也不是青龍,而是赤龍。赤龍也就是火龍,它身軀龐大,「長千餘尺」。按照秦漢時期的長度計算,一尺約等於如今的24.5釐米,千餘尺也就是將近三百米。換句話說,古代神話中的「赤龍」,跟現在的一列普通火車的長度差不多。
4、相柳
共工臣名曰相柳,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百獸莫能處——《山海經》
相柳,是古代神話中水神共工麾下的一員猛將,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異獸「九頭蛇」。日本神話中的「八岐大蛇」就是源自於相柳的傳說。相柳雖說戰力完全比不上應龍,但是它的體型很大,大到什麼程度呢?相柳有九個腦袋,它尋找食物時,脖子一伸,就可以在九座山上搜尋食物。這可了不得,就算是九座普通的無名小山,相柳的脖子最起碼也得有幾百米長。如果是九座大山,那相柳的體型估計得有一兩千米長。換句話說,相柳的九個頭可以在九座相鄰的標準足球場裡面看球。
3、燭龍(身長千裡)
章尾山有神,蛇身而赤,身長千裡,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是燭九陰——《山海經》。燭九陰,也就是古代神話中的「燭龍」。關於燭龍到底是龍還是蛇,咱們今天就不在這篇文章中佔用篇幅爭論了,抽個時間我寫篇文章專門分析一下燭龍的屬性。咱們今天重點說一下燭龍的體型。相柳在燭龍面前就是一隻小蟲子。
在古代神話典籍《山海經》中記載,燭龍「身長千裡」,沒說它「能長能短」。一千裡是什麼概念?古代「一裡」的長度較短,約為今天的420米左右,千裡也就是今天的420公裡。420公裡有多遠呢?大概是從北京到太原的距離。也就是說,燭龍的腦袋在北京吃爆肚,尾巴還在太原晃悠。如果還沒有具體的畫面,咱們就換個說法。讓燭龍趴好別動,你開著車從它的頭一直開到尾巴,在不堵車還沒有紅綠燈的情況下一路猛飆,也得四個小時左右。
2、鯤鵬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逍遙遊》
鯤鵬,是古代神話中非常著名的一隻上古異獸。在現代洪荒小說中,鯤鵬的形象人物化,成為了可以跟鴻鈞老祖叫板的「混鯤祖師」。在鯤鵬面前,燭龍小的就像可以捕食的獵物。因為燭龍雖然「身長千裡」,但是鯤鵬的體型「不知其幾千裡也」。也就是說,沒人知道鯤的身體到底有幾百公裡長,鵬的翅膀有幾百公裡寬。鯤鵬比於燭龍,就好比是大公雞比於螞蚱。鯤鵬這種碩大無比的體型,還排不到第一位?排不到,鯤鵬只能排第二,第一隻異獸的體型更大。
1、神鰲
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蒼天補,四極正,冀州平——《淮南子》
鯤鵬的體型雖然大,但是還可以估量。而神鰲的體型,已經大到無法估量。共工因為戰敗而惱羞成怒,一腦袋撞斷了不周山,導致天柱折斷,天地傾斜,天河中的水全部傾瀉到了凡間。女媧娘娘沒有辦法,她斬斷了神鰲的四足,支撐起了天地四極,日月星辰的位置才恢復原狀,凡間的洪水才得以退去。
神鰲的體型有多大呢?它的四肢長度達到了天地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大氣層的厚度。大氣層有多厚呢?粗略計算有1000千米以上。在此向神鰲「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致敬,但是筆者有個疑問。鯤鵬之所以被吹捧為可以跟鴻鈞老祖叫板,說到底是因為它的體型很大。但神鰲的體型更大,不照樣被女媧娘娘給砍翻了?照這麼說,鯤鵬在女媧娘娘面前也撲騰不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