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這一期呢我們來聊聊接口的那些事。自打Apple發布了Macbook以後,Type-C也就逐漸進入了大家的視線,什麼Type-A,Type-B,Type-C也是傻傻分不清。樓主前段時間在Google Play買Nexus 6P的時候,看到這一段介紹,頓時懵逼了。當時HQP清清楚楚記得寫的:Type-A to Type-C 數據線。
現在改了,樓主當時的心情是這樣的:→_→
好了,廢話不說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學習關於接口和傳輸規範的那些事~
接口篇
比較常見的USB接口分為:Type-A、Type-B和Type-C
Type-A
這個接口大家都很熟悉啦,就是電腦上,充電器上用的。
優點:普及率高。
缺點:需要區分正反、接口太大。
Type-B(Mini USB)
Type-B前幾年在手機、MP3上使用非常廣泛,又被稱做Mini USB口。目前已經很難見到了。
Type-C
Type-C就是這段時間非常火熱的接口了,用來取代Type-B和Micro USB的。
Type-C的優點:不分正反都可插入、尺寸變小。
缺點:普及率較低,無法和Micro USB兼容。
Micro USB
目前絕大部分Android手機均採用Micro USB接口規範。
優點:普及率高。
缺點:需要區分正反。接口耐用度不高。
Thunderbolt 3
Thunderbolt 3將與Type-C接口兼容,變得更加普及。
目前ThinkPad P70上搭載兩個Thunderbolt 3接口。
USB傳輸標準
USB:
USB接口最早有USB1.0、USB1.1,外觀和Type-A接口一樣。由於太老且不容易見到,所以我們不討論了。
目前比較常用的有:
USB2.0
傳輸速率:480Mbps(60MB/s)
供電:5V/0.5A
USB3.0
傳輸速率:5Gbps(625MB/s)
供電:5V/0.9A
USB3.1
傳輸速率:10Gbps(1250MB/S)
供電:20V/5A
Thunderbolt
Thunderbolt2接口
Thunderbolt的研發初衷是為了替代並且統一目前電腦上數量繁多性能參差不齊的擴展接口,由Intel負責研發,Apple負責推廣,但是後來除了Apple自家產品,其他產品使用Thunderbolt接口的設備少之又少,並且和無法兼容USB標準兼容。很大程度上影響了Thunderbolt的推廣。
後來,因為Thunderbolt和USB同樣是數據埠,英特爾宣布將改變Thunderbolt 3的數據接口形式,和Type-C統一接口並且兼容USB3.1標準,不過仍然保留閃電logo。
問答環節:
1、那麼既然現在都是Type-C了,為什麼還有Thunderbolt、USB之分呢?
答:其實目前的Type-C只是一種接口的規範,和Thunderbolt、USB並沒有關係。就好比USB接口也有2.0/3.0之分一樣,
去年年初,Nokia發布N1平板,採用Type-C的接口,但是卻是2.0總線,這就意味著,哪怕你用3.1的Type-C和N1互聯,傳輸速度也只能是2.0的速度。
比如HQP的Nexus 6P,雖然也使用上了Type-C接口,但是確實2.0的總線。據HQP了解,只有Lenovo旗下的ZUK,搭載的Type-C使用了USB3.0總線。具體Type-C設備的傳輸速率如何,需要看裡邊的總線。
2、我買設備需要是否考慮Type-C接口嗎?
答:目前的Type-C已經逐漸普及,如果你手邊有Type-C設備,那麼就推薦購買。如果沒有或者不是Geek,愛吃螃蟹。還是老老實實的用Type-A和Micro USB吧。
3、Thunderbolt 3是否支持USB3.1呢?
答:英特爾給出的官方文檔表示將會兼容USB3.1標準,但是具體是否支持需要看各大OEM廠商。目前網上有說支持,有說不支持的。大家購買的時候最好具體諮詢OEM廠商。
HQP終於講完了,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沒有?
【以上內容為網際網路收集整理,著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其中拆解、改造等具有一定風險,非發燒友切勿模仿。其中的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並不代表聯想、ThinkPad品牌官方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