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朝陽,戰士歸來!
隨著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
開始分批有序撤回,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醫療隊的部分隊員,
以及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
將於今天分批抵滬。
▲視頻:袁婧 製作:王梓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8位援助武漢醫療隊員和5輛移動救援車已於今天中午抵達上海。這批隊員們於3月17日下午出發,一路朝著回家的方向——上海奔來!與此同時,還有一批隊員將搭乘高鐵返回上海。
▲今日中午,華山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車隊已抵達大場停車場。(袁婧攝)
▲湖北交警沿高速口歡送隊員
2月4日出徵武漢的華山醫院支援武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是華山醫院第三批支援武漢醫療隊,也是第一批進駐武昌方艙醫院的醫療隊,在2月5日即收治了第一批患者。
華山醫院醫療隊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其他13支醫療隊800多名醫護人員共同奮戰,在洪山體育館開設病床784張,累計收治患者1124人,累計出院833人,累計轉院291人,實現了病人零病亡、零回頭,醫護零感染,為提高治癒率、有效降低病亡率交出了一份閃亮的答卷。
華山醫院醫療隊抵達入滬道口(視頻時長14秒)
3月10日下午,最後一批49名患者從武漢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出院,這家從2月5日起在16家方艙醫院中最早投入使用的方艙醫院,在運行了35天後,宣布休艙。
至此,方艙醫院,這一在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發揮了關鍵作用、擺渡過萬千生命的方舟,靠岸,謝幕。
在35天時間裡,武昌方艙醫院漸入佳境,創造了一系列「最」:最早投入使用、最早成立臨時黨委、最早有患者出院、最早開始進行病人心理疏導、最晚一個休艙。其中,在運行6天後的2月11日,首批28名患者痊癒出院,極大提振了全社會抗擊疫情的士氣,也很好穩定了患者的情緒。
在35天時間裡,華山團隊的醫療流程越來越規範,醫患感情越來越融洽,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做一套操,同在一個微信群。
網際網路連接艙裡艙外,也連接武漢-上海,與華山的遠程會診給了患者意外的驚喜和最好的定心丸,隔著厚厚的防護服給醫護一個「熊抱」成為患者表達感激之情的方式,甚至還有已經達到出院標準、卻捨不得離開方艙、要求留下來做義工的患者。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武昌方艙醫院院長萬軍介紹,武昌方艙醫院成立醫療專家組強化督導,開展包括院長巡艙在內的四級醫療查房,配備完善的血液、車載CT、核酸等檢查項目,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嚴格規範出院流程;實行中藥治療全覆蓋,編制「宣肺通絡操」在病人中推廣;強化院感防控和物資保障,讓醫護人員無後顧之憂,讓病人「吃好喝好睡好」;開展5G遠程診療,配備醫療機器人,打造「智能化方艙醫院」;組織國家級心理救援專家團隊,對病人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疏導;首家建立臨時黨委,特別是建立病友黨總支推進方艙內病人「自治」,開展病患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一系列運營管理創新舉措取得了良好成效,成為寶貴的經驗。
今天一早,在18名隊員的保駕護航下,由8輛醫學救援車和2輛保障車組成的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車隊從武漢啟程返滬。
跟馳援武漢時一樣,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分兩批撤離,其餘隊員也將於今日統一返滬。
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今天分兩批返滬!(視頻時長12秒)
文匯報記者從東方醫院獲悉,為確保所有人員安全返回,救援隊制定了嚴格規範的消毒流程,在武漢完成了終末消毒:對物品使用1000mg/L有效氯進行消殺,車輛和空氣用500mg/L二氧化氯氣溶膠噴霧進行消殺。
無論是華山「戰隊」,還是東方「戰隊」,馳援武漢的醫療隊隊員回到上海後,所有人員要在指點隔離點封閉隔離14天,並進行醫學觀察;車輛也要統一封存兩周。
2月4日,受國家衛生健康委派遣,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分兩路奔赴武漢疫區,受命駐紮在東西湖區(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東方醫院救援隊車隊出徵時的畫面
2月5日下午,該隊僅用3個多小時即搭建完畢25頂帳篷,完成了中等規模移動醫院的展開。
今天早上六點五十,救援隊領隊、東方醫院副院長雷撼帶領全體隊員為18位先頭部隊壯行。
55名隊員著救援隊服,在武漢留下珍貴的合影。
我們在寒冬料峭送別你們,
在花開爛漫的季節迎回你們,
歡迎回家!
文|唐聞佳 李晨琰
圖|華山醫院 東方醫院
編輯丨王秋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