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機場,一群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的中國在美小留學生在排隊等候包機。仔細看這些孩子,只比他們矮一點的行李箱和背後碩大的書包足以說明,這群孩子的回國之路註定會異常艱辛。
除了紐約飛廣州的包機,還有一趟包機是從舊金山直飛上海,總共接回384人。和之前從英國回來的小留學生一樣,這些從美國回來的孩子也同樣是機票自理、集中隔離。
有媒體報導稱,據知情人士透露,紐約飛廣州的包機中,目前已發現5名小留學生核酸檢測呈陽性被送醫!雖然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確認,不過首批從英國抵達濟南的小留學生中,的確已經出現一例確診病例和一例無症狀感染者,有人直呼:怕什麼來什麼!
小留學生被感染令人揪心,而相比在國外讀大學的大留學生,小留學生們的身份也更敏感,用一句話來總結這些爭論的源頭就是:
的確,把尚未成年,甚至只有幾歲十幾歲的孩子送到異國他鄉,讓還沒有足夠自理能力的他們獨自面對文化不同、語言不通的生活,這在大多數中國家長看來完全不合邏輯。但另一面,這種「不合邏輯」的事卻成了現實中的「低齡留學熱」。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留學總人數突破52萬,其中低齡留學生佔了一半以上,即便是如今國外疫情嚴重,但還是有家長想把孩子送出國。
對於為什麼要把這麼小的孩子送出國,家長們的考量自然各有不同,有追求國外優質教育的,有想讓孩子見見世面,以便將來更好融入國外生活的,當然也有孩子主動想出國的。
不過在更多人看來,大多數人送孩子出國的原因恐怕是來自「綠卡」的誘惑。
這不根據國外的「綠卡政策」,讓孩子從小留學的確是「捷徑」。比如英國的政策是:任何人在英國連續併合法居住滿10年後,都可以申請英國綠卡。相比去外國讀大學或者深造的成年留學生,10年對小留學生們來說不過是小學加中學的時間而已。至於所謂的「優質教育」,且不說國內的基礎教育在全球範圍內首屈一指,就算是國外一些學校確有過人之處,也不可否認的是眼下低齡留學的「廢品率」很高。
當然在一些小留學生的家長看來,更多反對的聲音不過是「仇富」罷了,畢竟每年高達數十萬的留學費用,真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不過有人反對孩子低齡留學真的就是「仇富」嗎?答案不盡然,大夥恐怕更多的是擔憂,擔憂孩子能否健康成長,更擔憂孩子的身份認同。
說白了,對於三觀尚未定型的孩子來說,只有在國內的教育和環境中,才能理解到「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真正內涵,而這也的確是眼下「低齡留學熱」的一大隱憂。
如今再回到疫情下的小留學生回國,也難怪有人直言:接回來的是我們的孩子,但真的是我們的「未來」嗎?這個問題在每個人心底的答案或許各不相同,不過反過來想想,這次來自祖國的包機又何嘗不是一場最生動的「愛國教育」呢?
在我們的課本裡,有這樣一個人,他主持修建了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被稱為「中國鐵路之父」,他叫詹天佑,也是百年前中國第一批赴美留學的小留學生。詹天佑無疑是偉大的,不過時至今日,有多少熟知他事跡的孩子不曾出國留學,又有多少出國留學的孩子不曾知道詹天佑呢?或許我們不能期盼每一個出國的小留學生都能成為未來的詹天佑,但至少我們希望經此一「疫」,他們中有更多人能明白,「家」不只是那個你身處險境時才會想起的地方。如此,那今天我們的一切努力,都將值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