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三)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臺灣海峽中部的澎湖列島(三)

時間:2001-04-10 09:39   來源:

  馬公市是臺灣最重要的珊瑚加工基地,此外,還有文石、貓公石等寶石和瑪瑙加工業,據說,世界上只有澎湖和義大利西西里島出產文石,而以澎湖的文石品質最為優良。澎湖文石生成於玄武巖杏仁狀空隙或裂縫中,主要成分為霰石、石英類及氧化鐵等,屬低溫下膠體沉澱所造成的次生礦物。其花紋繁雜、色澤優美,質地堅實,有天然的「貓眼」,十分名貴。澎湖文石早在清代即有開採,馬公加工的文石製品有經磨光後作天然飾物,或依其形狀加工成印章、戒指、項鍊、領帶夾等。澎湖文石和珊瑚並列為最著名的兩大特產品。  
  馬公市是澎湖縣的商業中心,除日用百貨業外,漁市和土特產商店特別多,海鮮館、珠寶店林立,全市各類大小商店有300餘家,是澎湖縣最繁華的地方。  
馬公市是澎湖文化的發祥地。清乾隆年間,以澎湖特產文石命名的「文石書院」是臺灣最早建立的官立書院之一,歷經120年教化學子的生涯,於1884年毀於中法戰爭。現在馬公市有「省立澎湖高級中學」、「省立澎湖海事水產高級職業學校」,還有3所全縣規模最大的初中。以及11所小學,是澎湖縣教育最發達的地方。馬公市內還有澎湖文化中心、青年活動中心、縣立圖書館,以及「建國」、「中興」等6家戲院、電影院等文化設施。  
  澎湖市由於開發較早,因此,境內名勝古蹟很多,其中天后宮是全省一級古蹟,其他還有觀音亭、順承門、孔廟、施公祠、萬軍井等。天后宮即媽祖宮,為馬公市一系列古蹟之首,歷史悠久,建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是臺灣省最古老的廟宇。天后宮為四進式建築,供奉媽祖神像,殿宇巍峨,左右護龍的馬背與正門、多重式屋頂,搭配的極為和諧。廟前屋簷下的梁柱雕刻、石鼓的雕刻、石刻窗欖、牆上的浮雕及殿內門窗等處的刻工,都呈現古樸而精細的風貌。天后宮歷經400年曾重修四次,至今牆垣斑駁,有些石碑已殘破不堪,亟待維護。  
  馬公市還有觀音亭海水浴場、東衛水庫、仁興水庫、風櫃等風景區。馬公港入夜之後,漁船上和岸上的燈火與天空的繁星交相輝映,或明或暗,別具情趣。馬公市發展觀光旅遊的資源豐富,目前市內有「海宮」、「文石」、「長春」等20多家旅館、飯店,旅遊業已成為馬公市最重要的產業。
  馬公市是澎湖縣陸海空交通的樞紐,與近郊的湖西鄉之間有環澎湖島的公路相通,並通過跨海大橋與西嶼島相連,可直抵西嶼島的最南端。從馬公市向南有公路穿越郊區直達風櫃裡。位於該市南部的馬公港是澎湖縣對外海上交通的門戶,有至全縣各島的交通船往返其間,還有「臺華輪」行駛馬公島與高雄港之間,全市和全縣所需的物資及當地出口貨物大部分都要經馬公港轉運。馬公機場位於馬公市東部約10公裡處,臺灣「遠東」、「中華」等五家航空公司每天有40多次航班飛行馬公與臺北、臺中、高雄之間,可起降波音等大型客貨飛機,航程僅30分鐘左右。

編輯:system

相關焦點

  • 我國臺灣海峽中部著名的群島-澎湖列島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位於我國臺灣海峽中部的美麗群島-澎湖列島。澎湖列島澎湖列島,位於我國臺灣省西部的臺灣海峽中,因港外海濤澎湃,港內水靜如湖而得名。該列島主要由臺灣海峽東南部64個島嶼組成,主要島嶼有澎湖本島、漁翁島和白沙島組成,面積約為96.6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76.1%。整個澎湖列島的總面積為127平方千米。其中,面積超過1平方公裡的島嶼還有虎井、吉貝、望安等8個,其餘53個島嶼的面積都在1平方公裡以下,其中有44個島嶼無人居住。 澎湖列島居臺灣海峽的中樞,扼亞洲東部的海運要衝,被稱為「東南鎖匙」。
  • 臺灣海峽及澎湖列島的傳說
    臺灣海峽及澎湖列島的傳說 時間:2001-04-13 22:21   來源:   在臺灣海峽的東南部,分布著64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總稱叫澎湖列島。這澎湖列島就像海峽中的明珠,散落在海面上。這些島嶼的形成還有一個傳說呢。
  • 施琅是怎麼收復臺灣,一舉佔領澎湖列島
    施琅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是明末清初軍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將領,擔任福建水師提督,主要成就是率軍攻克臺灣,結束海峽兩岸對立局面。施琅是怎麼一舉佔領澎湖列島,收復臺灣?施琅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領水兵2萬餘人,大型戰船300餘艘,中小戰船230餘艘,從今福建東山揚帆起程,鋒芒直指臺灣的戰略前哨澎湖列島。
  • 中國臺灣島和澎湖列島的全景地圖清代《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
    《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描繪了清代光緒8年(1882 年)以後繪製的臺灣島和澎湖列島全景彩色地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現臧於美國國會圖書館以下為部分截圖《臺灣及澎湖列島全圖》這幅地圖由福建地方長官李聯琨設計和繪製,作為給該省總督行政管理參考的備忘錄。
  • 2017臺灣澎湖列島生態探索營
    在臺灣本島我們選用菜色有魚、肉、蔬菜、水果的風味餐廳. 標準為8菜1湯.2. 在澎湖列島的餐食除去海邊BBQ, 基本都是海鮮餐廳, 如果對魚類, 蝦類, 貝類過敏,  需要事先如實告知, 以免發生危險.
  • 開羅宣言明文規定東北,臺灣,澎湖列島是中國固有領土!
    對於中國領土羅斯福蔣介石二人一致同意,日本用武力從中國奪去的中國東北,臺灣和澎湖列島戰後必須歸還中國。關於中國近鄰朝鮮印度支那和泰國等,羅斯福認為美國中國應就朝鮮印度支那和其他殖民地以及泰國的未來地位達成一項相互諒解。蔣介石表示同意,同時強調朝鮮必須獨立,泰國則應恢復其獨立地位。
  • 臺灣和海南島陸地面積相當,卻擁有7大戰區
    為了有效地維護國家安全,打造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軍隊,中國成立了5大戰區,五大戰區分別是東部戰區,西部戰區,南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戰區的存在為軍隊的戰鬥力提升帶來了很好的作用,中國大陸幅員遼闊也僅僅只是成立了5大戰區,誰能想到臺灣一個省竟然就擁有7大戰區,是不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呢?
  • 臺灣海峽大通道的設想,為啥線路不是直線而是曲線
    臺灣海峽的地理概況臺灣海峽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島同大陸之間連接東海和南海的狹長的海域通道。臺灣海峽全長約370公裡,海峽呈倒喇叭狀,北部窄南部寬,根據測量,北端寬約200公裡,南段有410公裡。其中最窄的地方位於臺灣的白沙岬和福建的平潭島之間,寬度只有124公裡左右。
  • 臺灣基本情況
    一、地理概況中國臺灣地區,是指臺灣當局控制下的臺灣省(包括臺灣本島與蘭嶼、綠島、釣魚島等附屬島嶼及澎湖列島),以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烏丘等島嶼,陸地總面積3.6萬平方公裡。臺灣地區行政區劃包括:臺北、新北、桃園、臺中、臺南、高雄6個臺灣當局「直轄市」,基隆、新竹、嘉義3個市,新竹、苗慄、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屏東、臺東、花蓮、宜蘭、澎湖、金門、連江(馬祖)13個縣。遠古時代,臺灣與大陸相連,後由於海面上升、地質變化,相連的陸地部分被淹沒,形成臺灣海峽,出現臺灣島。臺灣海峽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1300多公裡,最寬處200公裡,最窄處130公裡。
  • 臺灣西面的第一道防禦屏障,臺灣當局在此布置重兵
    澎湖風景優美,一直都是人們觀光旅遊的勝地,還有一首歌曲叫《外婆的澎湖灣》,更是打響了澎湖的名聲,每年大約都有上百萬人來旅遊。澎湖上的景點很多,有澎湖天后宮、觀音亭、孔廟等等,數不勝數。其中澎湖天后宮歷史悠久,從明朝開始就已經建成了。裡面供奉了媽祖神像,對於臺灣來說,不僅僅是風景名勝那麼簡單,還有著信仰的意義。
  • 臺灣海峽最窄只有約130公裡,未來能修跨海大橋直通嗎?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網上就有網友提出,我國的寶島臺灣能否也修建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進行連接呢?下面我們先了解一下我國的寶島臺灣的地理情況。 臺灣島是我國的第一大島,位於我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我國福建省相望,南臨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 大陸到臺灣高鐵指日可待!
    尤其是在風大、浪高、巖硬,被稱為建橋「禁區」的平潭海域,建設者建成了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2013年動工的福平鐵路建設歷時7年,穿山越海,克服了重重困難。尤其是在風大、浪高、巖硬,被稱為建橋「禁區」的平潭海域,建設者建成了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 臺灣當局在這個群島布置重兵,單單這個機場便可容納100架戰鬥機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上兩回,大師兄帶領大家認識了臺灣外島之「北方三島」以及「北方三島」,今天這一站我們來到澎湖,一個風光秀麗,但又「殺機暗藏」的群島。提到澎湖,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觀光勝地,一曲《外婆的澎湖灣》,打響了澎湖的國際知名度,每年約有百萬人前來旅遊。自清代開始,「澎湖漁火」即為臺灣「八景」之一,澎湖天后宮、西嶼炮臺、西嶼東谷均為臺灣一級古蹟。其他景點還有觀音亭、順承門、孔廟、施公祠等。
  • 歷史上的寶島臺灣
    著名詩人余光中曾有過這樣一句:「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確實如此,臺灣與大陸的關係,幾千年來就是在這海峽的狂風與海嘯聲中,不斷的激蕩和掙扎。大陸與臺灣大大小小共發生過數次戰役,最早一次竟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
  • 臺灣管轄著哪些島嶼你知道嗎?面積不大,範圍真的不小!
    首先,我們的視角來到臺灣島的北側,大家看臺灣的北側有三個島嶼,分別是這裡的彭佳嶼,棉花嶼和花瓶嶼。其中花瓶與距離基隆市大約34公裡。彭佳嶼距離基隆市大約58.5公裡。在綠島的東南側還有兩個島嶼,分別是這裡的蘭嶼和小蘭嶼,其中藍嶼距離臺灣本島大約是61公裡。而小蘭嶼距離臺灣本島大約有74公裡。我們視角再來到臺灣島的西南側,這裡有一個小島叫琉球嶼,我們繼續向北看,這裡就是著名的澎湖列島,澎湖列島屬於臺灣省的澎湖縣管轄。澎湖列島距離臺灣本島大約是52公裡。我們視角在來到臺灣海峽的西側。我們首先來看一看這裡的馬祖群島。
  • 宋元時期福建漢人即開發澎湖,為何澎湖會比臺灣早開發500年?
    為什麼臺灣距離大陸這麼近,卻一直沒有被攻略呢?這是因為在古代大陸前往臺灣是非常困難的,這主要和洋流有關,臺灣海峽很難穿越。古代的東南沿海商人對於更遠的琉球和呂宋頗為了解,但對於臺灣則很陌生,而東吳時期的「夷洲」和隋朝攻打的「流求國」是臺灣還是琉球,至今仍有爭議。
  • 臺灣鄭氏也迷信「神風」?清軍艦隊三次渡海攻臺,都曾被大風擊退
    施琅三次渡海攻臺,均被暴風擊垮鄭氏水軍將戰爭勝利寄託於大自然現象,看上去十分可笑,但卻有著非常現實的依據——清朝水師此前曾三次渡海攻打臺灣,均在臺灣海峽內被大風擊垮,幾乎完全重演了當年元朝水軍攻打日本失敗的覆轍。
  • 隨著大陸20個城市「小三通」的恢復,臺灣的外島真的值得去嗎?
    浙江省的溫州、麗水、衢州;江西省的撫州、上饒、鷹潭、贛州;廣東省的梅州、潮州、汕頭、揭陽等20個城市,可在我國出入境管理部門辦理籤證和籤注,利用"小三通"自由往來金門、馬祖、澎湖,以及在臺灣西部外海範圍內自由往來,而不必前往臺灣本島。在臺灣西部的離島地區,金門、馬祖、澎湖的陸上觀光資源相對較少,但這些離島的漁業資源和海平面以下的海洋資源豐富。
  • 歷史上的四次收復臺灣
    沈有容收復臺灣後,1604年又隻身登上被荷蘭殖民者搶佔的澎湖列島,陳說利害後,荷軍撤走,使荷蘭侵佔臺灣推遲20年,當地人民讚譽沈氏「以三寸之舌,勝百萬之師」,還豎起了「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荷軍頭目)碑」。該碑至今還豎立在烏公島天后宮清風閣。
  • 125年前日本侵佔臺灣和澎湖列島,當年歷史人物的詩詞67首
    125年前日本侵佔臺灣和澎湖列島讀當年歷史人物的詩詞67首1895年3月26日 日本派兵佔領臺灣島和澎湖列島。4月17日 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日總理大臣伊藤博文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割讓臺澎,舉國同憤。在北京會試的舉人康有為和梁啓超集十八省舉人千餘人「公車上書」,痛陳「割地之事小,亡國之事大」;反對割地求和,主張變法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