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色墨跡
立春之後,天氣轉暖,雨水增多。但對北方來說,天氣乍暖還寒,依然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可是,室內溫度卻與春天沒有什麼兩樣。
去年秋天,我在延邊大學科技學院觀賞石雕園林時,在附近發現幾朵百合花,在一片青青的草叢中,猶如鶴立雞群,十分耀眼,真有萬綠叢中一點紅,點染秋光詩意濃的感覺。
我慢慢走過去,見百合花略低著頭,像是對人笑著說:你好,歡迎來到石雕園林。
我說:不客氣。
她似乎在說:您貴姓?
我回答著叫「綠葉」。
她又問,您是哪裡人?
我指了指山下的「北大新城」。
到園林看石雕嗎?
我說:是的。
我叫百合,又稱山丹丹。
我笑著說:我知道您的尊姓大名。
啊,謝謝。
在園林裡,這是一家子,有五六個姐妹,都集中在這裡,她們長相、個頭、姿勢沒有什麼區別,讓你很難辨別出大小。百合花種類很多,顏色也多種多樣,有紅色、粉紅色、黑色、白色和黃色的,百合有野百合、家百合,主要區別在於花的高矮,家百合要高一些。因為是高科植物,適合在庭院栽植觀賞。特別是在鄉下,農戶的庭院裡大都有百合花,肢體苗條,容顏美麗,如同仙女;花香迷人,蝴蝶光顧,不肯離去;秋天結的紫黑色豆豆,就像一個個珍珠,明亮可人;豆豆可以蒸煮著吃,根部像大蒜,與西芹、山藥炒著食用,具有健身、養肺、止咳等藥用價值。
那年秋季,我回到老家,在葡萄架附近,看到好多開放的百合花,植株高都在一米五六,莖與葉結合部都結了一個個紫色的小豆豆,果實很特別,不像桃李長在枝頭,也不像葡萄一串串,它的果實長在莖與葉片的「夾角」處,採集不用翹腳,也不費力氣,但必須遵守採摘方式,需要兩個指頭同時夾住這個豆豆,順著一個方向摘下來,稍微偏離,果實就會落在地上,常有不順暢的感覺。因為土地肥沃,果實很大,摘了有小半瓢,抓兩把煮粥,如同豌豆那樣清香柔面可口。
在科技大學,我也採了好幾把,因為不小心穿短袖寸衫,胳膊和衣服沾染上了一塊塊黃紅色的花粉,像「掛彩」穿了件花衣服,幸好找到一個潔淨的水溝洗掉了這些花點。回到家,把豆豆曬乾裝在小瓶裡,準備來年春暖花開把它種在石雕園林附近,讓她生長在母親的身旁,在這山丘上成為一片更加美麗的山丹丹。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多了一個想法,即先在家裡盆養,待春暖花開再到石雕園林野外種植。當前,舉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瘟疫,尤其是湖北武漢與全國匯集的四萬多名白衣戰士,攜手並肩,不懼生死,不講報酬,晝夜奮戰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特別是「吹哨人」李文亮,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護士柳帆,還有不幸感染病毒,犧牲在戰鬥崗位上的醫護人員,他們的英雄事跡感動了億萬人民的心。
隨著武漢保衛戰的攻堅克難,白衣戰士不懼生死,日夜奮戰的事跡,感動和激勵了我,為了紀念犧牲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我找到一個花盆,決定提前灑水潤土,種上百合,以表達一份心意。百合喜陰,少水,易通風,我在上面罩上一個袋子,通過精心管理,讓它及早破土而出,長出一朵朵「英雄的百合花」。
百合也叫山丹丹,百合有好多種類,山丹丹也是百合的一種。花語為:百年好和,家庭美好,愛意深深,有安康祝福之意。
種百合,或者說種「英雄百合」,就是紀念、緬懷那些在保衛戰中英勇犧牲的英雄;感謝、致敬在共克時艱,武漢決戰中那些英雄兒女以及陸續赴鄂增援的白衣戰士,是他們的犧牲奉獻,才換來了今天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美好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