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墳墓不淋『割腳水』,庭院不對『老虎嘴』」,是啥意思?

2021-01-12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墳墓不淋『割腳水』,庭院不對『老虎嘴』」。說句實在話,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對這句俗語仔細揣摩了好幾天,但仍然沒有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墳墓不淋「割腳水」

所謂的「割腳水」,是指墳墓前面地勢很低,形成一個凹坑,從而容易聚集的水。

我們都知道墓穴中屍首的腳是朝外邊的,也就是說腳在墓穴的前面。而一旦墳墓前面形成了凹坑而有水聚集的話,這種水就叫「割腳水」。

迷信的說法認為,「割腳水」會「劃傷」已故先人的腿腳,從而導致已故先人無法「行動」,最後導致已故先人無法庇佑子孫後代,因此,墳墓前面是不能夠有凹坑的,以免有「割腳水」聚集。

不過,迷信的說法是不可信的,因為人死如燈滅,已故的先人縱然沒有遭受到「割腳水」的傷害,他們也沒有能力去庇佑子孫,所以,我們是不可以相信迷信的說法的。

我們拋開迷信的說法不說,單單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講,「割腳水」對墳墓也是有影響的。

我們都知道水是具有滲透能力的。哪怕是水泥地面,如果長期存水的話,水也會或多或少地滲入到地下。而水一旦滲入到地下,就容易灌進墓穴當中,從而導致自己先人的棺槨和屍骸過早的腐爛。而從感情的角度出發,恐怕任何人都不願意讓自己先人的棺槨和屍骸過早的腐爛。因此,墳墓前是不應當有「割腳水」的存在的。也就是說,一旦墳墓前出現了凹陷的現象,就一定要及時將凹坑填平,以免有「割腳水」的形成。

二、庭院不對「老虎嘴」

所謂的「老虎嘴」,一般是指山洞。

迷信的說法認為,如果庭院對著山洞,就容易被山洞形成的「老虎嘴」吃掉「家運」,從而導致家庭的運勢衰敗。這樣的家庭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非常的不順,而且,很難聚財,同時,家人還容易罹患各種疾病。

當然,這些也是迷信的說法,是不可以採信的。但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講,庭院對著山洞形成的「老虎嘴」也是對家人不利的。

比如,一個人要想心情愉悅,必須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只有生活環境比較優越了,自己的心情才會好,而好的心情肯定對健康有好處。

倘若自己的庭院常年對著「老虎嘴」,那麼,自己的心情就很難愉悅,因為「老虎嘴」遮蔽了自己及家人的目光,使自己和家人很難看到更遠的地方,所以,會導致人的心情不好。而人的心情一旦不好,就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如果一個人出現了健康問題,還怎麼有心情去創造財富呢?況且,自己或家人出現了健康問題就需要治療,而治療是需要花錢的,因此,也會導致家庭難以存在財富。其實,這才是「庭院不對『老虎嘴』」的真正由來。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才算是真正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拋開迷信的成分不說,這句俗語也是蠻有意義的,因此,分享給大家,供大家思考。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擁有新鮮的空氣,以及優美的環境,跟繁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相對靜怡了許多。在農村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房屋建造的質量好壞,不但關乎到居住的舒適性,而且房屋的建造、庭院的坐落,對於家庭的運勢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對於修房蓋屋一直是非常講究的,這也就衍生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這些俗語流傳時間很久,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卻是具有一定的道理,被大家廣泛的參考使用,也有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 農村俗語:「庭院木枯不堪言,久居不宜恐艱難」是啥意思?
    前幾天與一位老農聊天,聊到了家庭居住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許多人都喜歡在庭院中栽植幾棵樹木。關於栽植樹木的目的,許多人都認為是為了給庭院中增添幾分綠意或為了乘涼,其實,還有一個目的是許多人都不知道的,那就是為了檢驗這個庭院中是否適合人的居住。
  • 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前後左右『水射墳』,家無人丁絕後人」。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仔仔細細揣摩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前後左右『水射墳』」也就是指墳墓的四周都有水流衝著墳墓而來,按照迷信的角度來講,這樣的墳墓家中是沒有後人的,是會出現絕戶的現象的。其實,這種迷信的說法是在故弄玄虛,是在唬人的。
  • 農村俗語:「庭院莫有陰氣生,居所、倉室別『同宮』」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庭院莫有陰氣生,居所、倉室別『同宮』」。當我看到這句俗語後,著實琢磨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琢磨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 農村俗語:「明堂似葫蘆,寡母定隨奴」,是啥意思?
    雖然我對這句俗語仔細思忖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這句俗語來自「風水歌訣」。意思是說:墳墓的明堂如果像葫蘆狀的話,可能會傷害男主人,從而使女主人成為寡婦,在無奈的情況下,女主人會下嫁給自己的家奴。
  • 農村俗語:「院內不栽松與柏,院外不栽桑與槐」是啥意思?
    因為咱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院內不栽松與柏,院外不栽桑與槐」,而你卻要在庭院中栽植松樹和柏樹,你這分明不是想犯忌諱嗎?所以,你父親的做法是正確的呢!「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咱農村為啥會有這麼一句俗語呢?」李大哥不解地問。王大爺說:咱農村的這句俗語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
  • 「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古人的忠告,是什麼意思?
    導語,「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是古人的忠告,是啥意思?你怎麼理解?農村俗語是老祖輩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智慧結晶,對後人的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而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被農民接受,因而在廣大農村廣泛流傳,永不衰退,即使現在還有它的參考價值,其語意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關於農村建房布局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如俗語"屋後有水,開門見墳,家敗子不歸",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農村俗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過山』不起墳,『獨山』不住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思索了良久,但還是沒有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過山」不起墳所謂的「過山」是指兩座山脈之間的峽谷,也就是說「過山」就是兩座山脈之間的通道。對先祖的尊崇,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的歷史上,曾經流傳著許多孝敬父母的故事。
  • 農村俗語:「窮看碗裡富看穿,槐樹不栽庭院間」究竟是啥意思?
    前幾天與一位老者聊天,說起了栽樹的事情,他「告誡」我說,你在庭院中可以栽植一些「陽性」樹,但千萬別栽植國槐。我問他為啥不能在庭院中栽植國槐,他說,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窮看碗裡富看穿,槐樹不栽庭院間」呢!古人就已經告訴我們,庭院中是不適宜栽植國槐的。
  • 俗語「睡覺腳不朝西、頭不朝東」是啥意思?並非迷信,有科學依據
    我國古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寶貴財富,其中就包括一些生活俗語,比如「菜不擺三,筷不成五」,意思就是如果要招待客人,最好不要上三道菜,因為「三」在古語中音同「散」寓意十分不好,況且要麼好事成雙兩道菜,要麼更多,三道菜略顯寒酸,而且筷子的擺放要整齊,以顯示對客人的尊重,這都是十分寶貴的文化財富
  • 建房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能否借鑑?
    那些老一輩留下來的俗語,雖然看起來非常粗俗甚至有些無釐頭。實際上,不管是做事情講究也好,留下的那些無釐頭的俗語也罷,都包含著祖祖輩輩勞動總結出來的道理。比如說這句「門前墳,房後水」,咋看之下,能夠讀懂的百姓可能根本沒有幾個,更加別說按照俗語中所說的去做了。但是,凡是沒有按照這句俗語去做的人,或多或少都吃過虧。
  • 農村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在農村的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知,大小事務事無巨細的都有描述,關於天氣的、農業的當然最多的還是生活的。在農村一直以來都講究「一命二運三風水」」,尤其是對於房屋的修建說法頗多,房屋的建築走勢結構包括高低,不但能夠改變房屋的審美,而且還關乎到家庭的運勢,所以對於此類的俗語是不在少數,有的俗語確實屬於封禁迷xin的糟粕,隨著時代的進程,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但也有一些此類的俗語,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 俗語「虎進門必傷人」啥意思?生肖配對的講究,你知道幾個
    比如俗語「虎進門必傷人」,就是其中的一個。這句俗語「虎進門必傷人」啥意思?字面意思是說老虎進了家門,會傷害家人,言下之意就是家裡娶進來屬虎的女人,會損傷人口。其實這是無稽之談,在清代著名小說《鏡花緣》的作者李汝珍,對各種生肖迷信的批評,更是一針見血。
  • 俗話「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庭院栽樹到底有啥講究?
    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底蘊深厚,而在中國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它是我們祖先通過摸索總結,更有一些是吃了很多虧,走了很多彎路才換回的經驗教訓,有著很高的實用價值和實戰經驗。它是我們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的瑰寶。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門前不栽『耷拉樹』,院中不掛紅白布」。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研究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研究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門前不栽「耷拉樹」所謂的「耷拉樹」,是部分地區民間的一種說法,其實,是指「彎腰樹」的意思。
  •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摘要: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不知不覺中,春節就要過完了。在2月4日,也就是正月十一日就要迎來今年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了。在過去立春不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而且還是很重要的節日。
  • 農村俗語:「雷打正月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今年年景怎樣?
    農村俗語:「雷打正月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今年年景怎樣?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東西往往能發揮大作用,就拿天氣預報來說,智慧型手機沒普及前很多人每天七點半準時鎖定央視一套,為的就是看看這幾天的天氣如何。「雷打正月節,二月雨不歇」,說的就是正月裡打雷的反常現象,古人認為如果正月就打雷那麼二月肯定會接連下雨。因為打雷下雨這是龍王爺的工作,而二月二才「龍抬頭」,正月裡龍王們也需要休假。一旦正月打雷了,說明人世間不太平,要發生大災難,龍王爺不得不提前上班行雲布雨。
  • 22日冬至,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摘要:冬至到了,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文/農夫也瘋狂12月22日(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這周的星期日就要迎來24節氣的冬至了。冬至節氣到了,就要開始數九了。這是自古傳下來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第一天,以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稱之為「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說的就是這個數九。冬至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也就來了。這個時候最為關注的就是冬季冷不冷了,畢竟太冷了還是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並且帶來諸多不便。俗語「冬至暖,冷到三月中」是啥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
  • 農村俗語:「門前種『雙棗』,『窮shen』不打擾」,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門前種『雙棗』,『窮神』不打擾」。雖然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雙棗」,也就是指兩棵棗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