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8月18日電 (記者姜煜)全球最大的科技專業技術組織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18日發布報告,歷數奧運史上那些曾經令人驚嘆的「黑科技」。
報告稱,高科技應用一直在推動著歷屆奧運會的發展,1928年第九屆阿姆斯特丹奧運會是高速攝像機的「始發站」,這臺1928年的高速攝像機應用了當時頂尖的圖像處理技術,能夠協助裁判員以慢速重播的圖像能更精準地判定運動員的動作,以便做出更為公正的賽事裁決。
1936年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則首次通過電視廣播的方式對賽事進行報導,許多當地居民與未到比賽現場的運動員們一起坐在奧運村的大屏幕前觀看比賽。
以前在傳統的田徑比賽中,裁判員往往依靠肉眼判斷運動員抵達終點的順序,這很容易產生視覺誤差。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首次採用了終點高速攝像機,通過特殊的方式捕捉運動員衝刺瞬間,雖然圖像在一定程度上被拉伸變形,但也足以讓裁判員們第一時間內做出正確的判斷。
1972年第二十屆慕尼黑奧運會首次展現了計算機系統的強大性能。據統計,這屆奧運會上在各大賽館內使用了超過15000公裡的電纜,連接了400臺電傳打字機、50臺印表機和100臺顯示屏。安置在計算機中心的五臺電腦可以同步處理多項比賽的數據,僅需幾秒鐘即可統計出各項比賽的結果。
1976年第二十一屆蒙特婁奧運會首次利用人造衛星實現奧運聖火傳遞,當年主辦方利用傳感裝置通過把離子化的聖火火焰微粒轉化為脈衝信號,由衛星從希臘雅典跨洋傳輸到加拿大渥太華,最終由接收脈衝信號的雷射裝置點燃加拿大的聖火火炬。
而1992年第二十五屆巴塞隆納奧運會是史上首次使用高清數位電視轉播的奧運會。
還記得激烈的遊泳比賽中那條緊跟參賽選手移動的「世界紀錄線」是何時出現的嗎?2000年雪梨奧運會首次啟用了這神奇的虛擬圖像技術。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各國遊泳運動員刷新了多項世界紀錄,被稱為「鯊魚皮」的增強型泳衣功不可沒,不過因為這種泳衣可能導致不公平競爭,現已被禁止使用。
本屆裡約奧運會上也有多項創新科技亮相,VR(虛擬實境)轉播技術無疑是其中一大特色,世界各地的觀眾由此在家也能身臨其境地體驗賽場上緊張激烈的氣氛。除此之外,主辦方還運用了更便捷、精準的競賽設備,為運動員提供更公平和人性化的競賽環境。例如,在遊泳賽道安裝水下數字計數器、使用更快速更準確的計分設備讓射箭及射擊項目更為公正客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