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列巡洋艦是服役於科普魯魯星區人族的一種大型戰艦。戰列艦的首次露面是在行會戰爭的飛船大戰中。反艦戰鬥機(如幽靈戰機)的升級並沒有使其曇花一現,反而促使了這種大型戰艦升級成能攜帶這種戰略擴張型空襲單位的類型。戰列艦因此就在今後的戰役中繼續擔任了人族太空武力中指揮旗艦的角色。
雖然有不同規格的戰列艦,但是它們的武器裝甲配置都是大同小異的——雷射武器與次代鋼裝甲。重力加速模塊也被安裝在所有的戰列艦上。
規格
戰列艦有很多規格。以下是我們所知的:
海霸級(Leviathan-class)
海霸級戰列艦目前是一種不常見的戰艦規格。雖然大部分已經被巨獸級戰艦所取代,但是從26世紀開始到現在海霸級戰艦一直還在使用當中。海霸級戰艦可以空間躍遷,或通過使用液壓裝置作為小型飛船(如運輸船)的停泊港。由於設計中沒有考慮到起降平臺與艦橋的安全距離,敵方登艦作戰便成為海霸級戰列艦的一個夢魘。
巨獸級(Behemoth-class)
巨獸級戰列艦目前是最常見的戰艦規格。在星際大戰中這種設計成為了戰列艦設計的規範。巨獸級是其前輩——海霸級戰艦的進化版,其特性——星球大氣層識別系統與無視障礙垂直升降系統,使它們能適應不同的作戰環境。巨獸級戰艦還安裝有總計四個的裝有立場護盾裝置的停泊港(取代了過去的液壓裝置)——這讓戰機的部署更簡單,不再害怕於降壓,同時對敵方登艦作戰進行了一次強力的回擊。就像海霸級戰艦那樣,巨獸級也有空間躍遷功能——不僅能在太空,而且能在星球的大氣層中。
巨獸級戰艦雖然仍採用了次代鋼作為裝甲(但加入了立場護盾裝置),但是其武器系統卻裝備上了濺射雷射炮組和備用核彈頭。雖然火力強勁,但巨獸級戰艦仍有不足之處:雷射炮組打不到側面,備用核彈頭更是為了軌道轟炸,不是為了空戰而設計的。巨獸級戰艦另一繼續存在的理由就是其裝備的大和炮了。但一經使用,就意味著兩敗俱傷。
戰機是構成戰列艦這個整體所必需的元素——巨獸級戰艦們遵循著這一條目,在身上塞滿了對付敵人的幽靈戰機和偵查船。它們同樣扮演著人族母艦的角色:數以百計的士兵穿梭其中使用其硬體設施維護用於緊急行動的登陸艇和太空梭。
巨獸級戰列艦大和炮主要的弱點就是其龐大的能源需求。一旦其巨型反應器開始部署,其需求能量會耗掉戰艦儲存量的大半部分。因此人族帝國的巨獸級戰列艦就需有權得到物理實驗室中的「武器系統進階許可」。如果一名艦隊指揮官弄丟了這些加速裝置,其領導下的整個巨獸級艦隊就會報銷。
儘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巨獸級戰艦還是被證實為不朽的設計:周期性的可升級性讓它們跟上了時代,艦首錘頭般的設計成為未來規格的模板。儘管更多更高級的戰列艦被開發了出來,但軍隊的主流仍是巨獸級巡洋艦。
武仙級和神怪級(Hercules- and Minotaur-class)
武仙級和神怪級是依照巨獸級模板最新開發出來的兩種規格。額外的雷射炮組被安裝在這些戰艦上,目的是為了更大的火力密度和層級。
大和炮變為了可選配件;神怪級戰艦就安裝了它。
讓空中充滿致命火雨的飛彈彈幕攻擊系統也被安裝在戰艦上。就像大和炮那樣,戰列艦需要積攢起巨額的能量才能激活這個武器系統。
神怪級巡洋艦的因為其私人宿舍,警衛室和食堂的室內設計而聞名。
[責任編輯:tim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