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綜合新華社
記者 |特約通訊員 馮婷 利馬報導
編者註:厄瓜多最大城市瓜亞基爾淪為南美洲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炎熱的街道上幾乎空無一人,只能看到幾具被扔在街道上的屍體。甚至有患者在家中死去多日,都無人理會。因為疫情,大批厄瓜多民眾開始偷渡過境到秘魯,導致秘魯總統不惜動用坦克大炮維護邊境。
但在秘魯國內,人們同樣也在對抗著疫情危局,甚至男性只能一三五出門,女性二四六出門,周日所有人都得待在家中。
截至當地時間9日晚,拉美地區新冠病毒疫情確診病例數累計增至49227例。專家們擔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之後,南美洲或將成為下一個大流行的中心地帶。但面對病毒,它們的醫療衛生系統可能毫無招架之力。
4月7日,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一名小販在售賣防護面罩。組圖/新華社
封國隔離後,秘魯採取了一系列民生措施,發放救濟金和釋放養老險等,要求藥店,銀行,和大型超市等基礎行業正常營業,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初期,秘魯也爆發了搶購衛生紙,超市的購物車塞滿的不是食品,而是大包大包的衛生紙。
面對疫情的快速發展,南美多國紛紛升級防範措施,包括成立疫情應對機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取消大型活動集會、重罰違規行為等,以多管齊下、嚴防死守的方式應對疫情快速發展。而在這背後是扛不起的醫療系統和「雙重疫情」的危局。
4月8日,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拉貝加中心市場,準備進入市場的人依次走過消毒通道。
01
在西紅柿的故鄉卻買不到西紅柿
2020年3月6日,當中國疫情逐漸控制穩定時,秘魯確診了第一例,是一名從義大利度假後回秘的男性。當秘魯出現第一例時,並且是從歐洲回來的境外輸入病例時,我身邊的華人都開始緊張起來了,當地的華人華僑都開始在微信群呼籲囤清潔物資及食物,因為2月是秘魯的假期,學校放假,很多家庭選擇在這個時間去歐洲度假,而2月底,歐洲疫情爆發了。
當病毒已經明確到達秘魯,大多數華人開始緊張準備抗疫物資時,秘魯當地人仍然缺乏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除了華人,無人佩戴口罩,甚至我們公司購買了口罩,免費發給當地員工,要求他們在上下班公共運輸上佩戴,他們也表現出不理解,甚至是有點抗拒。他們的理由是:只有病人才會戴口罩,政府說了,如果你出現了咳嗽,發燒等症狀再戴口罩,平常多注意洗手,做好清潔工作就行了,如果我們戴口罩,大家都不會願意接觸,與我們說話。
秘魯政府在3月15日晚上宣布,從3月16日開始全國停工隔離,我們當晚接到消息後,大概十點多直接穿著睡衣,戴著口罩,走路去了辦公樓取電腦及重要文件,三月的秘魯,正處於夏季,但是那天晚上的風吹得有點涼颼颼,忐忑不安。中餐調料,乾貨和油,米,面等主食早就已經聯繫中國超市購買好了,隔離的第一天去超市買了塞滿整個冰箱的青菜和肉類之後,雖然政府允許一戶可有一人外出採購食物,我們再也沒有出過門,因為利馬是秘魯的重災區,85%的確診病例都是在利馬,並且不斷有超市職工被確診的消息傳來。
隔離的第一周是在慌亂中度過的,準備生活物資,家裡清潔消毒,遠程工作,事情很少,但是遠程溝通造成了許多問題。但一周之後生活工作逐漸恢復了秩序。由於不能出門,但是大型超市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但是差不多要下單兩個星期之後才能送到,肉類正常提供,青菜的種類不多,但是還是能買到一些,唯一難買的就是水果,我差不多將近半個月沒有吃到水果了,我最近常和朋友開玩笑說,我都快乾涸了,沒想到在西紅柿的故鄉都買不到西紅柿。
02
男性一三五出門,女性二四六出門
如今,每天晚上八點大家都會在家為秘魯軍警和隔離期間維持人民正常生活的工作人員鼓掌,歌唱秘魯國歌以表示感謝。很明顯地感受到,人民對秘魯政府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感恩,秘魯現總統馬丁比斯卡拉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相比醫療系統崩潰的厄瓜多,仍然摸不著頭腦的巴西,以及其他需要雙線作戰的南美國家,秘魯人民很支持也很感謝秘魯政府的付出。雖然秘魯也有登革熱疫情,但主要集中在人口相對稀少的雨林地區,並且在二月已經基本控制,而新冠肺炎則主要集中在首都利馬以及少許港口城市。
4月2日,秘魯又頒發了新政策,男性只能一三五出門,女性二四六出門,周日所有人都得待在家中。似乎看著有點好笑,但是實際上卻是政府為了減少人民外出,減少人員流動及感染風險。而目前,確診病例仍在不停上升,確診病例只有重症才會送往醫院治療,其他的都自我居家隔離,是否繼續隔離似乎很難決定,如果不復工,可能有人在病死之前就會餓死,但是復工,可能意味著這一個月的隔離變得毫無意義。
令人嘆息的是,厄瓜多,這個拉丁美洲防控最積極、反應最迅速的國家,在1月23日,就要求入境人員填寫健康狀況表,並派醫療隊駐紮機場,在入境時對有疑似症狀和可能接觸過病毒攜帶者現場檢查。然而,如今醫療系統崩潰,民眾也只能「像蒼蠅一樣死去」。
人們哭訴親人死在家裡,打醫院和警察電話也沒有用,沒人來取屍體,最後只能放到外面。此外,由於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增多,厄瓜多最大城市瓜亞基爾市的棺材出現短缺,該國一所監獄裡的囚犯開始奉命使用政府繳獲的走私木材製作棺材。因為疫情,大批厄瓜多民眾開始偷渡過境到秘魯。為了保護秘魯,秘魯總統不惜動用坦克大炮維護邊境,防衛長達158公裡與厄瓜多共享的邊境。秘魯政府跟厄瓜多政府打了聲招呼,便派出陸軍空軍開往邊境展開監督。
03
南美各國反應為何還算快
相較於歐洲,南美各國的反應相對迅速,當然,不包括巴西。
秘魯在確診第一例後的第十天,正式開始封鎖海陸空,全國停工隔離,軍警正式上街,控制秩序,以及抓捕違反禁令的人員,當天,秘魯全國確診病例為86例。和國內的朋友聊天,有朋友覺得秘魯等南美國家的措施相當迅速,甚至和歐洲相比有些反應過度,但當我告知秘魯全國只有兩百多臺呼吸機時沉默了。秘魯較好的醫院是私立醫院,公立醫院不太靠譜。但是秘魯前期私立醫院不收治新冠患者,政府指定了一些公立醫院治療,可醫療水平和醫療設備都不太行。像我們平常就診通常是去私立的。上次我上司骨折,掛號拍片和拿藥花了1000多元人民幣,而這邊普通的人大部分收入每月在4000至5000元人民幣。
而且,如今美國與歐洲國家爭購醫療物資。這一爭奪日趨激烈之際,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被擠到一旁。巴西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1萬例。但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公共實驗室負責人阿米爾卡·塔努裡說,他的實驗室半數人員眼下「無所事事」,因為沒有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供他們操作。「如果我們購買的商品要在60天後到達,那就太遲了……病毒傳播的速度超出我們的預期,」塔努裡說,「沒有可靠的檢測,那你就瞎了。我非常擔心這裡的公共衛生系統很快崩潰。」
塔努裡說,過去數周一直在聯繫海外醫療設備製造商,試圖滿足每天200例的實驗室檢測試劑需求,但被告知美國和歐洲已經預訂幾個月的產量。
事實上,正值蚊子繁殖季的南美還得經歷登革熱和新冠病毒的兩線作戰。如果不加以治療,登革熱感染死亡率甚至高達20%。而且要防的也不止登革熱,還有寨卡、黃熱病等。在巴西,僅在2020年開年後的五個星期內就出現了9.4萬起登革熱新病例,數十人因此死亡。阿根廷同樣遭遇了四年以來最嚴重的登革熱。根據阿根廷衛生部最新流行病學報告,從去年12月31日至3月2日,疑似登革熱或其它蟲媒病毒病例共計6991例,其中1743例確診為登革熱病例。而在巴拉圭,連總統也感染了登革熱。
「最近我非常擔心,因為這些疾病正在巴拉圭加速流行。在巴拉圭,官方已經通報了9萬病例,有16人死亡,但有人認為死亡病例已經超過50例。」阿根廷衛生部長岡薩雷斯說道。
再加上在多國流散、無家可歸的委內瑞拉難民,很難也很怕想像以南美等國目前的醫療資源(目前拉美國家重症病床數平均水平遠低於歐洲國家,只有古巴,阿根廷和烏拉圭三個國家人均擁有醫院床位指標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如果沒有及時採取措施,疫情會發展成怎樣。
04
富國搶購防疫物資,美媒批「現代版海盜」
一些發展中國家醫療物資緊缺的背後,是歐美國家「掃貨」造成的市場嚴重扭曲。
世界衛生組織(WHO)分管物資供應的官員保羅·莫利納羅說,現階段,醫療物資供應商正面對不同國家的競爭性需求。當過度競爭導致價格上漲時,「中低收入國家將排到隊伍後面」。
尚比亞傳染病研究中心成員查爾斯·霍爾姆斯說,該國購買口罩及檢測試劑等醫療物資一直困難重重。製造商告知,無法確保交貨日期,因為「其中大多數已被美國和歐洲搶購」。
霍爾姆斯說,以N95口罩為例,一些中介商試圖以高出平常五到十倍的價格出售。「許多富國進行相同的(詢價)對話……企業可能只會照顧其中的最高出價,這就是生意。」
《紐約時報》9日報導,歐美國家爭相購買醫療物資及設備應對疫情,有關提價「截貨」的報導正引發「現代版海盜」的指責聲。
因抗疫醫療物資緊缺,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被迫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求助。這一組織負責物資供應的官員埃特勒瓦·卡迪利說,正試圖採購2.4億個口罩,以幫助100個國家和地區,但迄今採購量僅為2800萬個。
與世衛組織合作幫助貧困人口的創新診斷基金會執行長凱薩琳娜·貝姆說:「一場幕後戰爭正在進行,我們最擔心的是貧窮國家被淘汰出局。」
英國體外診斷協會執行長多裡斯—安·威廉斯認為,檢測試劑等物資「此前從未真正短缺」,但全球大國都同時有需求時,就造成擠兌。
一些衛生專家認為,幫助貧窮國家獲得所需的物資符合每個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