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重疫情下南美恐成「重災區」,富國搶購完防疫物資,「擔心貧窮...

2020-12-22 瀟湘晨報

來源 | 瀟湘晨報(xxcbwx)綜合新華社

記者 |特約通訊員 馮婷 利馬報導

編者註:厄瓜多最大城市瓜亞基爾淪為南美洲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炎熱的街道上幾乎空無一人,只能看到幾具被扔在街道上的屍體。甚至有患者在家中死去多日,都無人理會。因為疫情,大批厄瓜多民眾開始偷渡過境到秘魯,導致秘魯總統不惜動用坦克大炮維護邊境。

但在秘魯國內,人們同樣也在對抗著疫情危局,甚至男性只能一三五出門,女性二四六出門,周日所有人都得待在家中。

截至當地時間9日晚,拉美地區新冠病毒疫情確診病例數累計增至49227例。專家們擔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之後,南美洲或將成為下一個大流行的中心地帶。但面對病毒,它們的醫療衛生系統可能毫無招架之力。

4月7日,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一名小販在售賣防護面罩。組圖/新華社

封國隔離後,秘魯採取了一系列民生措施,發放救濟金和釋放養老險等,要求藥店,銀行,和大型超市等基礎行業正常營業,以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初期,秘魯也爆發了搶購衛生紙,超市的購物車塞滿的不是食品,而是大包大包的衛生紙。

面對疫情的快速發展,南美多國紛紛升級防範措施,包括成立疫情應對機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取消大型活動集會、重罰違規行為等,以多管齊下、嚴防死守的方式應對疫情快速發展。而在這背後是扛不起的醫療系統和「雙重疫情」的危局。

4月8日,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拉貝加中心市場,準備進入市場的人依次走過消毒通道。

01

在西紅柿的故鄉卻買不到西紅柿

2020年3月6日,當中國疫情逐漸控制穩定時,秘魯確診了第一例,是一名從義大利度假後回秘的男性。當秘魯出現第一例時,並且是從歐洲回來的境外輸入病例時,我身邊的華人都開始緊張起來了,當地的華人華僑都開始在微信群呼籲囤清潔物資及食物,因為2月是秘魯的假期,學校放假,很多家庭選擇在這個時間去歐洲度假,而2月底,歐洲疫情爆發了。

當病毒已經明確到達秘魯,大多數華人開始緊張準備抗疫物資時,秘魯當地人仍然缺乏對新冠病毒的認識,除了華人,無人佩戴口罩,甚至我們公司購買了口罩,免費發給當地員工,要求他們在上下班公共運輸上佩戴,他們也表現出不理解,甚至是有點抗拒。他們的理由是:只有病人才會戴口罩,政府說了,如果你出現了咳嗽,發燒等症狀再戴口罩,平常多注意洗手,做好清潔工作就行了,如果我們戴口罩,大家都不會願意接觸,與我們說話。

秘魯政府在3月15日晚上宣布,從3月16日開始全國停工隔離,我們當晚接到消息後,大概十點多直接穿著睡衣,戴著口罩,走路去了辦公樓取電腦及重要文件,三月的秘魯,正處於夏季,但是那天晚上的風吹得有點涼颼颼,忐忑不安。中餐調料,乾貨和油,米,面等主食早就已經聯繫中國超市購買好了,隔離的第一天去超市買了塞滿整個冰箱的青菜和肉類之後,雖然政府允許一戶可有一人外出採購食物,我們再也沒有出過門,因為利馬是秘魯的重災區,85%的確診病例都是在利馬,並且不斷有超市職工被確診的消息傳來。

隔離的第一周是在慌亂中度過的,準備生活物資,家裡清潔消毒,遠程工作,事情很少,但是遠程溝通造成了許多問題。但一周之後生活工作逐漸恢復了秩序。由於不能出門,但是大型超市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但是差不多要下單兩個星期之後才能送到,肉類正常提供,青菜的種類不多,但是還是能買到一些,唯一難買的就是水果,我差不多將近半個月沒有吃到水果了,我最近常和朋友開玩笑說,我都快乾涸了,沒想到在西紅柿的故鄉都買不到西紅柿。

02

男性一三五出門,女性二四六出門

如今,每天晚上八點大家都會在家為秘魯軍警和隔離期間維持人民正常生活的工作人員鼓掌,歌唱秘魯國歌以表示感謝。很明顯地感受到,人民對秘魯政府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感恩,秘魯現總統馬丁比斯卡拉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相比醫療系統崩潰的厄瓜多,仍然摸不著頭腦的巴西,以及其他需要雙線作戰的南美國家,秘魯人民很支持也很感謝秘魯政府的付出。雖然秘魯也有登革熱疫情,但主要集中在人口相對稀少的雨林地區,並且在二月已經基本控制,而新冠肺炎則主要集中在首都利馬以及少許港口城市。

4月2日,秘魯又頒發了新政策,男性只能一三五出門,女性二四六出門,周日所有人都得待在家中。似乎看著有點好笑,但是實際上卻是政府為了減少人民外出,減少人員流動及感染風險。而目前,確診病例仍在不停上升,確診病例只有重症才會送往醫院治療,其他的都自我居家隔離,是否繼續隔離似乎很難決定,如果不復工,可能有人在病死之前就會餓死,但是復工,可能意味著這一個月的隔離變得毫無意義。

令人嘆息的是,厄瓜多,這個拉丁美洲防控最積極、反應最迅速的國家,在1月23日,就要求入境人員填寫健康狀況表,並派醫療隊駐紮機場,在入境時對有疑似症狀和可能接觸過病毒攜帶者現場檢查。然而,如今醫療系統崩潰,民眾也只能「像蒼蠅一樣死去」。

人們哭訴親人死在家裡,打醫院和警察電話也沒有用,沒人來取屍體,最後只能放到外面。此外,由於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增多,厄瓜多最大城市瓜亞基爾市的棺材出現短缺,該國一所監獄裡的囚犯開始奉命使用政府繳獲的走私木材製作棺材。因為疫情,大批厄瓜多民眾開始偷渡過境到秘魯。為了保護秘魯,秘魯總統不惜動用坦克大炮維護邊境,防衛長達158公裡與厄瓜多共享的邊境。秘魯政府跟厄瓜多政府打了聲招呼,便派出陸軍空軍開往邊境展開監督。

03

南美各國反應為何還算快

相較於歐洲,南美各國的反應相對迅速,當然,不包括巴西。

秘魯在確診第一例後的第十天,正式開始封鎖海陸空,全國停工隔離,軍警正式上街,控制秩序,以及抓捕違反禁令的人員,當天,秘魯全國確診病例為86例。和國內的朋友聊天,有朋友覺得秘魯等南美國家的措施相當迅速,甚至和歐洲相比有些反應過度,但當我告知秘魯全國只有兩百多臺呼吸機時沉默了。秘魯較好的醫院是私立醫院,公立醫院不太靠譜。但是秘魯前期私立醫院不收治新冠患者,政府指定了一些公立醫院治療,可醫療水平和醫療設備都不太行。像我們平常就診通常是去私立的。上次我上司骨折,掛號拍片和拿藥花了1000多元人民幣,而這邊普通的人大部分收入每月在4000至5000元人民幣。

而且,如今美國與歐洲國家爭購醫療物資。這一爭奪日趨激烈之際,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被擠到一旁。巴西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1萬例。但裡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公共實驗室負責人阿米爾卡·塔努裡說,他的實驗室半數人員眼下「無所事事」,因為沒有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供他們操作。「如果我們購買的商品要在60天後到達,那就太遲了……病毒傳播的速度超出我們的預期,」塔努裡說,「沒有可靠的檢測,那你就瞎了。我非常擔心這裡的公共衛生系統很快崩潰。」

塔努裡說,過去數周一直在聯繫海外醫療設備製造商,試圖滿足每天200例的實驗室檢測試劑需求,但被告知美國和歐洲已經預訂幾個月的產量。

事實上,正值蚊子繁殖季的南美還得經歷登革熱和新冠病毒的兩線作戰。如果不加以治療,登革熱感染死亡率甚至高達20%。而且要防的也不止登革熱,還有寨卡、黃熱病等。在巴西,僅在2020年開年後的五個星期內就出現了9.4萬起登革熱新病例,數十人因此死亡。阿根廷同樣遭遇了四年以來最嚴重的登革熱。根據阿根廷衛生部最新流行病學報告,從去年12月31日至3月2日,疑似登革熱或其它蟲媒病毒病例共計6991例,其中1743例確診為登革熱病例。而在巴拉圭,連總統也感染了登革熱。

「最近我非常擔心,因為這些疾病正在巴拉圭加速流行。在巴拉圭,官方已經通報了9萬病例,有16人死亡,但有人認為死亡病例已經超過50例。」阿根廷衛生部長岡薩雷斯說道。

再加上在多國流散、無家可歸的委內瑞拉難民,很難也很怕想像以南美等國目前的醫療資源(目前拉美國家重症病床數平均水平遠低於歐洲國家,只有古巴,阿根廷和烏拉圭三個國家人均擁有醫院床位指標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如果沒有及時採取措施,疫情會發展成怎樣。

04

富國搶購防疫物資,美媒批「現代版海盜」

一些發展中國家醫療物資緊缺的背後,是歐美國家「掃貨」造成的市場嚴重扭曲。

世界衛生組織(WHO)分管物資供應的官員保羅·莫利納羅說,現階段,醫療物資供應商正面對不同國家的競爭性需求。當過度競爭導致價格上漲時,「中低收入國家將排到隊伍後面」。

尚比亞傳染病研究中心成員查爾斯·霍爾姆斯說,該國購買口罩及檢測試劑等醫療物資一直困難重重。製造商告知,無法確保交貨日期,因為「其中大多數已被美國和歐洲搶購」。

霍爾姆斯說,以N95口罩為例,一些中介商試圖以高出平常五到十倍的價格出售。「許多富國進行相同的(詢價)對話……企業可能只會照顧其中的最高出價,這就是生意。」

《紐約時報》9日報導,歐美國家爭相購買醫療物資及設備應對疫情,有關提價「截貨」的報導正引發「現代版海盜」的指責聲。

因抗疫醫療物資緊缺,一些發展中國家甚至被迫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求助。這一組織負責物資供應的官員埃特勒瓦·卡迪利說,正試圖採購2.4億個口罩,以幫助100個國家和地區,但迄今採購量僅為2800萬個。

與世衛組織合作幫助貧困人口的創新診斷基金會執行長凱薩琳娜·貝姆說:「一場幕後戰爭正在進行,我們最擔心的是貧窮國家被淘汰出局。」

英國體外診斷協會執行長多裡斯—安·威廉斯認為,檢測試劑等物資「此前從未真正短缺」,但全球大國都同時有需求時,就造成擠兌。

一些衛生專家認為,幫助貧窮國家獲得所需的物資符合每個人的利益。   

相關焦點

  • 新冠和登革熱同時爆發,南美恐成「重災區」:醫療系統崩潰,物資被...
    但在秘魯國內,人們同樣也在對抗著疫情危局,甚至男性只能一三五出門,女性二四六出門,周日所有人都得待在家中。截至當地時間 9 日晚,拉美地區新冠病毒疫情確診病例數累計增至 49227 例。專家們擔心,在亞洲、歐洲和北美之後,南美洲或將成為下一個大流行的中心地帶。但面對病毒,它們的醫療衛生系統可能毫無招架之力。
  • 富國搶購防疫物資 美媒批「現代版海盜」
    新冠病毒疫情持續蔓延,美國與歐洲國家爭購醫療物資。這一競賽日趨激烈之際,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被擠到一旁。一些衛生專家擔心,發達國家對醫療資源的擠兌,對同樣面臨疫情威脅的發展中國家構成二次傷害。
  • 疫情升溫引發臺灣搶購潮,蘇貞昌向民眾喊話:物資充足勿恐慌
    島內新冠肺炎疫情升溫,並且首度全面限制非臺籍人士入境,引發島內民眾恐慌,之前的新聞大家也看到了,許多大商場都出現搶購潮。有賣場人員表示,這波搶購潮是疫情發生以來規模最大一次,來客數比平常增加一倍之多,其中以衛生紙、泡麵兩項商品最多人搶購,幾乎快把賣場庫存清空。
  • 中國物資遭美國搶購,英卻運回中國物資……
    50個州搶購中國物資,英卻運回物資……|美國確診超68萬【中油網】訊:截至北京時間4月14日9時,美國新冠病毒肺炎累計確診682619例,治癒43482例,死亡23610例。美國仍是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其中,紐約州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經突破一萬。
  • 成人網也「愛國」,義大利用戶免費,終於知道為什麼搶購衛生紙了
    義大利成為了歐洲重災區,全民抗疫除了捐物資,成人網站Pornhub決定,免費向義大利用戶升級Premium帳戶,希望當地人安坐家中消磨時間,不要外出!為了支持義大利民眾留家抗疫,成人網站Pornhub宣布義大利用戶,可以在3月份無需輸入任何信用卡資料下,免費成為高級訂閱戶,看到更多「精彩」內容。Pornhub Premium原本是收費項目,一般用戶可以免費試用7天,提供一些額外內容和功能。同時,Pornhub還透過子公司捐款給義大利對抗疫情。
  • 葡萄牙將在首都裡斯本等疫情重災區實行宵禁
    新華社裡斯本11月8日電(記者趙丹亮)葡萄牙總理科斯塔8日凌晨宣布,自9日起在新冠疫情重災區實行宵禁。按照歐盟有關標準,葡萄牙日前劃定全國121個城市和地區為新冠疫情重災區。  科斯塔宣布,從9日起,疫情重災區在工作日23時至次日5時實行宵禁,周末13時至次日5時實行宵禁。
  • 「國際市場疫苗被西方富國搶得一乾二淨」,貧窮國家呢?
    富裕國家疫苗過剩,將使貧窮國家失去大量接種機會。 12月9日,英國湯森路透基金會發表文章稱,國際特赦組織和其他相關組織周三表示,目前,富裕國家已獲得充足的新冠疫苗,到2021年底,它們所擁有的疫苗數量將達到這些富裕國家本國人口的近三倍 ,由此帶來的後果是,在貧窮欠發達國家,可能有數十億人將被剝奪接種疫苗的機會而失去生命
  • RPG火箭彈惹大禍,運輸機被當場打成碎片,防疫物資燒成灰燼
    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各國都開始源源不斷地運輸防疫物資,為了得到更多物資,世界最大的運輸機安-225成了「空中新寵」。各國都在排隊等著租用,來運輸防疫物資,其中加拿大、德國運輸1000萬醫療防護口罩,波蘭運輸700萬口罩和上萬套醫療防護服。
  • 東京疫情反覆,陪酒性質夜間娛樂場所成「重災區」,一華人聚集區...
    中新社·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連日來的東京疫情出現令人擔憂的態勢,繼1日增加67人之後,2日再增107人,回到2個月前的水平,讓人擔心東京是否已經出現第二波疫情。解封之後的感染情況與第一波有所不同,感染者中年輕人居多,尤其是具有陪酒性質的夜間娛樂場所成為感染「重災區」。
  • 美國監獄成疫情重災區 20%囚犯感染過新冠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美國監獄成疫情重災區,20%囚犯感染過新冠【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在新冠疫情「震中」的美國,監獄成了新冠病毒傳播的「天堂」。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有兩成的美國囚犯感染過新冠病毒,這一數字是普通人群的四倍多,而在一些州,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一半。
  • 防疫物資生產背後的江門擔當
    疫情發生以來,江門企業主動擔當,一批批防疫產品源源不斷馳援各地,彰顯了「江門製造」醫療物資產業鏈的實力。目前,江門已基本形成了一般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所需的應急醫療物資產業鏈,可生產的防疫產品類型遍及口罩、口罩機、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救護車、呼吸機、汽車設備等多個領域。
  • 防疫物資愛心接力賽:從海外背回防疫物資的檢察官
    姜翔在機場推著裝滿防疫物資的箱子  「我只是愛心接力賽中小小的一環。」臨出發前,她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所關注,但那會兒,溫州疫情的形勢不像現在這般嚴峻。  1月26日,大年初二,姜翔像往常一樣刷著朋友圈,一條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緊急發出的社會捐贈公告映入眼帘:溫州疫情感染人數增多,原有的防疫物資出現緊缺。  家鄉的疫情一下揪住了姜翔的心。「怎麼辦?」她跑遍了當地的藥店,口罩只有寥寥,更別說防護服了。
  • 防疫物資研討會將在高登防疫物資展(二期)期間召開
    防疫物資質量直接關乎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關乎中國的國家聲譽和全球的防疫能力。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反彈,相關國家對防疫物資的需求快速擴大,中國政府在做好國內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支持和幫助。
  • 「戰疫」下的城市擺渡人·快遞|疫情下的「逆行小哥」
    朱村小區葉女士說,疫情封門,「你好,快遞到了。」這幾個字成了她最期待聽到的聲音。疫情期間,順豐快遞公司作為少數快速復工且營業的快遞,也及時地出臺了「保底工資」「包吃包住」「抗疫物資綠色放行」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後,讓俞利青和同事們在最被需要的時期,幹活更有勁。
  • 2021第三屆北京防疫物資及車輛消毒展會_易車網
    在中國極限防疫模式中,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社區、醫院、機場、車站、高鐵、政府機構、寫字樓、公司、工廠、工地、商業、餐飲、旅遊景點等進入都需要戴口罩、測體溫,居家消毒清潔、勤洗手,預防危機、防患於未然。防疫物資市場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由於市場存貨嚴重不足,導致防疫物資在疫情期間十分緊缺。一時間,防疫物資成了市場的新「風口」。
  • 華光股份持續捐贈防疫物資,抗擊疫情
    華光股份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和保障生產有序進行的同時,多方籌集物資,及時送往防疫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擔當。1、1月31日1月31日,新聯熱力多渠道各方籌措,籌集到醫用口罩3000隻、KN95口罩75隻,馬不停蹄送到黨建聯盟單位清名橋街道,在關鍵節點送上真摯的強力援助。
  • 南美僑胞合力再戰疫情(僑胞說·我在海外這樣渡難關(16))
    阿根廷亞洲戰略事務協調部部長袁建平(中)為當地民眾送上防疫和生活物資。袁建平供圖本期看點:近期,南美洲多國面臨疫情反彈。在艱難抗擊第一波疫情後,南美僑胞再次面臨疫情考驗。設置防疫藥品派發「24小時抵達圈」,向當地抗疫一線工作人員送去聖誕溫暖,用舞蹈點亮僑胞孩子們的周末時光……南美僑胞們用各自的方式,再次聚集合力,直面第二波疫情。
  • 閃電神攜手鍾南山醫學基金會,百萬消毒物資助力學校消毒防疫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逐步好轉,各地陸續公布了開學複課時間表,學校的疫情防控和健康消毒受到各界廣泛關注。作為消毒用品行業領軍品牌,繼2月份捐贈百萬消毒物資馳援湖北抗疫一線之後,4月8日廣東「閃電神」宣布再度攜手鍾南山醫學基金會向廣東教育系統捐贈價值100萬的二氧化氯消毒物資。
  • 寧夏向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塞塔特大區捐贈防疫物資
    6月8日,寧夏向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塞塔特大區捐贈防疫物資。 李佩珊 攝中新網銀川6月8日電 (李佩珊)6月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外辦向國際友好城市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塞塔特大區捐贈包括醫用一次性防護口罩2000隻、醫用外科口罩25000隻、醫用一次性防護服2000件的防疫物資,將通過摩洛哥駐華大使館運回摩國內,攜力支援塞塔特大區人民早日戰勝疫情。
  • 黨旗飄揚 中航大後勤公司打好疫情防控「物資保衛戰」
    對於疫情防控來說,「物資」是名副其實的「糧草」。2月23日,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於中國民航大學疫情防控物資管理辦法(試行)、疫情防控物資分配使用方案的通知》,根據《通知》,中航大後勤服務有限公司黨委與財務處、國資處、招採中心通力合作,共同保障學校防疫物資的採購、管理與發放等工作。